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刚经》的后半部分,我们经常会遇到凡夫这两个字,如何理解呢?其实关于凡夫指的是什么?,佛的回答只用了8个字: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翻译过来就是:须菩提,所谓凡夫,如来说即非凡夫,只是被称为凡夫,名称为凡夫而已。佛所说的凡夫并不是真的凡夫,而是名为凡夫而已。其实任何东西都一样,包括如来、佛法、佛经、菩提等都只是名,而不是本来的属性。
现在很多的人都在修行佛法,不想当凡夫,但是不是很清楚自己在诵读佛经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想要想要了解一下。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就简单的去讲解讲解吧!
1.佛从没说过“读佛经不能吃肉”,尽可放心。目前中国佛教,只有出家人才禁肉食(西藏藏传佛教出家也可肉食),其他所谓“禁忌”,要以佛经为准,或以古代祖师言论为准。
2.读经唯须恭敬,印光祖师开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既然想得修身养性的利益,只有恭敬对待佛经才好。
3.,当然,对佛教信徒来说,佛经是佛的法身舍利,如同佛祖亲临。可不比普通书,如果随意污损,随手丢放,确实有罪过的,这点禁忌是有的。,这只需恭敬对待就好了,不难做到的。
其实凡夫是可以多多的诵读和感悟经书,学习佛法,这样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开悟,这样自己的烦恼就会减少很多,同时也是能够帮助自己的功德和福德增长,化解业障,让自己的生活能够能加的顺利,甚至是早日成佛。
...查看更多在很多的书籍及影视中都是出现过凡夫这个词的,但是大家知道凡夫具体指的是什么吗?又出现在什么地方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就简单的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我等就是凡夫。发脾气,血压升高;年龄大了,满脸皱纹;心里有疙瘩,脸上有疙瘩;贪瞋痴烦恼炽盛,造业勇猛,修善无力;看见好的通通要拿来,看见不好的通通给人家……“凡夫”前面没有好的形容词,“颠倒的凡夫”“罪业深重的凡夫”“妄想恶念的凡夫”。“凡夫”就是在六道里永恒地轮回,常没常流转,今世造业,未来堕落,这是凡夫的体性。
凡夫苦恼啊,本来是太平世界,所谓万法如是相,但是凡夫心中幻现善恶、你我、生灭,在六道中轮回。
在佛菩萨看来,凡夫真是太苦了!堪忍世界,罪恶凡夫。诸佛菩萨出现,就是要救度这样的凡夫众生,在梦中幻生幻灭,这样痛苦,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他们要来唤醒我们,救度我们,为我们讲种种法门。
但是,这所有的法门都要付出累生累劫代价,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做到这样就不用六道轮回了。开悟是最基本的条件,开悟之后慢慢断烦恼,断见惑、思惑,破尘沙惑、无明惑,然后证得大觉佛果。这是不容易的,这样凡夫能做得到吗?凡夫做不到,“算了,我宁愿做我的凡夫,太难了”。
这样的凡夫,要让他在娑婆世界修行成佛,那是难上加难,太难了。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地说:“你可以保持士农工商职业不变,也可以保持拖家带口的现状,你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到我的净土来。”他考虑考虑,“这还差不多,让我把妻子儿女都丢掉,那不行”。
我们就是凡夫,拥有着非常多的烦恼,但是我们要坚持的修行佛法,帮助我们把烦恼驱除,更好的去生活,去开悟,这样我们也是能够早日的修行成佛。
...查看更多佛门中的智慧是能够为众生解决烦恼,化解业障的,同时也是能够帮助凡夫开悟,增长智慧,甚至是能够成佛,但是凡夫在修行佛法,诵读佛经的时候,也是要知道凡夫诵读佛经的方法是什么,这样修行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
在诵读佛经之时,以环境而视可分为“出声或默念”。如出声念诵而言,可以有效的避免我们昏沉,也就是打瞌睡。也能够让我们更加细心,能够听到自己念诵的经文是否出错,会给我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默念则适用于不打扰他人休息,或是深研经义之时。
学佛之人皆知发心,无论是诵读经藏,还是学佛修行,皆需发心。在诵读经藏之时,亦需懂得发心,如此才能让功德利益最大化。而发什么心呢?就是发广大菩提心,愿法界众生能够和你一起得到佛法利益,那么这诵经的功德自然也就大到不可思议,超出你的想象了。
当然无论是念佛、还是诵经,我们皆需回向。无论是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还是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这都是在增加功德利益。最后愿大家早证菩提,吉祥如意!阿弥陀佛!
