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板

"

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禅林称为香板。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及因职责的差别,形式长短也有区别。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香板——由方丈、首座、西堂等职事所持用

香板——由方丈、首座、西堂等职事所持用

禅堂香板的由来是什么

禅堂香板的由来是什么

有的师兄是听说过香板的,香板是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香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其巨大的法宝。香板是用木料做的,类似古代的宝剑之形。其实有的师兄是不知道禅堂香板的由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香板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罚违犯律仪的械具。也兼有警策行道、督勉精进的用意。而它作为宝剑的样式,是由来有自的。

禅堂香板的由来是什么

话说清朝的“禅师皇帝”、“四爷”——雍正帝,他的禅法受教于他的师父玉琳国师。在玉琳国师圆寂后,四爷担心国师的出家弟子中没有究明心地的出家人传承国师的衣钵,就四下搜寻玉琳国师的传人。在高旻寺找到一个癞头和尚,自称是国师的徒孙,但还未开悟。四爷圣旨一下,赐予宝剑一柄,限他七天之内究明大事,七天之内若不开悟,就以此剑取他头颅。癞头僧接旨,如坐针毡,情急之下,拼命参究。到了七天末了,突然豁然大悟。此时他立刻喊道:“快拿宝剑来,我要去斩万岁的头”。大事已明,堪当重任!

从此以后,宝剑成了禅堂中极其重要的警策用具——当然,不能是充满戾气的那种钢刀铁剑,而是代表生发的木质的宝剑。

禅堂香板的由来是什么

上面就是关于禅堂香板的由来了。现在的很多师兄都是在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想要学习佛法的话一定要特别认真恭敬,而且我们也是可以和师兄们一起修行的。

...查看更多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很多人是知道香板的,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佛教法器,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香板的妙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我们在轮回路上际遇的一切苦和乐,都是分别和无常的状态,本质都是苦。只有把这种生灭的分别识归向到智慧的状态,我们的生命才会获得真正的大安乐。

每一个学佛乃至发心出家的人,首先要明白轮回的过患,要生起厌离,要知道所有一切都是由“我”所造。因为有“我”,所以有我的轮回,想要出离轮回,就必须去得掉“我”。这也就有了戒律,有了规矩。

作为三宝弟子,最重要的规矩就是心中一定要有三宝的位子,这个位子还必须至高无上。三宝是真谛,是胜义谛,只有三宝在上,“我”才有降服的可能。

每当业障现前,“我”一反应时,有三宝的力量在,你的觉照就能马上跟上。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包含了双重的力量:一是我们轮回的迷惑的力量,一是从求离苦得乐的力量里生出的对三宝的依止。我们在平时的闻思修中就要从这双重力量的对照中建立起对三宝真实的投诚皈依。

关于这一点,可以打个比方:当你来到三宝地后,如果有人拿香板打你,你会如何理解这一举动?

一般当香板打下时,不管是不是修行人,第一反应总是:我犯什么错了,为什么要打我?然后,除了肉体觉得疼,脸上也会挂不住,我们所谓的自尊会觉得受到了侵犯。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接下来,没有修行的话你可能就会诧异、争辩、愤怒甚至挺身反抗、暴跳如雷,最后卷铺盖走人。但有修行的人,这个时候内心就会有更多的空间来理解这当头打下的一板。

理解的前提就是降服住自己。你会反思:我又犯错了,我应该要发露忏悔!如果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你就会想:佛门当中板子打下来要分对错吗?只有错才能打吗?没有错也可以打!不管前面有没有错的因,这打下来的一刻就是在调起我的正觉!一板子下来,就是看我有没有我执了,“我”有没有在反抗?有反抗说明打的就是我的这个反抗,这个我执!

这就是香板的奥妙所在:修行人在面对香板的时候,香板就不叫香板了,它是佛法;打香板的人也不是普通的人了,他是佛法的现前者;你挨打的那一刻也不是一般的时刻了,那是三宝的恩德现前的一刻。

这个世界还能吃到香板,是需要很大福报的。高旻寺的来果老和尚是佛教界有名的禅宗大德,有一次有人在作了大供养后,向他请求:老和尚,你能不能拿香板打我一下?那时候的人都懂得如果能被方丈和尚拿香板打一下的话是会消很多业障的。但老和尚板着脸回答说:我这个香板用再多的黄金也买不到,我这个香板打下去是要出祖师的!

所以香板是集很多妙用于一身的。如果从空性的角度去理解,当然可以说没有香板,没有打香板的人,也没有挨打的我。但对于我们当下的修行,面对香板,还是可以从更现实的层面去分析,看一看被打之后你能不能从第一反应的吃惊、疼痛到生起惭愧,提起正觉,进而产生感恩。

一香板打下,没有把你打炸毛,而是打出了你的惭愧和感恩,甚至因为这种鲜活、深切的提扶而使你感激涕零,能这样,说明对于降服自我、出离轮回你已经有了一些体悟。

我们现在虽然不太可能打香板,但实际上呈现这样一个道场,让大家能在这里忏悔业障、培植福报,你心里还是应该有惭愧,有感恩。住在寺院就是住在佛陀度众生的悲心中,香板是佛法,三宝地里的一饭一粥、一砖一瓦何尝不是呢?

