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加行

"

五加行通常为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和上师瑜伽。皈依是进入佛门的标志;发心是区别大小乘的分水岭,修行时应明确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光有皈依和发心还不行,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所造的自性罪和佛制罪,一定要通过念修金刚萨埵得以清净;同时,成佛需积累广大福慧二资,这就要供曼茶罗;最后依靠上师加持,遣除相续中的所有障碍,现证诸法的实相境界,就要修持上师瑜伽。藏传各派的五加行内容和次第顺序略有不同,但内涵完全一致。

五加行——五种加行,是佛教的名词术语

五加行——五种加行,是佛教的名词术语

如何修持五加行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就是能够知道五加行,其中有些师兄就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修行五加行,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如何修持五加行

除了个别上等根基的弟子,只需要上师的直指心性就可以顿悟之外,大多数修行人还是要严格的按照次第来修。如果没有打好前行或加行的基础,就茫茫然直奔正行,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可能还会碰到很多修法的违缘,所以我要求各位在自己还没有成为合格的法器前,不要去求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就好比盖楼房一样,你不可能一下子就盖到楼顶吧,还是要从地基打起啊,从一楼二楼慢慢地盖起来的。

顶果钦哲仁波切说过:“不要以为前行是比较低级的简单修持,不如大圆满或大手印深奥,事实是,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它具有关键的重要性,是一切修持最重要的基础。”前行和加行是集多少大成就者修行的感悟和体会,一代代殊胜传承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前行和加行的法门,基础打好了,自己的根基与法相应了,再跟着证悟者的足迹次第地修行,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行人。修前行加行可能大家觉得很枯燥很累,但是你们想想,我们在六道里已经轮回了这么久,要积累多少资粮,才会在今世遇到无上密法遇到具德上师,所以希望大家珍惜这么珍贵的机会,发个誓言表个决心,必须要下番功夫,把前行加行修圆满了。

这次先给大家五加行的传承,五加行分别为:

五 加 行

一、念皈依偈 10万遍

二、磕大头 10万遍

三、金刚萨埵(百字明) 10万遍

四、曼扎 10万遍

五、上师瑜伽 100万遍

首先完成第一和第二两个加行,可以边念皈依偈边磕大头,同时完成。“皈依”是进入佛门的标志,通过皈依建立正信正念。“磕大头”属于上师瑜伽“七支供”的顶礼支,以五体触地顶礼而清净五毒烦恼,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然后再通过念修“金刚萨埵(百字明)”得以清净累世的罪业;成佛需要积累福慧二资,这就需要供"曼扎",最后修持"上师瑜伽",依靠上师的加持,去除相续中所有的障碍。整个加行的修行次第应该是这样的。

大家平时应多看«大圆满前行»和«入菩萨行论»等经著,重点修习发菩提心。

任何善法都有加行、正行、结行三个环节,若能在每一环节上把握要点,做到三殊胜,就能成为功德无量的善法。 所谓三殊胜,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即无我而为利益众生去修行;中间是正行无缘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即行善时专心致志,安住于无缘,不著一切相而行诸善法,《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行一切善法。如果身体在行善,心里却在胡思乱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作表面善事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大家应当对此加以重视。认认真真、心不散乱、如理如法地去行持;最后是结行回向殊胜,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就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很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就是摄集所作的善根,通过回向令善根广大无尽,令善根永不失毁,且蒸蒸日上,这样即使微尘许的善法也能转为成佛的资粮。

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首先没有发广大菩提心,中间若以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也没有种成佛的因,只种了世间福报的因。无论学什么佛法、做什么善事,必须要具足三殊胜。平时你念咒诵经、布施供养、放生、转经轮等,开头都要有一个发心,中间不被分别念中断,心不散乱,最后要作回向,这三者是不可缺少的。希望行持善法的所有人,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间,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上,只有这样,你的善根功德才会无边无际。

如何修持五加行

☼ 皈 依 偈

观秋松努得些匝瓦松 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

匝隆特来让欣向秋森 脉风明点自性菩提心

洛喔让欣突吉经阔拉 本性自性大悲坛城中

向秋宁布巴得夏森切 乃至胜义菩提恒皈依

☼ 大圆满心髓皈依境的具体观想方法

为了遍布虚空的无量众生获得究竟佛果,所以修持此深奥妙法,请诸佛菩萨加持!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如何发心,我即如是发心!