当我们能够坚持的学习和感悟佛法,那么就是能够了解到佛经中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甚至是知道怎么改善我们的生活,如何积累福德。
...查看更多因烦恼而困扰的凡夫其实是可以多去诵读佛经,这对解决自己的烦恼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是能够体会到诵读佛经的好处有什么,下面我们就先去简单的了解凡夫诵佛经的五大好处吧!
一、专注力提高
读佛经,可默念也可出声阅读,小声大声根据自已感受舒服为佳,这样心、眼、口一并到位,来不得半点含糊,自然心里的杂念,就随之都被屏蔽掉,两耳两眼一口一心都倾注于经本上了。
二、调心并益养气质
心止如水,不急不燥,自然心情平静安详,气血通畅。中医古来一向讲求调心才可养性,其实读经的过程就是调心的过程,让浮燥之气降下来,专注不乱,就如同参禅静坐一样,安神守一,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修持的好方法。在中医的养生论中,就有一种说法,提倡人们尤其是老人多读经,其实读经还可以开发智力,活动脑细胞,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出现,同时放松精神,缓解压力,这是一种很好养生保健方法,目前在日本很被一些老人所推崇,而国内也在有一些学校在针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读经启蒙教育,只是读经的内容不限于佛经罢了。
佛经不可不读 五大好处不可不知!
梦参老和尚读经(资料图)
三、记忆力提高
诵读佛经与默看浏览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与感受。默看注重眼睛的浏览过程,会随着时间很快忘记。而诵读出来,所记忆的内容远远久于默看,也许就是因为上面所讲的专注力提高了,一心一用,自然记忆力也就提高了。
四、待人接物态度提高
心境变化了,外在的表相也就会随之变化,因为读经的过程中,诸多的启示、智慧也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你,无形中让人变得更随和、亲近、不做作,自然积极的变化也就更成就了自身的进步,一个良性循环就开始运行了。
在中国古代,读经,抄写经文,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它早已被文人、士大夫以及幼学童子、书生所接受,绝不是出家人或是修行者才有的“专利”。无论作为学佛者,还是没有任何信仰的普通人;无论年长的老人还是年龄尚小的儿童,读经无疑都是一种非常好的益智、增慧、健脑的活动。
五、恭敬心提高
佛法是高于一切世间法的学说,只有佛法才可以真正从根本上阐述清楚宇宙及人类的真相。同样,佛陀的每一句话或是每一个故事,都是针对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宣讲的,它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弥足珍贵,佛法难闻也就在于此。对于佛经,我们是不能如看杂志小报一样的态度轻慢的对待,找一个舒适的姿势,或躺或卧或陷在沙发中,随意翻看或是甩在一边,那都是不妥当的行为。恭敬经书,恭敬文字,恭敬圣贤、师长,也就是恭敬佛陀、恭敬佛法,以此恭敬心才可以真正从每一个文字当中吸取佛法的滋养与智慧。你能相信,一个对老师不敬的人,他可以得到老师的教诲吗?一个对知识不敬的人,他可以学好文化吗?所以延展这个恭敬心,我们也可以变得更谦逊平和,心静如水了。
当我们这些凡夫能够坚持的诵读佛经,感悟佛经的时候,就是能够很好的体会到佛经中的内容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和心灵有哪些帮助,甚至是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功德利益。
...查看更多佛说凡夫就立刻抹去凡夫相。因为一讲分别,就是立相,就已着相,所以佛方立方抹,以示无相。如来与凡夫,虽有分别,但其本质并无分别。本来无异,因着相不同而异。因此佛边说边抹,以此示如来行。佛去凡夫与佛之分别,以示如来与凡夫之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