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在佛教里合称为三宝百。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度宝、法宝、僧宝。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问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答、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佛”这个字,是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翻译过来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和他一样的智慧德能,也就是佛性,一切众生本来都具足。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后便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为什么我们不能觉悟,就是因为“妄想、执着,这是我们不能觉悟的病根所在。妄想、执着是一切迷惑、烦恼的根源,妄想、执着去掉一点,我们就自在一点,觉悟一点。什么时候把妄想、执着断得干干净净了,我们的佛性就重新恢复了。释迦牟尼佛已经觉悟成佛,是过来人,讲的是他亲证的事实真相,所以称佛为“佛宝”。
法就是佛法,狭义上讲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法,广义上讲就是觉了宇宙人生一切的万事万法。佛教中经常讲佛法无边,所觉的对象没有边际,能觉的智慧也没有边际,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本能,也就是佛性。再简单一点讲,法就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方法,也就转迷为悟、恢复本能的方法。
僧是和合的意思。就是指追随释迦牟尼佛,实践佛法并且已经证果的人。僧是佛法在人间的实践者、弘扬者、护持者,这就是“僧宝”,从佛陀时代到现在,代代相传,一直没有中断过。这就是平常佛教中常讲的“佛法僧三宝”。再往深处一点讲,佛法僧三宝就是代表自性,佛是觉,法是平等,僧是清净,我们学佛,能够达到“清净平等觉”的程度,就已经圆满了。
...查看更多佛法僧,称为三宝。佛是真理百的发现者;法是宇宙真理;僧是奉行真理的人。因为佛法度僧都是世出世间所最尊重和最难得的,所以叫做三宝。常说的三宝叫住持三宝,佛灭度后安住于世界上保持佛法的三宝。木雕泥塑专纸画的佛像,即住持佛宝,属三藏十二部经典,即住持法宝,剃发染衣的比丘,即住持僧宝。皈依,佛门用语。是指进入佛门,信奉佛法,愿将佛门三宝作为自己的终身依止。
佛,即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续佛慧命的使者。我们若有善根福德因缘听闻佛法,就应当知道学佛要以三宝为信仰中心,以因果为学修基础,以无我为正信眼目,以解脱为圆满归宿。信佛不如学佛,学佛不如成佛。佛是已经觉悟的人。心外无佛,佛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我们自己,人人皆可成佛。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佛法不是神秘的咿咿呀呀,也不是谈玄说妙的神通,而是一种朴素的生活禅。脱离百姓的佛法,不是佛法的精神。佛,不是任何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的精神榜样,是我们的人生导师。要清楚,命自我立。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外在的神灵,可以拯救谁的命运;也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可以限制你对命运的创造和突破。
天下人活得都好,才是佛意。佛法,是慈悲,教我们待人宽厚,与人为善,放过自己。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皈依的佛就是觉悟自己本性的佛,找到自己心灵的佛,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本性。佛法,是智慧,教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如意。佛法,是生活的活法,教我们更加积极勇敢,遇见更好的自己。
...查看更多修行佛法,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佛、法、僧。只有正确的理解了三皈依的佛法僧三宝真实含义才有可能证果。否则,连小乘的初果都是无法证到的。佛法僧称为三宝——佛宝、法宝和僧宝。就是住世三宝。不是木头、泥土或者是金属塑造的佛像,或者是画像。
真正的佛是指“我”,在《金刚经》里面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前面讲说是要见“我”、求“我”,下面变成讲见“如来”,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来”跟“我”的意思是一样的,这部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我”就是“如来”。就是指第八识。把第八识当成如来就没有一切的过患,而且统统都会很准确;你用第八识来当成佛法僧三宝,统统都很准确。
“僧”一般人所知道的僧就是住世的僧宝,就是按照佛教的教法剃度、出家、着染衣的这种修行人。比方说我们在座的这位法师。这种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住相的僧宝。僧宝还有一种,称之为胜义僧宝,就是已经证了初果以上的圣贤,他示现的不一定是在家或出家相,在家居士跟出家人都有,这个是名符其实的僧宝。
法,就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短暂出现的事实真相,也就是在蕴处界显现的事实真相。比方说物理定律,我们也说它是法,但是物理的这些定律是依附于蕴处界法而存在的,蕴处界如梦如幻,这些物理定律也一样如梦如幻。另外一种是永恒的真理,就是蕴处界一切法所出生的源头,就是第八识。很显然,一个是短暂存在的定律;另外一个是永恒存在,它是一切蕴处界法的总来处。很显然,这个只有第八识才称得上。所以佛法僧三个统统是指第八识。
...查看更多一、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二、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未解释三宝的种类之先,首应知道三宝的涵义: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住持三宝:(1)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烧、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便是佛宝;(2)凡是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便是法宝;(3)凡是剃头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宝。因为佛陀入灭之后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化相三宝:(1)释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至入灭的阶段中,释迦便是佛宝;(2)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3)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一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1)佛有觉照之能,所以是佛宝;佛能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所以是法宝;佛无违诤之过,所以是僧宝。(2)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所以是僧宝。(3)僧有观照之智者,为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是法宝;僧为和合之体者,是僧宝。
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三宝,这有两类:(1)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2)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查看更多佛法僧,即佛教三宝。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