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仁俊法师/ 文章正文

新得三新三不少

导读:新得三新三不少仁俊  新,从佛法的立场说,涵盖着清净、光明、真实与「最极究竟」。诸佛所证与所诠的一切,从「法性」的本来如是到「法界」的普遍如是,也就是从性空一味到缘幻无尽无量的种种界类,无一与「天启」及「世智」所见所说者相同。佛教圣者们所破与能觉的界划:「我法」与「佛法」。生死杂染的动力--我法,无生寂静的通道--佛法。依佛法正闻正见,深持深行,学得能体解「幻有」,不玩幻而能明正地入幻、对幻不着;...

  新得三新三不少

  仁俊

  新,从佛法的立场说,涵盖着清净、光明、真实与「最极究竟」。诸佛所证与所诠的一切,从「法性」的本来如是到「法界」的普遍如是,也就是从性空一味到缘幻无尽无量的种种界类,无一与「天启」及「世智」所见所说者相同。佛教圣者们所破与能觉的界划:「我法」与「佛法」。生死杂染的动力--我法,无生寂静的通道--佛法。依佛法正闻正见,深持深行,学得能体解「幻有」,不玩幻而能明正地入幻、对幻不着;修得能顺应「真空」,不拨空而能精纯地契空,行空不(偏)证(我空,水到渠成地自然圆证)。世智中虽也谈空说有,严格究诘:谈空的每堕于断,说有的都落于常;如此断常,莫不乖背乎中道。佛陀诠空阐有,空呢空得彻头彻尾,有呢有得立因立缘;彻头彻尾空脱常执(机械得自囿自陷),因缘会合,则能建立世出世间一切因果。「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正好说明了佛法中道。这,超时空而又普遍于一切时空的真理,验之于当前及过未,无不呈现得的的历历、清清晰晰,莫可否定、抹煞或破坏,真可谓「万古常新」,永恒准则。

  释尊说法的核心:特别着重于人类的三业。世间的一切福善与祸患,无一不与人类的业行息息相关。由于(染净)业行的潜酿与久熏,世出世间的现象与「实相」,都这么凭人类业行的迷悟作导向。业的简略分类:俗情业与真德业。这两类业的发动与完成,起初,都从人类(意)思业中的一念正否为关键。由思业引发着身语二业,从而构成世间复迭交错极难测数的无尽现象:从如此现象中体悟、透达其通则,便是出世的一味实相。佛法所说的世间观,涵盖着整个的世出世间。从诸佛的彻破与遍觉说,世间与出世,从来就没有界际的隔划、障碍。因而也就没有世界(权威)欲的扩张、战斗与残杀。佛法给予一切人类最大最究竟的启示、导向:因之相依与缘之相助(相成)。从因之相依中化除我见,从缘之相助中消融我爱,眼界与眼光,心地与心量,瞻察得与诸佛相通,照护得与众生相见。这么样瞻察得一径虔诚,照护得一片热挚,不论有形或无形,则自自然地令人看的不离佛法,做的不舍众生,久了,就同见到诸佛的化身一样。学佛法,一步一趋地不忘诸佛菩萨,念头与心底的印象,如此的熟悉了,认定了,许多人才知道我们身住世间而心行(胜)出世(间)。从这般印象中习制成的形象,卓立而坚持得永不倒退,人类则能从我们身心上多少体会到出世气息,许多人才能逐渐解粘释缚,从系恋世间而转为乐慕出世间。有了出世意念作底衬、做前导、为中坚,入世就没有堕败之虞了。入世与出世,大抵这么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这才是最新最完整的世界观。

  现代人常说的「新新人类」,果真有了新之又新的人,这个世界才有最新的起色与活力。依佛法说,最簇新、最超卓的世界观:「一切得之于世界,一切还偿给世界」。世界的别称--世间,佛教对一切众生(人类),也称之为世间。因为如洪流般底生命滔滔不绝,奔放前进,过去现在与未来,从未瞬息停止过。世界,从佛法的另一名词说:「法界」;法界的法,含有染净二义,所以从佛界乃至地狱界,称为十法界。彻悟了十法界的一切,便被尊称为佛陀。佛陀悟入的纯净法界,并非染污法界外的另一法界,乃是即染污法界的当体而悟入清净法界。所以,佛是出世圆满的大觉者,亦是世间人类中的一个人,因此,释尊说:「我亦在人数」。慧眼洞照的释尊,把自己和一切人看成一样;因此他所证的,也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人平等法平等中,脱脱落落地消通了人法的界别、类别,浑融得一(实)相一(解脱)味,整体的、圆性的、最新的文化与文明,就这样昭示得光辉法界,导照群生。从佛的「亦在人数」中,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理性佛性」从未离开身心,只须当下肯认着,便不甘与泛常者同生死。从这里,体练得事不着相,勘验得理能契心,便不肯让佛,亦不敢诳佛。激提得振作雄沉,默了得虚寂廓平,非常与平常之际,与佛法则顺应得无忧无喜。观行在这么种顺应中,佛法便成为家常事,见佛与见法,为法与为人,则调融得平正而平衡,不再为己而忘(学)佛,为人而(昧)忽(乎)法。身心的佛化与言行的法化,从此便扎扎实实的了。真实得不为己作,尽为人作而无倦虑之感,佛之心肠与己之血汗,就这样凝合、体效得极真极热。一切得之于世界,一切还偿给世界的心量与眼光,便开济得轩轩昂昂、充充沛沛的了。

