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第八十一、舍利弗的「深信」

导读: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摩揭陀国的那难陀村,住在一位卖衣商人的芒果园中。...

第八十一舍利弗的「深信」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摩揭陀国的那难陀村,住在一位卖衣商人的芒果园中。

这天,尊者舍利弗来见佛陀,对佛陀说:

「世尊!我深信在过去、未来、现在所有的修行者中,没有能超越您的正觉,也没有比您更伟大的。」

佛陀听了,反问尊者舍利弗是不是能以他心神通,详细了知所有过去、未来与现在三世诸佛的心念,还有他们个别的戒行、所教导的法,以及所成就的智慧与解脱内容细节。结果,尊者舍利弗都回答说不知道。

那么,被称为智慧第一的尊者舍利弗,到底是依据什么,能够在大众前如狮子吼一般大威力地说,他「深信」三世所有的修行者,包括诸所有佛,都没有能超越释迦牟尼佛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尊者舍利弗回答是:

「世尊!我虽然不能详细了知所有诸佛的心念,也不完全清楚个别诸佛的智慧,但是,我确实了知所有诸佛所证、所教导的法,其共通的总纲与修学的次第。因为自从我跟随释迦牟尼佛修学以来,对佛陀教导的法,我知一法即断一法,知一法即证一法,知一法即修一法,这样层层深入,层层殊胜,层层提升,层层奥妙而达到究竟圆满。由于我有这样实际体验的验证基础,所以深刻而理性地相信:世尊确实是等正觉的解脱者,心中对大师的成就,没有丝毫的质疑。

这就像国王设在边疆地区的城堡,为了防御与安全起见,建得特别紧密牢固,只留一道门出入。守门卫士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出入该门,但他确知大家都得要从这个门才能进出,不会有其它出入口了。像这样,我确知不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先断除贪、瞋、眠、悔、疑等五类修行障碍,依着身、受、心、法四念处的觉观,透过念、择法、精进、猗、喜、定、舍等七觉支的修习,而通达解脱成佛的,这就是诸佛修学的共通总纲与次第,也是诸佛教导一切法的共通总纲与次第。

\

如果有人问:过去、未来的所有修行者,有没有与释迦牟尼佛成就相同的呢?有的!但当世就没有了,这是佛陀当面教导我的,佛陀说:『过去、未来的世界,都会有如我一样成就等正觉的成佛者,但同一世界却不可能有二佛同时存在。』」

佛陀对尊者舍利弗的说法,表示了完全的赞同。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四九八经》、《长阿含第一八自欢喜经》、《相应部第四七相应第一二经》、《长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经》、《长部第二八自欢喜经》。

二、《增壹阿含第四二品第三经》说,尊者舍利弗的智慧,在佛陀的弟子中是无人能出其上的。从智慧第一的尊者舍利弗口中,说出「深信」,是相当特别的。宗教,可以说都是不离信仰的,为什么呢?因为宗教所要达成的目标,都是修学者还没有能力亲身体证的,在还没能经历之前,其真实性,严格来说,是还不能确认的,此时,信仰就成为必要的支撑。以理性与实证为特质的佛教,其信仰也当与理性与实证相应,才能把握佛法的精神。尊者舍利弗的「深信」,就是从他一步一脚印,踏实地一一实践了佛陀的教导,同时也一一体证了佛陀每一项教导的真实性而建立起来的,这种「信」,又称为由「胜解」而来的「净信」,与人云亦云的顺从性信仰(「顺信」)绝不相同。在顺信中,不允许质疑,不讲求验证,这样,即使与事实不符,是错误的邪见也只能深信不疑。这样,宗教信仰,如果只强调「顺信」,鼓励「顺信」,那么,终将导致弊端不断,问题层出不穷。

三、我们注意到佛法修学的总纲,是离五盖,以四念处的觉观,在七觉支为实务运作的修行中,通达解脱的。记录了相同次第的,还有《杂阿含第二八一经》。该经指出,从「六触律仪」的成就修「三妙行」;然后从「三妙行」的成就修「四念处」;再由「四念处」的成就修「七觉支」,在「七觉支」的修学中,「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而成就「七觉支」;成就明、解脱。

四、同一世界不会有二佛存在,这可以从佛的特德来理解:依《杂阿含第七五经》、《杂阿含第六八四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五八经》说,佛陀是无师自悟的解脱者,也就是说,佛陀出现的时空中,已经没有佛法的流传,是听闻不到佛法的,佛陀是那个时代的先觉者。当世间出现佛以后,依佛的威德,世间开始有佛法的流传,在这种情形下,相对的就不会再有第二位大威德的佛可成就,而只有声闻解脱的阿罗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