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贤清法师/ 文章正文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六

导读:《法性基础》之十六—— 2013年1月4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接着学习《心经》。那么每次学习之前我们都会诵一遍《心经》。《心经》学那么久了,大家诵《心经》的时候有没有一点不同的感觉啊?没有吧?有的同学摇头,有的同学还没听到我在讲什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  (学员:有啊。)  法师:有啊?了不起!我现在读《心经》感觉还是和以前没什么不同。如果我们通过学习,如果真的在诵...

  《法性基础》之十六

  —— 2013年1月4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接着学习《心经》。那么每次学习之前我们都会诵一遍《心经》。《心经》学那么久了,大家诵《心经》的时候有没有一点不同的感觉啊?没有吧?有的同学摇头,有的同学还没听到我在讲什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

  (学员:有啊。)

  法师:有啊?了不起!我现在读《心经》感觉还是和以前没什么不同。如果我们通过学习,如果真的在诵这些经典的时候啊,诵的当下感受不同了,内心有所触动了,这都已经很不简单了。我告诉大家我在学习《四书》、学习《大学》到现在为止,从最初开始读到现在已经读快十年了吧,即便是现在读《大学》的时候,要想在读的当下有感受,目前几乎还是没有。

  什么时候才有一点点感受啊?就是在生活中,遇到比较强的境界,这些比较强的境界,有可能是一些比较好的快乐的境界,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痛苦的境界。困难挫折的时候,平常熟读的这些经典有可能才会现起那么半句。那个时候才感觉到说,这个经典没有白读,只有那个时候才有这么一点的感觉。

  平时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如果大家诵的很开心、很愉悦,当时能体会到经典真宝贵、真好,那说明我们的身心状态和经典的吻合程度已经比较高了,但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随喜啊、赞叹,刚才有些同学在诵读《心经》的时候发现已经有感觉了,那很好。希望以后再分享的时候你们多分享,多分享你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受用。

  那么上一次课,大家还记得我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概的讲了一下这四句话一些基本的内涵。在了解这四句话的时候给大家提了几个问题,那么这几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好的理解,上一节课我是这么给大家分享的,对这句话的认知就会比对这个问题没有了解的时候认知要深,我只能这么说啊,不是说这四个问题明白了好像这四句话就明白了。不会!

  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啊,核心的大家可以看到了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翻来覆去就是在讲两个东西它们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色,一个是空。色和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大家能不能给我一个回应?

  (学员:不一不异。)

  法师:不一不异。第一个回答:不一不异。它们之间是不一的,也不异。还有没有补充的回答?不异是一,对不对?还有一个是一不是二。这三种回答了。还有没有?啊?没有不同的回答吗?嗯?大家不说话代表什么意思?(法师笑)赞同别人的观点,还是说自己有不同的说法也不敢讲,还是说就没什么想法。赞同不赞同刚才的说法?啊?是一,是一体的。

  我告诉大家啊,刚才大家的回答都不对,没有一个对的,没有说话的同学可以有勇气回答了吧?(众笑)是什么?刚才回答这些同学,如果我不高看大家的话,基本上都在打妄语。为什么我说这句话?啊?

  (学员:鹦鹉学舌。)

  法师:鹦鹉学舌。(众笑)为什么我刚才说大家在打妄语,那么真实是什么状态呢?啊?大家要真实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啊!

  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可以了解一个概念,以后我们再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拿这个概念去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这样回答问题的话,这个答案绝对是不对的。所以这些问题如果没办法和自己的身心状态、当下的状态做结合的话,这些回答都不可能对的。

  各位,你真的做到了不一不异吗?色和空之间你真的觉得说已经是不一不异了?已经是是一不是二了?已经不二是一了?已经是一体了?没有吧?你去检点一下啊,我们知道,这是观音菩萨在给舍利弗在讲这一段话的时候,他的状态是已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时候,在这种状态里边,他告诉舍利弗说:“舍利弗,你知道吗?知道什么吗?色啊可不异空,空啊也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观自在菩萨他的证量,他的现量感,现量的境界就是这样一个境界。

  可是对我们来讲的话,对我们来讲的话如果真的是进入这种境界的话,那么我们当下已经是观自在菩萨的境界。事实上是吗?对这点大家很肯定吗?肯定啊!(学员:没有。)噢,我们还没有。当大家回答这个问题说不是的时候,意味着说其实你已经了解观自在菩萨是什么境界了。(众笑)不然你怎么知道不是呢?对不对?这个回答有点打妄语。(众笑)啊?不是,大家不要觉得说这个回答好象说不是、不是,就好像真得不是。你的隐含条件是说你其实已经很了解观自在菩萨的境界了。对不对?事实上我们真的了解吗?

  (学员:高山仰止。)

  法师:高山仰止。(法师笑)

  (学员:理解,好像达不到)

  法师:啊,你还能理解啊!我们还能理解他的境界呢!真正能理解吗?

  (学员:实际上我们相信他说的是对的,实际也不理解。)(众笑)

  法师:为什么相信他说的对呢?啊?为什么我们偏偏相信观自在菩萨说的对呢?你不害怕他把你引到邪路上去吗?

  (学员:感觉很舒服。)

  法师:噢!当他说这句话,你就感觉很舒服。啊?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对不对?所以你的标准就是说凡是让我们舒服的它都是对的。(众笑)

  (学员:还有一种空灵的感觉。)

  法师:空灵的感觉,所以将来我们去坐飞机啊,乘降落伞的那种感觉,那是不是也很空灵呢?那不小心这个时候降落伞哪根线断了,那个是不是更加空灵呢?大概明白这位同学讲的那种状态,就是平常我们的状态可能是有很多的负担、很多的负荷,但这个时候当我们再去读这句话的时候,他把这种负担、负荷给解构了,让我们的身心回归一种轻松自然。

  如果我们以这种状态去慢慢体会的话,大家应该在生活中有这种体会吧?有些时候,我们在听到同行、善知识乃至于身边的领导、同事,本来我们是很焦虑,觉得眼前我们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可是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只是轻轻的说那么一句话,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如释重负,让我们觉得说还有希望,让我们觉得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感受大家在生活中体会到过吧?那个时候的状态有一点点像“色不异空”。

  因为对我们来讲的话,只是听到这句话、听到一种不同的观念,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色法没有任何的变化,人际关系还是这样子,我们固有的外在的困难还是那样子。可是我们的观念变了,这一切周围的环境和我们再去想的那些周围人的时候,在我们看来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了,对不对?那种状态有点类似这儿的“色不异空”。所以刚才这位同学大概分享的这个心得,我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啊?

  (学员:可能是吧。)

  法师:(法师笑)大家的回答开始变得比较有水平了,可能是,那我就没什么话可讲了啊。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就是像类似这样的话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没办法把这种感受和生活结合起来的话,这个永远是一个知识,永远是一个概念。可能过个十年二十年,我们再去读它的时候还是这样子。还有没有?

