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燃灯佛的,燃灯佛又叫做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的诸佛之事例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过去佛。
《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依次有五十三尊佛出世。至第五十四尊,号世自在如来时,于其教下有一比丘号曰法藏,修因行后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为阿弥陀佛。
《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祇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地时的老师,所以燃灯佛为“过去佛”。许多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在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燃灯佛(左侧)、释迦牟尼佛(正中)、弥勒佛(右侧),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佛陀
燃灯佛是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佛陀。燃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燃灯佛授记时,‘释迦菩萨得无生法忍’。《心地观经》曰:“昔为摩纳仙人(儒童)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亦以授记之事,为须菩提开演甚深般若之义。《称扬诸佛功德经》里谓释迦牟尼佛过去曾于锭光佛(燃灯佛)处,得闻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号,以此佛名号功德得超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
传说
当初,释迦牟尼还是善慧童子时,见一位王族女子拿着许多青莲花,他就花了五百钱买来五枝,奉献给燃灯佛。又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行走,正巧遇到燃灯佛也在路上走着。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还用自己的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着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三世佛
我国佛教的三世佛:一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时间段的佛【竖三世佛】(过去佛为燃灯古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二指三个世界的佛【横三世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
上面就是关于过去佛燃灯佛的简介了,现在的很多法师都是在推荐我们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能够认真的念诵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
...查看更多
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燃灯佛的,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的诸佛之事例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经文记载中的燃灯佛。
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
燃灯佛名锭光佛。”
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
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心地观经一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燃灯佛是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
燃灯佛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的,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圣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上面就是关于经文记载中的燃灯佛了。当然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除了念诵佛经之外,我们也是可以多多看一看关于佛教的佛书的,这些对我们的修行也是有帮助的。
...查看更多
诸位师兄都是知道燃灯佛的,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燃灯佛,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大智度论译曰然灯。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或称为锭光佛。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
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
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
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地时的老师,所以燃灯佛为“过去佛”。许多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在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燃灯佛(左侧)、释迦牟尼佛(正中)、弥勒佛(右侧),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燃灯佛的成道因缘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
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德。
当时,有正等觉号啑如来,引导着三界迷情返回本元。梵志欣喜地作了皈依,并请佛及僧众留自家七日,以礼供养。弟子们也各自争抢着负责力所能及的事务,有一外出刚回的童子亦请求做一点事情。
梵志说:“若有无人做之事,你皆可为之。”
此童子年少清真,道志勇猛,见供佛之灯无人主管,遂把自己洗浴净洁,用白棉布缠在头上,不惜引火自焚,以身为灯。
天龙鬼神惊叹童子励力向道之心,无不合掌随喜:“如此壮举世上罕见,他于来世必定成佛。”啑如来也赞许他,并加持令其火光彻夜长明,而他的头却不受损伤。
童子一心专注于佛经之义,心无杂念,如是安住七日无一点懈怠疲倦的念头。
于是佛为童子授记:“过无数劫,汝当成佛,号燃灯(又名锭光),脖颈、肩膀皆有光明,将教导、拯救众生获得解脱,功德无量。”梵志闻言也请佛为自己授记。
佛言:“待童子成佛之时,他会为你授记成佛。”梵志闻言大喜,此后竭力行施,遇饥者予食,见寒者给衣,逢病者给药,飞蚊爬虫之类亦随其所食按时救济,故布施之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量。
上面就是关于燃灯古佛的殊胜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认真恭敬,而且我们除了念诵佛法之外,我们也是可以多多参加法会的。
...查看更多
诸位师兄都是知道燃灯佛的,燃灯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或称为锭光佛。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燃灯佛为什么授记。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当释迦牟尼在燃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实在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东西;所以燃灯佛当时给他授记,你于将来的娑婆世界成佛,你的名号叫释迦牟尼。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燃灯佛给我授记。好了,现在问题来了。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这是重点啊!大家学佛的人千万记住!我们学佛都是拜佛,佛也叫如来,天天磕头求如来保护,为什么中文翻译成如来呢?中文翻译得很妙,如来,好像来了,对不对?“如”是好像,如来,好像来了,但是根本就没有来。如果说没有来吧!我们看电视的时候,那个电视上的明星,是不是到你前面来了?事实上他没有来,他是如来,好像来了。你打电话的时候,那个人是不是来到耳边上?他没有来,可是他是如来,好像来了。所以如来在哪里?佛在哪里?佛就在这里。你不要另外去找了,你的心中,你的身心内外,随时有佛;只要你自己能够找到,你就见到了佛,也是见到了如来。
这里怎么注解?“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一句话最重要,学佛法千万要记住,大家学佛的人,都带有宗教性,佛在哪里?佛在佛堂那里;佛在哪里?佛在庙里;或者佛在西天,那就糟了。佛在哪里?佛就在你那里,“即诸法如义”。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任何世间法,正如中庸所讲:“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就是如来,都可以到的;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所以叫诸法如义。这一点特别要注意。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他说:假使有人说,佛在菩提树下七天成道了,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告诉你,须菩提,真正开悟的那一天,佛并没有得到一个什么东西,所以叫大彻大悟,悟道了。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你说,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何必学佛啊!我们本来也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嘛!人家都说学佛学个空,大家自己都不用脑筋想,如果你用脑筋想,还要去学个空?我本来空的嘛!何必还跑到那里去找个空呢?对不对?如果说佛法是学有,那跑去学学还有点味道,去学空,学空还跑那么远的路,跑到山上,到庙子找,那个庙子又不空!学空又何必找!本来就空的。但是佛告诉你,不是学空的,也不是有的,“是中无实无虚”。无实就是空,无虚就是有,就是普通经典上讲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金刚经》不用非空非有的字眼而已。
上面就是关于燃灯佛为什么授记的讲解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仪轨来修行,而且我们要记得在念诵完佛经或者是做善事之后一定要进行回向。
...查看更多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的诸佛之事例者。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地时的老师,所以燃灯佛为过去佛。许多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在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燃灯佛(左侧)、释迦牟尼佛(正中)、弥勒佛(右侧),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