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八页。
我们这一科讲到「丑一、明迷染因缘」。在整个生灭因缘当中有二个因缘:第一个是迷染的因缘,所谓的流转门;第二个是悟净的因缘,所谓的还灭门。本论讲到有情众生依止内心的迷惑颠倒所产生的这些生命相貌,这个生命的相貌有五种的意。第一个是业识,第二个是转识,第三个是现识,这些都是阿赖耶识的因相跟果相,到这个地方基本上还是一个非常微细的心识活动。我们再看第四: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前面的转识跟现识就是一个生命的产生,生命的产生当然一定有一个能受用的我相跟所受用的法相,当这个转识跟现识一接触的时候,就产生了所谓的「智识」。这个地方的智不是智慧,指的是一种「分别」。我们开始去分别这个法的好坏,产生一种爱憎之心。当然我们心中有很多希望,有些的境界我们希望跟它接触,有些不喜欢的境界我们希望跟它远离,这样的「分别」叫做「智识」。你内心当中开始把你所接触的环境分成二大类:哪些环境是你喜欢跟它接触的,哪些人事你把它归纳成你不喜欢接触的,这都是因为有转识跟现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希望,那这个希望,佛法说就是一种爱着的烦恼。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
前面只是一种希望,这样的希望有可能是前世带来的等流习性。这个「相续」就是说,当我们跟这些环境(或者是我们喜欢的环境、或者我们不喜欢的环境)真实接触,心境的接触就会产生一种感受,这个受可能是乐受,也可能是苦受。这种感受就不是一种希望而已了,就变成你一个实际的生命经验,这个时候你对于这个东西爱憎的希望就变得更加的强烈、更加的坚固,这就是「相续」。所以这个「相续识」跟「智识」,法藏大师解释说:这二个体性都是爱着,约着强弱的分别,而安立为智识和相续识。
一个只是一种内心的期待、希望;但是这个「相续识」是根据你真实受用以后,产生一种实际的感受经验,这个时候就奱成非常强烈,那这个相续识在我们生命当中所造成的作用非常的大。以下把相续识对我们生命的影响力分成三段来说明。先看第一段: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
这个相续识表面上是一个爱憎取舍,这个爱憎取舍,基本上对我们的业力有一种引导的作用。我们说过:「业力的保存是保存在业识」,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三界都带了很多「业」力而来,但是到底哪一个业力对我们来生会产生招感性,这跟你的相续识有关系。所以这个地方法藏大师说:什么叫做「住持」业力「不失」呢?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法藏大师用十二因缘解释说:我们刚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由无明推动了业力,这个业力保存在识。这个识就是第八识,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业识。但是这「无量」无边的「业」力要得果报,它必须有爱取的滋润,所以「爱取有」。前面「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识,有很多很多的善业、罪业,但是到临命终的时候,这个「爱取」的烦恼会去滋润某一个业力,使令它变成「有」。这个有支表面上解释就是存在义,它从一种潜伏的功能而转成存在。也就是说这个业力它是一个成熟的业力,有招感果报的业力。就是说你今生的思想、你今生的好乐,对某一群的业力会有滋润、刺激的作用。譬如说:你今生有很强大的意乐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你在阿赖耶识当中,你念佛的意很单薄,但是你信愿具足。临终的时候,照正常情况说是强者先牵,本来应该不是净土的业起现行,但是你临终的时候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随念往生,以念力来主导你的业力。就是它能够「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它会把你净土的业从一种潜伏的种子,而转成一个强大能够招感果报的一个「有」,这就是它对业种有一个成熟性。第二个:
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