  好,“色不异空”的关系,当我们去谈“色不异空”关系的时候啊,有一点像我们在说,我们相信佛菩萨,或者说我们觉得说自己和佛菩萨差得很远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说这种差得很远的时候这样一种回答有一点点类似。就是因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基于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对自身身心状态的认知应该是比较准确。同时呢我们对佛菩萨的境界,不是说我们已经达到了,但是曾经在某些场景里面,曾经偶尔体验过一下,偶尔感受过。说我们遇到过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他的境界是什么状态呢?在某一个场景里面我没有看开,我觉得很痛苦,我觉得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但是面临他的时候他很释然,他觉得没什么。那个时候我们才感觉到说,“我”和“他”在这个问题上有差别。

  大家知道,我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上的差别,他是在一个具体场景里面,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我们之间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在那种场景里面,在面临那件事情的时候有差别。我不知道我这样表达有没有表达清楚这个意思啊,所以我们在体会这些佛菩萨的境界的时候不可能去构建很多概念的。

  我们在这儿学习佛法,说佛有多少功德,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身功德、语功德又背了一大堆。然后你去思维,说就是这样子。现实生活中你去观照一下,发现没有佛菩萨,因为没有人达到这样的标准。这就是我们以我们的概念去框现实,忘记了我们自己的实际的身心状态,也更没有办法体会周围人的身心状态,这就让我们自己生活在这种概念里面去了。

  现在我慢慢对这一点啊有了一点体会,因为这几天我曾经听一位老师的讲座,听完讲座以后,我就很警惕,警惕什么呢?因为我发现这位老师在讲座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概念,我一旦听进去以后啊,我发现我开始用这些概念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了,我控制不了。如果我不听这个老师讲课的话,我可能说觉得生活很自然,我见到人和事的时候啊,我觉得好好的去体会,体会每一场景里的人和事的感情、看法。

  可是因为有这些概念以后,马上开始觉得用这个概念去观待周围人和事的时候,自己不受控制了,开始想这些认知。那个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开始变得有点不自在了,这个时候开始警惕,警惕什么呢?我开始对大家产生深刻的同情、深刻的同情!

  同情什么呢?因为大家希求心太强,听法的希求心太强,又是听网络的课啊,又是开法会要到山上去啊,而且反复祈请,祈请什么呢?法师您一定要讲法啊,什么时候法师一讲法,师父一讲法,高兴的不得了。然后我们自己啊,因为满足不了自己还要上网,听这个法师讲,听那个法师讲,甚至我知道有的同学一天到晚啊可听好几个小时,当我们在听那么多法的时候啊,我不是说听法本身不好,而是说大家有没有警惕啊,当我们这样不断去听、不断去听、不断去听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思想里面已经充满了太多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已经远远把我们自己的感受给掩盖了!

  大家知道我们对生活失去感受了,失去感受了,就是在一个环境里边,在一个场景里边,我的苦、乐的感受,周围人苦、乐的感受,我们失去了感知力。

  最近是听这个老师讲了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一个成语,到现在为止这两天我都在心心念念在想这件事情,你会发现自己,身心不由自己做主,但还好,我想我在想它啊在琢磨它的时候,已经慢慢慢慢在解构这个概念,那么现在还没有完全解构成功,在没有还完全解构成功之前,我想给大家稍微分享一下我已经解构的两个概念,我在这儿写一下(法师板书)。大家看到了吧:受、识、化、育。这个词大家听说过吧?噢,有同学好像听说过,有同学在点头,听说过是吗?有吗?

  最初看到这四个字,非常的眼熟,就觉得可能是古人的典故留传下来的,当后来再上网去查的时候,没有这样四个字,网上是没有“受识化育”这四个字的,至少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成语。所以我就想这四个字应该是这位老师的一个人生体悟。这个体悟,后来我和这个老师接触,发现他已经把这种体悟圆融到他的生活里边去,他在教学生的时候就是按照这四个字来的,现在我给大家分享的主要是这两个字,后面这两个将来有机会,等有一天把它解构的时候,再给大家分享。现在还没有解构它,现在先不分享。

  刚才给大家分享的一种状态啊,就是一个“受”和“识”的状态。“受、识、化、育”,刚才我们在讲很多,如果我们很希望去学习,很希望去听、了解一些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属于我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一种理性的认知,这种状态属于“识”。而这个“受”呢?“受”是领纳。这种领纳主要讲的就是我们的一种感受,一种经验,一个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按“受识化育”这个次第来讲的话,是“受”之后就有“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成长的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习主要不是在学习概念,主要是干什么呢?现在的学习都是在我们平常生活经验所能感受的范围里边,学习是把这种感受给升华。

  大家知道哦,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在听的时候,永远不知道在讲什么。(法师强调)只有听到的东西和自己现实生活中感受结合起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听到的东西,对我们开始发挥作用了。所以现在如果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我们是以自己的生活为本位,以我们的工作为本位,时时刻刻安住在每一个生活场景里边,我们累积了很多很多生活的感受,这样一种感受是粗糙的,没有经过雕琢的。

  所以我们去参加一次法会,很多感受,是不是?大家都谈了很多很多感受,但这种当时的感受,大部分都是一种感性的认知,很感动、很欢喜、很郁闷!类似,都是那样一种感受,但这种感受没有经过雕琢。所以我们平常在学佛小组的学习,很多时候主要的功用在干什么呢?把我们平常那些比较粗糙的感受,在这个时候给它细化、雕琢、升华,以这样一种雕琢之后的理性的认知,重新再回到场景里边去感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那个时候人的心不是粗糙的,它已经开始变得比较细致了。

  在比较细致的时候,如果再遇到一些情绪的时候,我们以这种细致的心理状态,可以随时去观照、解构那种情绪、状态。我不知道大家现在学了佛法以后,去比较一下,现在的状态跟学佛之前的状态有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说学了以后没什么太多的变化,不过是懂得一些佛法的名言概念而已。还是说有变化,变化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常这样去总结、提炼。有没有总结的同学?

  (学员A:我觉得一点就是,信心增强了,更加积极了。)

  法师:“信心增强了,更加积极了”,信心增强,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员A:表现在,好像不那么消极了。)

  法师:“不那么消极了”,那“更加积极了”。(众开怀大笑)

  (学员B:这是信心的一个表现嘛。)

  法师:更加积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学员A: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觉得这件事情我能做,能做好。不会像以前觉得一件事情麻烦,不能做,那种没有信心的状态。)

  法师:现在比较有信心。就是遇到一件事情,以前的话就退缩,找很多理由来推辞,现在的话当仁不让,有事情来了就做。(众笑)是这个意思吧?大家记好哦,这个人将来可以承担(众笑)。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这就是“色不异空”,对不对?我们平常啊,任务来了,哎哟!我做不了,我能力不够,对不对?我啊,就给这个任务给排斥了。这就是“异”的状态,兼容不了、容纳不了、包容不了,而且我承担一件事情的时候别的事情就不能再来,来了以后不行,脑子就乱了。

  记得小时候有许多很有意思的事情,小时候我还算是比较勤快的一个孩子,(法师笑)因为哥哥老爱偷懒,布置给他的任务他不好好干,让我去干,久而久之我就对干活产生了执着。(众笑)有时不干活心里就不对劲,但有时候呢干活干活,因为我是慢性子,所以我们学习《心经》学了十几节课才学了第一句话还没学完,慢性子就是这样子,就是做一件事情就想好好把这件事情给做好。所以这时候父母告诉我说现在你去提水,去押水,家里那头牛该喂了,该换水了,刚开始押,这时候父母又叫我,说马上该做饭了再劈点柴。完了!脑子乱了!这个水也不压了,这柴也劈不了,那时候跟父母开始有点闹情绪了,怎么闹情绪呢?(众笑)

  (学员:罢工吧?)

  法师:罢工啊?是啊,已经罢工了,我就说就是小孩子闹情绪那种感觉,为什么刚刚让我去押水,现在又要叫我去劈柴?您到底要我干什么?(法师笑)我说您到底要我干什么?我人只有一个人(众笑)!因为两件事情如果都要我去做的话,您一个人又不可能劈成两半,是不是?所以到最后一件事情都做不了了!最后干什么呢?干脆躺那儿睡大觉。(法师笑)

  (学员:是不是先去押完水再去劈柴?)

