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
中级课题(三十) 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此,此无故彼无,此灭...
太子出家
初级课题(三) 太子出家(一) 悉达多太子对印度的阶级社会有什么感想? (二) 太子见农夫耕田,生起什么心情? (三) 太子在大树下想些什么? (四) 太子出游四城,见些什么?...
三十七道品(中)
中级课题(二十五) 三十七道品(中)七菩提分:又称为七觉支。一·择法觉支:谓选择有智慧的真理,不选择无智慧的五蕴法;二·精进觉支:一心精进,趋向佛道,终不为无益苦行,迷...
三十七道品(上)
中级课题(二十四) 三十七道品(上)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一) 身念处 ─ ─ 观身不净:是...
声闻乘简释
初级课题(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三) 三果名阿那含,华译「不还」,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又称为「无还」; (四) 四果名阿罗汉 ARAHAN,含有三义: 杀贼:破烦恼之贼; 无...
四摄法
中级课题(三十六) 四摄法菩萨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所以须修习四摄的法门。 一、 布施摄 : 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帮助...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中级课题(二十九) 缘起的人生宇宙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之网。 如象花园里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
菩萨与六度
中级课题(三十二) 菩萨与六度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波罗蜜 PARAMITA 是梵语,华译到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六度即: 布施,梵...
选择题
附录(四) 选择题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 (A)五四三 (B)五九四 (C)五八八 (D)六二三 2.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 (A)四月十五日 (B)四月八日 (C)五月月圆日 (D)月圆日...
释迦太子诞生
初级课题(一) 释迦太子诞生释迦牟尼SAKYAMUNI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SHUDDHODANA,是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MAYA夫人,是拘利KOLI国的公主,为人...
五浊恶世
中级课题(四十) 五浊恶世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1),佛经称为五浊恶世。所谓五浊即是劫浊 KALPA(2)、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观处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一、劫浊 ─ ─...
业力的因果律
中级课题(二十七) 业力的因果律「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 (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而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
乐的追求
中级课题(三十一) 乐的追求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人是喜欢乐的,不喜欢苦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
因缘与果报
中级课题(二十八) 因缘与果报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
四大五蕴
中级课题(三十八) 四大五蕴四大即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暧,风性流动。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