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妄语

"

妄语为佛门五戒之一,有大小之分。所谓大妄语,往往涉及诽谤、诋毁佛教三宝、或为教界圣贤、大德等,犯之直落金刚地狱。小妄语就是您上面所提的那些琐碎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讲违心的话,若不是以中伤、或损毁对方为目的时,口业较轻。某些妄语也称方便妄语,即出于善意所为,其目的往往为了使局面发展趋向好的方向。如客套、委婉语类。如医生面对垂危病人,并不会直接告知其病症的真相等等。

妄语——虚妄不实的话、谎言

妄语——虚妄不实的话、谎言

佛教妄语指的是什么

为了我们修行的效果能够更加的好,很多的师兄在学习的过程中,和生活中都会减少妄语,甚至是消除妄语,那么佛门中的妄语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吧!

佛教妄语指的是什么

佛陀的比喻

佛陀曾作过一个的比喻。一位大富长者有很多小孩,住在个大房子里,这房子年旧失修,并且着火了,但小孩子们不懂事不怕火,继续在房子里玩,长者也没有能力自己把小孩一一抱出去,这时长者就对小孩子们说,快出来,外面有你们喜欢玩的东西啊!于是小孩们就蜂拥而出,逃脱了火灾。这种情况下,就算长者在小孩出来后没东西给,也不算妄语。

重的大妄语

重的大妄语有:诽谤佛法僧三宝;未证言证;做假见证;诋毁其他宗教。

诽谤佛法僧三宝的过患,主要可能在于阻断他人的成佛之路。而人修佛,是可以获得高的能量,最后享受到无量快乐的,那若被你一下破了,你是不是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呢?

未证言证,是指一个佛道修行人,明明没有证得某个果位,却说自己证到了;或者明明没有某种神通,却说自己有;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崇拜他,得到丰厚的供养。这是一种严重损害佛教的行为。

未证言证也可以说是做假见证的一部分。在佛教界做假见证,比如说明明没有见到或经历到某种神迹,却说见到了,经历到了,虽然目的可能是为了使他人对佛教生起信心,但仍然绝对不可以,还是犯重戒。佛法是绝对真实的法,想以虚假的神迹让人起信,是毁法行为。

善意的谎言不可撒

这种善意的谎话生活中可能经常会碰上。比如你和太太要一起出去参加个晚宴,你太太花了很多时间换衣服,最后问你觉得好看不好看,而你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看的,那这个时候你若直说“不好看”可就惨了,她说不定又得花半小时换衣服。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你还是乖乖说“好看”得了,佛菩萨也会原谅你的。

有的女人就是爱对男人提出些不切实际的要求,然后听男人说谎骗她,以得到些虚假的满足,这实在是很愚痴的。

还有就是比如抗日英雄,被敌人抓住了问他地下反抗组织的其他成员在哪儿,这个时候他若说实话,就是反而害人了,拒不回答或说谎都不算犯妄语戒。

佛教妄语指的是什么

为了怕病人慌张反而使病情加重而隐瞒病情也属此类。但这虽发心是好的,结果却未必好,我的主张还是要看情况,一般还是真实告诉病人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为好,除非病人心理确实非常脆弱。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说谎,就会遭不易被人相信的报应。道理也很简单,你对人家说过谎,人家以后总会对你的话打个疑问啊。

所以这儿我们尤其要强调:当今佛教在传法过程中,绝对不可说任何谎话。释迦牟尼佛作为全知者,也仅仅在为了救人,并且确知没有其他好办法的情况下才用了方便教法,而我们都不是全知者,所以在传法过程中绝不可说任何谎话。也不可不懂装懂。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要把自己当成全知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胡乱讲法,就算一时糊弄过关,从长远看,却只会损害世人对佛教的信心。

佛教妄语指的是什么

如果是在世俗生活中做假见证,罪虽可能不及在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神性的事情上做假见证重,但还是可能很重。尤其比如若是在法庭上做假见证,致被告承担不属于他的罪责,那所产生的业力,恐怕就要这做假见证的人承担了。

妄语对我们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师兄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同时也是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学习佛法,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才会有更好的帮助,所以师兄一定要多多的了解。