  法师:是啊,那个时候还没有这时候的智慧啊!(众笑)小孩子跟大人还是不一样!但是现在我是比较明白了,如果你同时给我两件事情,三件事情都没关系啊,四件事情也很好啊,哪怕十件事情也没关系啊,十件事情那就按时间排序,现在我们都知道排序了,轻、重、缓、急,可以排个序。这是兼容吧?“色不异空”,兼容性要好,那个时候我们发现对一件事情执着的时候啊,再来别的事情的时候,那种不能够包容,就是心里没办法去容纳它的一种状态哦,就是不“空”的状态。

  现在大家慢慢有点感觉了吧?所以在我们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呢?很灵活,很敏捷,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去找他。找他以后马上就可以做,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他做,做得都很好,很敏捷,他不会给你发脾气发情绪发了半天,说这件事情我怎么做得了呢?你是不是找错人了?或者说这件事情到底重要不重要呢?他给你辩论了半天!

  各位想想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第二次你还会找他干事情吗?如果找另外一个人,这里的辩论还没结束,人家早就完成了。这就是我们概念,这个识啊如果学得过多的时候,行动力变差的一个原因,会在意义的层面上,价值的层面上讨论太多。

  以前做法会也好,大家做一件事情也好,如果时间是三个小时,大家猜猜看做前行做几个小时?至少花一个小时谈做前行,谈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大家谈意乐,什么意乐?下士道的意乐、中士道的意乐、上士道的意乐。趁这个机会把《菩提道次第广论》给串一遍。串一遍的时候我们想跟三士道什么关系?想的比较明白,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发心谈的不对路,不行,要好好的给他梳理梳理。一定梳理出来这种纯正的发心,什么发心?上士道的发心——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可以理解吧?

  当我们不断去学习佛法,会发现动机特别重要,人的正知见特别重要,所以人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发心才能做事情。不然的话,这个事情到底做善业还是造恶业真的不知道。而且做了以后人到底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到底是解脱还是成佛呢?你也搞不清楚,所以这些事情一定要很谨慎,不要马马虎虎去做。

  所以到最后,从一个小时做前行发现不够,做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不够,做两个小时,最后办事情的时间呢呢?因为后面还要留出一个结行的时间,最后至少留半个小时结行。这样前面压,后面再压,中间只有半个小时去做了。

  结果半个小时刚刚开始行动,时间到了(众大笑),去交差了,发现什么事情还没做呢,什么事情还没做,还理直气壮——因为这件事情,事情不是很重要,事情做再多动机错了,这件事情白做了。事情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看我们的发心,别看我们只做了半个小时,别看我们这件事情没做成(众笑),别看我们什么都没做成,我们行动的每一句话都是和上士道跟成佛的愿是结合的。对不对?理直气壮!

  我看大家笑的很开心,是否很有感受啊?所以当我们不断去学习佛法,不断去学习佛法,学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讨论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思想碰撞的时间增多了,而行动的时间少了,而且越来越觉得这是正常的。我们再看到那些从没有学过佛法的人,在那儿埋头苦干,我们觉得这种人不可理喻(法师笑)。没有佛法学习的人,在那一天到晚干活这种人不可理喻。(众笑)

  这些事情,他到底将来干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回向啊?(法师笑,众笑)他动机到底是什么啊?(学员:法师您给他们回向吧!)(众笑)是啊!我们可以了解,当我们这样不断去学习,你会发现,我们这种“识”,知,理性的判断,会越来越丰满,细致入微,这种丰满、细致入微状态都是看谁的?(法师笑)都是看待我们周围人的,谁如法谁不如法,非常清楚,一目了然。

  当我们这样不断去做、不断去做,这就成了“一识独大”。当我们这样不断去评判、去数落别人的时候,内心对别人的感受已经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感受首先没有去体会它,我们也不可能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大家知道这样一种状态逐渐逐渐就产生了。

  对于色法,大家知道这种概念是不是色法?当我们用这些名言概念的时候,看似是名言概念,他是一种心法,但实际上这些名言概念都是跟色法、外在色法对应起来的,每一个行为怎么做是合适的,怎么做是不合适的,都是跟外在行为结合在一起的,对色法的执取会越来越坚固。

  当对色法执取,对某一种做法,某一种行为的执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执取坚固的时候,就是我们这讲的一般人的心理状态,就是这个“色异空”的一种状态。这个空就是没有执着的状态。当我们越来越执取色法,越来越坚固的时候,慢慢就离这个空远了,离空性远了。离空性远了以后,我们这种执取它对于外来的行为的包容性就没有了。当我们执着于这种做法是对的时候,别的做法就兼容不了了,我们同时承认别的做法是不对的。

  可是这种做法对的时候,那种做法也可能是对的,对不对?当我们认定他可能是对的时候,就留了一片空间,虽然我们还没有包容他,但是给他留了一块空间,存而不论。所以对别人我存而不论,要警惕。因为这属于我的感受,我的经验世界以外的,我还没有去体验他,这个时候我存而不论。这个已经给包容性留了一点空间,但是还没有够包容。什么时候够包容呢?我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也是对的。所以那样做也是对的时候,将来有一天肯定我也会那样去做,对不对?这个我们生命的包容性就有了。

  对这样一种观待,我记得应该是后来我进到僧团以后,因为进到僧团以后慢慢就开始分班。分班以后,大家知道过去丛林,为什么叫做丛林?以前似乎我给大家分享过。丛林就是丛林,对不对?(众笑)这个丛林就是一些田地里边什么树,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大的小的,什么花草树木都有。丛林就是这样子,来者不拒。只要我们有这个发心,不看你的背景,不看你的什么背景?你学历也好,你学历高也好,低也好;我们的性格是外的也好内的也好。当然我们现在龙泉寺对年龄还是有限制的,严格上讲的话,年龄长一点也好,幼一点也好,都可以容纳,都可以包容,这就叫丛林,对不对?

  后来进入僧团以后,因为大家背景差别非常大,秉性差别也非常大。有一部分是从学校里面出来的,有一部分也是从学校里面出来的,但是这个学校呢,可能小学还没毕业,上到二年级三年级就退学了,他在社会上历练很久。我们再去看的时候,这样两种不同的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佛教里有一个词,叫什么词?业相。业相在我们世间的概念里边叫什么?职业习气,职业习惯。人的职业习惯,人的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人他的习惯的不同。在我们佛法里讲是业相不同,所以当不同的经历背景的人在一起学习相处的时候,你那个时候才明确感触到说,人跟人不同是多么的巨大。我记得我们从学校里出来的同学基本上就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就是非常喜欢坐而论道。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探讨出意义和价值,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不能轻易去做。

  可是我们另外一部分同学,从社会里面历练出来的同学,他是什么性格呢?(学员:先做。)啊,先做,做了以后呢?接着做!(众笑)少说,他一看你在那里谈论,什么又是意义又是价值,一看就恼火。一些事情来了以后他们马上去做,做了以后事情结束了。我们有时候说大家一起坐下来总结一下,对他们来讲这简直是折磨(众笑),简直是折磨,意义有什么好谈论的,没有什么好谈论的!

  那个时候刚开始,我就记得产生非常大的矛盾和冲撞的时候那种状态就是这样子,那时候我觉得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这些人怎么可能学佛呢?大家慢慢产生这样一种执著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那个时候在一起相处,还要朝夕相处,上课的时候在一起,吃饭又坐在对面,不坐对面就坐在旁边,那个时候师父安排工作的时候又偏偏把我们安排在一起,那一个痛苦啊!

