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方佛

"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五方佛源于本初佛,五方佛又称五智如来,他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对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即密宗金刚界密法五佛转智说。

五方佛——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

五方佛——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

五方佛都是谁

五方佛都是谁

相信诸位师兄都是听说过五方佛的,五方佛源于“本初佛”,他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对“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即密宗金刚界密法“五佛转智说”。金刚界曼陀罗,分为佛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佛为部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五方的概念,即把东、西、南、北加上中央合称为五方﹔与五方相配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了五方,自然就有了统治和管理五方的五方之神。战国时代,远古的五帝被附会为五方之帝,他们的佐臣则是五方神。而佛教在宇宙空间概念上提出三千大千世界的观念,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无量无边,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在方位上提出五方世界,五方世界各有一佛主管,即为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智如来。我国的嵩山地处中岳(属土),其它四方分别为东岳的泰山(属木)、西岳的华山(属金)、南岳的衡山(属火)、北岳的恒山(属水)。五岳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相配,又暗合佛教中的五方布局格式。

五方佛是密宗修行的主尊,象征的五种智慧中以法界体性智最重要,只有大日如来才具有这样的智慧。根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之方便,化现为五佛,并转识所生其余四智:

中央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金刚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

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宝相佛),代表平等性智;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微妙声佛),代表成所作智。

此五尊佛代表中、南、东、西、北正方。其中东、南、西、北四万的佛又称作“四方四佛”。他们同样都穿戴完整的八珍宝十三种庄严,安坐在莲花月垫之上。

五方五佛是佛教密宗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分别是:

中央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祖,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有了五方佛,便有了“五佛冠”。

密教中的“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等造像,头上都戴“五佛冠”,冠中有五化佛,以示五智功德。

佛门中还有一种“毗卢帽”,帽上有“毗卢遮那佛”的小像。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僧众举办盂兰盆法会时,首座僧要装扮成“毗卢遮那佛”,头戴“毗卢帽”领僧众诵经施食。

一,中央大日如来

佛身颜色:白色

代表意义:自性清净

净土名号:色究竟土

所转烦恼:无明烦恼

所净五蕴:色蕴

所成佛智:法界体性智

毗卢遮那佛,为梵语VairOcana的音译,意为"遍一切处"、"光明遍照"。由于毗卢佛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能使三干大干世界永放光明,能开发众生之善根,成办世间和出世间之事业,因此又得"大日如来"的尊号。依《大日经疏》卷一记载,大日如来的名称有三种意义:

1、去除黑暗、光明遍照义﹔

2、一切众务皆能成办义﹔

3、光明无生灭义。

大日如来是法界智慧的代表,可去除各种烦恼、止息各种灾难,又可增长定力和智慧及种种福德,能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风调雨顺,并得诸佛菩萨之庇护。

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身处在五方佛的中央,是五方佛的主尊,也称之为中尊,在他身坐的中央部位称之为佛部,颜色的分配是白色,中央佛部所掌管的功能,尊称为「法界体性智」,这个法界体性智的特色,正好与白色相匹配,那是人类世界之中无法体会的特质,

二,东方不动佛

佛身颜色:蓝色

代表意义:法性不变

净土名号:喜悦净土

所转烦恼:嗔心

所净五蕴:识蕴

所成佛智:大圆镜智

东方不动如来,梵语为Aksokhya,音译阿憴,意为"不嗔恚"。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阿憴佛在因地时,受大日如来的开示而萌发"对众生不起嗔恚"的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善快"。由于他的愿力所感,这一佛刹中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

依《大宝积经》所说,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缘多种,但是最根本的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释尊时代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从阿憴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此土的。因阿憴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故能使人们生活快乐,身体清净,内心安静祥和。

五方佛都是谁

阿憴佛(不动如来)坐在东方的位置,他所掌管的是金刚部,颜色的分配是蓝色,从唐卡的各类金刚的特色,表现出来金刚部所管辖的,是处理人类的灾难和医疗方面的功能,因此拥有息灾和医疗的特色。

三,南方宝生佛

佛身颜色:金黄色

代表意义:增益行愿

净土名号:具德净土

所转烦恼:我慢

所净五蕴:受蕴

所成佛智:平等性智

宝生佛,梵语Ratnaketu的意译,在一些显教经典里又称作"南方宝幢佛"或"南方宝相佛"。因其"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故名。他象征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代表一切诸佛的广大福德,能加持众生成就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大宝福德,圆满无上正觉是密教的重要膜拜对象。