五加行开示(一):如何修持五加行 白玛达曲仁波切

皈依并磕大头,先观想自己所住之地皆是由各种珍宝所成庄严悦意之清净刹土,地上没有凸凹不平,地面如明镜般平整光洁,自己对面之中央有一棵如意宝树,树分主干和四支干,布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虚空,支干上长满树叶花朵和果实,中央的主干略高一点,其上有八雄狮所抬宝座,上有莲花座,日轮垫和月轮垫三层重叠之座垫上,坐有具德根本上师,其体性为摄集十方三世诸佛之总体,具有无与伦比悲愍之宝藏,其外相为大金刚持莲花生大士,圣容洁白红润,一面二臂,坐国王享有之坐式,右手持黄金五钴金刚杵,作降伏状,左手结等持印并持天灵盖,盖内满盛甘露,其上之长寿宝瓶中有不死本智甘露,瓶口有如意宝树严饰,身着披风,法衣和衬袍,与本智海胜佛母和合成为二无分别。佛母尊身白色,左手持满盛甘露之天灵盖,右手持钺刀。前面支干之莲台月垫上坐有佛祖释迦牟尼,周围有贤劫千佛围绕,诸尊身色为白、黄、红、绿、兰等色,皆是殊胜化身梵行之装束,并具顶髻足轮等三十二妙相和八十随好,结金刚跏趺坐。右边之枝干之莲台月垫上有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等八大菩萨,周围有诸菩萨和圣贤僧众围绕,诸尊着圆满报身之十三饰品,作利益众生不辞辛劳之表相,皆是双足相并而站立。左边枝干之莲台月垫上有阿难、目犍连、舍利子等声闻缘觉之二胜,周围有声闻、缘觉会众和圣贤僧众围绕,皆着梵行之装束。后面支干上虹光中叠放珍贵妙法之经函,并发出梵文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之声,其顶端叠放有六百四十万卷大圆满密续宝典,光灿耀眼。中央主干之莲花生大士头顶上,上下之间不接触重叠坐有法身普贤至具恩上师之间的大圆满十八代传承上师诸尊,莲花生大士周围之上中下三层有历代上师,本尊圣众和玛姆空行会众。这五个方向的树枝,中间是师宝,前面是佛宝,左右两边的菩萨、声闻缘觉是僧宝,后面是法宝,这些也就是上师三宝。在诸尊之空隙之间有由本智和羯摩所成之父系诸护法会众围绕,他们皆是面向外而立,作回遮修习胜妙佛法之一切违缘灾障,使外面的诸障碍不能侵入。又有母系诸护法会众围绕,她们皆是面向内而立,守护使佛菩萨的事业永不失散,内之悉地不使外出。他们都有无量的慈悲、智慧与威德。一切上师三宝、善神护法身上都放射出无量的光芒,彻照整个法界。在这样庄严殊胜的皈依境面前,父亲在自己的右边,母亲在自己的左边,前面是所有的冤亲债主、怨敌魔障,后面是一切如父母之众生,他们与自己一起跪在皈依境前,身、语、意恭敬顶礼。身恭敬,磕头礼拜;语恭敬,念诵皈依偈、赞叹文;意恭敬,下决心:从今以后,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完全地依止你们,虔诚地祈祷你们,直至证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我唯一的皈依处就是上师三宝,唯一的怙主就是上师三宝;我要跟随上师三宝修学无上法门,为救度众生而早日圆成无上佛道!以虔诚激动的心情祈请上师三宝赐予护持。开始磕大头并念诵皈依偈,对皈依境之诸尊生起殷切敬信故,由圣众尊身发出五色光芒,照射到我和一切众生之身上,清净我们从无始以来所积的业和烦恼及罪障等,如同太阳照射黑洞得以明亮。磕大头时,双手合空心掌,观想掌中有如意宝珠,高举至头顶时想无始劫以来身体所造的业都消出去,放在喉咙处时想无始劫以来口所造的业都消出去,放在胸口处时想无始劫以来意念所造的业都消出去。每次五体投地时想我和一切众生身上的贪、嗔、痴、慢、疑五毒都消出去了,身体起来时得到了佛的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果性智五大智慧。磕大头完成之后,观想我和一切众生如同惊弓群鸟顿时飞腾,纷纷融入皈依对境诸佛之身。皈依对境前面枝干周围诸眷属化光融入主尊释迦牟尼佛之身,右边枝干之诸眷属融入主尊观世音菩萨之身,左边枝干之诸眷属融入舍利弗之身。以上诸尊均融入后面枝干诸法宝经函之中。诸法宝经函均融入莲花生大士之身。周围空中之传承上师本尊,空行和护法会众皆融入莲花生大士之身。莲花生大士亦化成光团,光团从外围逐渐消失隐没。则不作观想入定片刻。从此出定后,并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为遍布虚空的无量众生获得究竟佛果作回向。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扎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噶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将华华屋杰达钦巴当 文殊师利勇猛智

