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汉传人物 >> 正果法师/ 文章列表

色蕴

色蕴正果法师  (一)五蕴名义  前面所说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词的蕴、处、界三科里可以摄尽。因此在说了百法之后,说蕴等三科。这里先说五蕴。五蕴即色、受、想、行、...

2020-05-11

解析《心经》之“般若”

解析《心经》之“般若”正果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

2020-05-09

苦谛

苦谛正果法师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以后,最初在波罗捺斯城外鹿野苑说四谛*轮教化五比丘,令他们观察世出世间的因果道理,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五八听闻了这四谛法门,漏尽意...

2020-05-08

诗词偈颂集

大 乘 菩 萨 道觉在自性  觉在自性莫外求,自性只在六根识;  有情欲得自性觉,勤向自性觉里修。  偈说善恶  由于种植恶,所以堕罪类;若其种善本,后必望福果。  觉恶以谛观,当持...

2020-05-07

行蕴

行蕴正果法师  在五十一个心所中,除去受想两个心所之外,其余相应的心所法和不相应行法,总集起来,都是行蕴所摄。行有迁流、造作两义:迁流义通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皆念念不住的在迁...

2020-05-06

识蕴

识蕴正果法师  识是了别义,即于所缘境分别了达为性:有心、意、识三种名义的差别。这心意识三义,对于八个识来说,有通有别,通则三义皆通八识,如《二十唯识论》说:“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2020-04-30

重温虚大师“去私戒懒为公服劳”的训示

重温虚大师“去私戒懒为公服劳”的训示——纪念太虚大师逝世四十周年  正果...

2020-04-28

防护诸根

防护诸根正果  护持净戒中,接触事事物物,其具体的作法就须防护诸根,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是色根,第六是心根。五根以心为主,故防护诸根中,以制心为主,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陀在《...

2020-04-27

读辩中边论

  一本论的传译和解题  辩中边论是慈尊弥勒菩萨说的。据唯识学的历史家的说法,佛陀灭后的九百年间,印度一般讲佛学的学者们,不是偏执有,就是偏执空;当时的大论师无著菩萨,为了纠正...

2020-04-26

集谛

集谛正果法师  (一)集谛总相  集是招集义,即招感集起苦果的因;包括一切烦恼,和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集为什么是苦的因呢?由此烦恼及有漏业集起生死苦故。但佛陀在经中,随...

2020-04-24

人间佛教寄语

人身是最可宝贵的。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说:“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这就是说,最初生起见道根本无分别智的现观,和佛陀出现世间,在三界中惟以欲界...

2020-04-23

在唯识学上新旧两译关于第七第八两识论点的分歧

在唯识学上新旧两译关于第七第八两识论点的分歧正果  期 刊 号:6403  印度大乘佛教的理论,有两大体系:一为龙树、提婆以《大般若经》等为依据而创建的般若中覌学;一为无著、世亲以...

2020-04-22

住寂静处深思得智慧

住寂静处深思得智慧正果法师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习止观的人没有一个寂静住处,从无始以来本自散乱的心就很难调柔静定。所以佛陀在《遗教经》里教导...

2020-04-20

恪遵遗教缅怀盛德——纪念太虚法师圆寂40周年

恪遵遗教缅怀盛德——纪念太虚法师圆寂40周年正果  我在太虚法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读书六年,任教九载。八年抗战期间,法师经常驻锡汉院指导学僧的修学,曾为学僧讲授《中国佛学》、《...

2020-04-18

修行十善业

(一)深信业果决定佛法所说的义理,在世俗谛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业果决定。即世出世间的果报,都是由染净业力为缘而显现,依业流转,依业出离,此理决定不虚。如《佛说十善业道经》说:‘尔...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