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佛学基本知识/ 文章正文

嘎玛仁波切:看不见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导读:嘎玛仁波切:看不见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导语:心是语言和行为的主导,多点反观自心,觉察起心动念。学会让心平静,不随风起浪,回归本具的光明,慈悲与智慧,与心保持自在的交流。 佛教里所谓的“心”,...
嘎玛仁波切:看不见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导语:心是语言和行为的主导,多点反观自心,觉察起心动念。学会让心平静,不随风起浪,回归本具的光明,慈悲与智慧,与心保持自在的交流。

佛教里所谓的“心”,是指“识”。其实,佛教本没有“灵魂”这个词,魂魄是道教用词,但意思差不多。道教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可以这边放一个,那个放一个;佛教不这样认为,就像房间里只有一个灯泡,如果有很多窗户,人们会感到从各个窗户都透出光,照射到不同的地方。

人的思维可以透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体感觉去捕捉外在的信息,但是眼睛、耳朵这些并没有判断力,要靠主意识来判断,这个分析师,我们往往就称它为“心”。

心会产生不同的判断,正面的、负面的或者是中性的,我们也叫善、恶及无记状态。大部分时间,心习惯了负面,比如当人们看到一个漂亮的东西,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占有它;耳朵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但排斥的占多数,接受的占少数。

业力亦如风,会让心海起浪,所以我们经常劝人说“你看开一点好不好,放下好不好,不要听风就是雨。”让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让心沉淀下去,不再起浪的心,我们是可以和它对话的。

在风浪里翻滚的心,还不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需要沉淀下去,像无浪安静的储藏室,又像手机的内存卡,电脑的芯片一样,这就被叫做阿赖耶识。

你没办法跟贮藏的一切对话,只能敲键盘,找到你要的部分,业力会表演给你看。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主意识会让它往内看自己,让它自己去分析。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听到别人讲笑话,你的主意识会告诉你这个人特别幽默,他讲的笑话太好笑了,这是它在分析,因为它在快乐当中。

如果你现在心情不好,刚刚失恋了,或者有人惹你生气,心里正遭受着煎熬,对方讲个笑话给你听,你会觉得这个人太可恶了,讲话这么没水平,一点都不好笑,反而让人感觉恶心。

这个是谁在分析?其实就是心,就是主意识在分析。

我们学习与心对话的目的,就是让它学会平静,学会接受正面的东西,不让它起浪。当主意识分析完了,沉淀下去不受诱惑的时候,它会慢慢清理阿赖耶芯片里的东西,再往下再沉淀的时候,会发现芯片本身是没有对错是非的,对错是非都是外面拍摄回来的东西留在这里的图像,这个没有对错是非的芯片,我们就叫它“佛心”,它没有实体,是内心最光明、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就像浩瀚的虚空,不受任何污染。

佛教徒,是内教徒,只有反观内心,才能把事情分析透。比如光一个傲慢就分很多种,粗糙来看比如种族慢,像有些人生在好一点的家庭背景下,傲慢就比普通人要大;还有色慢,只要长得比别人美一点,帅一点,发自内心的傲慢永远都存在。

再延伸出去,衣服的品牌比别人贵一点等等方方面面会产生出形形色色的傲慢。文化水平高一点的人,会产生“别人没我有文化”的傲慢。文化是什么东西?其实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哪怕筷子怎么用,糌粑面条等怎么吃,所有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一切习惯等等,这些都叫文化。

如果人们只单一的从读过多少书或把专业方面的特长当成文化,知识慢就会形成。就算是一个文盲瓦匠,如果你问他,“师傅,这个瓦是怎么做出来的?”他立刻也会傲慢起来。

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我慢”。无论多么平凡的人,也会有“我怎样怎样”的时候,这个“我”是很大的,因为有了无限膨胀自大的“我”,就再也装不下别人。

光一个傲慢就能延伸出很多,贪、嗔、痴、嫉妒、疑心等等也是这样。佛为什么要讲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众生的心太复杂了,光粗糙的烦恼就有108种,佛珠也就有了108颗,用这个来磨我们的心。

心,是个很可爱的东西,平时你感觉不到它,但它一旦起浪,就会让你受尽折磨。就像突然有人踩了你一脚,你会疼得“哇”一下跳起来一样。

哪天你生气了,失恋了,家里父母骂你了,就可能会作出伤害自他的事情,像跳楼、割腕这么痛的事都敢干出来,可见心的力量有多大。

学佛后,很多人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让人们一次次觉察到心的可怕,心越来越膨胀,就是魔,但深深沉淀下去,它就是佛。从本质上讲,都要一体两面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