这一段法藏大师说:我们的思想、爱憎取舍的相续,它进一步会把「有」转成「生」,把这个有招感业力的业种使令它得果报,使令这个业力变成果报,所以这个相续识的力量很大。它能够把业力、业种转成「有」,再把这个有滋润而转成「生」。在《净土圣贤录》讲到:唐朝有一个僧藏大师(僧是佛法僧的僧,藏是大藏经的藏。),他出家以后,看书的意思就是:白天为大众师作务,任劳任怨,为大众师服劳役;晚上他就专心念佛。等于一方面是持戒修福,一方面是信愿持名。到晚年以后,传记上说「生了一场病」,在病痛当中,他临命终到来时候,他是看到诸天次第来迎。刚开始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在临命终的时候,诸天的果报一一现前;但是因为他的心情、他那个相续识只有一个念头,所谓的「一心念佛,别无二念」,他是专心的想要到净土去。所以虽然他持戒修福的业有很多可能性,就是说我们造了善业,大方向来说是招感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安乐的果报也可能在净土得安乐果报、也可能到诸天得安乐果报、或者在人间得转轮圣王,这样的差别相就是由你这个相续识来指导。结果他因为一心念佛,诸天的因缘、中阴身就全部消失了,最后阿弥陀佛现前而往生净土。所以说我们来生的果报,从亲因缘来说,跟我们前生的业跟今生的业都有关系。但是这个业力要得果报,跟你爱取的心有关系。你这个业要得果报,要爱、取、有,有才变成生。所以我们这个相续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也扮演着一个主导的角色。因为它能够「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它会对我们已经成就的业力,有一种滋润,而使令它招感果报的功能。再看第三个功能:
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这个心念它有一种等流性。这个相续识就是说,你前生有各式各样的爱憎取舍,你到今生也会有这样的一个爱憎取舍,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本来已经忘掉了,但是会「忽然」间生起;「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你也可能打种种妄想,生起种种的规划:这都是因为你这种爱憎取舍的相续识在那个地方作用。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所以说从大乘的角度,「三界」的果报都是因缘所生法、自性空,都是我们一念「心」所造作,也是由一念心所变现的。这个相续识,我们从某一部分来说,跟今生有关系。你今生听闻什么样的教法、接触什么样的善知识、生起怎么样的分别,你就有某一个程度的相续识;但是跟你前生也有关系,跟这个过去的等流性也是有关系。比如说在美国有一个心理医生,写一本书叫做《前世今生》。这个美国心理医生他是用催眠术来为大家治病,他有一个病人得到对水的恐惧症,这个病人一看到水就害怕,他那个相续识对水是非常的排斥。那这件事情很严重,因为这个水是日常用品,你不管是饮用、或者是洗涤、或者各式各样都是需要水,如果你遇到水就害怕,那生活就遇到很大障碍。你要把这个过失消灭,就要找它的因缘。所以这个心理医生就为他催眠,结果就发现他前八十六世的情况都显现出来。在前面的八十六世当中,他有二世跟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一世,他是一个乡下妇人,有一天带女儿回娘家参加一个喜庆,在中间过桥的时候遇到暴风雨,她跟女儿都被大水冲走了。因为这个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她在淹没了之前,心中生起很大的恐怖。而这个恐怖的心是依止水而引起的,所以她在那一世就成就对水排斥的自识相续识,这是第一个。其次,她过去有一生也是住在一个乡村,她得到一种病,这种病类似淋疯病,在那个时候是没有药可以治疗。所以乡村的人就把这些淋疯病人全部关在山洞里面,让他们自生自灭。这个女居士她在死亡之前,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被这个病痛折磨得很严重。这个淋疯病的引生跟水有关系的,因水的污染而传染,所以她对水也产生了恐惧排斥。就是说这个人他为什么欢喜持戒?有人欢喜修定,有些人欢喜研究智慧,这种爱憎取舍对事物的差别相跟前生有关系,跟你今生的造作也都有关系,这个就是所谓的「以念相应不断故」,我们每一个人会对各种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爱憎取舍。再看下一段:
此义云何?
「此义云何?」就是说为什么说是三界虚伪、唯心所作呢?这个地方作一个问。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这个地方是回答,说「一切法」是由我们真「心」起动,真心起动就变成一个个体生命的阿赖耶,阿赖耶再变成很多很多觉跟不觉「妄念」的造作,就有很多很多的果报。所以我们在「分别」这些果报的时候,就是「分别自心」的影像。什么叫「分别自心」的影像?《维摩诘经》上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说这个天人共同在一桌吃饭,每一个人因地的福德不同,每一个人看到的饭色有差别。所以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僧团,大方向的话是有共业,但是每一个人受用的色、声、香、味、触、法也不同。就是你有你的业力,你变现你的环境,你在你自己的环境中受用;那某一个人有他的业力,他也变现他所谓的转识,他的六尘境界。你在你自己的六尘里面去活动,所谓的「一切分别」就是「分别自