  可是经历过那样的痛苦以后,后来才慢慢感觉到、才意识到自己长时间在一个环境里面,当大家都具有这种行为习惯的时候,你没有比较,你会觉得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所以另外一种状态是不可理喻的,他那种状态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因为我们现在这样的状态很有收获啊,那种状态就不会有收获,那种状态怎么可以理解呢?逐渐逐渐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的这样的一种执著,这种执著产生了强烈的排他性。

  后来慢慢慢慢的,因为大家在一起相处,刚开始的话会觉得有差异,后来的话会觉得在某些方面自己做不了的,他们就是做的很好。自己没有观察到的,他们观察得非常敏锐。时间一久你会发现,哎呀,那个时候自己在某些方面简直,简直就是一个未开化的人。没有开化,就是在那个领域——他在生活中的观察,比如栽一棵树他知道这棵树怎么栽,怎么去保护、怎么去养护,他可以非常清楚。可是对我们来讲,我们现在学上十年二十年的《心经》和佛法,要在现实生活中不去行动的话,知道这个花怎么栽吗?各位,你们知道这个花怎么去栽吗?知道这个花怎么去养吗?肯定不知道。这个没有办法,这个必须要经历过我们才知道怎么去做。

  后来我就发现在这方面自己简直一窍不通,未开化。那个时候就慢慢开始觉得身边有这样的同行,那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从那个时候,从这个心态转变开始,那个时候我记得最要好的朋友就是那几位。反而和那些原来和我有相同背景和经历的同学敬而远之,敬而远之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的话我们永远感觉不到我们生命中、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什么。你感受不到,感受不到。后来我觉得感情最深的就是那几位同学,越来越觉得在他们的行为模式里,感受到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己“不空”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好,我这是拿我自己开肠破肚,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感受,后来学习佛法加上一些认知后给它细致化,和大家分享。

  这一块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或者有什么心得?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六

  (学员:法师,就是具体做之前要考虑很多动机什么的,然后如果完全不想这个动机直接去做,做完之后也不总结接着做,觉得好像也不是很对。)

  法师:我刚才有说到完全不要思考、完全不要总结了吗?(法师笑)你为什么一定要从这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呢?

  (学员:但是如果考虑动机对这个比较……)

  法师:好,这个时候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动机”?大家看到没有?“动机”(法师板书“动机”两字)大家以为什么叫“动机”?

  这个“动机”是不是大家现在学习吧,研讨一下。行动开始之前,大家先做个前行,做前行要安立好动机。这件事情为什么要去做?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山上开办法会,我们可以与那么多人结缘、学习佛法、将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类似这些,这是不是动机?(学员:是)是不是?不是哦,这个可不是。

  那个时候你心还没动呢。你心动了吗?你心一点都没动,那个时候你的心是一堆的概念。动机是什么?动机——动、机。(学员:开始行动的那一刹那吧?)开始行动的那一刹那。(学员:驱动力)驱动力。还有没有?

  大家知道哦,这个动机不能离开场景,这个场景不是我们探讨出来的,是你在现实生活中如实面对的,这叫动机。所以动机只有在面对人,当时面对人,去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你心理如实的状态就是动机,这就是动机。

  我们在探讨动机的时候不能离开场景,不能离开行动去讲动机。所以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一个环境里边,现在我在这儿给大家分享,我现在如实的心理状态才叫动机。动机——“动”是动作、行动的一个“几”,这儿的“几”大家看,过去是这个“几”。这个“几”以前跟大家分享过,是从“无”到“有”中间的一个状态,就叫做“几”。这个“几”,我们本来没有什么事,大家无所事事的时候,心里面也无所思无所想,在这儿安然自乐。忽然来了事情,好,在那个事情出来的那一刹那,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心里面开始动作了。就是在面对那个事情的时候,每个人内心他最初现起的那个心念,那个就是“几”。

  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几”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所以会导致面对同样一个环境,大家动机是不同的。这种动机的不同是不加思维的,不是你思考出来的,是你心里如实的状态。大家知道这个状态是最难检点的。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再去检点,面对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再去检点一下:我当时起的是什么心?那个时候是你真实的状态。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历练,是历练什么呢?就是历练那个面对场景,我们心里如实现起的一种心理状态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我们要历练的。什么叫修行?我们就是要修那个行。

  (学员A:那个就是我们要学的概念。)

  法师:那个是概念吗?

  (学员A:首先是概念,然后经过你的实践。您刚才说到这个事情是对的,那个事情也可能是对的,但是如果那件事情如果是错的呢?因为他不能保留说这个事情是对的吧?可能也给他留出空间了。我们包容也要有个概念,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学佛,应该通过闻思最基本的就是十善业十恶业,这些概念要有吧?比如说社会的很多现象,比如不如法的,甚至有些人就是坑蒙拐骗的,都有这种人。但你完全都能包容吗?不问对和错。)

  法师:刚才这儿有一个问题,看大家怎么回应?

  (学员B:法师,我能谈一下我的经验吗?我觉得我对“动机”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说我跟一个朋友约了一个时间,我们要共同去做一件事,是我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我需要朋友的帮忙。那个时间点我一再地强调说:你不要迟到、你不要迟到!结果她迟到了。她迟到了以后我就觉得要批评她,我觉得你怎么没有准时呢。因为按照我们道德的一个规定,或者我们的认知里面,我觉得准时是你一个必须要遵守的,我觉得是她错了。但是当我回过头来去看我当时的动机的话,并不是说我要求她准时,而是说我很希望她能过来帮助我,而且是准时地帮助我。我觉得这是我当下的一个状态,这个状态里面是没有所谓的去判断她那个行为对和错的。只是说我的期望是这样,只是她没有满足我的期望。我觉得这说是我的一个动机。我觉得在动机里面事先是没有世间所认知的标准里的对与错的,只是你当时的感受,你觉得你是不是能接受。)

  法师:好,这个可以吗?看看能不能回应你的问题?

  (学员A:部分。)

  法师:那部分回应的问题,你能不能提炼一下,怎么回应的?

  (学员A:她说到很多东西里面概念,就是对和错不是一个——就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可能你认为的概念认为这个可能是对的,其实你所谓的对,只是自己提炼出来的为了自我的一个东西。)

  法师:好,刚才这个例子比较形象,把两个概念分的比较清楚。比如我们说出来的时候是让她准时,不准时这件事情是不道德的,对不对?这就因为我们的观念里面,大家都知道说准时的人素质很高,不准时的人素质不行,对不对?准时这件事情应该是大家最应该遵守的。如果不准时那就是不对的,对不对?(众答:对)没有问题吧?

  (众答:没有)

  (学员C:不一定吧!)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六

  法师:不一定吧?什么叫不一定呢?举个例子,怎么叫不一定呢?(众笑)

  (学员C:大多数是这样。)

  法师:什么叫不一定呢?举个例子什么叫不一定呢(众笑)

  (学员C:刚才说准时的人素质就高,不准时的人素质就低,我觉得不一定而已。)

  (学员D:你也下了一个定论是吧?)

  法师:你刚才不是晚了三分,几分钟吧(众大笑)。什么原因吗?

