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南怀瑾 黄念祖 李炳南 刘素云 钟茂森
主页/居士人物 >> 荆三隆/ 文章列表

阿难与摩登伽女的故事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 佛陀当时传法是应机而行,随时提问,随时解答。佛陀圆寂后,弟子们相约把佛陀的话整理成佛经称为结集,前后大约有三次。第一次结...

2020-04-26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荆三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摘要:中国佛教思想文化是在印度佛学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000多年来相互融合、吸收中逐步形成的,是民族文化中十...

2020-04-24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

摘 要:《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是在详尽讨论了大乘心性学说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在修证止、观时的心理特征,被称为十禅境。由于境由妄起,故又称十魔境。色阴十境是修定者在实验亲证时...

2020-04-23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荆三隆摘要:寒山修悟的“灵觉心”是以传统文化的“正心”思想为出发点,在儒学“动心忍性”认识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自然顺性的“无为之心”后,再通...

2020-04-22

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践

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荆三隆  内容提要:佛教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慈悲理念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慈悲喜舍作为佛教...

2020-04-21
2020-04-18

佛教的修行观

荆三隆教授佛学系列讲座之五在雁塔论坛举行——讲座题目是《佛教的修行观》  中国佛学网西安讯 2010年11月21日下午,应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传...

2020-04-16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

  印度佛教在传入我国二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在隋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这一时期,宗派林立、大德辈出,经典论释不断产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

2020-04-15

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

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雁塔论坛”荆三隆教授系列佛学讲座  中国佛学网西安讯 应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宗教学专业硕士点...

2020-04-13

继承玄奘精神 促进中印友谊

继承玄奘精神促进中印友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荆三隆  内容提要:佛教在推动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玄奘大师所代表的佛教高僧的弘法实践一直是中印文化交流中...

2020-04-11

荆三隆讲佛教的修行观

  2010年11月21日下午,应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佛教学者荆三隆教授在“雁塔论坛”继续他的系列佛...

2020-04-10

荆三隆论寒山心性诗的法脉渊源

  摘要:寒山论心之作有六十余首,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佛家灵觉圆满的心灵智慧,形成了独具的心性体悟,绝无媚俗和逢迎之态。其个人真修实证的心路体验,是印度佛学和佛教中国化过...

2020-04-08

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

  佛学研究网西安讯6月1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应邀担任“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三十七讲主讲嘉宾,为大家作题为《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的讲座。讲...

2020-04-02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  佛律,汉语意为“灭”或“调伏”,又释为“量”,所谓量罪之大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因此对之于律,分别有四名:灭:调伏:解脱:戒。从佛教教义来看,律是...

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