心」的影像,这是流转门。当我们能够回光返照,「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假设我们的心,不要随顺这个流转的方向去活动,把心带回家、回光返照,这个时候从生灭门而回归到真如门,就发觉「无有少法可得」。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的「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的观念,再把它作一个说明。这以下把前面的五意作一个总结: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所以说这个「世间」的「境界」相,都是「依」止我们「无明妄心,而得住持」的。就是说你今天遇到什么人,会遇到什么样的环境,跟你前生的业力有关,跟你今生的思想也有关系。你的想法一直是这样子,这个果报就一直的一直的存在。你今生遇到这样的因缘,你的思想不变,你来生还是遇到这样的因缘,因为你的妄念不断的活动,这个果报就不断的出现。除非你的心念改变,否则你的环境、所变现的果报一样,就是这么回事。说是「一切法因缘生」,你的因缘、你的心一直在这样子环境活动,当然你就招感这个因缘,所以「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虽然「无体可得」,但是你的心不断的活动,它就不断的出现。总而言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从流转门的角度,你生起各式各样的爱憎取舍,它就有各式各样相应的法出现;当你这个爱憎取舍消灭的时侯,这些法就消失了。这个观念很重要──「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五意我们可以从二类来分别。说「一念不觉生三细」,由一念不觉的妄动、造业以后,就变成三细,就是所谓的业识、转识、现识,这部分是属于业力的部分。我们过去已经造了很多很多的业,说实在也没办法改变;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要承当过去的业。就是我们阿赖耶识有很多很多的善业,也有很多的罪业,这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自识跟相续识是我们的分别所引生。前面是由业力所引生的;这个是分别所引生,这是可以改变的。
佛在世的时侯,有一个国王叫做娑婆罗那国王。这个国王的果报长得非常庄严,他自己也非常满意,经常在国内举办很多的选美大会。但是在国内没有一个人比他庄严,所以他的大臣就劝他说:国王啊!你应该把这个范围扩大,去聘请国外一些庄严的人来跟你比较,这样才会圆满。这个时侯,智臣就建议说:我听说隔壁国家的迦旃延尊者长得特别庄严,你应该请他来比较比较。娑婆罗那国王就派了很多的大臣去礼请迦旃延尊者。迦旃延尊者是一个阿罗汉,他有三明、六通、八解脱,他入定观察,知道他跟这个国王有因缘,过去生有他得度的因缘,对众生有利益他就欢喜的接受(虽然不是请他来说法,而是比庄严。)。迦旃延尊者一来,跟这个国王一比,果然迦旃延尊者比他庄严很多,所以这个国王就对迦旃延尊者生起信心,就归依了迦旃延尊者。归依了以后,他问尊者说:师父啊!你是什么因缘而得此庄严果报?尊者就回答说:过去生我在僧团做沙弥的时候,我欢喜扫地,他的因缘是对清洁的工作特别好乐。当然人的相续识是各式各样,每一个人喜欢做的善业也各式各样。迦旃延尊者过去在做沙弥的时候,他就整天为大众师做清洁工作,清洁大殿、清洁厕所、清洁寮房等等。有一天他做清洁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乞丐跟他乞食,这个沙弥说:我们三宝的饮食是不能够随便给别人受用的,除非你能够跟我一起做出坡工作,你帮我打扫环境,打扫好了以后,我把我的饮食分一半给你。那乞丐说:好。这个乞丐以后就每天跟着这个沙弥清洁僧团环境,然后这个沙弥就把他饮食分一半给乞丐。迦旃延尊者说:以前那个沙弥就是我,那个乞丐就是你。你因为清洁三宝的因缘,你今生有福德做国王;也因为这样的因缘,有这样一个庄严的果报。娑婆罗那国王一听:我过去只是在三宝的善法当中修习一个小小的善法就做了国王,就这么庄严;那我要是出家的话,那还得了!这个时候他就放弃了王位,交给他弟弟,跟迦旃延尊者出家了。出家以后,迦旃延尊者一想:你是一个国王,你在这个国家大家都认识你、大家都供养你,你没办法修行,生起我慢心。所以把娑婆罗那国王剃度以后,就带到隔壁的国家叫做阿盘地国去修行。有一天,迦旃延尊者出外说法的时候,娑婆罗那国王在自己的山洞修行。这个时候阿盘地国的国王带着宫女出来游玩。那国王当然是放逸的境界,喝酒、跳舞,累了就睡觉,这个宫女就到处的玩,就看到了娑婆罗那国王在那个地方打坐修行。这个修行者长得很庄严,宫女就在那个地方跟他指指点点、跟他谈话。这个时候阿盘地国国王醒过来以后,他看到了宫女跟这个修行者讲话的情况,生起嫉妒心。就问这个娑婆罗那国王说:你得到四果没有?没有。三果?也没有。二果、初果?都没有。你得到四禅否?也没有。三禅、二禅、一禅?都没有。你连初禅都没有,表示你没有离欲啊!你没有离欲,你怎么能够戏弄我的宫女呢?就叫旁边的军队打娑婆罗那国王。看这个意思是打得很重,打得昏过去了。昏过去以后,到了晚上迦旃延尊者回来以后,就把他的身体抱起来,抱回自己的寮房去疗伤。到了晚上他就醒过来,醒过来以后(他是一个凡夫,凡夫当然是有烦恼,你这一刺激他的时候,烦恼就活动。),娑婆罗那国王就跟迦旃延尊者说:师父啊!我跟你请假几天,我要回去了。说:你为什么要回去呢?他说:这个阿盘地国的国王欺人太甚,我在那个地方修行,他来伤害我这么严重,我回去跟我弟弟借军队,要报这个仇。迦旃延尊者说:这不可以啊,这造杀业,会招感痛苦果报的。这个娑婆罗那国王说:师父,我的心现在跟石头一样坚固,没办法改变。