  (学员D:去吃饭了,我六点半就来了。)

  法师:去吃饭去了。

  (学员E:迟到的原因可以说是街上有个大娘需要过马路,帮大娘过马路,迟到了。你说迟到是对与错呢?我觉得对与错,好与坏,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因缘下的一件事,你把时间拉长一点,可能就不一样了。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么,可能说这边你丢了东西,那边你捡到东西。

  (学员A:如果这个时候是在抢救一个病人,差三十秒钟,这个人就会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如果他迟到了又代表什么?)

  (学员E:这是在一时来看,如果放在无限生命来说,他死也就死了。)

  法师:好,我们回过头去看刚才说的这个动机。通过这种碰撞以后,我们知道说,其实当我们在提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会知道这中间有些比较细微的心相,需要去观照一下。

  当我们有个观念说准时它是好的时候,是对的时候,如果他没有准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这个来批评人,去要求人,这是大家都遵守的公德,对不对?所谓相对的公德。

  可是如果我们去检点一下自己内心当时的心里状态的话,很有可能是有另外的所求,对不对?这种另外的所求就是他耽误我的事情了,对不对?因为批评这件事情,我们说出来的话它具有欺骗性,这个欺骗性“我是为你好”,但是心里状态说:你怎么伤害我了,你怎么这样子对我了,对不对?就是不准时这个事情,因为耽误我的事情了,可是我一个没有觉察到,那个无明火就上来了。第二个基本我觉察到了,也不好意思讲。

  所以拿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你这样不行呀”,你这样的话将来会怎么怎么样,可是我们内心里真实的状态却是另外一个状态。所以我们说的这个话为什么对对方没有作用?大家知道,像这种状态我们对对方是不可能有任何作用的。不可能有任何作用!因为他感受到的就是你的不真诚的状态,你的虚伪的状态。他感受到的是我们的一种情绪,一种不满,一种责备,完全感受不到一种对他的一种慈悲,关怀。处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体会他的一种成长中间的一些缺憾,将来给他带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完全体会不到对方对我们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完全体会不到。

  如果这个人他境界很高,他听完以后他改了,那是听话人的境界,那不是说话人的境界。说话人这种状态我们是不可能会对周围人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的,这叫什么呢?这叫“不诚无物”,处在不诚的状态里,说话的内容无物,没有真实的内涵。

  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在真的想去修行的时候,生命真的想去改善的时候,那就是真诚面对自己内心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什么。能够这样去检验的时候,好了,开始了,那时候我们生活才开始起步了,之前的话都是假文章,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跟修行没有关系。刚才似乎探讨的这个动机这样再去引申一下。

  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场景里面,就两类:一个是我们在去行动,一个是学习。实际上大家放在一个大的场合里来看,我们现在在这里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为将来我们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将来参加法会也好,在做前行。现在是不是?现在就是做前行,那个前行可不是说开始做了才叫前行,不是的!我们平常的学习就是在做前行。静下来的时候,在探讨的时候就是在做前行。该行动啦,这时候你不要再学啦,是吧?该行动就是马上要行动,行动是事情不待我,时机错过以后事情再做就没有意义啦,所以行动力是你马上就要去做的。那个时候你再思维半天,完了,对不对?那个就没有了。

  好,这是我们对于“色不异空”的一个还原,还原进那个场景里面去,回到这个受和识的状态的里面。识,我们知道,现在是一种学习,切磋,琢磨,不断去提炼我们的感知,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一个升华,这个只是在特别恰当的时候点一下他就能够上去的,所以我们的学习要基于什么呢?基于一个非常厚一个基准和平台,这个厚的基准和平台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经历、阅历、生活的体验。如果离开经历、阅历、生活体验,这些学习学得越多,大家想想看,学得越多,将来会越麻烦、越麻烦。

  而这个“受”是什么?(法师指黑板上的板书) 我再转化一个语言,如果大家还没有直观感受而一定要用佛法去转换的话,这是什么?这是福,受是人的福。将来我们的慧,智慧增长多少取决于我们的福到底有多厚。这个福到底有多厚就是行动力,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承担,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平台。

  因为只有在承担、只有在跟人互动的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培养这个福。因为没有这些场景,我们的动机就没有,我们的心就没有动。没有环境,我们的心就是死的。只有面对人,面对场景的时候才有动机,心才动。只要那个心动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别人,在体谅别人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再去行动的时候福才增长了。

  只有我们的这个福增长了,我们将来再去学习的时候,智慧才能开启,我们才能体会到智慧是什么。不然的话我们是不可能的增长智慧的,越了解智慧越浅,越学习智慧越浅,浅得不得了,就是处处是执着。学了后马上知道就是这个概念,就是用这个来批判一切的概念,不学还好,一学了以后,不学的话没执着,一学了的话有的执着啦,这个时候我们有的批判了,对不对?所以这个尖酸、刻薄,福薄相。福太薄了,福薄,包容心不够,容纳性不够,承载性不够。

  所以福慧都同时在增长的时候,这个土壤就非常肥沃了,这个时候呢化育就来了。化育,新的生命就开始了,对这一点的理解以后我们再分享。这一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法师,这些受和识是那位老师讲的吗?他也是这么讲的吗?)

  法师:啊?(众笑)受和识,这位老师是怎么讲的呢?他说他带这些,当然他现在带的是一群孩子,孩子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话好像也就只有几岁,十来个。他说他面对孩子的时候很少讲,他只是让孩子去玩,玩啊玩啊玩,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因为他对每个孩子都有观察,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只是简单的讲几句就可以了。他是这么讲的,说对孩子来讲的话,一定要讲孩子所能感受到的,所经历过的,这时候呢再给孩子一种支持,这种支持的话,用他的话来讲的话就慢慢培养一种人的正确的思维模式。大体上是这样子,后面这些是我的一个引申,是我消化以后,我的一种感受。好,还有没有问题?

  所以我想我们以后再去学习的时候啊,学习任何一个新的概念要基于我们的感受,基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任何的道理离开场景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在具体的场景里边、非常具体的场景里边去谈,这个法在用它的时候该怎么去用。好,还有没有?

  (学员:法师,你说的解构是什么样的?)

  法师:解构啊,我说解构是说我没有当复读机把老师的话在给大家讲。

  (学员:你是说引申吗?)

  法师:我已经变成我自己的一种体会给大家分享。

  (学员:就相当于说,您刚开始的时候那个是“识”,后来就变成“受”了是吗?然后那个“受”变成“识”了,就是现在跟我们讲的这些吗?)

  法师:对。因为我一进环境里面就见到这四个字,当时用甲骨文写的,一下就引起我的极大的好奇心。大家知道我当时对这四个字是怎么想的吗?“受、识、化、育”哦,这是第八意识投胎了。(众笑)投胎以后呢,母亲开始生孩子了。(众笑)没办法,因为学了佛法了、学了唯识了,你不这么想还能怎么想呢?这个父亲母亲结合,父精母血,最后还必须要有第三个要素,就是阿赖耶识,受识啊,对吧?没错呀,很有道理呀。

  所以我这样分享的时候,我并没有否定我原来的认识。但是呢,光有那个角度还远远不够,因为那个时候你想想,人生能投几次胎呢?(众笑)一生也就投一次,可是事先已经投过了,对不对,所以我们现在的话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每个场境里边你怎么去体会它。这变得其实我们每一个场境也都是投胎一次,现在也在投胎,每次、每个场景生命要焕发一次新的内涵。不然的话今天不白活了嘛,不然的话我们今天做这件不事情不白经历了嘛。

