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夷:梵文Upasika,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都称她们为女居士。还可以受持菩萨戒,比如《梵网经菩萨戒》,那样,除了没出家之外,修持上跟出家人没有太大区别,而菩萨戒属于心戒,如真能持好的话,其成果也非常殊胜。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我们是能够了解到很多的内容和含义,其中就有优婆塞,那么很多的师兄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佛门中第一位优婆夷是谁,那么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优婆夷”即指佛教中在家学佛的女性弟子。佛教中第一位优婆夷是第一位优婆塞古印度波罗奈国的倶梨迦长者的 夫人。
据佛经记载,佛陀为俱梨迦授了三飯依,俱梨迦成为佛 教中的第一位优婆塞之后,决定在第二日将佛陀请到家里来 供养。第二天,佛陀和弟子们前往俱梨迦长者家。俱梨迦长 者和夫人到门口来迎接佛陀,大家见到了佛陀的相好庄严, 不同于外道,都惊叹不已。佛陀为他们说法,俱梨迦长者的 夫人(耶舍母)听后得到了法眼净,于是佛陀也为她授了三 飯依法。俱梨迦及其夫人亲手奉上种种妙香美食供养佛陀和 众弟子,食后,佛陀再为他们说种种妙法。这样,耶舍母也 就成为佛教中第一位在家学佛的女性弟子(优婆夷)。
现在修行佛法的人是非常的多,为了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佛门中的含义,在修行前就应该去了解自己适合哪种法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含义。
...查看更多很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是会了解到优婆塞和优婆夷的,但是它们之间的含义是什么,指的是什么,很多的人都不是非常的情况,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优婆塞:梵文 upāsaka,在家信佛、行佛道复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归依制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
优婆夷:梵文Upasika,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zhidao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四众弟子: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比复丘:受三坛大戒的和尚制称为比丘比丘尼:受三坛大戒的尼姑称为比丘尼优婆塞:受五戒百或菩萨戒的男居士称为优婆塞优婆夷:受五戒或菩萨戒的女居士称为优婆夷四众戒律不度同 不受戒不传戒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还是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修行,怎么体会其中的含义,这样我们能够悟到的含义才会更加的多,而且也是可以知道自己修行佛法的功德有哪些。
...查看更多优婆夷和优婆塞都是佛门中的内容,在很多的佛经和典故中都是有出现,但是优婆夷和优婆塞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很多的人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什么是"优婆塞"、"优婆夷"
"优婆塞"意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之一。
"优婆夷"意译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亲近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为四众之一。
受过三皈依才能算优婆塞(优婆夷),然后根据受五戒条数不同,又称为一分、少分乃至多分、满分优婆塞,而居士则无此限制,也就是说,称为优婆塞者,至少是受过三皈依的。所以不能把优婆塞/优婆夷和居士相等同。因为里面涉及一个是否三皈依和受戒的问题。
在修行佛经中含义的时候,师兄是需要知道不仅仅只有念诵的一种修行方法,也是可以抄写、听诵、唱诵等等修行方式,师兄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去修行,这样我们能够悟到的含义才会更加的多。
...查看更多佛门中是有很多的经典,也是有很多的典故,其中都是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其中就有一个优婆夷的疑惑故事中的智慧是非常大,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这些典故吧!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着佛陀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一早,尊者阿难进城乞食,一家挨着一家地,一路来到了一位名叫鹿住的优婆夷住处。
鹿住优婆夷,远远地看到尊者阿难朝她家走来,赶紧在家中铺好了座位,出门迎请尊者阿难入座。
待坐定后,鹿住优婆夷对尊者阿难提出她的质疑:
“大德阿难!一位已断淫欲,跟一位不断淫欲的修行者,世尊记说他们都往生在同一处,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理解与接受啊!怎么可以说世尊是知法者呢?大德!我父亲富兰那生前已修到断除淫欲,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离了凡俗之情,死后世尊记说他已经成就斯陀含果,生在兜率天中,尔后只会再来人间一次,就能成就解脱。而我的叔父梨师达多,还没能断除淫欲,不过仅止于与自己妻子的正淫就是了,死后世尊也记说他已经成就斯陀含果,生在兜率天中,同样只再来人间一次,就能成就解脱。怎么断淫欲与不断淫欲的人,果报相同呢?”
“姊妹!别这样说,如来能全盘地了知众生的优劣,你不能。”尊者阿难只能做这样的响应,就告辞了。
尊者阿难回到祇园精舍后,即刻去见佛陀,将鹿住优婆夷的质疑告诉佛陀。佛陀为尊者阿难解释说:
“鹿住优婆夷哪能全盘地了知众生的优劣呢?阿难!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有两个人,同样犯了戒,随后也都同样地改正不犯了,但是,其中一位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的道理,所以不愿意多听闻正法,也因此而知见不能通达,正见不能具足,不能具备一旦修学时机成熟,便得解脱的因缘,但另一位却能全然具足。这样,后面这一位当然比前面那位优胜了。为什么呢?因为正法的大流,能度化人们趣向解脱。所以,如果有人,只从表面看到两人都同样的犯戒与改正,就依此而断定这两人的果报都一样,而质疑为何说一人优、一人劣,阿难!这样的人当然要感到困惑而苦恼了。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只从表面的持戒圆满,或者贪、瞋、掉举等烦恼的破除,来断定众生的优劣。
阿难!如果梨师达多也和富兰那一样的持戒断淫欲,那么,梨师达多将往生于富兰那所不能知的更殊胜处,反之,如果富兰那也能成就如同梨师达多一样的智慧,那富兰那也将能往生梨师达多所不能知的更殊胜处。阿难!富兰那持戒比较优胜,而梨师达多智慧比较优胜,说来两人都各有尚待努力的不圆满处。”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九九○经》、《增支部第一○集第七五经》、《杂阿含第九九一经》、《增支部第六集第四四经》。
二、优婆夷,是在家女佛弟子的意思,在家男佛弟子称为优婆塞。
三、一家挨着一家依序乞食,经中称为“次第乞食”,这是比丘、比丘尼乞食的规矩,主要是着眼于不择贫富的平等心。
四、心解脱、慧解脱,有时也作俱解脱、慧解脱,这是两类的解脱者。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具有入初禅以上的定力与神通力,后者则无(参考故事第八九〈须深盗法〉)。
这些佛门典故中的含义是非常的适合我们去感悟和思考,它告诉我们的内容对我们的修行和感悟是有很多的帮助,而且也是能够知道自己可以学习到什么,以及积累的功德有哪些。
...查看更多我国大都用女居士一词来代替优婆夷,因为优婆夷是外语音译,难入汉语系统,而女居士意思明白易懂。女居士可以受持八关斋戒,以暂时过出家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