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坐

"

禅坐中的『禅』是宇宙中一切万物的真理、生命和智慧。包括大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与非生物,以及宇宙万物,它们的生命变化、智慧、能力、生态…等等,统统都属于禅的范围;大如行星,小至细沙,当然也包括了人类。 比方说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离不开的关系;人与天气、地理以及大自然界也是分不开的。因此『禅』的意义整体而言,使指整个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禅坐——僧侣端坐静修

禅坐——僧侣端坐静修

禅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当师兄想要禅坐的时候,就是要知道禅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这样我们禅坐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以及了解到禅坐的功德有哪些,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去简单的了解禅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吧!

禅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习禅有多种不同坐姿,包括坐于椅子上、坐于座垫上、坐于长百凳上,以及各种盘坐,从简单的散盘到全跏趺坐姿。

需要强调的是,您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坐姿,要顺从身体。难度受的坐姿会使您习禅时分心,并使身体无法辨别什么是问题。

禅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在您摆好确保自己舒适和意识清醒的姿势时,需回要牢记以下内容:

1. 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

2. 背部放松。

3. 两肩放松,稍微张开,使胸部开阔,呼吸自然流畅。

4. 双手有支撑,放在垫答子上或腿上,使双臂放松。

5. 头正,前颚略内收,颈背要放松。

6. 面部放松,舌抵上颚。

禅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为了我们禅坐的效果能够更加的好,师兄在禅坐前,也是要知道禅坐的禁忌有哪些,这样我们禅坐的功德才会更加的多,同时我们也是要坚持的去读诵和感悟佛经中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烦恼。

...查看更多
禅坐的好处有什么

禅坐是很多修行佛法的人都知道的,而且也是有些师兄在坚持禅坐的,当我们能够坚持正确的禅坐的时候,就是能够知道禅坐的好处有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去简单的了解吧!

禅坐的好处有什么

1、禅坐是一种简单而奇妙的修持方法,人人都可以学习,人人都能受益。通过禅坐的练习,一个人的身心气质会有非常好的提升变化。同时将提升对自己、他人、环境的觉察能力,从而平静淡定地面对人生。

禅坐的好处有什么

2、我们能藉着禅坐建立良好的心态,从内心体悟到无所依的快乐与喜悦,日常言语行为也会逐渐变得平静柔和。我们的贪嗔痴会减弱,变得更知足与安祥。身体感觉轻安,精力充沛,这些禅坐的效果很快就能体会到。

3、除了身心的愉悦,我们修持禅坐的也可以追求更丰富及崇高的意义,即觉悟自心智慧,明心见性。

禅坐的好处有什么

禅坐的功德和好处是有很多的,但是师兄还是要坚持的禅坐才能够体会到,同时师兄也要正确的禅坐,知道禅坐的禁忌有哪些,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更多禅坐的功德和好处。

...查看更多
如何禅坐

很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会了解到禅坐,而且也是要禅坐的,但是不知道具体禅坐的放方法是什么,担心影响自己禅坐的效果,所以想要去详细的了解。

如何禅坐

在开始学禅坐之前,先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肚子六分饱:饭后一小时再打坐,而且不要吃得太饱,约五、六分饱即可。因为少吃一点,可以让肠胃有更多的空间来装灵气;如果吃得过饱,胃里充满浊气,不但人会昏沉,打起坐来也容易睡着。至于饮食的内容则以清淡为主,不要太油腻。

自在欢喜心:在心情方面,一定要很法喜、很自在。如果正在生气或是心情不好、不愉快的时候,就不要坐。因为即使勉强去坐,效果也不佳。

疲累去休息:身心疲累的时候也不要坐。因为疲累的时候打坐会打瞌睡,达不到禅坐的效果。如果觉得累,还是赶紧去睡觉。

何时禅坐佳:什么时候打坐最好?基本上,随时都可以;但晚上十二点以后到第二天清晨五点之间不要坐,因为这是睡眠时间;该休息的时候就应该去休息。

如何禅坐

环境要通风:禅坐的地方最好要通风良好,但要注意风不可直吹后脑,否则后脑会胀痛。另外光线也不宜太强或太暗。

服装宜宽松:打坐的服装以宽松为宜,女性应避免穿短裙,以免姿势不雅。

眼闭心法喜:打坐时,虽然眼睛轻闭,但还是要保持法喜的面容,不要一付愁眉苦脸、痛苦紧绷的样子。

每日一禅坐:最好养成每天禅坐的习惯,一段时间后,自然能体会出禅坐的好处。

禅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若是能在禅坐之前做好这些准备,以很轻松的身体、很愉快的心情来坐,就已经向入定的阶段迈进了一步。

如何禅坐

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佛法中的内容是什么,在修行佛法前,就是要知道正确修行佛法的方法是什么,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就是能够很好的体会到佛法中的智慧是什么。

...查看更多
禅坐是怎样的世界

佛门中的智慧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的有帮助,同时对我们的身心以及性格都是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很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同时禅坐也是佛法中的一种,那么我们在禅坐的时候,内心就会怎样的变化呢?

禅坐是怎样的世界

“禅”是一种境界,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领悟方式。在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工作,情感,学业,或其他目标,都是对外物的追逐,而这些追逐不只是劳役着两条腿,还有眼睛,耳朵,鼻子,意念,更重要的是“心”一刻不停的在追逐。

“心”不是指身体器官的心脏,在禅修中,心是指内在的“心神”,也就是我们内在世界的主宰。人最疲倦的从来不是身体,因为身体的自我恢复功能非常快,而一旦劳心劳神,心神俱疲,想让内心恢复健康轻松,就会异常困难。

“休息”是什么呢?是坐着,躺着,还是停下呢?这些休息只是身体上的停歇,如果你内心焦躁不安,你坐着会焦躁不安,躺着会焦躁不安,停下来同样会焦躁不安,又如何能得以安歇呢?