  所以今天的每件事情,如果它不能滋养我们的生命的话,如果不能让我们的生命在这件事情里面焕然一新的话,这件事情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可能界定一个东西,说学佛法才有意义,到寺院里做义工才有意义,我们今天晚上来这里学才有意义,陪家人就没有意义。当然我这样说,大家不要下一次都陪家人去了,(众笑)然后我在这儿讲就没有意义了,至少来那么一个人嘛,(众笑)我们面对这一个人的时候才有动机嘛,不然的话我面对这个摄像头也没这个动机可言,它没有心理活动。

  (学员:法师你是说什么都有意义吗?)(众笑)

  法师:啊?这句话我可没这么讲过哦,如果你提炼的话,我觉得要比较到位的话,一定要自己吸收以后再去提炼,结论性的话大家就要警惕。

  我们在学习完以后大家就得出一个结论,好像什么就可以用这个结论去概括了,这个是绝不可能的。对不对?!离开场境,任何结论的话都没有意义。我们必须要去还原到某一个场境里边,去回到生活中,去体会它。

  如果我们有这样观念和背景的话,就知道“色不异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了。色、受、想、行、识实际上是五蕴,任何一种观念、任何一种做法的成立,我们之所以会执取它,是因为它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无论是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无论是什么样的体验以后,我们开始执取这个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这个场境。

  那种观念、那种概念只在那个场景中存在、才出现,这就是空。所以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我们不会拿那个场境里面的一个结论来用到另外一个场境里面,这是不对的。这样的话,你就排斥了,我们就没办法融入到那个环境里面去了。所以我们就被那个环境给排斥了。所以比较好的状态是大家在这儿学,学的很高兴,对不对?这时候你不要想其它的很多事情了。当然这个所谓的不想,是我们谈到哪一块儿,相应的感受要去融入那个环境,其它的事情、无关的暂时要先放一放。

  不放的话,这就有执着了。有执著的话,我们现在的东西进不来了。学完以后回家呢就回家,你不要回家以后很高兴的、兴高采烈的说,哎呀,又是给父母分享,又给爱人分享。人家累的不得了,就想休息了。你说:“今天学《心经》学的很好啊。”你这个好就不空,我们就有执取了。我们就包容不了他的状态,你说:“你怎么这么懈怠、不精进啊。”这个场境转换了,我们自己的场景就没切换到家庭生活的场景里边去。

  (学员:法师,要是把这当完成作业呢?)(众笑)

  法师:所以现在我基本上不太敢给大家布置作业。(众笑)希望大家不要老用那个借口。

  (学员:法师,我还有一个理解有点困惑。就是“色不异空”的时候,你说那个“色”是依赖一定的条件,包括一定的场景的。)

  法师:对。

  (学员:但是有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当他看到色是需要依赖一定的场景和条件的时候,他觉的色是无意义的。)

  法师:啊,这样的?!

  (学员:就像是自己认为自己的状态是看破红尘,或者说觉的这个物质条件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了。这个和您刚才分享的“色不异空”它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它俩之间我觉的是不一样的。但是这种状态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会觉的是种无意义的,类似于有点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解构的那种感觉。)

  法师:你怎么知道我下面要讲这个了?(众笑)好,我们就过渡到这儿了。

  第一个就是“色不异空”,(板书)因为这个状态我们是非常熟的。如果生活中没有色法的话,没有色、受、想、行、识的话,我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对不对?!所以我们就积聚色法呀。这个房子太小,今年好好工作,明年换个大房子。房子大了,里边东西不够又不行,太空荡了,然后就买啊。买了以后又觉的房子太小了。(众笑)后年的话再买个大房子。因为我们现在产品更新换代又特别快,快了以后呢,我不清楚这些产品跟这个房地产有没有商量好啊,彼此背后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就系统的让我们进入一个轨道,这个轨道就是辗转增上,对不对?(众笑)

  外界色法的增上环境辗转增上,(众笑)所以这个房子越买越大,车子越买越好,衣服越穿越漂亮。它都是匹配的,因为这种匹配的状态的话,你一个好不行啊,必须方方面面都好,才匹配的起来啊。这下的话就属于色的状态。

  我们就会觉的说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些平台、如果没有这些物质的话,我的意义和价值在什么地方呢?我找不到了,对不对?所以现在有很多同学可能害怕聚会,害怕搞同学聚会为什么呢?一聚会就要谈那些事情,所以聚会之前要想想看,这个自己有多少钱啊,对不对?不然的话就有压力啊,有压力的话,所以找个借口不去了,然后来这学佛法,释放一下压力。(众笑)释放压力,那么我们学佛法学久了以后,就进入这种状态了,叫“空不异色”(法师板书)。这块进入空的状态了。

  这个空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你会发现,当我们越来越学习佛法的时候,它对这种的色法的解构,解构的特别厉害,这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的外在的好,佛法只有一个词去描述它,叫做什么呢?——“空”。用两个字来描述它叫什么呢?——“无常”。用三个字来描述它叫什么呢?——“不实在”。 用四个字来描述它叫什么呢?——“如梦如幻”。

  总之大家可以看看,学了佛法以后,它把我们周围环境解构的特别厉害,解构的特别厉害以后,就慢慢让我们对于色法的执取越来越淡化了。所以一般来讲,当我们学习佛法以后,我们的人生十有八九都会经过一次地震,地震哦,这次地震就是这个人的变化,这个人的变化是天壤之别。原来的话是在地上,学了佛法以后,忽然变的特别好,到天上去了。这个特别好就是哎呀,这个人的道德,人的德行提高的特别快,为什么呢?因为周围人一下变得特别矮,这就说明我们的德行提高的很快啊?不然的话,周围的人怎么会忽然变得那么矮呢?说明我们学了佛法以后,自己德行提高的很快。有的同学摇头了,摇什么头呢?难道不是这样吗?

  (学员:法师这是拐着弯批评人似的。)

  法师:啊,我拐着弯批评人啊!(众笑)我好像批评的还是挺直率的嘛,没有拐弯吧!(众笑)不是这样吗?

  (学员:别人矮了吗,别人没有变,自己变了。)

  法师:别人没有变,所以自己提升了嘛!(众笑)就是这样子,因为你看看,学了佛法以后你才明白,啊呀,世间追求这些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你们还去追求它,真是不开窍,对不对?人啊不觉悟,执迷于六道轮回!执迷于六道轮回,所以你看我们看开呀,对不对?我们看开以后,这些东西就不再执着它,不再追求它了。

  我们可以很安然自得。职位提不提升没关系,对不对?工资多一点少一点也没关系,工作完成不完成其实关系也不大。(众笑)上不上班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个跟生死轮回没关系。这些跟成佛呢,关系更不大,因为在这样的话造的都是孽缘,都是染污的缘,对不对?(学员:染污的业)染污的业,对。这些都是束缚自己跳出轮回的一种束缚的一种力量。

  所以我们要结交团体,要结交朋友,都是要学佛的人,要特别精进的人,学习佛法的人,他能够解脱生死轮回,他能够成佛,这是我的同行善友。原来那些的话,一下就变成了恶友(众笑),没错吧!这个肯定啦,因为他们都是在刺激我们的物欲嘛!所以,不断、不断、不断,当我们去开始这样一种追求,尤其是我们听到周围的人开始说,“哎呀!这个人呀学了佛法以后变化特别大,人越来越变得比较、比较……”比较什么?大家听到都是什么赞叹的词?(众笑)周围的人都是怎么评价各位的?

