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劝发菩提心,准法句经云。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以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为善知识。在自己的业障净除以后,即可以依止地上阶位的大菩萨;如果自己已经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识;等到自己证得地上的果位时就可以依止报身佛之善知识了。
相信经常修行佛学知识的人都是比较了解善知识,并且还很对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所以我们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善知识,就需要我们坚持去修行了。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下真正的善知识要讲什么吧。
第一,要讲如何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再成佛;
第二,要讲如何在当下明心见性而成佛;
第三,要讲如何是事理上的空性佛;
第四,要讲如何是究竟圆满理事圆融的佛;
第五,要讲如何是成佛之后普度众生;
第六,要讲如何是成佛而不成佛,不成佛正在成佛;
第七,要讲成佛之后的思想行为究竟要干什吗;
第八,要讲既然佛不度众生又是让谁要度众生呢?众生又是怎么样才能得度成佛呢;
第九,要讲既然诸佛与万类众生的性体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还有诸佛与众生之差别呢;
第十,要讲不管自己是成佛还是不成佛,按照佛的标准思想行为总不会有错吧;
要学会观察,师父既能做父母现愤怒相,教育弟子们,又能做听话乖乖的儿子,唯命是从。这就是跟随师父的意义。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真正的善知识要讲什么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用心的去克服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
...查看更多
经常修行佛教知识的人,都应该了解过善知识,并且还能够更好的理解善知识是什么意思,对于那么不了解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在下面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下善知识是指的什么吧。
善知识,在佛教中的解释: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其与恶知识相对,它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好人,即为善缘,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
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
准法句经云。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以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为善知识。”
上面的内容就是关于善知识是指的什么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修行善知识的时候,不仅要用心的去学习,还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修行善知识。
...查看更多
善知识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很多人也都知道善知识是什么,并且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所以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善知识有哪些功德吧。
一、调柔:与戒相应故,诸根调柔,言行举止等威仪非常如法。
二、寂静:与定相应故,内心安住寂静,不会很粗暴。
三、除惑:与慧相应故,具有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
四、德增:上师的德行不能比弟子低劣,最好能超越弟子,或者与弟子平起平坐。否则,上师一点功德都没有,一部论典也不会背,而弟子的功德远远超过他,五部大论全部精通,末法时代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上师不应依止。
五、有勇:修行极为勇猛精进。如果上师很懒惰,一点都不精进,八点钟还在睡懒觉,弟子四点钟就起来了,那上师应该不好意思。作为上师,起码要超过弟子一个小时,弟子八点钟起来的话,上师则应七点钟就起来。
六、阿含福:指广闻多学、教授富足,不管显宗还是密宗的道理,都学得比较精通。不然,上师连一部论典都没有学过,弟子却对显密一切经论通达无碍,那上师有什么资格教弟子呢?
七、觉真:上师应该要现证真如,对法性有一定的证悟和觉受,这一点必须要具足。
八、善说法:上师要能传讲佛法,无论是教证也好、理证也好,都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如。
九、悲深:对弟子的悲心深切。倘若弟子生病了,或者有特别大的困难,上师不闻不问、置若罔闻,而遇到自己的事情时,他就显得比较热心,这说明上师不具大悲心。华智仁波切、智悲光尊者、无垢光尊者都一致认为:上师若具足所有的功德当然最好,但若实在无法具足,至少也要具足大悲菩提心。尤其是大乘行人所依止的上师,若连大悲心都没有,要摄受弟子是非常困难的。
十、离退减:在修道的过程中,听闻再深的佛法、遇到再大的违缘,也不会怯弱而生退却。如果一个弟子稍微说他两句,他就要收拾行李离开,那是不行的。你要想真正摄受末法众生,就应该经得起一切违缘和邪行。每个弟子都如理如法是不可能的,假如他们像阿难、目犍连一样三门寂静,也没必要让你去度化了。正因为这些人无始以来善根微薄,没有遇到殊胜善知识,因此,所作所为都是颠倒而行、非法而行,需要你通过各种方式以大悲心摄持,对他们不应生厌倦心。包括学院的很多法师,也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不想教了。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善知识有哪些功德了,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要想更深入的去了解善知识,就需要我们坚持去修行,从而使我们带来更多的功德。
...查看更多
修行佛教知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福德,并且还能够使我们增加很多的智慧,对我们修行的也是有很大的帮助。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才算是善知识吧。
1. “证”德,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2.“教”德: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3.“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这或者由现证慧通达,或是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4.“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为利益众生)说法。
5.“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的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如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
末法时代,全德的善知识,是难得遭遇的;而修学佛法,却又不能没有师友,所以不能不退求其次。经上说: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亲近。
《涅槃经》说“四依”──四种可以为人依止的师长:初依人,虽没有断烦恼,证实性,但已能通达佛性义十六份之一。总之,末世善知识难逢,如于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长处,胜过自己,也就不妨如法亲近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什么才算是善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只要我们用心的去修行,就能有很多的收获。
...查看更多善知识,其与恶知识相对,它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好人,即为善缘,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