“休息”看似特别简单,对于我们这些习惯追逐外物的人却非常困难,我们可以用最好的环境安置疲倦的身体,但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呢?如果作为主人的“心”都不得安宁,作为仆从的身体,又如何能够停歇呢?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多时间看似在为自己争取喘息的机会,其实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越来越疲倦呢?疲倦绝不仅仅是生活给予了我们多少压力和磨难,而是我们从不关注内在的世界,总认为只要征服外在的世界,内在的世界就会得到安全,宁静,美满。

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深渊,在追求欲望这条路上,永远不会有尽头,也不会有最好的结果。就如猴子摘玉米,掰一根,看着前面的玉米,还是感觉自己掰到的玉米不够大,不停的扔,不停的掰,不停的追逐,感觉可以摘到最大的,认为摘到最大的玉米就能安心停下来,结果到头一场空,手里拿的还是无法满意。

我们何尝又比猴子强的了多少呢?猴子追逐的只是简单欲望,而我们的欲望追逐要更为复杂,喜怒哀乐的情绪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的追逐,得失的追求,情欲的追逐,一刻不停,又如何得片刻安宁呢?

休息是简单的事,也不是简单的事,一个初生的幼儿,饿了想吃东西,瞌睡了便想睡觉,一切归于自然,又何曾感到过疲倦呢?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吃饭时可能想着其他事情,睡觉时想着其他事情,连吃饭,睡觉这种最自然简单的事都无法做到,又如何止住心念呢?

禅坐是怎样的世界

可能有人认为“禅坐”,就是坐下来,闭上眼,让内心回归安静,这简单吗?心无杂念的人,这非常简单,坐着可以不受念想影响,躺着也可以不受念想影响,无论是停留,亦或是走动都不受念想影响,不动心便能让心不被欲望奴役。

对于大多数人这是困难的,你坐下后,可以闭上眼睛,关闭眼睛这扇门,你可以关闭鼻子这扇门吗?可以关闭耳朵这扇门吗?可以关闭意念这扇门吗?可见非常困难。

当你从熟悉的外部世界,回归到混沌而没有光明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陌生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尽管这片世界原本属于你,而你发现自己一点都不熟悉,一点都不适应。

我们习惯认为闭上眼,会比睁开眼让内心安静下来更容易,因为睁开眼就会受到各种事情影响,闭上眼好像什么都可以不面对。其实恰恰相反,你关闭了眼睛在扇门,从外部世界进入内心世界,会发现让内心安静下来更难,因为进入这个世界你才真正接触到内心最真实的状态。

而睁开眼睛时,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是一片怎样的世界,就可能会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当闭上眼睛后,才更近距离接触到所有令你困扰的,恐惧的,烦恼的,欢喜的念想,有过去的,有现在的,也有未来的。

“禅坐”坐下来,闭上眼,到底想什么呢?还是什么都不能想呢?想或不想原本没有区别,你不需要刻意想,内心各种想法也会蜂拥而至,因为这些过去的,现在的,还有未来的念想,原本就停留在你心里,原本有的想法,又何用你刻意想呢?

如果不想,不想是不是同样是一种执念呢?你拼命不想烦恼,烦恼就来了;你拼命想安静下来,躁动就来了;你拼命想解脱,痛苦和困扰就来了。就如那些明明失眠睡不着的人们,明明睡不着,却拼命告诉自己要睡觉,又如何能安然入睡呢?

“禅”是我们的本心,追逐欲望便生出了各种执念,最终迷失了本心,而通过修禅的方式,就是回归本心,找到本心的过程。一切念想,无论是好的,不好的,美的,丑的,洁净的,不洁净的都源于本心,如何才能让本心安静下来呢?

本心原本就是安静的,又何用我们安抚呢?你不追逐痛苦时,痛苦便不再困扰着你,你不再追逐烦恼时,烦恼便不再困扰着你,你不再追逐得失,得失便不再困扰着你,所以,内心一直久久无法平静,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在追逐和痴迷,不断受各种念想的影响,我们原本就不想静下来,又如何能找回本心的安宁呢?

如果本心是湖泊的话,念想便是投入湖水中的石子,每执着一个念想,便会产生一个石子,不断投入湖水中,如果我们生出了八万四千个念想,便有了八万四千个石子投入心湖。

如何才能让湖水平静下来呢?其实湖泊何曾动过呢?动的只是石子,无论朝湖里投多少颗石子,只有不继续投,湖面终将平静如初,那么,是谁让湖面恢复平静的呢?是石子?还是湖水?

不动心,不迷乱,不刻意想,也不刻意不想,不受外界事物和现象迷惑,保持内心平静不散乱,自然而然的恢复原本的状态,这就是本心,便是“禅定”

禅坐是怎样的世界

修禅不一定非要坐下,也不一定非要闭上眼睛,生活处处皆可修行,对于一切美的,丑的,是的,非的,都不被偏执的念想影响,不挂碍于心,便会念念无碍,这就是禅定。听到百灵的叫,不心生欢喜,自然听到乌鸦的叫便不会心生厌恶,无二心,无分别心,心便不会被表象迷惑,不迷惑便不会散乱,这就是“禅定。”

修行佛法我们首先就是要诚心以及虔诚,这样我们对佛法的了解和体会才会更加的好,而且对佛门中的智慧也会有很好的体会,这样我们也是会了解到如何改善自己心中的烦恼。

...查看更多
结语

禅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安乐,所以禅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而且禅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