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中惭指的是对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惭形秽;愧指的是对不起他人,所以说愧对于人。其实一个对不起他人的人,往往也会对不起自己,譬如做错事伤害到别人时,至少对自己的品德就已经造成损害,所以也是对不起自己。 而当我们对不起自己的时候,往往也就减少了对人能够更好一些的机会,所以对不起自己通常也就对不起他人。譬如父母都希望儿女能为家族争光,儿女如果没有做到,那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失望了。虽然并没有做坏事,但是因为不够用心努力,浪费了时间、生命,辜负了家人、家族的期待。因此,惭、愧二字连起来用,就有对不起自己又对不起他人的意思了。 所以,我们对于老师、朋友,乃至于全体众生,都应该经常怀著惭愧心,这也是印光大师自号为常惭愧僧的原因。一位人人都认为缺点很少,足以为模范的高僧,仍然觉得自己经常犯错而感到惭愧,这不仅是谦虚的一种品德,而且是比谦虚更进一步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