...查看更多
不妄语的八种好处是什么

妄语对我们修行佛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除了对感悟的影响,也会对修行佛法的功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妄语的出现。同时当我们做到不妄语的时候,也是会有八种好处出现的,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不妄语的八种好处是什么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教经典也是浩瀚如海,对于学佛的人恐怕这一生是无法将所有的佛教经典看完。当然大多数人学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的福报,能家庭幸福,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能够趋吉避凶。在佛教的《十善业道经》中就讲到,一个人不妄语可以得到八种天人赞叹的果报,其中第七种果报也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权力。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不妄语所得到的八种果报。

妄语,“妄”是虚妄说话不真实,这个习惯也要慢慢去改,说话不真实对别人的影响是小的,对自己的影响才是致命的,何以见得呢,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小孩子觉得好玩,放羊的时候就喊狼来了,大人信以为真就跑来救他,结果没有狼,小孩子感觉很有意思,大人走了小孩又喊,大人再来依然被骗,经过三番五次之后大人就以为是小孩自己觉的好玩,结果喊着喊着狼真的来了,这次拼命喊狼真的来了,结果大人没来。这一则故事其实很好地说明了妄语的危害性,真正伤害的不是听到妄语的人,而是自己。

第一种: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不说妄语自然口常清净,飘青莲花香。假如自己觉察到口气偏重,就应当忏悔口业。

第二种:为诸世间之所信伏。意思是说出来的话别人会相信,这个说来也奇怪,同样一句话两个人说不来效果不一样,我们有时候会不服,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这个事我早就跟某人说了他就是不停,结果别人说他就听。

不妄语的八种好处是什么

第三种:发言成证,人天敬爱。不说妄语的人会有这样殊胜的果报,只要发言说句话就是证据,可信度极高,这样的人人人尊重,这就是言语的力量。

佛陀当年在世有一位弟子罗睺罗,罗睺罗九岁出家非常调皮,有人来找佛请教问题的时候,罗睺罗就说世尊不在,其实世尊在。当世尊不在的时候后人来了罗睺罗尊者就说世尊在里面你们进去吧。这个事情佛陀知道,晚上就命罗睺罗端水洗脚,洗完脚佛就告诉罗睺罗把洗脚水喝掉,罗睺罗说洗过脚很脏不能喝啊,佛陀说你的心就像这个洗脚水脏了就不能用了,佛一脚把水盆踢翻,水不能再收回,打翻的盆子无法承受甘露发水,你的心养成的这个习惯就像这个洗脚盆一样。我说的法在美妙没有办法入你的心,因为你的心虚妄不实。经过佛陀善巧的引导,罗睺罗认识到妄语伤害最大的是自己,所以佛为教我们不妄语,就是不要让我们的心因此变得不可信。

第四种:常以爱语,安慰众生。爱语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语言,给人信心的语言,该你鼓励的语音,这一种语言习惯我们要不断的培养。

第五种:得胜意乐,三业清净。胜意乐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喜充满,内心很充实,而且身、口、意三业清净。

第六种:言无误失,心常欢喜。我们常说一句话叫言过必失,话说多不如少,话说多了就会有某些话说的不恰当这是难免的。所以说话也有一个标准没有意义的话就少说或者不说,对众生有利益的话学着说,这样就可以言无误失,心常欢喜,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

第七种:发言尊重,人天奉行。我们讲开会发言,有的情况是上面人在发言下面在睡觉,这已经快成为惯例了,这谈不上尊重。不说妄语的人发言受人尊重,而且听众认同理解。这也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权力,只要说句话,其他人都是听从的。

第八种: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言语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出来就是辩才,说的话在大众之中能够让人信服,没人反对。

不妄语的八种好处是什么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不妄语的重点就是能够做到追求觉悟,让我们的心能够更加的身世,这样的习惯是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查看更多
你平常有犯妄语吗

妄语是有大妄语和小妄语的区别,所以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去改善,生活中的妄语也是要消除的,但是很多的师兄不是很轻了解什么是妄语,自己有没有犯,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你平常有犯妄语吗

很多学佛的人对妄语的理解比较含糊,片面地认为只要是说谎就是妄语,今天就以《佛说未曾有因缘经》的部分章节与大家解读一下佛说的妄语具体是指什么,标准是什么。

经文:尔时国王。太子只陀白佛世尊。十善戒法。有差别也。同一义耶。

妄语戒义。一耶多耶。若一义者终不可持。若差品者。愿佛说之。佛告之曰。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何谓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兴隆佛法为是之故。人所轻慢。不得供养贫穷困苦为供养故外现精进。内行邪浊。展转相教。宣向诸人。比丘苦行精进。得禅境界。或言见佛见龙见鬼。如是之人名大妄语。犯是罪者堕阿鼻狱。