迦旃延尊者说:好吧,那你要回去也不急在这一时,天也黑了,你先睡一觉,明天早上再走吧。娑婆罗那国王在山洞睡觉的时候(当然阿罗汉他有神通,在梦境就给他一点消息。),他就做梦,梦到他回到自己的国家,跟他的弟弟借军队,带了军队来兴师问罪,攻打阿盘地国。刚开始气势很旺就打胜仗,但是到了最后阿盘地国被逼到实在是没地方走,就下令反攻,一鼓作气就把娑婆罗那国王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就抓到娑婆罗那国王,送到断头台。这个时候阿盘地国的国王就说:这一场战争死了很多人,都是因为你引起的。就下令刽子手要砍他的头。要砍的时候,娑婆罗那国王一惊怖就醒过来了,吓了一身冷汗,原来是一场梦。醒过来以后,迦旃延尊者把握这个机会为他说四圣谛法:「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他听了四圣谛以后,当下证得了初果。这是出自于窥基大师《唯识二十颂述记》里面的一段故事,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往往是在一念之间。假设这个娑婆罗那国王他生起一念的自识相续识,他的心中就是这件事情一定要报仇,这个心念如果没有破坏的话,我们可以预测娑婆罗那国王来生的果报应该是在三恶道,不是饿鬼、就是畜生、就是地狱,所谓的「心生,则种种法生」。这个恶念生起没有破坏,后面的果报就没完没了。当然他遇到了善知识,依止法力熏习,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他把这个希望的恶念破坏了,这个时候「心灭,则种种法灭」。所以你说生命是怎么回事啊?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说你怎么知道你能够改造你的生命呢?你过去有很多的欲望,生为一个凡夫一定会有欲望,问题是你面对欲望你是怎么办?你是随顺它,或者是调伏它?如果你经过出家生涯,已经产生一种对治力,这些欲望你本来应该随顺的而你把它破坏了,那你的生命就有变化了,就是算命先生算你的命就算不准了,你的生命已经是「心灭,则种种法灭」。应该说你过去的生命已经消失了,你现在是脱胎换骨了,就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出现了。这个地方是一个重点,就是如何的灭相续心?灭这个自识跟相续识是个重点。
好,我们看下一段。前面是解释五意,这以下解「释意识」,所谓众生依心意识而转。
卯二、释意识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这个是最粗重的心识。「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这「意识」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前面爱憎取舍的一种爱着的「相续识」,这个「相续识」假设我们没有断除,继续
的作用,「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这个地方就转成了前面所谓的执取相,就是执取识,就是这个相续识我们把它加以执着,下一个「随事攀缘,分别六尘」,这个地方就产生了计名字相,就正式产生很多的「分别」,所谓的名言,或者说产生很多的思想,所以这个意识就是一种思想。前面的这个意识跟相续识,它是一种感受跟希望;这个地方是一个思想,那这个思想「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这个「分离」怎么说呢?就是它的作用是分离的,因为六根它是分别去攀缘六尘,眼识攀缘色尘、耳识攀缘声尘,乃至于意识攀缘法尘,它的作用是相互作用的,它是分别作用的。「又复说明分别事识」,它又能够去分别这些差别的事相因缘,这个「识」是「依」止「见爱烦恼增长义故」,都是依止迷理的见烦恼和迷事的爱烦恼而展转引生,乃至于展转的增上。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在流转门当中最粗的思想。凡夫的流转果报,当然是由心识的流转引生。心识的流转,我们阿赖耶识这个微细的地方我们先不谈,破和合识这件事情我们先不谈;先谈第六意识这个粗显的心识,这个灭相续心是下手的第一道。这个第六意识引生的心识,从本论来说我们可以分成二类:第一个是感受的问题。「受」,我们跟环境的接触有很多的感受,产生很多的爱憎取舍这个感受;第二个就是思想的问题,我们的概念、名言的问题,大方向来说,我们在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之前,我们的思想是随顺感受而走,就是跟着感觉走,就是由感受来引导我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随顺流转门,就是由自识引生相续识,由相续识引生我们的意识,就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凡夫是这样子,就是以感受来引导思想。修行人相反,我们是用佛法的思想,来引导我们的感受,