密教经典《守护经》记载说,宝生佛左手持衣角当心,右手仰掌,象征宝生佛"满足众生所求"的本愿。因此宝生佛不仅能生出一切菩提心宝,也能生出一切众宝,济助众生的贫苦,圆满世间与出世间的福德资粮。

宝生佛(宝生如来)坐在南方的位置,所掌管的是宝部,颜色的分配是金黄色!所谓宝部的特色,是人类的财富、权力和寿命等等福报所在地。

四,西方阿弥陀佛

佛身颜色:红色

代表意义:平和安适

净土名号:极乐净土

所转烦恼:贪欲

所净五蕴:想蕴

所成佛智:妙观察智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a,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在中国汉地佛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观世音与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世界教化众生,接引有情。阿弥陀佛悲愿广大,慈心深切,而其念佛法门,又简单易行,因此,归依者极为众多,故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

阿弥陀佛成就光明无量之愿,其威神最为第一,能使一切众生愉悦欢喜,面貌庄严,身意柔软,而生善心,无复苦恼,延年益寿,命终之后皆得解脱。

阿弥陀佛是坐在西方,他所掌管的是莲花部,分配的颜色是红珊瑚色,而莲花部的特色,是管理人类的情绪,他们经常使用的是悲心和慈心,其中以观音菩萨的大悲心是最为闻名。

五,北方不空成就佛

佛身颜色:绿色

代表意义:一切成就

净土名号:胜业净土

所转烦恼:嫉妒

所净五蕴:行蕴

所成佛智:成所作智

不空成就佛,梵语Amogha-sidhi的意译。在五方佛中,此佛的方位在北方,代表大日如来的成所作智,所以也象征能以大慈的方便,成就一切如来事业及众生事业。据密教所传,此佛的印契为施无畏印,即左手执衣角,右手舒掌,竖起五指,掌心向外。

这一印相象征这位佛拔济有情与所作成办的功德。依佛经所载,修行者在此佛的加持下,能成就诸佛事及有情事,也能成办自利利他之行,远离烦恼,成就事业。

不空成就佛坐在北方,他所掌管的是羯磨部或者称之为事业部,分配的颜色是绿色或者是黑色,而事业部掌握的是人类事业的成就,和运气的好坏,唐卡之中以绿色为代表的有绿度母、绿财神等。

五方佛都是谁

上面就是关于五方佛都是谁的讲解了。禅的精髓是当代人士提升智慧的非常有效最直截的途径。通过感悟禅宗智慧,人们可由事业的成功走向人生的成功、觉悟,且终生受用。

...查看更多
南怀瑾老师:“五方佛”的秘义内幕

南怀瑾老师:“五方佛”的秘义内幕

相信诸位师兄都是听说过五方佛的,五尊佛中,正中者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接下来是南方欢喜净土宝生佛、东方妙喜净土阿閦佛、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北方胜业净土不空成就佛。而且南怀瑾大师也是开示过五方佛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南怀瑾大师开示的内容。

我们要了解,大乘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无论哪一方位,所谓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等等,十方三世都有佛,处处有佛,每个人都随因缘、业力、性情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学佛、念佛因缘的差别。

譬如我们对五方佛的观念。我们看到法师们放焰口,或修密宗时头上戴的帽子,或绣或绘着五方佛,也就是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注意啊!别的地方都讲空,只有北方讲不空,不空是什么?不空就是有嘛!根据《华严经》的道理,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换句话说,十方三世诸佛就是一位佛,乃至一切众生,也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

以道理来讲,宇宙万有自性本体的功能就是一个,它起用而变化成万相。因此,以《华严经》的密教道理而言,释迦牟尼佛等等,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包括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药师经的济世观》

------------

怀师: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是算命、看风水的阴阳家,中国人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就是相当于佛学的五蕴,这其实也是个比喻。东方属木,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力最强的是草木,生生不已,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所描述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木具有很强的生发力量,我们地球最初形成的时候,首先出现的就是草木,就连从一千多年前的坟墓里挖出来的种子,经过培养,还能重新发芽成长。木属于行蕴,代表那股生生不已的力量。

南方属火,火属于想蕴;北方水属于受蕴;西方金属于色蕴;而中央戊已土属于识蕴。

中国阴阳家有两句话:“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这是地球文化,土能生长万物,含藏万物,识蕴也有这个功能,所以识蕴属土,这是听到他们的比喻而联想起来的。

李居士:五蕴也叫五阴,老师刚才说行蕴代表了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似乎代表的是“阳”的那一面,而不是“阴”的那一面,那为什么不叫“五阳”呢?

