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赏花的奥秘

导读:久闻南怀瑾先生少怀壮志,勤修苦读,不畏艰辛的一次又一次访师求道。听说为学剑术,他曾千里迢迢前往拜师,参访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谒见之初,老人先是开问:“你会不会看花?”“当然会看”。少年南师肯定地回答...

久闻南怀瑾先生少怀壮志,勤修苦读,不畏艰辛的一次又一次访师求道。听说为学剑术,他曾千里迢迢前往拜师,参访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谒见之初,老人先是开问:“你会不会看花?”“当然会看”。少年南师肯定地回答。老人却道:“未必真会吧?!”为什么这么说呢?老人接着说:“因为常人看花聚精会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泻到花上去了。而会看花的人,则如鹤潜神半觑眼观,反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上来。这就是会看花和不会看花的不同。”南师听罢,当下颖悟。

有趣的是,日本著名学者铃木大拙,也著文描写过如何看花的问题。并举了东方诗人芭蕉和西方诗人但尼生有关看花的诗各一首,进行比较研究。他说,芭蕉的诗:

“当我细细看/啊

一棵荠花/开在篱墙边!”

诗人似乎并没有说什么,但在刹那间,他把自己与花融为一体,一时间其它语言都成为多余。而但尼生的诗呢,则是另一番描写:

“墙上的花/我把你从缝中拔下/握在掌中,

拿到此处,

连根带花/小小的花,

如果我能了解你是什么/一切一切,

连根带花/我就能够知道神是什么/人是什么。”

他将自己与花,由对立希望达到统一,以至知花知人知神之究竟。这是一种联想思辨方式。当然,花非人,人也非神,神、人、花不可能相互替代,然而却能融通化解进而至于空不执物的境地。由此可见,两位诗人与庄子所倡“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相合相契。

因此,赏花事关心明神清,不须着力,方能旷若虚空,物我浑忘。记得白居易有一首《僧院花》的诗,即:“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极富禅趣。其空灵隽清之感,不言而喻。

所以,当你细心清赏娇艳婀娜的花枝时,必须放下身心,轻松自如地去感受天地间的灵气,才能由感而悟,悟而修证菩提之道。(信息来源:摘自《觉群》)

编辑: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