  (学员:不食人间烟火。)

  法师:哦,“不食人间烟火”,对,对。这个人就慢慢“不食人间烟火”了,(法师笑)我们平常听一听,看周围人怎么去评价我们学了佛以后有的这种状态。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看,就是那种状态,“不食人间烟火”。最近听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什么事情呢?大家知道名山大川,一般来讲,名山大川……当然,现在名山大川好像去旅游的人特别多噢。一般来讲的话大家知道我们的宗教场所,无论是寺院也好啊,道观也好啊,一般都会依山而建。为什么一定要依山而建呢?

  (学员:便于修行。)

  法师:便于修行啊,好,还有什么?龙泉寺依山而建嘛!我们去看看我们现在的四大名山,四大名山里边寺院很多啊。凡是有山的地方一般来讲都会有这样的类似道观啊、寺院啊,什么原因呢?

  (学员: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法师:仁者乐山,他们都是仁者是吧?仁者乐山,你乐山就跑到山上去了?难怪现在大家旅游啊,去山上的人那么多。由此可见大家向仁之心是多么急切。还有没有?什么原因?刚才说了不食人间烟火,这些人啊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为什么食人间烟火就不好了呢?(学员:染污了。)染污啊,对不对?人间烟火都是染污的。为什么人间烟火就染污了呢?(学员:因为执取嘛)你是说你在炒菜的时候还在执取?哎呀,这个菜真好吃啊。(众笑)然后这样的话这个菜炒出来以后,让人吃了以后就开始产生执着,就感受到做菜人的心情。做菜人的心情执着的时候啊,吃菜人的心情就变得更加执着,是这个意思吧?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六

  所以大家去寺院以后,很多人就说:“我们去寺院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寺院里的饭菜就是特别好吃,不知道什么原因。”大家知道原因吗?就是炒菜的那个人没有执着(众笑),饭炒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咸就咸,淡就淡,凭感觉,对不对?凭用心,是这个原因吗?所以将来大家再去到寺里的时候,感兴趣的话去采访一下。寺院的饭菜为什么做的那么好吃。

  我们在最近听说这么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什么事情呢?一般来讲的话,大家知道,这些修道人啊他都会选择穷乡僻野。对不对?选择人非常少的地方,非常安静的地方,他去修道,非常偏僻。这个在佛在世的时候,都已经有这个传统了,佛在修道,他也没说……佛,大家知道,如果按照我们大乘的说法佛他这一生投生的时候啊,他已经是十地菩萨之上了,只是最后一生,他要成就的时候啊,他还有最后一步没有跨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他要选择干什么呢?远离了他的皇宫,到深山老林里边苦行。你说这样的菩萨,都已经那么高的境界了,为什么不在家里修成正果呢?但是,事实上示现的、给我们展现的面貌是,他还是到非常安静、寂静的荒山野林里修行。最后体道了。那么最后他七天,发愿如果不证悟菩提的话,誓不起此金刚座的时候,大家想想看,如果七天里边坐着坐着忽然亲戚朋友一大堆过来了,围着他说:“佛啊,给我们讲讲你的心得吧。”这个佛刚刚开始要证悟的时候,一下被拉回来了(众笑)。

  所以大家知道那个时候都已经有这个传统了。那么后来的话,这种传统其实到我们汉地一直也是没有变化的。那么现在因为这种原因噢,但是现在大家有宗教热啊,文化热啊,大家要去旅游啊,也没有地方。因为这个城市越拓展越大,越来越喜欢这些名山大川,对不对?烧香拜佛。所以,这些名山大川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我们有一个朋友就讲,说那时候人不多的时候啊,这里还有几位特别有道行的人在修行。人多以后啊干什么去了?找不着了,跑了。他跑那儿去了?他再去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继续修。

  这种状态,我们过去有一种文化,一个是像我们儒家一类,不是所有的儒家他都是一种非常入世的,其实后面也分出来了,分出来的那一类是什么呢?包括后来道家的是什么呢?——隐逸。(法师板书)隐逸。周敦颐写的《爱莲说》,特别讲到晋朝的时侯,人喜欢什么呢?菊花。他说菊花是花中间的隐逸者。那个时侯魏晋南北朝的时侯出来一大批隐士,隐逸世间了。因为那个时侯社会发生动乱,在世无望,没有希望,最后他们隐逸起来了,形成了一种隐逸的文化。这种隐逸的文化一直延续下来。

  大家可以看哦,一般来讲的话,每个朝代都有一些所谓的明哲保身(板书)的人,今天我们看这个词有点贬义了,乃至于说已经很贬义了。实际上这是一种智慧,什么智慧?——知进退存亡。他知道天下的大事是这样变化,该进的时侯进,该退的时侯就退下来。好多时侯我们知道进,不知道退,危险就来了。

  一般来讲每个朝代,刚开始大家一起同甘共苦,把这个基业打下来了,紧接着这一批臣啊,一般来讲的话处境都非常不好。只有少数的人知道这个时候该退了,就退下来了,保身啊,这个保身就是善始善终。最后他不但保全了自己的身,而且能够发挥他一些正面的作用。所以我们过去讲的这个“明哲保身”就是这种智慧,就是观那个机,该进就进该退就退下来了。所以这样一种隐逸的状态,就是能够了解这样一个时事的变化。可是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只知进,退不了呢?

  (学员A:有执取、有慢心)

  法师:有执取、有慢心。还有没有?

  (学员B:诸葛亮有智慧,可是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法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员C:我觉得他也是知道退,但是没法退。跟环境有关,想退也退不下来了。)

  法师:因为当时刘备托孤啊,托孤与他,你说他半途而废的话留下什么名啊?当时大家知道在诸葛亮出来之前,他是一个隐逸的状态,他隐逸过。隐逸过再出来的时候,大家知道诸葛亮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看他写的文《出师表》,去看看这些文,对人的感人至深那种心境可不是一般的心境。他虽然身处红尘中,虽然身处激流涌荡的这个社会变迁中间,但是他的心静。

  我们过去看《三国演义》的时侯,特别喜欢看什么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扇扇子主意来了。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他这个神机妙算,那个真好。他为什么神机妙算呢,为什么?这就是人心静的一种状态。人心静他对于时事的判断就能观察到。

  如果按印度文化来讲的话,就是一种禅定之后的一种神通的状态。他虽然身处在闹市中,心是静的,所以他对时势的判断是很准确的。也只有他能做出七擒孟获、七纵孟获,七擒,七纵,擒了以后再放了他,来回几次啊?七次,谁有这样的耐心?

  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耐心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按照我们两军对战,擒一次,服不服?不服!不服命都没了,我还放开你?!擒了以后服不服?不服?这下再不服,就完了。这个七条命啊就没了。事实上他一次一次放,一次一次放,到最后,连孟获周围的人,都已经众叛亲离了,都觉得这样下去,就实在不行了,最后,这件事情就成功了。

  大家知道,像这样的行为做出来,一般的来讲的话,如果对道没有体验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做出来的。道是什么?道是人心,如果行为不能感化人心,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虚妄的;如果不能扭转人心,这个胜负都是一时的。今天你打胜他了,好,明天他马上东山再起,你还能保证一直强胜吗?绝对不可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以德行感化人的力量那可不是三十年、三百年、三千年。三千年可能这种友谊都会一直延续下来,后代不忍心破坏先祖他们结下的这种友谊,不忍心。如果说能够用对抗,以你死我活的对抗能够解决问题的话,我想这个世界早就问题没有了。所以看似是诸葛亮花了很大的功劳,其实是一劳永逸。对不对?一劳永逸。他改变了人心。他把那块的人,就是跟我们中原的文化差异特别大的一群人,在德行上去感化了,人心变了,这块地就永远安宁了。