白话解:这时国王的只陀太子向佛请教,说:十善戒法是有差别品级呢?还是就一个标准。例如妄语的含义,是唯一的呢?还是有多种不同区别。如果只是一个标准,凡是说谎的都是妄语,那么恐怕无法受持。如果有差别品相,请佛讲解。

世尊告诉他说:妄语有两种,有轻有重。一是大妄语,如果受戒的人,不修习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他人,兴隆佛法,因为这个缘故被他人轻贱怠慢,没有人来恭敬供养。为了摆脱-贫困的缘故,外表伪装为精进,而内里却行为邪浊。并且到处宣传其比丘苦行精进。有什么样的境界。或者说我见到什么佛,见到什么鬼神龙王,这样的人叫作大妄语。如果违犯了这个罪过,那么将来会堕落到阿鼻地狱。

经文:又复妄语。能令杀人破坏人家复有妄语违失期契。令他嗔恨。如是名为下妄语也。行如是者。名为犯戒。堕小地狱。其余调戏。及诸私理。匿禁之事。或有言无。或无言有。不犯戒也。太子只陀。闻说是已。即于佛前。受十善道法。白佛言世尊。弟子今日疑悔已除。发三菩提心。愿佛证知。佛言善哉。甚大随喜宜知是时。

白话解:另外如果妄语让人因此丧命,或者破坏他人家庭,破坏他人和睦,或者妄语为了违背契约,最后让他人嗔恨。这样的妄语是下妄语。这样的行为是犯戒的。堕落到小地狱。

你平常有犯妄语吗

至于其他的调戏玩笑,个人言语喜好,或者藏匿之事,或者有的说无,无的说有,并不犯戒。只陀太子听候便在佛前,立誓受持十善道法。向佛说道:弟子今天疑问已经消除,在此发三菩提心,请佛证知。世尊说:好阿,这是应当随意的大好事情,正是时候。

由上文可以看出,妄语并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善意欺骗,或不方便对人解释的事情等等,例如有人请你去吃饭,你不喜欢跟对方一起吃饭,你会对他说你没时间,这不算犯妄语戒。你不可能说我很讨厌你,我不想跟你吃饭的。

又例如一些生意人,特别是开店的,经常会对顾客说,我都亏本卖了,我真的没钱赚,这些也不算犯妄语戒。

你平常有犯妄语吗

想要消除妄语,在生活中,我们就是要去坚持改变的,这样我们能够消除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所以为了我们修行佛法的效果能够更加的好,还是要多多的去思考其中的内容,和改变其中的含义。

...查看更多
怎么消除妄语

妄语很有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一些话,这样话对我们的修行和生活就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知道如何消除妄语,让我们的修行能够更加的顺利,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了解吧!

怎么消除妄语

妄语分大妄语和小妄语。师父今天跟你们讲细一点,很多人说:“师父我不伤害人家,吹牛是不是妄语?”今天我就讲给你们听什么是大妄语?什么是小妄语?第一,小妄语是讲不真实的话、讲谎话。这种小妄语只要向众生忏悔,一般都能消干净。比方说我今天讲了一个事情不是太真实,但是有这么个事情。我对这个事情我稍微撒了点谎,在这个基础上撒了一点点谎,这叫小妄语,因为他没有伤害人家。

妄语分大妄语和小妄语。师父今天跟你们讲细一点,很多人说:“师父我不伤害人家,吹 牛是不是妄语?” 今天我就讲给你们听什么是大妄语?什么是小妄语?