怀师:在佛学里,修持没有成就以前叫阿赖耶识,叫作众生的妄心,那是阴的一面;而修行成佛以后,就不叫阿赖耶识了,叫如来藏识,那就是阳的一面了。

修行并不是断了什么,而是回到本来。五蕴是对凡夫众生讲的,成佛以后就不叫五蕴了,叫五方佛,这是密宗所用的秘密,现在都给你们讲透彻了。

空本身就是有,空就包含了一切,能生一切万法。密宗自己认为比显教高,其实密宗是佛涅槃后,佛弟子们中的一派,他的修法属于“一切有”部。不管是显教还是密宗,都认为空、般若第一。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唯心的那个作用是不生不灭的,唯物的也是不生不灭的。这个秘密《楞严经》里有讲,以后我们作总结论的时候还会提出来讲。

你转识成智成佛以后,色蕴(金)就变成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西方极乐。行蕴(木)则转成东方琉璃世界,东方药师佛和阿閦佛在东方琉璃世界。想蕴(火)变成了南方宝生佛。受蕴(水)变成了北方不空佛。而识蕴(中央)则变成了毗卢遮那佛。

南怀瑾老师:“五方佛”的秘义内幕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的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所以释迦牟尼佛,乃至阿弥陀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而已。真正的佛,总体的佛,就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是色界天成佛的,是报身佛。所以说唯心可以成佛,唯物也可以成佛,不过要真正转物就需要真功夫真本事了,所以说学佛是一个大科学。

这些都是大秘密,是佛学的内幕,现在都替你们揭穿了。大毗卢遮那佛的密宗修法是最大的一部,包括了日本的东密和西藏的藏密,中国翻译成大日如来,日本人就拿大日来炫耀自己。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假定以我们地球做中心向东方走,无量无边的世界,有阿閦佛、药师佛。药师佛的世界无比的庄严,无比的清净;南方有宝生佛,非常光明照耀;西方有阿弥陀佛;北方不空佛,不空哦,没有空;中央是毗卢遮那佛,是总体的佛,这叫五方佛。和尚做法事头上戴的帽子,就画有这五方佛。

密宗所谓密是最明显的道理,然而最显易之理自己不懂,这才是真正的秘密。显教修法大半走“去恶为善”的路线,舍妄念、烦恼而求证菩提的空性,然后用空性菩提去转习气。密宗之秘,在于“烦恼即是菩提”。学佛与成佛,没有舍弃哪一点,当下我就是佛,不增也不减,本来就不增不减,不需要你舍弃哪一点,空掉哪一点,所以显教讲空,在密法看起来,也只是一个方便而已。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众生的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法,因此学佛修法乃至成佛,决不是舍弃了任何一点,更不需要舍弃妄念而证菩提,因为妄念本身就是菩提。何以故?妄念、烦恼的自性本身就是非空非有,因其不能真实存在,所以它非有;因其能生生不已,所以它非空。显教某些法门是抓住一面,舍恶而取善,舍有而取空,或舍空而取有。密法同华严宗一样,是合一的,圆满的,不取不舍,不增不减,众生本来是佛,要你自己信得过。

就显教的理来说,要去除贪嗔痴慢疑,断惑才能证真;就密教之理来说,非增非减,非取非舍,自他不二,知五毒本身就是佛性,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转识成智,是由凡夫转成圣人。密宗转都不要转,凡夫即是圣人。

知道嗔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转成东方不动如来。 (大圆镜智)

知道贪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转成西方阿弥陀如来。(妙观察智)

知道痴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转成中央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

知道慢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转成南方宝生如来。(平等性智)

知道疑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转成北方不空如来。(成所作智)

所以,佛法中有这门密宗,密就在这种地方,转不过来,理证不到,修持不到,信不过,那就很糟糕。懂了一点密法,把这些看作空洞理论,没有去修证到,以为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乱用贪嗔痴慢疑,自己反而落因果下地狱不能自救了,很严重。

因此,密法真的说便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切凡夫人心的根本就是佛性,证得到、见得透、信得切,当下就转。所以密宗人说禅宗是大密宗,其理由在此。这个法门秘密的重点就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说方法上有秘密,方法上有秘密那是花样,只能算是方便而已,身上的气脉、发光动地等都是方便,不是真正的秘密。我几十年来,素来不肯传这个法,因为世上真正的密宗大法,没有几个人有资格学,一般人一提到密宗,神秘观念就来了,这已经没资格学密宗。

问:密宗的修法不像显教需要断惑证真,而是即烦恼是菩提,贪嗔痴慢疑即是五方佛。那么五方佛与五蕴又有什么关系呢?