根德桑波得央得因得 普贤慧行亦复然

得达根杰吉色达洛协 我今回向诸善根

给瓦德达檀嘉 德欧 随彼一切常修学

迪森夏波嘉瓦檀嘉吉 三世诸佛所称叹

欧瓦刚拉巧德阿巴迪 如是最胜诸大愿

达格给沃匝瓦德根将 我今回向诸善根

桑波秀协 德欧瓦杰 为得普贤殊胜行

门蓝嘉波德达巧格作 殊胜之最发愿王

塔义卓瓦根拉潘协将 利益无边诸众生

根德桑布坚波永哲得 圆满普贤行愿力

阿松内南玛利东瓦效 三恶道众尽解脱

成就所愿誓言

桑吉格森尼波辛拉当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丘涅摩杰定波辛拉当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给敦摩协敦波辛拉吉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杰达欧瓦门蓝哲巴效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成就所愿咒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至此,第一、第二两个加行圆满修持完毕,后面的加行我再传授。希望大家要每天坚持,可以从一百个慢慢磕起,在磕头过程中,身语意要集中精力,不要胡思乱想,心中尽量把皈依境观想清楚,刚开始的时候肯定观不起来,那也要对皈依境有清净的信心,然后再尽己所能的观想和顶礼,祈祷上师和三宝的加持,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要善始善终这样才能功德圆满。

以上的内容就是如何修行五加行,师兄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虔诚,这样我们能够体会到的含义才会更加的多,而且也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了解到佛法中的智慧。

...查看更多
什么是五加行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就会知道五加行,其中有些师兄已经了解到了其中的含义,但是也有一部分刚刚开始修行的人不太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什么是五加行吧!

什么是五加行

五加行即五种加行,是佛教的名词术语,即修行者通过完成巨大数量的五种实修,可以获得稳固的佛教见解和基础。通常在藏传佛教里是通往修行密法的基石,而在汉传佛教里也有隐含的方式提出。

什么是五加行

五加行通常为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和上师瑜伽。“皈依”是进入佛门的标志;“发心”是区别大小乘的分水岭,修行时应明确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光有皈依和发心还不行,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所造的自性罪和佛制罪,一定要通过“念修金刚萨埵”得以清净;同时,成佛需积累广大福慧二资,这就要“供曼茶罗”;最后依靠上师加持,遣除相续中的所有障碍,现证诸法的实相境界,就要修持“上师瑜伽”。藏传各派的五加行内容和次第顺序略有不同,但内涵完全一致。

什么是五加行

为了我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含义,在修行的过程中,是可以去详细的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修行效果可以更加的好,这样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佛法。

...查看更多
四加行和五加行分别是什么

在佛门中不仅仅是有四加行也是有五加行的,但是很多的师兄只听过见过,并不知道四加行和五加行是什么,其中的含义有哪些,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四加行和五加行分别是什么

四加行分为四共加行和四不共加行,四个共加行分别是人身难得、无常、使心转向法的修行、轮回皆苦,四不共加行分别是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献曼达、上师相应法。五加行是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四加行,就是在加行位里面要伏除二取;也就是说要对于所谓的能取、所取,要能够把它伏除。也就是说,在我们进入大乘的见道之前,我们必须要先知道,我们觉知心的所取跟能取它的虚妄性。

暖 :出定之时顶上温暖,身毛孔中恒出诸香,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续复见身体温暖,悦愉快乐,颜貌熙怡,常少睡眠,身无苦患;顶 :出定入定,恒见顶上火出,如真金光,身毛孔中亦出金光,如散粟金,身心安乐,如紫金光明,还从顶入。

忍 :四谛(苦、集、灭、道)能信解忍可,而不动摇;苦谛:人生由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集谛:由自心所起贪、瞋、痴等烦恼为因而集起;灭谛:息灭烦恼,即入涅槃,不生不灭,寂静安乐。

道谛:寂灭涅槃,由修三学、八正道而成就;三学:一增上戒学,严格遵守戒律;二增上定学,修习禅定;三增上慧学,观察思维,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命:如佛说的正确生活。

世第一 :此为最上第一,即将超入出世间。注:四加行的修行,暖必入涅槃,顶终不断善(根),忍不堕恶趣,(世)第一入离生(见道)。

五加行,皈依和大礼拜,并不是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是念“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脉气明点清净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胜义菩提恒皈依”。这个要念十万遍,磕十万个大头,这是前面的二十万加行。

第三十万的加行叫发心,“火!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轮回相续漂泊众有情,自性光明法界中休息,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

