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迦叶一般指摩诃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yapa。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付法藏第一祖。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摩诃迦叶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梵A^nanda )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
步入佛门的师兄们都应该知道大迦叶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佛教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作用,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大迦叶之视察教团吧。
有一次,佛陀命令大迦叶到旷野城视察教团中的情形。朝晨,他着衣持钵入城,威仪严肃的行乞。
他经过几条街道,发现人家见到他都把门关起来,他出城到乡村托钵也是同样的情况。他很怀疑,因为这里过去佛法很兴隆,为什么现 在人民对于比丘一点恭敬供养的心都没有?
他找到过去认识的信者问道:
「佛陀离开旷野城还没有太久,这里还有比丘在教化,怎么大家这么快忘记对三宝的恭敬,连比丘托钵都不肯供养?」
那位信者回答道:
「尊者!自从佛陀走后,这里的比丘几年来大兴建筑工程,各自建筑房舍,说是佛陀允许的。本来,若是修建讲堂或精舍,以便弘法和集体共修,这是我们信众应该护持的,但现时此间的比丘,都是为了个人的安乐,建筑很多小小的僧房,挨门挨户的叫信众喜舍木料、砖瓦、绳索、运车等,信众感到这样的应付没有穷尽的时候,因此城里城外的人见到比丘就关门。唉!说来我们真对不起佛陀!」
大迦叶听后,心中非常难过,他很快的回到王舍城把这种情形报告佛陀,佛陀马上到旷野城召集这里所有的比丘,教诫他们不应该强请人家做过分的喜舍。佛陀说:
「诸比丘!我的正法流传,就要依赖僧团的清净与高尚,人到无求品自高,你们不能向众生有所要求,你们应该贡献众生,你们不能让信众看不起。你们重要的任务是弘法度生,不是为自己的住处打算。假若,你们为众生建筑说法的讲堂,为僧团建筑共修的精舍,而不是为了自己,我嘉许你们的志愿!
「建筑很多小的僧房,供养少数人的享受,这样会分散教团的力量。门户对立,各自为政,更容易增加自私的心理!」
佛陀向比丘们说后,回到王舍城,大迦叶留在那里重新建立人民的信心。
尊者不为自己的住处,不为自己的生活打算,只是忙着把法喜之乐给人,等大家信解以后,他又出旷野城到其它的地方。以教团之祸为己祸,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后,马上就离开,不为自己有所求而为法工作,他那种崇高的圣者胸襟与人格,实在是值得我们敬佩!
关于大迦叶之视察教团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无论我们在学习什么知识,我们都要用心的去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查看更多
在我们修行佛学知识的时候,会被我们带来很多的大道理,并且还能够让我们有很好的收获,不管我们在修行什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用心的去学习。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大迦叶之度贫婆生天吧。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
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那慈悲的心如流水一般,流注到这些可怜的人们身上。
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贫穷的老婆婆,既无亲戚,也无家可归。白天,东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随便睡在小巷的角落。她身上穿的是以竹叶编织而成的衣服,只能掩蔽她那难看的裸体,当身体生起严重的病症时,她只能躺在尘埃中等死。有时,富家的佣人,将洗米的水汁倒在老婆婆的身旁,被饥饿所迫的老婆婆,赶快用破瓦片去接受那肮脏的米汁来充饥。
大迦叶知道这位可怜被贫病所缠的老婆婆后,特别前去访问。老婆婆自从贫病加诸身上以后,从来就不曾有人访问过她。尊者到时,她挺起病身一看,原来是一位很庄严的乞食比丘,难道比丘比老婆婆还贫穷?所以她就说道:
「我的身体被贫病所煎迫,尘埃草堆就是我的家,你看我没有穿衣服就这样躺着。在这国中,没有比我再贫穷苦恼的人。唉!难道世上没有一个仁慈的人供养你们沙门吗?你为什么要来访问我?你应该先来设法救济救济我的贫苦!」
大迦叶回答道:
「在这个世上最尊贵最仁慈的人莫过于佛陀,或者是沐浴着佛陀教化的人!今天,我就是为了救济你的贫穷,才特地来向你乞食。我也想用物质来帮助你,虽然这样可以免你一时之苦,但那会更增加你的贫穷。不如你随便把身边的一点东西布施我,你以此功德,来世一定可以生在富豪的人家,或是生到天上,享受比较久的快乐。」
老婆婆虽为尊者的说教与慈悲所感动,但找不到一样东西可以布施。老婆婆就伤心的哭泣着说道:
「伟大的沙门!你尊贵的教示深深的铭刻在我的心底,不过,你也知道我是一个贫穷下贱的人,我的身边既没有食物供养你,也没有衣服可以布施你。」
「老婆婆!有意布施的,即非穷人;知道惭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拥有这两种稀世之宝,所以你决不是贫穷的人。看那些世上占有金银财宝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惭愧,才是极愚痴极贫穷的人。」
老婆婆听到这样的教示,欢喜得几乎跳起来,法喜洋溢在她的胸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忘记了自己污秽的身体,竟将瓦片里剩下的米汁,从竹篱上捧给大迦叶尊者,尊者也恭恭敬敬的把它接过来,为了避免她的疑惑,尊者立即把米汁喝干,老婆婆内心欢喜无比。
没有多久,老婆婆终于离开人世,往生忉利天宫,由于布施供养米汁的功德,她做了美丽的天女。有一次她念起前生的福业,想起大迦叶尊者的恩惠,曾下降人间将天华散在尊者的身上。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大迦叶之度贫婆生天的相关介绍,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大迦叶的相关内容是有很多的,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学习,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大迦叶。
...查看更多
关于大迦叶的相关故事有很多种,只要我们用心的去修行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帮助,并且还能够让我们有很大的作用。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大迦叶之舍利弗访问吧。
大迦叶从此是以被人尊敬着的圣者的身份出现在僧团中了。
有一个时侯,他和舍利弗同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修道。那时有很多的外道们访问舍利弗尊者,向他提出种种的质问中,有问如来以后有没有生死问题,要说以后有生死? 还是以后没有生死? 或者以后既不是有生死? 也不是没有生死?