怀师:《心经》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一般人总认为空掉了五蕴才能成佛,密宗则不然,密宗从果地修,认为五蕴就是佛,五蕴就是五方佛,同贪嗔痴慢疑一样。

由此,大家需要了解,《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有个秘密在此,你们般若不够,所以不能见道,不能成佛,是你“照”见五蕴皆空,哪个“照”在照?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不空了,五蕴就即身成就,都随你那个“照”而转的。把这个道理弄懂,五蕴即成五方佛,就好修法。换句话,身心的本身就是佛。

为什么说五蕴同五毒立刻就是五方佛?这个理要去参,不是听懂了就是,你们根本还不懂。为什么显教说想蕴一切都要空?为什么密宗要用观想?为什么想蕴与无量光配合在一起呢?这些参透了,白骨流光道理也都融会了,一点贯通了,参透了一层,你的见地就跃进一大步,足见理不参透不行的。

任何法门,任何宗派都是这样,任何修法都重见地!见地就是理!见地不透不行。你说我们净土讲信就够,信才难呢!不穷其理,统统变成迷信了。真正的净土岂止三经一论!华严境界全部都要参透,所以全部八十卷《华严》,开始由信转入,最后才归于净土。为什么把净土放在最后?足见此信之难。换句话,一切佛法成就都是真净土。要把这个理搞清楚。

五种根本烦恼为什么立刻会转成五方佛?比如想蕴,妄想最厉害了,妄想也是想,三十七道品也是想,般若境界也是想,五遍行中的想与思都是想。想转成佛怎么转?不需要转,想就是他,是嘛!念佛本来他在念,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众生想的业力所造成,所以观想成就是会造一个国土,但是怎么叫观想成就,这同妄想不同,这就要参了!你们不参,但信得过吗?信不过,对外尽管吹,对内自问:唉!我毫无成就。这信都靠不住。为什么大慢可以成就南方宝生如来?南方琉璃国一片光明又代表什么?都没有参究!如果把这些话头参通了,或参通了一点,所有密法修持的成就就不同了,你以为密宗不要穷教理?开玩笑!

密宗传到中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没落下去了,你看唐代至今的密宗堕落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呢?好奇、迷信!喜说梦话、谈功夫!越来越神经了。密宗是个大法,但越来越没落至此程度,因为大家不肯穷理。所以今天我很沉重、很严重的告诉你们。

南怀瑾老师:“五方佛”的秘义内幕

上面就是关于南怀瑾大师开示的“五方佛”的秘义内幕了。顿悟禅意,晶莹剔透的感悟,就是发现一个新观点或者视点,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看清人生方向……禅的智慧为处在利欲纷争的尘世里,注入了一股除去烦恼的清泉,是当代最能福佑世人无尽的智慧宝藏之一。

...查看更多
五方佛分别是哪几尊佛

五方佛分别是哪几尊佛

相信诸位师兄都是听说过五方佛的,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中央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大日如来是法界智慧的代表,可去除各种烦恼、止息各种灾难,又可增长定力和智慧及种种福德,能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风调雨顺,并得诸佛菩萨之庇护。毗卢遮那佛,为梵语VairOcana的音译,意为"遍一切处"、"光明遍照"。由于毗卢佛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能使三千大千世界永放光明,能开发众生之善根,成办世间和出世间之事业,因此又得"大日如来"的尊号。依《大日经疏》卷一记载,大日如来的名称有三种意义:

1、去除黑暗、光明遍照义﹔ 2、一切众务皆能成办义﹔ 3、光明无生灭义。

东方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 阿憴佛,又称不动如来,梵语为Aksokhya,音译阿憴,意为"不嗔恚"。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阿憴佛在因地时,受大日如来的开示而萌发"对众生不起嗔恚"的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佛刹名为"善快"。由于他的愿力所感,这一佛刹中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依《大宝积经》所说,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缘多种,但是最根本的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释尊时代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从阿憴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此土的。因阿憴佛的妙喜世界转生,故能使人们生活快乐,身体清净,内心安静祥和。

