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修行源自古印度无上瑜伽密法,闭关在佛教中指个人或数人结伴,闭门专心结期修禅或数人结伴,闭门专心结期修禅或学经、忏悔、写作等,断绝一切事务与人事交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闭关修行,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可以,闭关期间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饮少量的水,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正是在这种极端的状态下,人的潜能才得以发挥,所以闭关修行一年往往相当于普通修行几年。
闭关对我们修行佛法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什么人可以闭关,什么时间闭关好,闭关的条件都是要详细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悟到佛法中的含义,同时也能够把闭关的效果发挥到更大。
禅宗有破“三关”之说:
“不破初关不闭关,不破重关不住山。”
这里指的便是修行的三个阶段。
破了初关,可以去闭关。
古时候,修行人开始大多以游访参学为主,当他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明心见性之后,在确定了不会走错路的前提下,才被认为是破了初关,可以去闭关。
为什么不破初关就不能闭关呢?
因为不明白自性时闭关,不是堕入顽空、一无所获,就是出现魔障、执幻为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你把闭关修行中出现的幻觉当成真相,并且对其生起执着,就很容易成为精神病。
破初关之后,还要破重关和牢关,方得大成。
什么是破重关?
真正能安住真心不会被外物所动摇的时候, 就被认为是破了重关。
破了重关之后就可以住山弘法了。
为什么开悟后不能弘法呢?
因为那个时候智慧的火苗才刚刚被点亮,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一旦外界的狂风暴雨袭来,你的智慧之火就存在被扑灭的危险。所以,为了挡住外界的干扰与污染,保护智慧的火种,古代修行人才建议:
一旦开悟马上闭关专修,以稳固悟境。
什么是破牢关?
进入无修瑜伽的阶段,行住坐卧都是修行,浊世便是清净道场。
当大家需要闭关的时候,是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合理的安排时间和位置,这样师兄才能更好的去闭关,去用心的感悟其中的含义,帮助自己的修行更加的方便。
...查看更多很多修行的人,为了让自己的修行更上一层楼,会选择去闭关修行,但在闭关前,大家也是要了解什么地方适合闭关,在适合的地方,合理的时间,正确的方法,这样闭关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
作为一个修行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在自己拥有的时间当中,应该依止一些对自己的修法非常有利的、比较幽静的、到了那里以后感觉特别舒心悦愉的、前辈大德们加持过的、涌现过许多成就者的,这样的寂静处,应该去依止、闭关修行,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一直在红尘当中、在闹市里面度过的话,凡夫人毕竟是受环境影响的,尤其是刚开始的一些初学者,如果自己有条件的时候,还是依止一些寂静的地方——你周围的一些寺院,或者其他寂静的地方。所谓的寂静,不一定是完全没有一个人,而是远离了所有的修行违缘,远离贪嗔痴,对自己创造顺缘的、自己的心得以寂静的地方。
像我们学院刚开始是非常寂静的,现在说是寂静处呢……有时候看起来我觉得是寂静处,因为回到学院以后,好像很多烦恼、各种世间的念头减少很多,觉得“哇!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寂静处。”但有时候,学院里面有各种车的声音、人的声音,甚至一些工程机器的声音,好像也不是很寂静的感觉。但不管怎么样,对自己修行有帮助的地方,就叫寂静地。
闭关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悟透佛法,了解更多的道理,同时对我们改善自己的生活也会有很多的好处,所以师兄一定要用心、诚心的闭关。
...查看更多很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想要像高僧大德一样去闭关修行,让自己对佛法的感悟更加的深刻,但不是很清楚其中的方法是什么,所以想要详细的了解,接下来大家就跟我一起去简单的了解吧!