关于外道用这样的四问方式来问难佛陀生死的问题,舍利弗尊者便回答他们,唯有这个问题,不能说如来怎样。
外道不满意舍利弗的回答就讥讽道:「这几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的人,怎么敢称是佛教教团的上座? 所谓智慧第一者,恰如婴儿一般。」
外道嘲笑着蜂拥的走后,舍利弗徐徐的站起来,穿过满是绿色的森林,到不远的石窟中访问入定的尊者大迦叶。
舍利弗先把外道所问的问题,告诉大迦叶,跟后就问道:
「尊者大迦叶! 佛陀为什么对于外道所问的问题,不曾给过解答?」 大迦叶即刻回答道:
「如来的爱执已尽,心无烦恼,而永远解脱,他的证悟甚深广大,是不能以迷情的四句所能问,也不能以言词回答。唯有这个问题不应问,故如来不给解释。」
舍利弗听后很高兴,便告辞回到自己所修行的地方去。
在诸大弟子中,常常互诉互督,互问互审,往复问答的切磋琢磨,所以,他两的问答本不足奇,但对于大智舍利弗尊者所提供的这种大问题,能够随时答复出来,由此可见大迦叶的修道是何等的深远!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大迦叶之舍利弗访问相关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我们坚持去学习大迦叶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并且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
...查看更多
我们都知道大迦叶是佛陀的弟子,但是如何成为佛陀弟子的,还是有一部分不了解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大迦叶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修行,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到其中的内容。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大迦叶如何成为佛陀弟子吧。
大迦叶,现 在正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据传说,当他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
大迦叶东南西北四处访师求道,诸师所说,大都不能满足他的所愿。两年后,他在鸳伽国时才有人告诉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当今的大觉者,现 在正带领着舍利弗、目犍连、 优楼频罗迦叶等千余人住在竹林精舍。他一听很欢喜,便取道折返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佛陀组织教团最初住的道场,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地方。大迦叶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访问佛陀,只跟随王舍城佛陀的信众,每天去听佛陀说法。他心里想,如果不是真正的佛陀,一定不能拜他为师。在他认为,即使不能遇到佛陀,没有老师,自己也可以修证到二乘独觉的果位。
佛陀的说法,佛陀的德慧,渐渐打动他的心,有一天,他听完佛陀说法后,想回城中,走近城门不远的地方,多子塔边,在一棵大树枝叶交错的下面,佛陀正在那儿静坐。他临走的时候,还见到佛陀坐在竹林精舍的法王座上,怎么现 在又会逢到佛陀?他看了又看佛陀肃静和威严之相,好象一座金山,终于觉得应该向前礼拜。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顶礼之后,非常感动恳切的说道:
「佛陀!请接受大迦叶的皈依,从此大迦叶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叶此刻的信念,说道:
「大迦叶!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真是你的老师。在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证得正觉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来吧!」
佛陀静静的站起来,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叶跟在佛陀的身后,他恭敬、感动、欢喜,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
佛陀回过头来看看大迦叶,然后说道:
「我很早就听说过你,我知道你最后会到我这里求道的,今天是你得度的日子,未来佛法的流传,需要你的地方很多,为众生以及为你自己,都要珍重!」
回到竹林精舍,佛陀为大迦叶剃度,又为他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佛陀的威德相好,佛陀的亲切慈音,可以说,证悟的气氛包围了大迦叶。佛陀的教化,使大迦叶如同干田遇到豪雨一般,在他剃度的第八日,他就开悟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大迦叶如何成为佛陀弟子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大迦叶的相关介绍有很多,只要我们能够经常去学习,就能够发现其中很多的知识,并且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
...查看更多大迦叶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大迦叶尊者为法的真诚,很得佛陀的信任,佛陀对于他,其爱护是无微不至。他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习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