五方佛分别是哪几尊佛

南方宝生如来代表平等性智 宝生佛,梵语Ratnaketu的意译,在一些显教经典里又称作"南方宝幢佛"或"南方宝相佛"。因其"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故名。他象征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代表一切诸佛的广大福德,能加持众生成就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大宝福德,圆满无上正觉是密教的重要膜拜对象。密教经典《守护经》记载说,宝生佛左手持衣角当心,右手仰掌,象征宝生佛"满足众生所求"的本愿。因此宝生佛不仅能生出一切菩提心宝,也能生出一切众宝,济助众生的贫苦,圆满世间与出世间的福德资粮。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a,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在中国汉地佛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观世音与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世界教化众生,接引有情。阿弥陀佛悲愿广大,慈心深切,而其念佛法门,又简单易行,因此,归依者极为众多,故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阿弥陀佛成就光明无量之愿,其威神最为第一,能使一切众生愉悦欢喜,面貌庄严,身意柔软,而生善心,无复苦恼,延年益寿,命终之后皆得解脱。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不空成就佛,梵语Amogha-sidhi的意译。在五方佛中,此佛的方位在北方,代表大日如来的成所作智,所以也象征能以大慈的方便,成就一切如来事业及众生事业。据密教所传,此佛的印契为施无畏印,即左手执衣角,右手舒掌,竖起五指,掌心向外。这一印相象征这位佛拔济有情与所作成办的功德。依佛经所载,修行者在此佛的加持下,能成就诸佛事及有情事,也能成办自利利他之行,远离烦恼,成就事业。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五方的概念,即把东、西、南、北加上中央合称为五方﹔与五方相配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了五方,自然就有了统治和管理五方的五方之神。战国时代,远古的五帝被附会为五方之帝,他们的佐臣则是五方神。而佛教在宇宙空间概念上提出三千大千世界的观念,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无量无边,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在方位上提出五方世界,五方世界各有一佛主管,即为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智如来。

五方佛分别是哪几尊佛

上面就是关于五方佛的介绍了。我们要知道禅悟,必须靠你自己去发现、去追寻、去领会、去实践。光用嘴巴问或者只会用嘴巴说,你的思想或思维只是在那里“原地踏步”,无法领悟禅的真谛。

...查看更多
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

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

相信诸位师兄都是听说过五方佛的,不过今天并不是要介绍五方佛,而是介绍五方佛心咒。此五佛心咒,具一切佛之功德,能成就一切事业,一切种智,其大无边,书之莫罄。五方佛即表五智,持此心咒,能成就一切功德,命终之时,证五智佛。

五方佛心咒正确念法

chìtuónǐ.ējiālà.mìlīzhù.

叱陀你。阿迦罗。蜜?o柱。

bōlīdánlàyē.níngjiēlī.

般o怛罗耶。揭o。

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

五方佛心咒是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的咒。无论他有何妖术邪法,只要诵持这五方佛心咒,就能把他的妖术邪法破了。不单破人间的妖魔鬼怪,还能破天上的天魔外道。当遇到天魔外道时,就诵此五方佛心咒,他就不能恼乱你的心,不论他有什么法术都不灵验了。

五方佛心咒解读

叱陀你

「叱陀你」断他咒术破罗网,解除横死消灾障救拔一切冤苦业,清净光明更吉祥。

断他咒术破罗网 解除横死消灾障

救拔一切冤苦业 清净光明更吉祥

天魔外道和一切妖魔鬼怪也有他们自己的咒术,可是你一诵这个咒,就能破他们的邪咒。所以说「断他咒术破罗网」,破魔的罗网,破魔王一切的神通。「解除横死消灾障」,本来应该横死,或者有什么大难,水难、病难、灾难,一切的横死,好像被车撞死,飞机掉下来死,或者火车失事死,汽车失事死,这些横死,叫横难。念这个咒,横难就没有了,可以破了,所以他能破人家咒。破一切的灾障。「解除横死消灾障」,一切的难都可以消了。「救拔一切冤苦业」,什么冤业苦业,这个咒都可以救拔。「清净光明更吉祥」,诵这个咒。可以得到清净光明妙吉祥。

