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别智据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八谓,无分别智远离五种相以为自性,即:(一)离睡眠等之无作意,(二)离二禅以上之过有寻有伺地,(三)离无心定之想受灭寂静,(四)离色,(五)於真实义离有分别之计度。又无分别智以修慧为体,菩萨於十地之位数数修习,至第八地以後即可相续任运。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二亦谓,无分别与菩萨无异,无分别之自性即菩萨之自性,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
「无所得又云无所有,即空慧也,即无分别智也。」智慧有两种,一种叫根本智,一种叫后得智。无所得无所有,这是根本智。先有根本智,然后才有后得智,没有根本智就决定没有后得智。后得智是根本智的起用,起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无所不知的根本是无分别智,无分别就是空慧,那么我们可以说,根本智就是自性本定。
佛告诉我们智慧怎么开的,首先要明了智慧是本有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本有的。本有的现在为什么没有了?现在我们有贪瞋痴。决断疑网就是断愚痴,愚痴要是断了,贪瞋自然就没有了。
由此可知,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痴也叫无明,无明烦恼。贪瞋都是从无明烦恼里面生出来的,所以它是烦恼的根本,它要是断了,空慧就现前了。真正证得,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的理体、现相、作用,皆不可得,无所得。为什么?皆无所有,无分别智现前了。
「体无相之真理」,体是体会,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其义自见」,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相、一切作用,全见到了,也就是通达无碍,这叫后得智。我们把这个注解念一念,体无相之真理,「自心无所执着」,体会得诸法实相就是真理,自心里面的执着分别起心动念自自然然放下了。
「无诸分别,是曰无所得」。这里面还有很深的意思,有所得是妄念,是妄想,有所得肯定有妄想,有妄想肯定有所得,这是这一句话里头的密义,几时能够参透。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放下便是,这真的不是假的,放下便是。
...查看更多无分别心,是佛学术语。此为离情念分别之心识。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
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注明:无分别心不是不明善恶,而是对善恶之人平等对待,付以真心,无有差别。
无分别智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
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种之别:(一)寻思之慧,称为加行无分别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二)正证之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又作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乃道之「体」。(三)出观起用之慧,称为後得无分别智,又称後得智,乃道之「果」。
...查看更多圣者的智慧叫无分别智,方便说法,可分三种: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加行无分别智为地前加行位菩萨所修,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为见道时证得,若以根本无分别智为体,后得无分别智即为其用。
无分别智,无的是凡夫的分别,生起来的是圣者的智慧,后得无分别智是有圣者的如实现量分别的,那与我们凡夫意识的分别完全不同,不可以我们凡夫的思维妄测类比,所以无分别智既不是不分别的智,也不是空无一切的智。此二种圣者之智只能证得,凡夫无法思议,所以我们讨论的重点应当是怎样证得二智,那就是要靠地前菩萨所修的加行无分别智,此智是由凡夫智慧到圣者智慧的过渡,是引导凡夫证得空性的智慧。
凡夫转凡成圣而得见道,要靠闻思修佛法所得的智慧,而闻思修慧全都要靠第六意识来修,必须靠第六意识的无我正见才能对治执我的邪见,因为我执的邪见就是由第六意识执着来的,所以解铃还必需系铃人。什么叫智慧?就是能够正确简择诸法。
八识中只有第六意识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无想定暂停了第六意识的活动,那就不能修慧了,所以就与佛教除遣我执的修行无关了,也就成了外道的修行了。修成无想定可得生无想天五百大劫的果报,五百大劫中前六识不起,由于不能闻思修佛法,佛把它与地狱、饿鬼、旁生、盲聋喑哑、北俱卢洲、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等并列为“八难”之一,就是所谓长寿天难。这是佛教修行必须避免的陷阱和灾难。
...查看更多无分别智,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作意分别,网上经常有人说你不要去分别,你就有智慧了。其实这种理解是大错特错了, 不作意分别的话,那你睡着的时候就有无分别智了。
无分别智在修行初期可以理解为【“无”之分别智】, 首先它是一种分别智,其特点是【无】, 无什么呢? 就是人无我,法无我。
无分别智就是把我空掉的分别智。在我们修行的初级阶段,是有必要特别地作意寻伺分别的,时时提醒自己人无我,法无我。只有常观人法无我,才能认识万法之圆成实性皆无差别,这才成为真正【“无分别”智】
“根本智”与“后得智”:是指成佛时证的智,佛证“根本智”,同时无间起“后得智”,亦即智识双运。故佛可随缘做功德事业,而不为业力所牵引。智境不能言诠,如欲言诠,又非落言说不可。
...查看更多无分别智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