三宝门中所有的显现,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破除我执,远离分别妄想,最后看到所谓的轮回不过是一个假象。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上面就是关于对于香板妙用的讲解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仪轨来修行,而且我们要记得在念诵完佛经或者是做善事之后一定要进行回向。

...查看更多
禅堂法器之——香板

禅堂法器之——香板

很多人是知道香板的,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禅堂法器。而且“香板”的来历,在佛教里不见经传。据传说:是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江苏扬洲高旻寺的一位和尚的故事。这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一位玉琳国师,此人乃是已经识心达本的得道高僧。雍正皇帝仰慕其人,无奈他已圆寂。所以只好派人四处寻找他的后代得法门人,以便亲近护持,续佛慧命。

正当那个时候,汤州高旻寺住有一位癞头和尚;他自称是国师的徒孙,所以住持就把他送进京师,面见皇帝去了。那知道:雍正皇帝见他貌不惊人、道不出众,当下非常不悦,说他有辱祖宗。于是就在宫中,给他辟置一间静室,限他七天之内究明大事。并在门上挂了一只宝剑,告诉他:七天之内若不开悟,就用此剑取他头颅。癞头僧一听此话,不禁大吃一惊。情急之下,拼命参究;到了七天末了,终于豁然大悟。这时他立刻喊道:“快拿宝剑来,我要去斩万岁的头”。护七的人(“打禅七”期中的侍者)将此话报知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当下就知道他是开悟了。否则,他不敢出此狂言。

禅堂法器之——香板

由于这一个掌故,后来各寺院间,就用木板做成了类似宝剑形的‘香板’,用以警策禅人了。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长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及因职责的差别,形式长短也有区别。

用以警策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

方丈使用的香板:长二尺,划三道杠(意为透三关);班首使用的香板:长一尺九寸,字写“警策”;监香香板:长一尺九寸八分,字写“监香”;巡香香板:长一尺九寸七分,字写“巡香”;维那使用的三块香板,执行规矩不同,使用的香板也不同:长一尺九寸八分,字写“维那”、“清规”、“堂规”,基本在僧堂(禅堂)内使用。客堂知客与僧值使用香板:长禅堂法器之——香板一尺九寸,字写“知客”、“僧值”,供在客堂佛像两边。

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香板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众时亦使警策。在打禅七时,有时请方丈和尚加持僧众,有打“定中警策”的——在禅坐中,和尚供养每一位僧众一下香板;若打“动中警策”,首先由维那师根据实际情况,跑香后打站板,然后依序分班站立后,请和尚开示打警策。

禅七时,先由和尚把班首的香板如法分发下去;维那把监香师的香板分发到每一位监香师父手里。由于时间安排紧凑,有些用不上功的僧众,需要监香师父来监督,有助用功。一般有以下八种情况,监香师父可以下香板:轻昏点头、弹指抓痒、静中讲话、嬉笑放逸、冲盹打呼、前冲后仰、东倒西歪、靠壁扒位。平常坐香时,有巡香。巡香师每一支香,依序轮流。


上面就是关于禅堂法器香板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认真恭敬,而且我们除了念诵佛法之外,我们也是可以多多参加法会的。

...查看更多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很多人是知道香板的,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禅堂法器。香板用于维系僧团中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禅林称为“香板”。其实对于香板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香板的种类都有什么。

用以警策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

方丈使用的香板:长二尺,划三道杠(意为透三关);班首使用的香板:长一尺九寸,字写“警策”;监香香板:长一尺九寸八分,字写“监香”;巡香香板:长一尺九寸七分,字写“巡香”;维那使用的三块香板,执行规矩不同,使用的香板也不同:长一尺九寸八分,字写“维那”、“清规”、“堂规”,基本在僧堂(禅堂)内使用。客堂知客与僧值使用香板:长一尺九寸,字写“知客”、“僧值”,供在客堂佛像两边。

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香板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众时亦使警策。在打禅七时,有时请方丈和尚加持僧众,有打“定中警策”的——在禅坐中,和尚供养每一位僧众一下香板;若打“动中警策”,首先由维那师根据实际情况,跑香后打站板,然后依序分班站立后,请和尚开示打警策。

禅七时,先由和尚把班首的香板如法分发下去;维那把监香师的香板分发到每一位监香师父手里。由于时间安排紧凑,有些用不上功的僧众,需要监香师父来监督,有助用功。一般有以下八种情况,监香师父可以下香板:轻昏点头、弹指抓痒、静中讲话、嬉笑放逸、冲盹打呼、前冲后仰、东倒西歪、靠壁扒位。平常坐香时,有巡香。巡香师每一支香,依序轮流。

不管香板、警策棒或竹箆都是禅师教导学人最方便的教具,像戒显禅师的“禅门锻炼说”中开示:“锻炼之器,在善用竹箆子。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在《大慧杲禅师年谱》记载:“师三十七岁。圆悟著《临济正宗记》以付之,分座训徒。师乃炷香为誓曰:‘宁以此身代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乃握竹箆为应机之器,于是声誉蔼著。”又本录云:“师室中常举行竹箆同学者曰:‘唤作竹箆则触,不唤作竹箆则背。’”

大众后来下语皆不契合。因为僧人请益,大慧禅师复成五颂示大众:“

云门举起竹箆,开口知君话堕。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云门举起竹箆,禅和切忌针锥,鸾凤不栖荆棘,(左感右鸟)(左感右鸟)偏守空池。

云门举起竹箆,通身带水拖泥。幅报参玄上士,撤手悬崖勿迟。

云门举起竹箆,拟议知君乱统。直饶救得眼睛,当下失却鼻孔。

云门举起竹箆,露出心肝五脏。可怜猗死禅和,犹自魂飞胆丧。”

禅堂法器之香板的种类

上面就是关于禅堂法器香板种类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是可以找师兄们来询问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修行佛法。

...查看更多
结语

香板具有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香板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众时亦使警策。定中警策:在禅坐中,和尚供养每一位僧众一下香板;动中警策:首先由维那师根据实际情况,跑香后打站板,然后依序分班站立后,请和尚开示打警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