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根

"

六根: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它指五种感觉器官,和反应能动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

六根——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

六根——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

六根清净的定义是什么

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六根清净的定义是什么

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六根清净的定义是什么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六根清净的定义是什么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的人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查看更多
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四大皆空

佛教所说的“四大”,乃是指构成世界的地水火风4种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从属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坚性的地大,湿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动性的风大。佛教的“四大”最早出现于佛陀所说的《四十二章经》:“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佛教认为,“四大”是造成物质世界物质现象的因缘。也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是四大假合而成。例如山川、大地、草木等。包括人体也是如此。

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在人体之中,坚硬的骨骼属于地大,流动的血液就是水大,体内的温度就是火大,体内运动的气及呼吸之气,属于风大。“四大”的假合如果和谐,假合而成的物质便会在一定时间内欣欣向荣。“四大”的假合倘若出现矛盾,也就是出现“四大矛盾”,物质就会走向毁灭。因此,佛教将人体的生病,称之为“四大违和”。一切物体都是“四大”假合而成,因缘在时暂时假合存在,因缘去时便随缘而化。因此,万物都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存在。譬如,你问自己是谁?是你的身体吗?是身体上的手脚吗?是手上的手指吗?是手指上的骨头吗?如此问下去,永远不会有答案,因为这个假合的身体根本不是你。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便能体会到物质世界“四大皆空”的本质。

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六根清净

佛教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能见色谓眼,能听声谓耳,能嗅香谓鼻,能尝味谓舌,能感触谓身,能知法谓意。所谓的“六根”,其实就是“欲根”,而“欲根”是无法脱离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佛陀所说的涅槃,第一步就是要断除杂染的“欲根”,也就是清净众生的“六根”。凡夫众生,眼根迷于纷华的物象,耳根迷于杂乱的五音,鼻根迷于各种气味,身根迷于各种触觉,意根迷于各种思想和概念,故不得解脱。

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六根不清净之时,众生被六根所役使,不能自主。若是修为到家了,有定力管住自己的六根了,就渐渐可以做到六根完全清净。此时的状态,便是涅槃的基本条件。正是由于“六根清净”乃趣入涅槃的关键步骤,故佛教极其重视“六根清净”

...查看更多
六根清净是哪六根

佛经上说:人一切的苦难都是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造成的。所以,要想摆脱这些苦难,必须彻底地超脱人间的这些烦恼和无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就像是六个强盗,占领我们的身体。它们每天攀援六尘,作恶造业,影响着我们思想。外界的种种因素都会轻易扰乱我们的内心,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在我们自己。如果心灵的修养达到了,即使身处闹市,一样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六根清净是哪六根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又据法华经及涅盘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尝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尝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是哪六根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是哪六根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人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六根清净”就是眼见了色,不为色尘所摇动;耳听了声尘,不为声尘所摇动;鼻不为香尘所摇动;舌不为味尘所摇动;身不为触尘所摇动;意不为法尘所摇动。能不为境界所摇动,就能保持内心的安定!

...查看更多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三学。但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主要目的是守卫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溜入我们的心田,以至种下生死轮回的祸苗。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可能去除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下,六根才能渐渐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接近了。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人眼中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是什么意思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查看更多
结语

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