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第十九课菩萨道的经论介绍大乘经论里有许多蕴含菩萨道的思想,今列举《圆觉经》、《解深密经》、《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菩提道次第论》等三经、三论,略说...
现代菩萨的风姿
第十八课现代菩萨的风姿「现代菩萨的风姿」,收录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在家二众奉行菩萨道的殊胜事迹。在家众有优婆塞杨仁山、李炳南、赵朴初、严宽祜等;优婆夷孙张清扬、张姚宏影...
《维摩经》与维摩
第十五课《维摩经》与维摩在佛教里,有一部文辞流丽,深具文学价值的《维摩经》,经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号为...
现代菩萨的性格
第十七课现代菩萨的性格菩萨者,即发心利益社会大众的人,经云:「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此即菩萨慈心悲愿的表现。因此,想学佛,须先具备菩萨的性格,也就是要修学佛道,...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第十四课胜鬘夫人的十大受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阇国友称王的妃子。因受父母薰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第十三课千部论师世亲菩萨「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入灭后,由于弟子对教法的体会、主张不一,佛教形成部派分裂局面,而有「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分歧。然而...
艺术家马鸣菩萨
第九课艺术家马鸣菩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话证之于马鸣菩萨对佛教弘传的影响,诚不虚言也。...
智者文殊菩萨
第五课智者文殊菩萨文殊师利,简称「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出世时有许多瑞相,相貌庄严,具三十二相。成道后的文殊,...
菩萨道的次第
第三课菩萨道的次第大乘菩萨的思想,源于佛陀自述往昔因中所行所为,在十二部经中的「本生谭」提及有发心者,为求佛道,精勤不休;为利有情,不惜身命的大乘行为和思想。凡开始发菩...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第十课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在佛教的经师、律师、论师、禅师、法师当中,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之美誉于一身者,唯龙树一人。 龙树菩萨,生于佛灭七、八百年左右(公元四世纪...
弥勒欢喜佛
第八课弥勒欢喜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一首赞偈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学时,因为多修此一赞歎法门,...
菩萨道的起点
第一课菩萨道的起点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第四课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
菩萨道的实践
第二课菩萨道的实践吾人学佛修行,若依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自利,非是究竟圆满法门;唯有发心立愿,广修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才能自度度人,圆满佛果。 第一课,我们从菩...
童男与童女
第十六课童男与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