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谈佛说禅悟人生/ 文章正文

想要从佛经中获得,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

导读:想要从佛经中获得,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修行的人做到了经书的内容,他觉得对于自己的修行有非常大的益处。除了能够让自己更深入地去理解佛经外,还能让自己的身心都处在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但是有些人,就很难...
想要从佛经中获得,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

修行的人做到了经书的内容,他觉得对于自己的修行有非常大的益处。除了能够让自己更深入地去理解佛经外,还能让自己的身心都处在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但是有些人,就很难有这么明显的感受了。虽然平时也研读佛经,也理解佛经的内容,但是真正实质的感受,其实并不大。

特别是佛经中讲了对人的各种要求,不同的人,由于付出程度不同,他们的所得也会不同。今天,云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每天忙忙碌碌的。难得有空暇的时间,来让我们细细的深思生命存在的意义。偶尔有时会对佛经感兴趣,但是由于觉得佛经太过深奥,就仅仅浏览一下,然后再没有时间拿起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也应该有虔诚的信仰,虽然看不懂佛经,但是他也在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佛陀路上的行者”。在不断地信与诵经之后,稍微明白了一点佛经的内容。于是,他获得了一点点“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心灵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点清净。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中,总会遇到一些让人烦心的事情。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无法放下这些事情,从而让自己清净下来。虽然可以从别处得到一些慰藉与开解,但是始终有种隔靴搔痒、冷暖自知的感觉。

当他按照佛经的行善积德、清心净心地要求去做的时候,会发现的确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要想更深入地去学,他觉得做不到。因为凡世中的许多东西,他还是觉得抛不开放不下。

有的人从小由于在一个周围都是信佛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对佛经类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很多东西,因为从小耳濡目染,他觉得佛教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去理解佛经的时候,会觉得并不是那么深奥。并且,他觉得很多东西做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于这种人,就是属于佛教中讲的有“慧根”的人。因为他理解佛经非常的简单,而且不会像很多人理解佛经产生断章取义地情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佛经各部的内容,从小就掌握得多。一旦有什么问题出来,他可以从佛经的不同地方找到它的出处,用来对应自己遇到的那些事情。

也就是说,所谓的慧根,并不是忽然间就获得的大智慧。他也是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才能做到这一步的。而且,根据佛教中的说法,很多有慧根的人,都是在前世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福德与智慧。到了今生,只不过是打开了他的某些灵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从前的积累而已。

从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有所获得,必须自己相应的付出一些努力。本身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也是需要我们经过一定的付出与努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实在佛学上也存在这个现象。我们可能听说过六祖听到别人念起《金刚经》中的某句话就开悟,最后成为禅宗六祖。这种例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去实践。

比如现代三大高僧之一的释虚云,他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到处求法。甚至不辞辛劳,花了两年的时间由普陀山步行至五台山。还有一世成就不坏金身的弥光禅师,以及近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他们无一不是身经各种考验,吃遍世间百苦,不断地深耕佛经,才能获得那么大地造就。

最方便法门净土法门,虽然简单到只需要念诵佛号,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有一个“信愿行”的宗旨。

本身,不停地去念诵佛号,也就是一种“行”的行为。在念诵佛号的过程中,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去坚持。这种付出,也是相当大的。

想要在佛法上有所获得,其实不同领域都有这个现象,一件事业,除了喜好,还是要不停的去钻研、付出。到最后才会有大的丰收。

很多人说自己学佛并没有如实的获得什么,那么,就要想想自己,到底付出过什么。没有付出,是得不到相应地回报的。

本文由/水往云来原创并独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