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陀洹果中的须陀洹(梵语:Srotāpanna,巴利语:Sotapanna),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由于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种。随信行是依四不坏净修行,而随法行是能正确了解四谛,依现观而得法眼净。虽区分两种方法,但这是入门之差别,而非证悟的内容不同,因此圣典记载:信根成就,即是慧根。由于参与了圣者的行列,所以称为预流。
须陀洹果来源于佛门,是佛门中初级的位阶,是每个师兄都想要获得的。师兄如果想要获得就要坚持不断用心去修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念佛是非常好的,那师兄你知道怎么念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有些人,口里虽然不停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那样念法,是很少利益的。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除了一句佛号以外,什么事都不思,杂念头慢慢减除,这才容易达到念佛最高的境界。
念佛法门,说易极易,说难极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著心多念,日久成了习惯,自然就得到念佛的真实利益。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便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简便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阿弥陀佛,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心里想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务令每一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由耳朵听进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他放松。像这样用功,时候长了,心自然不致散乱。这是顶要紧的法子,千万不可忘记。
以上就是对须陀洹果的解释以及念佛的方法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在修行的时候师兄一定要多加用心和坚持才能慢慢的领悟,如果师兄内心有杂念,这样是对修行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去修行的。
...查看更多须陀洹果是佛门中的术语,是在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是每个师兄都要获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去修行。在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加用心和恭敬,慢慢的体悟其中的精髓。念佛是需要方法的,那是你知道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念经时应该使心静下来,以至诚恭敬心念经,不使有一切念头,也不必去理解经文意思。请看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开示:
1、无论念经念佛念往生咒,都要心口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不使有一切念头。
2、至于诵经持咒念佛,一本于至诚恭敬而受持之即已,不必急急求解义为要也。果能如是受持,久之则业障消除,智慧发现,经之实益,尚能亲得,况文义乎。
3、凡诵经,礼佛,念佛,拜忏各佛事,必须身心恭敬。
4、凡诵经时,必须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稍萌懈怠疏忽之意。久而久之,自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喻如阳春一到,坚冰自消。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是看经念佛最妙之法。汝能终身依此而行,其利益有不可名言焉者。
二、“纯而不杂”叫“精”,“勤修向上而不放逸”叫“进”。故念经要选一部经一直念下去,不要同时念多部,也不要今天念这部经,明天念那部经。并且每天都不要中断,能如此念经,则名精进。
以上就是对须陀洹果是什么意思以及念佛的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念佛的时候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师兄每天念佛是没用时间限制的,我们要坚持不断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我们都是知道修行学佛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佛经中是有很多智慧的,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修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那师兄你知道证须陀洹果有多难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须陀洹名为入流”。入流,入了圣人的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圣人,虽然没有全部了生死,已经把见惑断了,断了,入流无所入。为什么说无所入呢?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啊,对六尘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他不为六尘境界相所转,这就证了初果的圣人。
那么一般的没有证这个果位的人,见色就起分别,闻声也起爱憎,香味触法都执著贪享,有是非观念。须陀洹证得了,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他不起分别,没有迷惑了,他明白了,全是假的,不为色生香味触法所迷,就这个意思。咱们凡夫就被色生香味触法而迷,吃好的,穿好的,有分别心,有贪爱心。证了初果,他在这些个事物上不起贪爱心了,不起分别心了,因此就叫证果了,断了这种迷惑。
咱们见什么分别什么,证了初果的人,他见惑断了,他不起分别了。这个断惑,看来是出凡入圣,但是这一步非常难啊!在凡夫,突然证了圣果,佛形容这“如四十里路急流水”。说从那个山坡往下流,大概四十华里,那股力量,能够把他断绝了,使他不流,得有这么大力量。
咱们见色,生贪爱心,好的,就想取,这不高兴的,就想舍,舍又舍不掉,取又取不着,这叫迷惑。证了初果的圣人没有这种思想了,他能断,所以佛形容“如断四十里路急流水”。但是,看来是入圣道的时候,这是第一步,但是在这大菩萨看到这初果呀,他看着很小,在我们一般的我们出家人学了佛法的,对于初果圣人呢,这小果,证不证没什么关系,其实是你能断了这个见惑无分别,就很难很难了!咱们见什么起贪爱心,见什么起分别心,因此而造的这个染业啊,很重很重!若能把这个断了,第一步就达到了。
但这也是入空意啊!在这个空的当中呢,没有色生香味触法,也得悟到空理,那叫顿断,悟到空理那叫顿断啊!因为须陀洹他现在入到圣流,入了圣位了,入了圣流,从凡夫地出入圣流已经非常不容易!他见什么能够断贪爱心,那我们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牵引了,牵了,你随着外头的业缘转化,外头的业缘,你见什么分别什么,见什么贪爱什么。所以,能断见惑,不被六尘境界牵引,已经非常不容易,但是对我们说般若波罗蜜的人啊,这个不是我们的目标啊。
以上就是对证须陀洹果有多难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佛门中的智慧是非常多的,在修行时,我们要虔诚和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如果自己内心有杂念,这样是对修行是非常不好的。
...查看更多果位是佛门中很重要的,是每个学佛师兄都想要获得的,而须陀洹果位就是其中的一个,那师兄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师兄知道须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阿那含果位分别指是什么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须陀洹果位:三乘菩提中最低、离凡夫最近的一个果位(修佛所达到的境界)。
须陀洹,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
2、斯陀含果位:三果中的第二阶成果成效。
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
3、阿那含果位:为声闻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 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
根据小乘佛教的教义,修行有四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这四果是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
以上就是对须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阿那含果位分别指什么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不管是想要得到什么果位,都是要坚持不断采取正确方法去修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其中的精髓,让师兄活的更好。
...查看更多南传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其中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