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我自己的一个修学经验,我刚出家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持过午不食有一些困难。就是刚刚做居士的时候,做居士有很多事情要做,到了晚上肚子就饿了。我们今天依着对三宝的信心、对戒法的信心,不能吃东西,不能持要他持,坚持;饿得太厉害就喝一点开水,赶快期待明天的到来。刚开始持戒都是一分的信心,但是久了以后发觉这也不是个章法,应该在信心之外加一分智慧。在佛学院读那么多圣贤书,应该要观照观照。后来有一天我就观照这个受,我想:我是喜欢饱的感受,不欢喜饿的感受,但事实上都是一种感受。刚开始我们会观察这个受是无常,这个很重要,观这个受是无常的,也就是说你前一天很饿,但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变成饱饱的,所以这个「受」是不真实的,观照这个不真实,你会发觉这个感受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刚开始我们对这个「受」,用无常观是很好,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真实,它是随顺因缘而变化的。第二个,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喜欢饱的感受呢?其实饿的感受也不错,它也是一种感受。经过我们智慧的观照以后,我发觉我「过午不食」这条戒就比较容易持了。就是说饿有饿的感受,饱有饱的感受,你换一个思想,这个饿的感受也不错,它也是一种感受。而我们过去的这个遍计执,就一定要有一种饱的感受,但是这件事情不决定,不一定要有这个想法,所以我们用思想来改造我们的感受。
有一个老妇人,她生二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小女儿是卖冰棒。这个老妇人一到了夏天,她痛苦的感受就出现了,因为她想到她大女儿卖雨伞卖不出去,太阳这么大这怎么办呢?就产生苦受。到了冬天她也感到痛苦,就
想到她小女儿卖冰棒卖不出去。所以她就被这些忧愁、苦恼所系缚。后来遇到一个善知识说:你换一个想法,你夏天的时候想小女儿一到夏天的时候,冰棒卖得很好;你到冬天的时候、雨季的时候,就想大女儿雨伞卖得很好。所以我们的思想能够善巧应用。
当然我们说:一个人的果报是由业力,业力占一部分,这个阿赖耶识所谓的业识、转识、现识,这个果报有些依他起是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我们的感受,可以的,靠这个意识的名言安立。就是说我们面对逆境的时候,可以使令自己的痛苦降到最低。一个有智慧的人,利用思想来改造我们的感受,所以心理学家说:要测试一个人思想的不同,你给他半杯水。有些人看到半杯水,内心充满了希望:唉呀!太好了,我还有半杯水可以受用。这个人是乐观主义者,他是往光明面去想。有些人看到半杯水,非常的苦恼:糟糕了!只剩下半杯而已。那这个人的想法是往黑暗面去想。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识对我们的果报也会有引导的作用。就是引导我们的生命,有业力所产生的受、有思想所引生的造作,这二个对我们生命都有影响力。
最后一段,我们看第三十页:「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这个地方我们要稍为分别一下。唯识学讲到八识的心王都是无记的,诸位知道它的染净是由心所带动的,所以它这个第八识在唯识学的修学是转识成智。你不能消灭八识,消灭八识的话,在唯识学认为你这个人是断灭见,因为唯识学认为应该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把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乃至于前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所以在唯识学认为「识」没有错,错在心所有法。《大乘起信论》的看法不同,它是安立真如,真如一念妄动变成阿赖耶,这个阿赖耶所带动的八识都是烦恼,都应该完全消灭。所以《大乘起信论》认为:这个八识,我们用灭相续识、用对治的观法来对治一些个体的烦恼;或者是直接破和合识,回光返照我们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直接从生灭门趣入真如门。从《大乘起信论》的角度:它所安立的这些八识是要完全消灭,因为它是见爱烦恼所引生的。但是唯识学它不认为心识是见爱烦恼,这个地方我们要分别一下。当然唯识学它没有安立真如,如果八识就是见爱烦恼引生,这个人的生命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这个地方应该有所差别。因为《大乘起信论》是先安立真如,真如起动再变成阿赖耶,这个阿赖耶是后面的东西;阿赖耶消灭以后,回归到一心真如。所以它这个地方,把这个心识,包括整个八识的心王都是见爱烦恼引生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唯识跟《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这个地方要有所区别。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再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