第四个十万就是金刚萨埵百字明。百字明是忏悔之王,不管以前干过什么坏事,只要今生能够用心修持十万遍及以上百字明,业力就可以完全净化。


百字明就像洗衣粉一样,它可以把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完全洗干净。一天之内,不管你造作了多大恶业,晚上睡觉前虔心修持21遍百字明,当天的业力就洗干净了。

如果念满三到七遍,业力就不会继续增长,停止在那儿,但不能从根拔除。所以,能念满21遍是最理想的。如果没办法一下子念完十万遍百字明,每天至少念够21遍就非常好了。

第五个加行就是供十万曼达拉。很多人认为光忏悔就好了,但我们不能只拔草,还得播种施肥,才能结出果实。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自己念经持咒等都是播种福报。

现在有些弟子走极端,要么一天到晚念经持咒却不忏悔,不拔草。就像在有毒的土地上种粮食一样,最后长得都是毒果。有些人天天忏悔却不播种,地干净了不代表果实自己就能掉下来,不播种就没有收获。

凡夫俗子,盖庙、供佛像、供僧、做慈善各个项目都捐一点,其实这个太少了。如果经常拿整个宇宙来供十方诸佛菩萨,就叫供曼达拉。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要利益众生的范围。我们把宇宙里美好的一切都拿来供佛,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皈依是第一个十万,做大礼拜是第二个十万,发菩提心是第三个十万,百字明是第四个十万,供曼达拉是第五个十万,这叫五十万加行。

四加行和五加行分别是什么

当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是能够知道佛门中讲解的含义都有什么,而且也可以知道自己修行佛法的功德,所以师兄在修行时,一定不能有任何的杂念,这样对我们的感悟和体会是非常的有影响。

...查看更多
为什么要修行五加行

五加行是佛门中的智慧,很多的师兄都想要知道五加行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修行五加行,它对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帮助,那么下面我们就去看看吧!

为什么要修行五加行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会不会取得成就,都取决于五加行修得怎么样!我们知道如果不断除和摧毁阿赖耶识,永远不可能证悟空性。那么依靠何种特殊力量,我们可以断除阿赖耶识,开启心的本性?所有这些问题的唯一答案,我们要证悟唯一的办法是:

一、修五加行,让自己的根基成熟;

二、找到有大圆满证悟经验的具格金刚上师,通过上师的加持,用这个力量把阿赖耶识层面摧毁,直接进入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我们通过修金刚萨垛,以四对治力念诵十万遍百字明,来清净无始以来的自己所造的罪业,否则未得到有效清净的罪业是是证悟的严重障碍。我们进一步修曼荼积累资粮,积累很多资粮后,我们就会得到很大的力量和能量以便摧毁阿赖耶识,积累资粮最好最善巧的方法就是修曼荼。上师瑜珈是通过上师的加持推动我们向证悟前进,但注意不是所有上师都有加持。虔诚心的力量可以得到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再加上真正有修证的上师本身的加持。这两者结合,我们会得到大量资粮和力量。


总结一下,加行力量+上师加持力量=摧毁阿赖耶识。不修加行没有力量摧毁相续中的阿赖耶识,通过禅定打坐也解决不了,相续中的烦恼杂念尽除不了。每一次打坐都在阿赖耶识上无法再深入。修四禅八定时,当修行人感觉到虚空与心融为一体时,以为自己证悟了,其实也只是阿赖耶识的感觉,没有办法去突破阿赖耶识的范围。修行只有一条路,一定要从外加行、五加行开始修,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指出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是汉藏所有教派都公认的不二之路。其中主要靠出离心和菩提心积累特殊力量来摧毁阿赖耶识!修加行要花一定工夫,三年,五年或更长,不能急着要结果。过程非常重要,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修。

华智仁波切弟子有的修了十几遍甚至二十几遍的,但他们最后都证悟了。要靠修前行加行具备证悟的所有条件,我们内心这么浮躁,贪嗔痴我慢的五毒烦恼这么严重,没有加行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获得证悟的。一旦缺少加行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就没有推动力去摧毁阿赖耶识,进入如来藏,获得真正的证悟。

——敬录自《再论五加行》

为什么要修行五加行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就是能够体会到很多的内容,而且也是可以知道佛门中究竟讲解了哪些内容,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但是为了我们修行的效果能够更加的好,也是要知道修行的禁忌。

...查看更多
结语

五加行即修行者通过完成巨大数量的五种实修,可以获得稳固的佛教见解和基础。通常在藏传佛教里是通往修行密法的基石,而在汉传佛教里也有隐含的方式提出。任何一部汉传佛教经论都没有说不需要顶礼。虽然顶礼的动作稍有不同,但修持顶礼十万遍,汉佛佛教的大德没有否认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