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梵名S/a^riputra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旧译身子,或系误以 s/a^ri(舍利鸟)作 s/ari^ra(身体)。梵语putra(弗),意谓子息。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又名优波底沙,或作优波提舍、优波帝须等。意译大光,即从父而得之名称。
舍利弗在佛教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修行舍利弗,并且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大道理。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舍利佛之真正的老师吧。
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
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礼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要离删阇耶而去。这时候,同学中的目犍连,是舍利弗唯一的知友,舍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他们傲然的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能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
舍利弗和目犍连不但年龄相彷,学问、思想也都差不多。他们有共同追求真理的志愿,两个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除了自修和教学之外,全印没有一个学者让他们看在眼里。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舍婆誓(即: 阿说示、阿舍婆耆、阿湿婆恃)比丘,阿舍婆誓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他禁不住上前问道:
「对不起,请问这位修道者,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我的名字叫阿舍婆誓,我住在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阿舍婆誓比丘点头后回答。
「你的老师是什么人?他平时教你们什么道理?」舍利弗说话时,像是一位长者的口气。
「我的老师是释迦族出生的大圣释迦牟尼佛。」阿舍婆誓慢慢的回答:「老师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理,浅学的我还不能完全领会,不过,就我记忆所及,老师常讲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们对于老师所说的言教,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
舍利弗从阿舍婆誓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像朗朗日光的照耀,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舍婆誓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目犍连见他欢喜得忘形的样子,就探问道:
「舍利弗!什么事情使你如此高兴?看你这么欢喜!」
「目犍连!我真欢喜,这是我今生最高兴的事了,我告诉你,我找到了我们的老师。」
「不要这么说,谁做得起我们的老师呢?」目犍连很不以为然。
「佛陀!是的的确确的佛陀!」舍利弗回答。
舍利弗又把阿舍婆誓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转述给目犍连,讲话的舍利弗,听话的目犍连,都不禁感动得涔然泪下!
因缘法,普通的人听了或许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听在追求、探讨真理的舍利弗耳中,好象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夫都是白费。这是因为,认识因缘的人,才能认识佛法。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二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依在佛陀座下,佛陀也很欢喜,觉得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到今天才真正有能接受的人,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觉得他们遇到了真正的老师。
关于舍利弗真正的老师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舍利弗的故事就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的知识,并且还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
...查看更多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也被称为智慧第一,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舍利弗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去学习。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舍利弗的涅槃吧。
佛陀在毘舍离城附近竹芳村的森林中说法后,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佛陀说三个月后,自己要进入涅槃。
大家的悲哀,无法言说,舍利弗是怎样也不忍见佛陀涅槃的。他在禅定中想:「过去诸佛的上首弟子,都是在佛陀以前进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也应先佛陀进入涅槃。」
舍利弗这么想后,即刻从禅定而起,走到佛陀的座前,跪下来说道:
「佛陀!我现在想要进入涅槃,请求佛陀允许。」
佛陀注视舍利弗,好久,才说道:
「你为什么要这么快进入涅槃?」
「佛陀!您说最近的不久,您要进入涅槃,佛陀给我法情宏恩,如何我也不忍见佛陀涅槃。而且,佛陀说过,过去诸佛的上首弟子,必先于佛陀之前涅槃,我想,现在正是我进入涅槃的时候了,务要恳求佛陀慈悲允许。」舍利弗说后,像是很伤感的样子,但不失他沉稳的风度。
佛陀又再问道:
「舍利弗!你要在什么地方涅槃呢?」
「我的故乡迦罗臂拏迦村,我百岁的母亲还健在,我想见她一面,然后就在生养我的房中进入涅槃。」
「我也不阻止你,你可以依你的意思去做,不过,你是我弟子中上首的弟子,等一会儿你走的时候,给大家留下一些教示。」
佛陀命令阿难集合比丘大众,大家听说这是舍利弗涅槃的告辞,都很快的集来,舍利弗先对佛陀告别道:
「佛陀!我从无量的过去生中,就希望能生在值遇佛陀的时代,我终于满足了这个愿望,我没有比逢到佛陀再欢喜的事。四十多年来,承受佛陀慈悲的教导,使愚痴的我得开慧眼,觉悟真理,获证圣果。天下的言词,形容不出我心中的欢喜与感激。现在,我离开人世的时间近了,我马上就要舍弃世间的束缚,可以进入自由自在的涅槃境界,我像负了很远的重荷,现在就要放下来的人。我真为自己庆幸,我承受佛陀的甘露法水,已经能解脱五蕴的束缚,再不受诸有的苦恼。这是和佛陀最后的告别,佛陀!请接受我的顶礼。」
舍利弗五体投地拜下去,空气非常沉默、严肃。
佛陀点点头,向舍利弗道:
「舍利弗!我所讲的你都已经了解,我今为你授记,将来你当成佛,名号华光如来,再降世人间,教化众生,完成最高的佛果。」
佛陀说后,又叫大家送舍利弗一程,舍利弗站起来,向外走去,直等到看不见佛陀的时候,才转身而去。
诸比丘都捧着香花送舍利弗,这是寂静、庄严的行列,大多数的比丘都流着眼泪。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舍利弗涅槃的故事,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在学习佛学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去学习,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有更好的修行,并且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
...查看更多
舍利弗和舍利子就差一个人,有很多人都会想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同一个东西,所以关于舍利弗的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舍利弗和舍利子有何区别吧。
舍利弗,在佛经中也被译作舍利子,舍利弗是佛陀座下十大弟子,具体的人物,号称“智慧第一”舍利,是一种鸟。舍利弗出生时,眼睛像舍利鸟,于是起名为舍利弗。参考佛学大辞典:“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
通常是“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舍利子则是修行者身体火化后的结晶,是肉体与意识的结合体。另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舍利子”,也是指舍利弗,只不过这里的“子”和“孔子”、“老子”的“子”意思是一样的,类似于“舍利弗先生”的意思。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舍利弗和舍利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了,相信对大家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大家在学习舍利弗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去学习,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修行。
相信大家都知道舍利弗在佛教中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并且在我们修行佛学知识的时候,还会发现有很多关于舍利弗的故事,那下面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舍利弗的前世吧。
一天,世尊在灵鹫山,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为大家说起自己过去世以凡夫身,广说经法的故事。
在久远劫以前,有一个仙人名叫拨劫,具五神通。当时的国王很敬重他,他常常以神足通飞到王宫里,接受国王的供养。有一天,国王有事外出,就吩咐女儿代为供养仙人。这个公主长得端正貌美,世所稀有,国王也很疼爱她。
国王对女儿说:“你看到我平时殷勤的奉事供养仙人了吗?”
女儿说:“是的,我看到”
国王说:“我现在有事要出趟远门,你替我好好供养仙人,不要怠慢了”
女儿答应了。国王走后,仙人从空中飞到王宫内,公主看到仙人来,就用手拉着仙人,坐在座上。仙人触碰到公主柔软的身体,就生起了欲心,由于爱欲炽盛,就失去了神足飞行的能力,只能步行走出王宫。国王办完事回宫,听说仙人因为兴起贪欲心,失去了神足飞行的能力,就独自去见仙人,礼拜后说道:
“我听说仙人堕入了贪欲之坑?”
仙人答到:“是的,因为大王远行,我已走入邪路”
国王说:“如果不思维智慧之所在,以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么当生起贪欲的时候,就不能调伏自心”
仙人说:“淫欲心会让人失去义利,今天听了国王您的话,我当舍弃爱欲”
国王就这样教导仙人,仙人羞愧自责,昼夜精勤摄心修持,不久又恢复了神通。佛告诉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的舍利弗,国王呢就是我。
关于舍利弗的前世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不管我们在学习佛法还是舍利弗,我们都要用虔诚的心去学习,这样才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并且对我们的修行也有很好的帮助。
...查看更多舍利弗皈依佛陀以后,僧团的力量渐渐强大起来。佛陀很信任舍利弗,第一次奉佛陀的慈命到北方弘法,并监督祇园精舍的工程的,就是舍利弗。舍利弗发心修菩萨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所有资身对象很欢喜的布施给人,最后甚至身体、性命,也毫不吝惜的布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