阿迦罗

「阿迦罗」无上大悲心印文,西方莲华部众神更加慈悲兼喜舍,妙运巧夺造化功。

无上大悲心印文 西方莲华部众神

更加慈悲兼喜舍 妙运巧夺造化功

阿迦罗这个咒,就是无上大悲心,无上大悲咒。「无上大悲心印文」,心印这种妙法。「西方莲华部众神」,西方莲华部一切护法善神。「更加慈悲兼喜舍」,你要用大悲心、大慈心、大喜心、大舍心,四无量心用圆满啦,「妙运巧夺造化功」,你要是会用,用得恰倒好处,可以夺天地造化的功能,令这个应该死的人不死,应该坏的人不坏,不如意的事情,都能化为吉祥。这就是能巧夺造化,这种功用是很妙的。所以你们各位要知道,从这里开始是五大心咒,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用的,在楞严咒里边是最重要的。

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

密o柱

「密o柱」擎山持杵遍虚空,东方金刚镇魔军八万四千常拥护,能使行人入大中。

擎山持杵遍虚空 东方金刚镇魔军

八万四千常拥护 能使行人入大中

密o柱,翻译成金刚,是一百八的金刚之一。这是属于东方的金刚部,是金刚部的咒心,所以说:「擎山持杵遍虚空」,这是八万四千金刚菩萨,擎山持杵遍虚空界。「东方金刚镇魔军」,东方的金刚部,来镇服一切的天魔外道,把天魔外道镇服了,修行就容易清净,容易用功修行。所以修道要内功外德,里头要有功,外边要培植德行。「八万四千常拥护」,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常拥护你。「能使行人入大中」,能使修道的人,得到楞严大定,常常生出真正的智慧。

般怛耶

「般怛耶」般。翻「生」。怛。翻「宝」。施食云。萨不答。的捺。翻云「出生妙宝」。宝生佛名。妙宝心咒。属南方部。

如意轮宝妙难思 南方化生无畏施

心咒受持塬形现 魑魅魍魉铁吸石

「如意轮宝妙难思」,这是妙宝心咒,也好像如意宝珠一样不可思议。「南方化生无畏施」,南方的宝生部变化无穷。有无畏的?咽?,如意宝珠普遍施给一切众,令他们都得到种种宝藏。「心咒受持塬形现」,这五大心咒一念,无论什么妖魔鬼怪皆现塬形,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东西。「魑魅魍魉铁吸石」,无论是魑魅魍魉,或是什么怪物,你一念这咒,就像吸铁石一样,把他吸住,他便不能变化。这真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叁昧真实义。」诵经持咒修一切的法门都要诚心,斋戒沐浴,身心清净,息灭一切的妄想,来修这个法门,才能得到感应道交,如回应声。若你没有诚心,什么灵验的咒也都不灵了。所以说「心诚则灵」。心若不诚则不灵。什么叫诚?就是没有怀疑心,真正信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真正信咒的力量是没有不成就的。你若有真正的诚心,修行就有成就,没有诚心就没有成就。有的人往往修行了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感应,是不是佛法不灵?或者经咒没有感应道交的力量?不是的,就因??你没有诚心,马马虎虎的,敷衍了事,苟且塞责,好像随喜大众,没有拿出真心来。所以我们学楞严咒要具足真实的心,这是最要紧的。

「??揭?o」最上作法金刚心,转轮成就北方尊智慧正定戒根本,大圆满觉人天钦。

最上作法金刚心 转轮成就北方尊

智慧正定戒根本 大圆满觉人天钦

??译最上,揭?o译作法,这是「最上作法金刚心」,密咒内的金刚心。「转轮成就北方尊」,揭?o又译转轮,是大轮心咒,这是属北方成就部的成就佛所管的。「智慧正定戒根本」,修道的人有大智慧,有大定力。要有正定必先持戒,戒为最根本的基础。若没有戒,便没有定,便没有慧。「大圆满觉人天钦」,你成佛了,得到大圆满觉,人天都钦佩你,恭敬你。这从「叱陀你」开始到「??揭?o」的五大心咒,其奥妙是说不完的那么多。

五方佛心咒是什么咒

上面就是关于五方佛心咒的介绍了。我们平时若是念诵佛经的话肯定是很好的,当然我们修行佛经的方式是很多的,我们也是可以去听诵和抄写佛经的,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修行佛法。

...查看更多
结语

在佛教密宗里,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南方欢喜净土宝生佛、东方妙喜净土阿閦佛、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北方胜业净土不空成就佛。这五尊佛代表中、南、东、西、北正方。其中东、南、西、北四方的四佛又称四方四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