闭关是有克期取证的意思在里面,就是在设定的一段时间之内,摒除所有的干扰,专心致志的完成某一修法,从而获得一些相应的成果。克期就是要一个设定好的日期之内完成。这个日期一般要长一些。取证就是要取得一些修证。此时,会有道友为你“护法”,这个护法也不是电视里面的那样子的。实际当中的护法,是有道友送饭、送水,除此之外,要最大限度的帮助闭关之人不受外界的干扰。如果是师傅闭关,那就是由弟子来守护了。这种守护是有责任的。至于有些他一闹心了,就闭关,关起门来,既不入座,也不观修的,只是看看书,喝喝茶的,这不是闭关,这完全是在度假。
还有一种闭关是适合在家修行的人,因为在家人有工作和琐事,不可能长时间的关起门来不与外界接触,所以选择 日闭关,就是只闭关一天的修法。当然了,这一天也避免有外界的干扰。日闭关有一天的修要,从早到晚应该如何修,修行时主要分为入座和出座,根据个人的情况,入座分为二座、三座、五座、六座等层次。最少是两座,早晚各一座。每一座至少半个小时,时间太短的话,根本无法进入状态就该下座了,如果时间能长一些更好。在这一天的修行当中,可以分为晨起修行、日间正行、晚睡修行三个阶段。
晨起修行:主要是祈祷、念诵、顶礼,然后再洗漱方便,再打扫佛堂、供养这几部分。
日间正行:主要是前行、正行、后行。
前行,就是进行祈祷、念诵仪轨等。这一部分不可少。
正行,就是今日要修的内容,上座后进行观察修或者更加深入的方法修习。
后行:就是回向的部分,比如念诵《普贤行愿品》进行回向。
晚睡修行:经过一天的四座、五座、六座的修行之后,晚上先收拾好供品、顶礼之后,然后对于今天的日间正行的部分进行观察,看看自己是否学修圆满,如果有,随喜自己,回向众生,如果不够圆满,那就自省一下缺失的部分,进行忏悔,然后发愿努力修行。
最后可以睡觉了,也不能四仰八叉的一躺就睡了,有些有修行功夫的人,能够夜不倒单,一般的做不到,可以狮子卧。这样的姿势睡觉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师兄在刚刚开始闭关的时候,会有一些不适应,但只要能够坚持,那么就一定有效果,只要大家有想要修行的心,那么时间方法都是可以寻找的。
...查看更多相信大家都听过闭关,很多的影视剧和武侠小说中都有闭关出现,而且在闭关后,修行都会更上一层楼,其实我们也是能够去闭关的,同时也会了解到闭关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关即为关闭用心,不被外缘内缘带走,不设机巧之心。两千八百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过:“塞其兑,闭其户,终身不堇。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这告诉我们, 闭除外在物欲对我们感官的刺激,关闭自身的贪欲心,这样就会身心通畅,没有阻碍,反之不可救药。闭关就是闭除外在的刺激,关上自身的贪欲心。
要说为什么要闭关?闭关究竟有什么好处?因为现代社会纷繁浮躁,导致很多人的内心不安、浮夸、躁动、甚至激化成冲动暴怒者,关闭一下自身的感官对自己的身体、心理、家庭、事业都是有帮助的。
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生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哪怕是最亲近的家人也无法陪你走完人生这场旅行。其实与你最亲近的就是你的身体,身体出了问题对家庭、事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当你沉浸于悲痛,可想过肺脏功能。
当你苦思冥想,可曾想过你的心脏。
当你享受美味,可曾想过你的脾胃。
当你放纵情欲,可曾想过你的肾脏。
人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天就没有真正休息过,人的一生为了衣、食、住、行、利、情、欲,一直在消耗自身的能量,从来没给自己的身体放过假,即使是学校、单位有假期,也是在自我消耗中度过。
而闭关是真正意义上身体和心灵的休息,是一种“内向不出,外向不入”的身心停滞状态。达到这种状态身心便会自动调节,重新回到健康状态。特别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痛风,包括癌症等等,都会得到缓解,甚至达到痊愈。
闭关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很多的帮助,所以当大家准备要闭关的时候,也是要知道有什么要求,在什么时间和地点闭关效果好,不要在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影响闭关效果。
...查看更多所谓的闭关在佛教来说是指关闭自己的六根、身、口、意,不让心被杂染。而这段期间,修行者会专心的修行。生活方面则是如常,如比库正常托钵、诵经等。在家人则是受持8戒或者去精舍居住。短期闭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有闭关三年六个月的就免不了要进食,进食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做到过午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