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善

"

戒善有三种,具戒戒善、五八十戒戒善、菩萨戒戒善(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具戒戒善。就十业中,互为四句:一﹑善而非戒,十中后三,但制意地,非所持故;二﹑戒而非善,谓恶律仪;三﹑俱是者,十中前七,随分修行,名善,要期普周名戒;四﹑俱非者,身口无记也。二、五八十戒戒善。就余三戒,十中前四,俱善戒也,后六善而非戒。如上四分善生经说,四人所受,通七支也。三、菩萨戒戒善。若据菩萨,十善俱戒。

戒善——持戒的善根

戒善——持戒的善根

戒善的功德的是什么

戒善很多修行佛法的人都是知道的,同时很多的师兄也是想要知道戒善是什么,戒善其实就是持戒的善根,当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够一直持戒,就是能够知道戒善修行的功德是什么。

戒善的功德的是什么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从初次进入佛门乃至今天,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在没有进入佛门之前,我们心中永远没有取舍。只要不触犯国家法律,似乎什么事都可以做。但是自从我们进入佛门,我们内心当中开始有了取舍——善业能做,恶业不能做。这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束缚,而是我们在了解很多佛法理趣之后,在充满法喜的前提下,非常自觉地按照因果法则抉择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这一段时间也有很多刚开始进入佛门的人询问我,他现前从事的事业和烟有一定的关系,或者和酒有一定的关系,该怎么办?是否需要改变?细致想想,在没有进入佛门之前,别说烟酒,即便亲自杀生也没觉得是过失。现在别说自己亲自杀生,即便和罪业相关的事情,也已经开始起忏悔心,希望能细致取舍因果。

当然,能否当下放弃这样的事业去成办另一件事业,则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来定。往昔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时代,四众弟子当中也有渔民。渔民是靠打渔杀生为生的行业,但是佛陀并没有因此抛弃这些众生,不准他们进入佛门,而是慈悲开示,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即便守持一条戒律,也是一戒居士!所以我们应尽可能断恶行善,但即便某些条件暂时不具足,也不要因此而烦恼,甚至认为与佛法无缘,自甘堕落。从某种角度来说,进入佛门已经非常伟大。因为以前在从事某些恶业的时候,绝不会认为是在造业。但现前无论能放下还是不得不继续从事,内心的忏悔是永远不断的。这就是真正的功德。这种忏悔心是念诵多少遍金刚萨埵都没法相比的,因为内心生起的忏悔心是真正对治烦恼的唯一方便。

比如有些佛化家庭,夫妻双方都进入了佛门。作为众生,有时候由于习气烦恼沉重的原因,难免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发生口角。但口角之后,双方可能都开始忏悔,很快就能恢复家庭的和睦。但以前可能不是这样的,若不吵出个输赢,恐怕谁都不会先低头。所以即便从世间来看,我们进入佛门之后的功德也已经非常了不起。

戒善的功德的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知道烦恼的过失和善法的功德,所以时时都在取舍、调伏之中。在烦恼产生的第一时间,我们会尽可能地断除;哪怕生起一丝毫的善念,我们也会尽可能地护持。如是有意识地创造善、断除恶,相信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快乐的。往昔由于痛苦太多的缘故,我们在意的可能是一个月中快乐过几次;但现前由于调伏内心的缘故,我们关注的是一个月中痛苦、烦恼过几次。这些都是功德增长、业障消尽的表现。

我们天天都说,人生在世,应该两面齐全 。从小时候上幼儿园,直到现前寻求功德从事事业,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获得快乐吗?但到底获得了多少快乐,先问问一个月当中生起了多少次烦恼。当你关注自己所起现的烦恼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修行者了。若你还在算自己一个月快乐了多少次,即便你自认为自己的修行有多好,还是与庸俗同道。要记住,修行好坏不在于修行的形式和数量,而在于能否时时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奉行。若能做到,就是真正的善法。

由于长时间取舍善恶、行持善法的缘故,无意识中我们的贪嗔痴烦恼会逐渐减少,信心和慈悲心等一切功德会逐渐增长,内心会越来越快乐。这些都是进入佛门、修行佛法创造的功德。(摘自柯日密咒洲网站)

愿以今天、过去、未来一切闻法修法之功德,与一切众生所造的有漏功德,与诸佛菩萨的无漏功德聚集一起,祈愿一切善知识法体安康、长久住世、恒转法轮,一切众生暂时能够心想事成、究竟获得解脱,故上师如来、历代传承祖师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南无阿弥陀佛!愿您永具菩提心!

