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功德 感化 情爱 百字明咒 智慧

实相

【实相】是什么意思?实相的意思

实相是什么意思?实相的意思

实相即无相,就是本来的样子,真实的样子,无有本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实相即是非一切相,所以如来说以非一切相之本相,不执求、不住着,即名为实相。佛法要从无相里认识实相,因为有相都是假相。

人人都有一个本来面目,或说真心、佛心、实相、般若、法身,看起来名称很多,实际上意义只是一个。例如,这是个房子,房子是假相,它真实的实相是由土、水泥、石子、沙、木材、人工等和合而成。

我们的内在都具备有一个真实的佛性,其中有很大的功德。只是这个真我,往往我们自己不知道、不认识。这是什么?这是花,那是衣服、手巾、茶杯、书,这个人是张三,那个人是李四,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假相,但是我们不能认识无相。无相才是实相,有相都是假相。《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实相的意思(广钦老和尚)

实相就是离一切虚妄之相的真实相状,也叫作真如、圆觉,自性……等等。当我们依法实践,妄心逐步息下后,真实之相便得现。

实相的意思(宏海法师)

实相,顾名思义就是一切事物万事万物的真实相态,即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在理解实相的时候,首先要明了我们现在所认知、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虚相,立足于凡夫的本位而言。那么修学佛法就是要从这个虚相转为悟到这个实相,证到这个实相。在虚相的时候我们是颠倒的、有漏的、杂染的、凡夫的,悟到实相以后就是无漏的,是清净的,是圣者的智慧。

实相的意思(净宗法师)

所谓实相,就是真实之相。佛教里经常说“诸法实相”,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一切万法的真实本相是什么?又叫真如实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词——“假象”来理解,比如说一个人做了案,然后他摆了一个迷魂阵,我们说这是假象,迷惑住了。佛法所讲的实相,是究竟深入层面上讲的。

比如我们看见人,就有男相女相;看见物品,看见一枝花,花有花之相,看见一片叶子,叶子有叶子之相。但我们凡人就会被这表面上的现象所迷惑,认为“这是红花,这是绿叶”,好啦,坏啦,美了,丑了,这些都不是万法的真实之相。万法的真实之相就是本来寂灭,就是真如。寂灭就是不生不灭。我们看见的一切万法都是生生灭灭。

所谓实相,可以叫作“寂灭相”,也叫作“平等相”,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万法的体性都是空性、平等。所以我们见到的差别,高下大小,美丑善恶,这些都是假象,不是真相,当然也就不是实相。这也是名词的理解。

《俗语佛源》的解释

实相,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佛家还指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说人间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又如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说实相。”后指真实情形,如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满洲行政之实相也。”(文贤)

《佛学大辞典》的解释

(术语)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异名。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则空谛为真如,假谛为实相,中谛为法界。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般若说般若佛母,楞伽说如来藏,涅槃说佛性,阿含说涅槃。在华严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变之空真如为实相,在华严之终教已上,天台之别教已上者,不变随缘之二相为实相。华严以随缘之万法为实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诸法为实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为实相。维摩经弟子品曰:“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同观众生品曰:“佛为实相法人。”涅槃经四十曰:“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妙玄二上曰:“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华文句记四中曰:“言实相者,非虚故实。非相为相,故名实相。”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

佛教术语。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诸法实相。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组成、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这就是“空”。这种空就是宇宙万有的“真性”,亦即诸法实相。《思益经》卷一称:“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大涅槃经》卷四十:“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中论·观法品》:“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名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为万有的本性,所以又叫“法性”,此法性真常不变,所以又名真如。此外还有真谛、中道、涅槃、实际、实性、法身、法界、佛性、如来藏、般若等种种异名。《肇论·宗本义》:“本元、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佛教各派对实相的解释各有不同,三论宗以“无依无得”的空理为诸法实相;天台宗以“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性具说为诸法实相;华严宗以随缘之真如为诸法实相;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诸法实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为实相;大乘则以“我空”、“法空”之涅槃为实相。(刘峰)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的解释

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的异名。实相超越一切相对相,超越一切语言效用,因为一切语言都是相对性,而实相则是绝对的真理。

佛教的基本理论是“缘起”,缘起,即是众多因素条件,关涉对待而起。缘起有其纵向的关涉对待的关系、和其横向的关涉对待的关系。自纵向的时间上看,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自横向的空间上看(就时间某一点上看),是彼此对待的关系。所以,“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是时间上的因果关系;“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是空间上的对待关系。诸法以因缘对待而生起,自然没有独立的自性(即没有固定的不变之性)所以在时间上有生、住、异、灭四相。以有生灭,所以“无常”;而众多因素条件生起的事物,没有中心的主体,无主体所以“无我”。诸法无常、无我,故其本性是空——即是“空性”或“性空”,所以“空性”是诸法的本质,是本来如此的、不增不减的法性,此法性即是诸法实相,亦即是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