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佛

"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像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等。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等,都可行之。要是没有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效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然后十念(念十口气佛菩萨圣号)即可。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最好。

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为什么说礼佛敬佛,不畏佛?

我们在不经意间总会听人说佛心、佛性,我们礼佛是为了参禅,更好的修行自身的习气,敬佛是因为佛是无量光,具有大智慧是一个觉者,真正能做到不畏惧佛的才是真正有佛心的人。

为什么说礼佛敬佛,不畏佛?

四祖道信禅师一天到牛头山访问法融禅师,到时,见法融禅师端坐参禅,旁若无人。即使有人到来,也绝不举目多看一眼。不得已,道信禅师只好向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法融禅师听到有人问话,勉强回答:“观心。”道信禅师问道:“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无法回答,便起座向四祖顶礼,并问:“大德高栖何所?”道信禅师回说:“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法融道:“那么,你认识当代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吗?”道信问:“你问他做什么?”法融禅师解释自己向往已久,希望有一天可以见面请益。“我就是道信!”法融禅师一听,就起来第二次作礼,接着问他“因何来此?”

为什么说礼佛敬佛,不畏佛?

道信禅师回说:“我特意来访,请问除此之外,哪里欢迎可以‘宴息’之处?”法融禅师道:“东边有一个小庵。”四祖道信便叫他带路。到了那里,看到茅庵四周有许多虎豹之类的脚印,四祖便举起两手作恐怖状。法融禅师看到,便说:“你还有这个在吗?”意思是:你还有恐惧之心吗?道信禅师反问:“你刚才看见了什么?法融禅师又无法对答,便请四祖道信坐下。在法融禅师入内取茶时,道信禅师在他对面的座位上书写了“佛”字。当法融回来,将要坐下时,看见座位上多了一个佛字,悚然震惊,认为怎可坐在佛上!这是大不敬的事。四祖道信禅师一见,也笑着说:“你还有这个在吗?”法融听后,茫然不知所对。四祖道信禅师在座位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禅师就不敢去做了,这说明他的心中是畏惧佛的,因此,他还没有勘破生佛关。

为什么说礼佛敬佛,不畏佛?

这与佛的主张是相悖的,因为佛强调众生平等,虽然佛觉得众生有罪,需要超度,但从没将自己放置于众生之上。而法融禅师畏佛,就说明在他的心中,佛是高于众生的。这,正是没有勘破的表现。生死勘不破,就有恐怖;荣辱勘不破,就有得失;贵贱勘不破,就有分别;生佛勘不破,就有颠倒。佛与众生是平等的,众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正如儒家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查看更多
礼佛,做好这四点,功德无量!

礼佛,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礼佛并不仅仅只是磕个头,合个掌,念个佛号就可以的,那么如何礼佛才能“功德无量”?你知道吗?礼佛,做好这四点,功德无量!

礼佛,做好这四点,功德无量!

一、恭敬之心不可缺。

礼佛,最注重的是什么?是一颗恭敬之心,去寺院礼佛,佛在哪?佛虽是供奉于大殿之中,亦存于礼佛者的心中。所以,礼佛恭敬之心不可缺。

大家都知道,在家需要恭敬长辈,其去寺院礼佛,我们亦是需要做到恭敬三宝。佛教讲“有一分恭敬心,就能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增长十分福德和智慧。”礼佛,注重的并不是外表,也不是说需要穿的多么华丽,打扮的多么漂亮,而是以一颗“恭敬之心”去礼佛,拥有恭敬之心的才算真正的礼佛。

二、感恩之心不可以缺。

知道恭敬他人,才会感恩他人,以一颗感恩之心去礼佛。其不单单增加福德资粮,也能让我们打开心量。

佛是慈悲、功德圆满的觉悟者,亦是佛教修行最高境界者。礼佛是“ 见贤思齐”也是“依教奉行”。佛陀告诉了我们解脱之法,通过礼佛,能让我们一刻不停的保持精进修行之心,也能通过礼佛,让我们见恶内省。以一颗感恩之心去礼佛,感恩今生遇见佛法,感恩三宝慈悲摄受。

礼佛,做好这四点,功德无量!