  共三乘道的「无作」(一作「无愿」),着重决绝地断除欲私,培育成恬淡高逸的风范。大乘不共的菩萨道,无为与有为综合为一,即无为而行有为--「不住无为」,即有为而出无为--「不尽有为」,特重透达、遍化(九)法界众生。以此与二乘(圣者)相较,三毒尽断而三善(根)不具(足);大乘行者不急断烦恼(粗猛的致力降伏),一切时处对三善根体践、发挥得切实而纯真、圆净而绝无瑕疵之善--「三善根」。佛陀所证所行之无上善法,尽是无住之慧与无极之悲的综摄而成。从无住之慧中深契(不动)法性,从无极之悲中久持(不违)毗尼,始能从纯正的因地而进达圆净的果地。纯极之善透脱了有漏之报,才获得最光炽、最充满的不可思议的净报,从这般净报中流布出的言教与道迹,其力价与功能,足以令一切众生转迷趣觉。佛法的学行与(作)证(体)印,念念不忘于善,处处兑现着善;善,成为生活上的标帜,化为生命中的力愿,事事都发足了此力愿,时时则闻到诸佛的呼声,也听到众生的哭(泣)声;诸佛的呼声直透心肝,众生的哭泣痛切肺腑,才知道感报诸佛大恩,肯得拔除众生剧苦。三善根认定着:时间太可贵了,惜时甚于命,(法性)空间太够深(广)了,敬空同瞻佛,这么样握准时间不浪费,践定空间不掠虚,明得的的历历,安得泰泰谧谧,三毒就被三善根调伏得没弹展余地,福德基地就一天天扩充开去。

  诸佛菩萨身相庄严的表征--大福德藏,(因地中)旷劫来,施舍头颅脑髓、国城妻子等等,才感得如此的表征。福德齐修,菩萨一发心便这么无间地策提着。活在福德中的菩萨行者,首先诫励着:宁可苦自己,决不肯苦他人。这样的心术、心量惯习了,形成了,忍苦耐害,受怨报德,便老是显现出脸宽嘴柔的温雅神态。德重于福而以德导福,福顺于德则不为福覆,「不断亦不破」的坚誓弘愿,凭赖的就是如此的品概、作为与气骨。造福、回福而扩德,德扩得、愧得太薄、太少,忘却了享福的世俗情恋,入世行化则不再苦乐萦怀,利衰动心,惟道是务,惟愿是偿。最极重视「普贤行」的大乘人,一切无不以「现实利益」(众生)为前提,由于此,一切人类的脑与眼,才看得明豁,感到畅奋。群众欢呼中鲜旺热挚的「生佛」,就这么为世界陶冶、鼓铸成无数的活人与觉者。学佛法,奠固善根为第一要着,从善根中将善力熏发、操练得足足实实,福德藉善(慧)力的择觉、把定着:德胜于福,福随乎德,不肯享福,「以福舍罪」,不敢匮德,致德效佛,必须如此,才能德胜于福,福德齐修。

\

  善力与福德融汇得无滞、无蔽、无匮;从这三无中体认着佛法的活泼、通廓、涵盖的绝无底际、质性,则自然而必然地触会因缘。佛法不共于世俗一切的特征--因缘。概括地说:有为与无为,生死与解脱,世间与出世,无一不该摄于因缘中。以故,释尊开示的一切法门,可说是纯纯粹粹的因缘论。这肯定了:学佛法,就是学因缘,见地与行径,才会明明准准的不偏不邪,必中必正。「缘起理则」与「缘生事相」,久已成为佛法中颠扑不破的准量。紧切地体握着这,不仅能透脱流转而还归寂灭;进一步说,大乘的即生灭而寂灭,即寂灭而生动、活跃、肆应得入世不倒,出世不住,超越乎凡小的精神与意(态)气(概),也还是依缘(无尽的开通)而起,从缘(有形的结合)而生。所以,大乘因缘的观与行,不光是消极的、厌离的还灭,而更能积极的、热切的创辟。因此,因缘给予我们的大力大用,从众缘所生中破除了我爱(振脱了自我威胁),从净缘摄集中完成了大(智大悲,大雄大忍)的「假名我」。诸佛菩萨就是善用此假名(缘起)我而上进而遍觉的。我们学佛菩萨的看准了这,从净因大缘的开(济)创(献)中,尽可能的植善根而增善力,修福德而回福乐,念头上心底里,怎也不忘却此三不可少;从三不可少中透透彻彻地舍身舍心,认定也作定「一切得之于世间,一切还偿给世间」;这么种认定作定得殷勤、真实而遍廓,永无底极永发心,我们才能从三业中一新永新得与三宝同在,从三宝光辉中永远见得三宝,拔济三界。

  转瞬间,又届新春了,让我重复一下:「一切得之于世界,一切还偿给世界」的新观念,仅是学(行)大乘道的开始哟!

  佛历二五四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于新州惊危室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