戒善的功德的是什么

当我们在用心修行的过程中,就是能够知道更多修行的功德,而且我们在戒善的时候,也是能够知道更多的功德和好处,所以师兄在修行的时候,是不能间断的,这样我们修行的效果才会更好。

...查看更多
戒善讲的是什么

戒善是佛门中一个常见的词汇,很多的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是会遇到的,其实戒善就是持戒的善根,这对我们修行佛法的帮助也是非常的大,对我们学习智慧有很大的助力。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佛法,师兄在修行佛经中内容的时候,也是可以去抄写经书,这样我们也能够体会抄写的功德,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戒善讲的是什么

抄经有没有功德?答案是有的,但如何抄经才有功德呢?一字一句,集中精神,不起杂念。抄经功德有很大,但并非胡乱抄录一遍就有功德。抄经在于一字一句,集中精神。想必大家也看过,一些出家师父抄录完一篇经文之后,总是累得不行,为什么?因为精神耗费太多,如一出错,经文就得重新抄录,需万分小心,不能有一点杂念。

戒善讲的是什么

在心无杂念之时抄经最有功德,其功德有多大?无着菩萨曾说:抄经功德能亲近如来,可摄受取福报,也能受到佛、菩萨、护法神的加持,亦能收天人供养。能灭罪消业,轻者立即消灭,重着也能轻转。故此抄经是持经最好的方法之一。

戒善讲的是什么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不仅仅要戒善,也是要知道抄写佛经的禁忌是什么,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抄写和感悟,诚心和恭敬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戒善的效果也会更加的好。

...查看更多
戒善讲解的内容是什么

戒善指的就是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善根,这样我们修行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所以师兄们在修行的时候,最好是每个人都能够保持戒善,这样我们对修行佛法的功德才会更加的了解,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修行佛法的功德是什么吧!

戒善讲解的内容是什么

一、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可能都是被自己的业力所牵引,虽然过去世做过一些功德,让我们能够得到人身,但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更是造作了无量罪业。怎么能够消除业障呢?念佛一声,灭无量重罪,何况是连续七天的精进念佛。所以,一个精进念佛的人,能够通过念佛的功德,忏悔的功德,使宿世恶业得到削减乃至消灭,自己就更加容易走向解脱。

二、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

大家以前不念佛的时候,都会做梦吧?可能梦境有好有坏,是各种幻想或者欲望所显现,那么念佛以后,有没有做过吉祥的梦?如果你平日念佛特别精进,心中没有其他杂念,就能召感吉祥的,有瑞相的梦。我身边就有老菩萨梦见过佛陀金身,这是吉祥的梦。

三、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人没有颠倒妄想,全心全意只在一句佛号上,心与诸佛的功德相应,那肯定心生欢喜,是吧?我们心的状态,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人心常欢喜,自然颜色光泽,气力充盛,也就是说,念佛刚开始是改变我们的情绪,心态,甚至能够做瑞梦。慢慢的,会让我们身体由内而外更加健康,一些疾病也会痊愈,乃至极难医治的重症也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戒善讲解的内容是什么

四、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

一个精进念佛、心中有佛的人,他身上自然有一种庄严、超然脱俗的气质。念佛人得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护佑,恶缘远离,他的内心会变得特别的慈悲,令人感到亲切,而且他气力增盛,气色非常好,相貌也柔和,这样具有诸多功德的人,是不是会得到大家的恭敬呢?

五、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执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前四种讲是现世功德,第十种就是我们在此生的修净土法门最终的目的,最终的愿望——命终之后往生西方净土。我们被佛菩萨接引到西方净土以后,与贤圣为友伴,能够速成佛道,并且享受胜乐,不再遭受轮回之苦。

戒善讲解的内容是什么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能够一直保持戒善,那么能够体会到的功德也是能够的多,所以师兄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还是要多多用心的去念诵和体会,这样对自己的开悟帮助也是更加的好。

...查看更多
戒善说的是什么

很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是不知道戒善是什么意思的,其实戒善就是持戒的善根,这样对我们学习佛法的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们也是能够知道修行佛法的功德是什么,如果师兄现在还不了解的话,那么就是可以跟我一起去简单的了解!

戒善说的是什么

一、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想要知道佛说了什么,想要了解宇宙真相。就必须深入经藏,那么抄经就是一个深入经藏的机会。老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受用,在佛教典籍中也受用。你想要精进修行,想要开智慧,就必须深入经藏。在晚课三皈之中,也是这样说的“自,皈依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二、集中精神,训练耐心。

不管是抄经,还是诵经,其都是需要集中精神与超强的耐心才能完成。那么抄经就能很好训练耐心,帮助我们集中精神。为什么,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东西的过程,譬如记账,读书之时的写作。如果不能集中精神,一会会出个错,一会会出个问题,那么是否会影响心境?

戒善说的是什么

三、亲近佛法,自利利他。

佛讲法四十九年,到如今虽有遗失,但保留下来的经典还是有很多很多。那么抄经就能很好的亲近佛法,天天抄、天天写、天天学不仅能够更好更正确的修行,还能自利利他。譬如你把今天抄经的功德回向给十法界,那么是不是利他了呢?佛法在哪里?在每一件用心做的事情里。

四、修身养性,练就一手好字。

俗话说得好“见字如见人,一个人的字好不好,跟一个的性格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毛病,毛病来自哪里?来自我执。坏的习性因我执而不能改变,好的习性因我执可能也会变坏。那么抄经就能很好的剔除我们的坏毛病,保留我们好的习性。譬如一个人好玩,可以剔除其玩心,增加自己的耐心。

戒善说的是什么

戒善对我们修行佛法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是要知道修行佛法的方法是什么,以及修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这样我们修行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

...查看更多
结语

戒善(佛教术语),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间,前生受持十善者,今生得生天上,此皆持戒的功德所致。见于【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则今生生于人间,前生持十善戒则今生生于天上。国王为人间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