三、忏悔之心不可缺。

经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之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佛前忏悔,亦是礼佛之根本。无时无刻不在造业,所以我们亦需无时无刻不进行忏悔。佛前忏悔,亦是殊胜之举。

礼佛,怀着忏悔之心去礼佛,于佛前三拜,其每一拜皆是忏悔自己往昔罪业,也是让佛知道你忏悔之决心。让佛为你做“见证”,并保证你以后不会再犯。

四、利他之心不可缺。

想必大家去寺院礼佛,见过诸多跪于“佛前”广行忏悔,也见过,跪于佛前,行各种“求”之人。但礼佛并非是让我们去求佛给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能给于佛什么?

佛什么都不缺,你自己却缺少了一颗“利他”之心。以一颗利他之心去礼佛,佛才能帮助你圆满你的愿望。佛言,利他无我,在生活之中,我们应广行利益社会之事,利他之事,而非以一己私欲,胡乱非为。

礼佛,做好这四点,功德无量!

礼佛,是对自己高傲心理的放下,亦是懂得忏悔、感恩、利他之善举。当然去寺院礼佛,亦需注意以下几条;一、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二、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三、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查看更多
礼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当你礼佛磕头的时候,你要唱念、要称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南无大行普贤菩萨!”这就是赞。礼的时候就含着赞,叫称赞如来。礼佛的本身就是供养:口里赞叹佛的,口业供养;身体在礼拜,身体在供养;心里在思维,你拜的时候,不能不想到佛啊,这就是本身是供养。

礼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这个供养,比你供养香、供养果、供养其他的七珍玛瑙都珍贵得多!这叫什么?这叫法供养。《华严经》讲的是:法供养为最。法供养的功德,比什么供养都大!这就是,在你礼佛的时候,就具足了礼、赞、供。礼佛、赞佛、供养佛。

礼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那你礼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消过去的业障啊!礼佛的目的是忏悔过去的业障。你的想象必须得丰富。丰富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当你在礼佛的时候,你想到十方诸佛都在礼佛,佛也礼诸佛。释迦牟尼佛也礼佛,他礼十方之诸佛,他礼的是法性的、本体的、自性的佛。

礼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你在礼佛的时候,随喜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一切诸佛菩萨、十法界的所有的功德,乃至极微细的一点点功德,也不舍弃。这就是随喜功德。就在你礼佛的时候,随喜诸佛功德。忏悔业障完了,随喜一切,一切的人家做的善业都随喜。

...查看更多
礼佛与拜佛区别是什么?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像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等。

礼佛与拜佛区别是什么?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有很多人是信仰佛教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佛教也是有好多分支的,他们在礼佛和拜佛的时候做法都不太一样,尤其是藏族佛教,现在我们所信仰的佛教,对于礼佛和拜佛都是有一定的规定的,那么礼佛和拜佛的区别有哪些?

礼佛与拜佛区别是什么?

每次去寺庙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一种清静宁和的气氛,烦躁的情绪立刻能够得到缓解,因此生出一份敬畏之心,现在很多人为了追寻心灵上的宁静,就会选择去拜佛,但是拜佛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甚至很多以为拜佛和礼佛是一样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对的,那么礼佛和拜佛有哪些区别?

礼佛与拜佛区别是什么?

礼佛和拜佛都是佛学文化的一部分,而礼佛是随心而做,不需要有目的性,而拜佛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目的性,应该到寺庙对佛像虔诚的跪拜,表达出对诸天神佛的敬爱、尊重和虔诚之心,其实不管是礼佛还是拜佛,都需要人们保持敬畏之心,心诚则灵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查看更多
结语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称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最大,除去毁谤佛法、对佛无缘者所谓"迷信",当然我们不承认信佛是"迷信",因为信佛根本就不是"迷信",它可以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而言,即以最小的效果和利益来说,也可以强健衰弱的身体,尤其是内脏不健康(如胃病患者)以及膝部有风湿病和感冒鼻塞的人来说,更是具有立竿见影之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