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的学说,继承智俨法界缘起的思想而有所发展。他推崇华严,倡导法界缘起的理论,并用四法界、十玄无尽、六相圆融等法门,来阐明圆融法界无尺缘起的内容。此外,他还由教开宗,把印度和中国的所有宗派详分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诸法皆空宗、真俗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等十宗。前六宗属小乘,后四宗属大乘。他自称圆明具德宗。
法藏比丘相信很多修行佛法的师兄都是听说过的,那么也有些人就想要了解法藏比丘是怎么修行成为阿弥陀佛的,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
西方极乐创始人法藏比丘
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间非常喜欢去听一些佛法,而且他的领悟能力也是非常的出众,就是因为这点他决定离开国家专心研究佛法。在出家之后被重新起法名叫法藏比丘。
法藏比丘对于佛法的道义参悟是非常独特的,但是虽然他的理解很独特,却没有失去佛教的本性,他认为人生于世间,苦海无边,并且认为只有佛教才可以使人脱离苦海,他的一生也都致力于寻找那种没有伤痛,苦难甚至连寿命都是无穷无尽的地方,就是这种想法使他创立了佛教最为神圣的地方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伤痛没有苦难没有死亡,被人称为天堂。法藏比丘的一生成就非常高,特别是在佛法造诣上。
由于法藏比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创始人,他被评为佛教的创始人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后人对其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法藏比丘的一生都是值得佛教的每个人去学习,因为法藏比丘的佛学造诣是非常高的,据说他是和释迦摩尼平等的一种存在,可见他对佛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法藏比丘如何成为阿弥陀佛
大家都知道法藏比丘是一个非常令人仰慕的阿弥陀佛,众所周知法藏比丘在开始的时候是妙喜国的国王,为了追求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那么法藏比丘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呢,接下来就介绍下这个问题。
在法藏比丘出家之前他曾经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在担任国王的期间他带领他的国家所有人民修行佛教,也看得出他在当国王的时候就对佛教非常的感兴趣,法藏比丘对佛法的理解程度越来越高最终使得他放弃了国家出家专心研究佛法。在他的内心他想脱离这种凡尘浮世,脱离任何痛苦甚至死亡,他想去寻找一个没有痛苦疾病和死亡的一个天堂。法藏比丘才能是非常出众的,所以对佛法理解的非常快并且有着非常深的见解。法藏比丘在佛前发誓如果自己成佛之后要建立一个净土,那里只有欢乐没有死亡没有痛苦,也就是后来被人称作西方极乐世界的地方,而佛教成佛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法藏比丘经历了很多很多的苦难,终于圆满成就成为阿弥陀佛,而法藏比丘所期盼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被成功建立起来,由此他成为了一个和释迦摩尼相提并论的佛教传奇人物。
法藏比丘的成佛历程是非常艰辛的,为了追求无欲无求连自己的国家都放弃了,不过最终还是功德圆满,成为了佛教的一大传奇。这就是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故事。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坚持不懈的感悟过程中,就是能够一一解决的,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不能还有不恭敬的心思,也不要有杂念出现。
...查看更多法藏比丘在成为阿弥陀佛的时候,也是有四十八个大愿的,帮助我们的修行和生活能够更加的好,那么大家知道四十八个大愿都是什么吗?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第一愿〕,愿我刹中,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蜎飞蠕动之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愿〕,愿我刹中,无女人,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七宝者,金、银、璃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第三愿〕,愿我刹土中人欲食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愿〕,愿我刹土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五愿〕,愿我刹土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池流华树,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殊胜超绝,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六愿〕,愿我刹土中人,皆心相爱敬,无相憎嫉。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七愿〕,愿我刹土中人,尽无淫泆嗔怒愚痴之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八愿〕,愿我刹土中人,皆同一善心,无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预相知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九愿〕,愿我刹土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愿〕,愿我刹土中人,知身如幻,无贪着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一愿〕,愿我刹土中虽有诸天,与世之人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无复丑异。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二愿〕,愿假令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第十三愿〕,愿假令十方各千亿世界,有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声闻、缘觉,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刹土中人,数有几千亿万,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四愿〕,愿我刹土中人寿命皆无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五愿〕,愿我刹土中人,所受快乐,一如漏尽比丘。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漏尽,谓生死之漏尽也。)
〔第十六愿〕,愿我刹土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诸根寂静,尽般泥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般泥洹,即般涅盘,华言灭度。)
〔第十七愿〕,愿我说经行道,十倍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八愿〕,愿我刹土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那由他,华言万亿。)
〔第十九愿〕,愿我刹土中人,尽得天眼,见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愿〕,愿我刹土中人,尽得天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悉能受持。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一愿〕,愿我刹土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心念。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二愿〕,愿我刹土中人,尽得神足,于一念顷,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三愿〕,愿我名号,闻于十方无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四愿〕,愿我顶中光明妙胜,如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五愿〕,愿我光明,照诸无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六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慈和,过诸天人。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七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退转地者,谓行与位皆不退也。)
〔第二十八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然灯悬缯,饮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亦必得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九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五逆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
〔第三十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国。寿终不经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一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稽首作礼,喜悦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五体者,头及两手两足也。)