  所以我们在谈到这个隐逸的时候,实际上对这种道有体验的时候,他就是一种对于所有的外在的执取能够自然放下的状态。这种执取表现是非常多的,有的是名、有的是位、有的是各种各样的欲望,这种欲望我们一旦体验到以后,他对于我们的一种力量,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是很难斩断它的。所以就会想退退不了,身不由己。

  这种身不由己,我们可能会给它安立以其它的美名,什么美名呢?——报恩、责任、忠孝,用这些的名言安立上。但是我们去检点下我们自己,内心真实的状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名言背后有一个动机,过去讲的不可告人的动机,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到底对什么东西的贪恋,这个东西放不下,好了,我们退是不可能退下来的。

  如果让我们退,退不下来的时候,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承担,能承担的起来吗?也承担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个执取。因为有这个执取,所以骨子里面排斥性是存在的,我们骨子里面的包容性是没有的。所以真正能放得下的人,他才可能真正担负得起。我们检点一下自己放不下,我们担起的可能性很小。

  可是当我们不断这样去想、去看到这种对道有体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他对于人处在一种不被这些非常粗糙的、欲求的束缚,欲求的这样一种体验、经验所束缚的时候,人就会进入另外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呢?就是刚才说的那种空灵的状态、自由的状态,那种状态是对道有所体验的状态,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给人带来一种深层的快乐,这种快乐,大家知道它对人也有吸引力。所以我们一般人说,哎呀,这些人真的苦行僧,能吃的了这个苦吗?这个苦只是我们看的人苦。你看的人很苦,他可未必苦,他可能会很快乐,不然的话我们就永远解释不了,解释不了一句话,什么话呢?就是我们孔子对颜回的赞叹,“颜回啊,这个人真是贤呐,贤哉,回也”。贤啊,(板书“贤”))回呀,非常贤(德)。“一箪食”,就那个食物非常的粗糙,就是非常的简单。“一瓢饮”,就是一瓢水,这个水也不知道是哪儿弄的水,“一箪食”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食,反正是“一箪食,一瓢饮”。住的地方呢,非常简陋,“在陋巷”,当然这个“陋巷”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别墅啦,非常简陋的一个小巷子里边,人迹罕至。“人不堪其忧”。人一想到这种生活,人忧虑得不得了,忧愁啊,这还叫生活吗?这人生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吃饭就吃那么简单的,喝水也不能喝点饮料,也没有可口可乐,这个陋巷,也睡不上高广大床(众笑),这个人生活得还有意思吗?人实在是太“忧”啊,忧虑。

  但是呢 “回也不改其乐”,你让他改的话也改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乐在其中啊。他说这种生活好啊,真好。可是他“好”呗,他还连累一家人,一家人就出这么一个劳动力,他也不好好去干活,在那儿自己“一箪食,一瓢饮”,自己的问题好像就解决了。他家家境比较贫寒。其实按他的学识和他的德行的话,做个官是没有问题的。后来的话好像其他的兄弟还为他找了一个官,估计当时找官也不需要找后门。当时像子贡、冉求,应该可以给他们找一个很好的官,但是他不做,体会到了那种快乐。那种快乐的状态,就是我们这儿讲的“空”。大家知道,这个“空”你说他还没“空”,为什么呢?他还有一箪食,还有一瓢饮,他还需要住一个陋巷。

  (学员A:不是。)

  法师:那是什么呢?

  (学员A:我觉得他这也是一个小乘的执着。他既然已经知道了“道”的快乐了,他完全应该为了别人也得到这个“道”,而行“大乘道”嘛。为了他一家人,他也有责任吧。就是说他连累了一家人。他能够得到快乐,别人得不到。)

  法师:是啊,所以现在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他的执着在于什么地方呢?就是作为个人来讲的话,他可以体验到这种快乐,但是他没办法让所有的人都体验这种快乐。别人一想起来都很忧愁,你让他怎么去快乐呢?我想,颜回肯定不会到大街上去宣传,立个标牌“孔颜心法”,我颜回为什么那么快乐呢?大家只要吃那一箪食,一瓢饮,住陋巷就可以很快乐。你试试看有多少人去住。一想起来都很痛苦的情况下,大家不可能去体验这种生活。

  事实上如果将来有人体验这种生活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啊?将来大家有机会的话,到寺院里面去住一住,到深山老林里面,如果你福报足够大的话,足够幸运的话,说不定哪天旅游,一个洞里面就是一个修行人,正在等待着你,旁边有一个座位。(众笑)就等你来此一坐,坐个三天五天试试看。

  因为我们现在没有体验过,所以没有办法去判断它。现在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一进门就是空调的生活,一进门就是咖啡香气满屋,我们没有体验过另外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一进门什么都没有。到最后想坐的话,席地而坐,这时候搬上来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桌子,上面泡一杯茶。

  (学员:还有茶呢?)(众笑)

  法师:我说泡一杯茶,是因为我现在对茶有执取(众笑),所以我至少能吸引一批想喝茶的人过来吧。这种情况下的话,说明我们对于色法还不完全是“异于色法”,它对色法还有一点点包容。所以颜回他还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至少包容了“一箪食,一瓢饮”,他至少还需要一个“陋巷”,这样生活上的需要。我估计他的功夫还不如在印度的哪些禅定修行者的功夫。当时佛苦行到最后已经人瘦得皮包骨,是非常苦的时候,这中间每天的话,喝一滴水,吃一粒黍,我们颜回还需要“一箪食”、还需要“一瓢饮”呢。

  那个时候,人在禅定状态中对于色法的依赖会越来越少的时候,他一体验到人可以不依赖色法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时候,这时候无形中人就开始产生一种执取了。什么执取?其实他已经看到,这些色法对人解脱、人自在的一种过患,这时候开始有一种“异”的力量,“异”就是排斥的力量,不兼容。

  当我们对这些色法不兼容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的生活会越来越简单,他自己可以很快乐。那么跟他接触的人也可以很快乐,生活三天可以很快乐,生活久了以后就不行了,必须要回到原来的生活里边去。我们要放开世间的俗事,两天三天还可以,再多的话,那个心七上八下的,今天家里会出什么事啊?明天单位没有我的话会不会倒闭啊(众笑)?如果那一群朋友没有我的话,他们还能不能正常生活啊?我现在已经一个星期没进入社会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啊?挂碍太多,所以一定要回去看一看。一回去看,过不来了,就再来不了了。

  这样一种执取它慢慢对外在的色法,它的兼容性越来越差的时候,大家知道,它的承载性就没有了,就是它没有办法对于那些目前还达不到这种状态的人,他们的快乐,我们兼容不了。兼容不了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去做这些事情,让他们去感受到这样一种快乐,这种动力就没有了。所以当我们这儿说,“色不异空”和“空不异色”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对于学习佛法之后的包容心要强。

  学习佛法以后,虽然佛法在告诉我们因缘、假合,这就是空,但是这些“空”对于周围人来讲的话还是很实在的,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事实。忘记这个事实,我们就等于在否定他们,否定他们现实的需求。否定他们的现实需要求就等于就在否定他们人。否定他们人也就等于在扼杀他们的生命。谁让你扼杀?你是老几?没有人愿意一天到晚生活在一个魔掌中间(众笑)。当然,都是我们自己用佛法的名言所包装的“魔掌”。所以到最后我们对周围人的承载性就没有了,周围人就跟我们不兼容。

  好,这是这两部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因为时间已经……抱歉啊,我还习惯性地以为是九点半,后来想一想说,诶,应该是到九点钟结束啊。

  我们今天学习就先到这,一起做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