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佛学基本知识/ 文章正文

身心相知,识生其中 识为身之影,为心之影?

导读:身心相知,识生其中 识为身之影,为心之影?《楞严精读 辨析三昧》 (13)在上一段的经文中,阿难以佛陀开示四众的理念来推导心的所在。认...
身心相知,识生其中 识为身之影,为心之影?

《楞严精读 辨析三昧》 (13)

在上一段的经文中,阿难以佛陀开示四众的理念来推导心的所在。认为身既然是四大假合,那么心便为六尘缘气。随着显相的四大假合与隐相的六尘缘气相结合时,便能于中察觉到心的作用。被佛陀破斥之举,其实也应当是阿难帮着我们认识到佛陀为四众说的有生之法是针对四众而说的方便之法。此法方便处在起疑情,起疑是悟的开端,非第一义。于是阿难接着举证佛陀为法王子宣说的唯识离生之法,分析心的举措,以期寻得妄想心之所伏藏处。针对这点佛陀又会怎样去开示阿难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阿难向佛陀接着分析他对佛陀所问“唯心与目今何所在”的理解。世尊,接下来分析的这个角度是从以前听佛陀开示文殊等诸法王子的说法中得到的提示。

佛陀为法王子开示唯识实相时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心不惟在内四大中,也不惟在外六尘中。

于是我就这么理解,色身内四大不能被分明识见,色身之外六尘六尘不相知。内无知故,此心不在四大内识之中。身心相知,此心也不会只是在六尘外识之中。所以应该就是还有一个连接着内四大与外六尘的识处了。(中间:居于其中而又间之)

佛陀说,既然你提到了还会有一个连接内外居于其中而又间之的识处。那么首先你得对这个“中”有明确的定位,而不应该是迷茫不知明确所在的。那你推导一下这个连接内外居于中间的识处,会是怎样一个明确的所在。会是在六尘处中呢?还是在四大身中呢?

如果是在四大身上的话,在边就不必说是居于其中而又间之。在四大身内的话,又与上所说心不在内互相矛盾。如果是在六尘处上的话,为了让“居于其中而又间之”成立当有所表,因为这个识处要是没有用来区别之表的话,那岂不是相溶于六尘之中,何谈居于其中而又间之。表:使独立于六尘,和而不混的界定。那么这界定之表必然不可以混同于六尘之摇动不定的体性。因为如果是摇动不定的那么心应杂乱何谈找寻。举个例子:如果把人影当成是连接四大与六尘的中间识处。这个影子连接色身与六尘,居于六尘之中而又间之。把人当成人影之表来观察人影情况,照人成影之灯在东时,看到影子在西,在南时影子在北。杂乱而不定,云何降伏之。

阿难回答佛陀说,我所说的‘中’,不是指的四大与六尘之中。就象世尊说的,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眼能与色为缘而不与声香为缘,是因为了眼识的作用。色尘不能被耳根、舌根感知,却能被眼根感知,是因为有眼识在眼与色之“中间”,那么在这“中间”就必定有所要找寻而降伏之心。

佛陀说,既然你认为所要找寻之心在根尘之“中间”。那么这个心的表体是不是兼有于眼色之“中间”,还是不兼有于眼色之“中间”。只在眼之中而间于眼,或者是只在色之中而间于色,亦或是兼有于眼色之中而间于眼色。

在兼有于眼色之中的情况下,能被同时观察而表达成色的物体是东西相对繁多而纷杂的。如果同时观察到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向着眼睛方向运动,一个远离方向运动。那么这个居于眼色之“中间”的识处岂不是成敌两立,如果去确立安处眼与色的“中间”之处。

如果是这个识心不必兼有于根尘之“中间”,那么就应当六根互用全知六尘。而不是眼根只能识知色尘。然而现在的情况是非知不知,眼不识声,耳不识色。也就是说唯识实相不可能是不兼二地存在于根体“中间”或是尘性“中间”的。

所以阿难你认为的可以把唯识实相理解成是所要找寻并降伏的妄想心藏匿的“中间”之处,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