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忏

"

礼忏也成拜忏,是礼拜与忏悔的简称,是佛教的仪规之一。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做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中国佛教的礼忏活动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隋唐更加普遍流行。

礼忏——礼拜与忏悔的略称,又作拜忏

礼忏——礼拜与忏悔的略称,又作拜忏

什么是礼忏

什么是礼忏

礼忏就是礼拜佛菩萨,忏悔自己一切的罪业,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都会去礼忏,但是有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什么是礼忏。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礼忏吧。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断除了一切罪业,当下就是圣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恼的,对于过去生中所带来的罪业,无可奈何;对于今生已造的罪业,也无可奈何;从今以后要想不再继续造罪,仍是毫无可能。因此,我们伟大的佛陀,即以大慈悲心,为凡夫众生,说了一个忏悔罪业的法门。

什么是礼忏

诵经,是让我们对着佛法的镜子来照,现在所说的忏悔,是教我们把自己的心放进佛法的水中去洗。拜忏的功用,即在于洗刷我们这颗染污着罪垢的心。

所以,对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证明,向佛坦白自己所做的罪业,下定决心,不再故意作恶。对他不起恶称为忏,对己认错称为悔。佛菩萨是如此的伟大慈悲与清净圆满,佛菩萨希望我们也成为伟大慈悲与清净圆满的圣人,而我们却仍在自作自受的罪业中打滚,所以要忏悔。我们拜忏的作用,即是洗刷自己的罪业之心,好像是从沙里淘金,渐渐地将沙淘去,就得着了黄金;我们向佛拜忏,渐渐地将罪垢忏除,就得着了清净的解脱之心。

什么是礼忏

中国的各种忏法仪规,是由许多祖师根据佛经编成的,最盛行的,则有梁皇宝忏、三昧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千佛忏等。修这些忏法的人,历代以来,均有很多灵验传载,的确可谓“功不唐捐”。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什么是礼忏的内容,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礼忏的知识是有很多的,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去修行,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好处。

...查看更多
礼忏的要诀有哪些

礼忏的要诀有哪些

我们刚开始礼忏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们在礼忏之前要先去了解下相关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礼忏。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礼忏的要诀有哪些吧。

拜佛五体投地,竭诚尽敬,至诚恭敬这么拜下去,这一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中要存忏悔心,和求佛加被的心,求哀加被,忏悔业障。多少加一点这两种心,也不影响念佛的心,更加恳切拜,因为要忏悔业障,业障消了,道业能成就,业障消了,免离种种的灾祸。

礼忏的要诀有哪些

皈依心:因为众生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这个世界就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如弥勒菩萨,过去佛如迦叶佛,迦留孙佛... ...好多佛。那么我们怎么礼过去佛,未来佛,现在佛呢?现在十方佛我们怎么礼?礼前方佛可以,后方佛怎么礼?礼上方佛可以,礼下方佛怎么礼?就是一念不生,在至诚恭敬之下,十方佛都现在眼前,我们但礼一方佛,就能遍礼十方佛。至诚恭敬之下,心遍十方,就能礼十方佛。因为至诚恭敬之下,但有一心拜佛,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世诸佛也能礼得到。所以,一念至诚恭敬,十方三世诸佛都现身,我们才能礼得到。

忏悔心:拜下的时候,要是观想,是观想义理,观相呢,观佛也罢,菩萨也罢,都是观想放光照我们,从我们头顶,照进全身。等我们拜起来的时候,从我们头顶全身进入脚部,把身里头肮脏的八万四千烦恼,污秽都冲到脚底下,从脚底下流出去。这是观相忏悔业障的拜佛方法,很能消业障。

礼忏的要诀有哪些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礼忏的要诀有哪些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仅要了解礼忏的要诀,还要去了解一下他的注意事项,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
礼忏有哪些仪式

礼忏有哪些仪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修行礼忏,并且修行礼忏还有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在修行礼忏之前,要先去了解一下礼忏有哪些仪式,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礼忏:佛教徒每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中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

礼忏有哪些仪式

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悔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礼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曾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侮,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

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位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就失掉礼忏的意义了。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模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仪,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的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地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自己为父母礼忏的功德更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能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礼忏有哪些仪式

上面的内容就是关于礼忏有哪些仪式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修行礼忏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要经常去修行礼忏。

...查看更多
在家如何礼忏

在家如何礼忏

礼忏在佛教中是比较著名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礼忏,并且有很多人学习在家中礼忏,但是并不了解在家如何礼忏,所以下面就让我们针对的这个问题来了解下吧。

诵经、礼忏分为共修和自修,除定期至寺院道场参加共修活动,并随喜随力布施结缘;也可在家自修,诵经、拜忏、禅修、念佛等,依各人时间订定功课。诵经或用念的方式皆可,应以不妨碍他人安静为原则。

由于忏法是发自内心省过修正的功夫,建议您诵念时,要能随着经义不断思惟反省,所谓「随文起观」,才具有「自净其意」的意义,一旦心灵渐次清净,也能影响日后看待问题、体会苦乐的态度。忏悔是否得力,完全视心力的强弱以及忏悔时间的持久或短暂来决定,并非有诵念就好,因为强大的心力和薄弱的心、忏悔时间持续与否,都是决定罪性是否得以灭除的因素。

在家如何礼忏

真正要能圆满忏悔功德,须依「四力对治」,在透过四力忏悔的对治,破坏恶业种子。第一力是依止力,其次是对治力、追悔力,最后是防护力,具足四力,能圆满一切对治。

依止力是指发露忏悔需有依止的对像,好比患病的人,若想治好病症,须依靠高明的医生。修忏悔法门,若能皈依三宝,从而发慈悲心、菩提心,以此为修行忏悔的动力。

对治力,譬如患病之人,若想除去疾苦,必须服药打针一样,忏悔可帮助我们对治烦恼,使罪性清净,所谓「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在家如何礼忏

第三力是追悔力,对自己无始至今所造的种种罪障,一一决心改过,这须相信业果,须有害怕感果的心境,令能发起深切想忏悔的心,才会勇猛忏除。

最终须有防护力,防护遮止不再造作恶因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好比病人治愈后,仍须注意饮食起居,小心防护,才不致再感染。

关于在家如何礼忏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管我们在修行礼忏,我们都要认真的修行,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其中的好处。

...查看更多
结语

佛法有礼忏的法门,等于悔改的意思,这在宗教的修行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一般人不会忏悔,怎么办呢?所以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