〔第三十二愿〕,愿十方无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不复为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三愿〕,愿凡生我国者,一生遂补佛处。惟除本愿,欲往他方,设化众生,修菩萨行,供养诸佛者;即自在往生,我以威神之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修一切善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四愿〕,愿我刹土之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所愿,不复坠于恶道。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五愿〕,愿我刹土中菩萨,以香华幡盖真珠缨络种种供具,欲往无量世界,供养诸佛者,一食之顷,即可遍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六愿〕,愿我刹土中菩萨,欲以万种之物供养十方无数诸佛,即在其前,供养既遍,是日未午,即还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七愿〕,愿我刹土中菩萨,受持经法,讽诵宣说,必得辩才智慧。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八愿〕,愿我刹土中菩萨,能演说一切法,其智慧辩才,不可限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九愿〕,愿我刹土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其身皆紫磨金色,具诸相好,说经行道,无异于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那罗延,华言金刚。)
〔第四十愿〕,愿我刹土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严净佛刹,即时应现,犹如明镜,睹其面相。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一愿〕,愿我刹土中菩萨,虽少功德者,亦能见我道场树高四千由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里,或八十里。)
〔第四十二愿〕,愿我刹土中诸天世人及一切万物,悉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众生虽得天眼,不能辩其名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三愿〕,愿我刹土中人,随其志愿所欲闻法,皆自然得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四愿〕,愿我刹土中菩萨、声闻,皆智慧威神;顶中皆有光明,语音鸿畅,说经行道,无异于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五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不可思议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第四十六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普等者,谓于一切法皆平等也。)
〔第四十七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至不退转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八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三忍,即忍位中上忍、中忍、下忍也。)
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会有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用心的去体会和感悟,那么就是可以一一克服,所以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到经文中的内容,一定要用心的去体会经文中的含义。
...查看更多法藏比丘在成为阿弥陀佛前,也是经过不断的修行和感悟才成佛,同时也是有四十八个大愿,那么四十八个大愿都有什么?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法藏比丘即阿弥陀佛,其四十八愿如下:
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一)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五)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六)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九)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十一)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十二)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十三)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十四)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五)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十六)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十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八)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十九)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二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二一)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二)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二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二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二五)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二六)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二七)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二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二九)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三十)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一)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三二)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三四)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三五)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六)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三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三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三九)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十)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四一)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二)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五)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六)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四七)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四八)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是要坚持不懈的去修行和感悟,这样我们对佛法的了解才会更加的深刻,同时也是能知道自己可以学习到哪些内容,对自己的帮助有什么。
...查看更多法藏是佛门中一个词汇,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也是能够遇到及了解的,那么有些人就想要知道法藏的意思是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详细的了解吧!
(1).佛教语。谓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无量寿经》卷上:“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无量寿经》卷上:“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2) .佛教语。佛所说的教法。佛法含藏无量妙义,故称“法藏”。《法华经·宝塔品》:“假使有受持,八万诸法藏,班宣如所説,以示亿千人。” 唐 王维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诗:“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法的解释 法 ǎ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藏的解释
藏 á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躲匿露 藏 à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
佛门中的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是有非常的影响和帮助,所以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不懈的去感悟和体会,这样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内容才会更加的多,以及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德是什么。
...查看更多法藏曾用大量的,精致的语句来描述这一理论。华严宗二祖智俨曾有十玄门的学说用以阐述这一理论,而法藏更将其说法加以改革,而成为新十玄门,法藏以金狮子为譬喻,向武则天解说的正是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