第一,小妄语是讲不真实的话、讲谎话。这种小妄语只要向众生忏悔,一般都能消干净。比方说我今天讲了一个事情不是太真实,但是有这么个事情。我对这个事情我稍微撒了点谎,在这个基础上撒了一点点谎,这叫小妄语,因为他没有伤害人家。比方说今天你们叫谁出去,但他不想出去,“哎呀,我今天正好身体不舒服,我不想出去。”其实他没有身体不舒服,他是不是说谎了?但是这个谎言对人家有没有伤害啊?没有。比如今天他不想借钱给人家。

怎么消除妄语

人家问他借钱他说:“我今天兜里没钱。”这就是小妄语。这些妄语一般的只要念《礼 佛大忏 悔文》,而且跟人家要说对不起。知道为什么师父让你们在众生面前、在大家面前说自己做错了,对不起。如果想要把自己身上这个孽障去掉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当着众人的面说“我对不起”。因为由众人一起来受你这个业,就是替你承担这个业。因为你做错事情后你说了一句“对不起”,所有的人说“算了,原谅他吧。”只要他们这个意念一起,你就得到解脱。这就是为什么师父让你们承认错误,而且要在一屋子人面前承认,因为这个罪孽消得越快啊。越是死皮赖脸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缺点的人,这个人孽障越重,自己做什么都会受阻碍。所以真正聪明的人碰到事情马上“对不起,我做错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好几次让刘先生到这里来跟大家说:“我做错了,我身体好了之后我没有精进去修学,结果我的肝癌又复发了。”

你们想想看,你们是我的弟子,师父对你们、对徒弟还是很喜欢的。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就是喜欢你们,

为什么有的人命运还是很差呢?很难改变自己的命呢?而为什么有的人就变得这么快呢?我就是不讲你的错,你也是有孽障在你身上。比如有的徒弟做错很多事情谁都看得出来,但他总要找个理由出来,“哎呀,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那个……”你就是这个“不”字完全把自己挡住了。

就算你说:“哎呀,对不起。”但是你也是找了几条理由才说“对不起”,实际上你一点都没有得到菩萨的原谅。就算师父相信你了、承认你了,我不讲你、我不骂你,实际上对你更不好。你看你所求之事灵不灵、顺不顺利,你自己想想就知道了。而有的徒弟人家所求之事为什么灵?比如她儿子好了,家里有时出点事很正常,但一个个全部都化解了,因为她真修啊。你们记住:如果你们做错了就当着越多的人面前说“对不起,我做错了”。你们的境界更高,越被人家看得起。如果死撑着不肯承认的人,这种人越被人家看不起,最后被人家唾弃。有什么理由好讲的?解释什么?我跟你们讲了多少遍,不要去解释。如果做错了什么,你们只要把理由讲出来,师父就不讲话了,我不讲了,你们就自 己把孽障都吃进去了。如果你讲出来说“我对不起大家”,但是这句话要真心。我不管你是真心假心,如果你的表情语言让人家感觉是假心,你就是 还没修好。 你们大家好好学学,一定要真心,一定要真正的忏悔。

大妄语就是未经证实的言论。就是说没有得到任何信息而在外面乱传,

这就是大妄语。也就是说从来没有的事情他可以造出来、他可以想象一下,然后加油添醋把它说的像真的一样,这就叫大妄语,听得懂吗?比如你今天看到爸爸晚回来了,你去跟妈妈讲:“爸爸今天可能会在外面跟女朋友吃饭了。”实际上根本没有的事情,这就叫大妄语——没有的事无中生有,这个就是大妄语,就是大罪孽,要在地府受惩罚并且损功德和大缺德的,听得懂吗?如果的确是看见了,你稍微夸张一点,那就是小妄语。

怎么消除妄语

大妄语就是未经证实的言论。就是说没有得到任何信息而在外面乱传,这就是大妄语。也就是说从来没有的事情他可以造出来、他可以想象一下,然后加油添醋把它说的像真的一样,这就叫大妄语,听得懂吗?比如你今天看到爸爸晚回来了,你去跟妈妈讲:“爸爸今天可能会在外面跟女朋友吃饭了。”实际上根本没有的事情,这就叫大妄语——没有的事无中生有,这个就是大妄语,就是大罪孽,要在地府受惩罚并且损功德和大缺德的,听得懂吗?如果的确是看见了,你稍微夸张一点,那就是小妄语。

不管是大妄语还是小妄语我们最好都是要消除,这样对自己的修行和改变才会更加的好,所以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的注意,同时也是要知道自己修行的正确方法。

...查看更多
结语

妄语就是虚妄不实的语言。在佛教中分为三大类:大妄语,方便妄语,小妄语。妄语的意思包含:不知道的事说知道;知道的事说不知道;没见过的事说见过;见过的事说没见过;没觉悟说自己觉悟了,本来觉悟了却说没觉悟;没有听到却说自己听到;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诽谤圣贤,诽谤经法的都算大妄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