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修行净土法门之前都是需要先去了解一下它的情况,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修行净土法门,所以我们在修行净土法门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下修净土法门之前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人可以了解,不要说凡夫不明白,即使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也还不明白。
第一「二力相应」:
修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净土「二力法门」,一是「佛力」,一是「自力」;自己要先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发愿往生西方,再乘佛的愿力加被,这样二力相应,修行就容易成就。除了净土宗以外,其他宗没有这样说的。
第二「正助双修」:
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便是明白告诉我们要「正助双修」。正工夫是「善根」,即自己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福德」是助工夫,众善奉行。二者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缘具足,即能得生彼国(即「带业往生」)。
第三「横超出世」:
凡是修行,都是一步一步修,然而修净土不必如此。其他法门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净土法门则是当生成就。这好比虫在竹子里要外出,不用一节一节的钻出来,从旁咬一个洞,便能横着出来。
第四「接引九界」:
「十法界」包括「四圣六凡」,除佛以外,九法界众生都应求往生极乐。只要至诚恳切求往生,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这是别宗所没有的。
第五「带业往生」:
「业」是什么?必须听华严经的「十回向」才懂得。十法界当中,唯有佛是「业尽情空」,其余九界众生都是「带业」。所谓「带业往生」,意即有障碍也可以带着往生西方,今人讲「消业往生」,是不明净土实义。试问,业若全消,即是成佛,何必再求往生呢?从元朝以来,祖师们都讲「带业往生」,只有今日才有人改佛经讲「消业」。
第六「莲苞正定」:
吾人所造作的业都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赖耶识去,不是肉体去。阿赖耶识带着业,到极乐世界先结莲苞,莲苞是吾人的母胎,又称莲胎。在莲胎中,看各人造业大小,入定时间不同,入了定以后,就能生慧。
第七「华开悟证」:
入定后,开了智慧,莲华才开,才证到果位。华开见佛便悟无生;华不开则不得见佛,亦不能得无生法忍。
第八「四土安养」:
各人程度不同,华开见佛便有迟速。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有缘觉、声闻、菩萨等众生,所以不是生到西方都是佛。「四土安养」指的就是极乐世界有四土:一是凡圣同居土,二为方便有余土,三为实报庄严土,四为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才是佛的净土,为佛一人所居,而凡夫则依不同程度生到不同的净土。
第九「皆得不退」:
一万人修行,罕一得道,这都是因为容易退转的缘故。然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皆得不退。「不退转」有若干种,今天不能详讲,八地菩萨经二大阿僧祇劫修行才得「不退转」,今天讲的「不退转」不是指八地菩萨,而是净土宗的「不退转」。「不退转」意即修行只会往前进,不会往后退,这太便宜了,没有不成功的。
第十「乘愿再来」:
净土宗是大乘法门,除了让自己得好处,也要让别人得好处。所以,往生极乐不是去享受,而是去认识佛法,然后要发愿,证道后再回来度众生,此即「乘愿再来」。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修净土法门要了解哪十件事了,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净土法门了,所以我们大家在修行净土法门之前,一定要先去了解相关知识,这样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查看更多
相信大家在修行净土法门的时候,想了很多的方法,其中念诵经书也是方法之一,有的人就会问修净土法门能不能读楞严经。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针对这个问题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
1、楞严经所讲意义很深,大家在读楞严经时,一定要用心去读,这样才能知道经文当中所讲的意义,才能更加的了解楞严经。
2、楞严经是重要经文,大家在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的读诵每一句,在读的时候也要看清经文中的每个字,这样在读的时候不易出错。
3、由于楞严经不是很好理解,所以大家在读诵楞严经时,要集中注意力,也要一心一意的去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经文当中的意思。
经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修行净土法门,只要我们用心的去修行,就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并且还能够让我们领悟到经书中的含义,也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我们不管怎样去修行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一个虔诚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
相信我们大家对净土并不是那么的陌生,因为西方净土世界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但是净土法门是什么呢?净土法门其实就是修持往生佛果净土的法门,只要用心去修行,就能够往生净土世界。那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净土法门吧。
修持净土法门所依据的经典有五经一论,也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和《往生净土论》。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净土法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在修行净土法门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并且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
...查看更多
修行净土法门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并且还能够体会到很多的智慧,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用心的去修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到净土法门。那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修净土法门吧。
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之人,千人中找不出几个,大家多半浮浮的信,没有真信啊!
学佛有三个字,缺一不可。就是‘闻思修’。闻是听闻,‘佛法难闻,今已闻。’能够听闻佛法,甚为不易。但是闻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也是枉然。现在三戒十二部到处都有,可是经藏不会开口宣说。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所以必得深入思惟与研究。再说净土是难信之法,果要通达,必得深入三藏经典才能明白。由此可知净土光研究还不行,必须实修。不能实行,就是废话。要知多闻不如多思,多思不如多行,三者缺一不可。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难信,因为信要坚固,必得八地以上菩萨才不会动摇。所以众生要相信圣言量,依佛之愿力,切实修行,‘一个愿力,一个实修。’这甚为重要。易行,只要能够依佛教化去做,必定能够成功。‘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包括三藏十二部,内容非三、两天可以说清楚,修行不可须臾离之。古人说:‘要知山下路,必问过来人。’过来人教你如何办,你就得如何办,就能成功。
净土宗之‘净’字很重要,凡夫常不净。因为凡夫整天打妄想,一弹指,好几百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番生死,太可怕了。整天妄想,是出不了六道轮回的。有人问‘有不打妄想,不起念头的吗?’佛才一念不起。净土宗就是要让念头全部归到净念,不起妄想。‘办得到吗?’只要懂法子,就办得到。我来一赵丰原不易,今天就把法子告诉诸位,什么法子,就是‘忆佛念佛’。
念佛,就是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这当然都是净念。但是这样什么职业也都不必干了。另有方法,就是忆佛,也就是心里想佛,忘不了佛。念佛是念兹在兹,忆佛是明记不忘、默而识之。举例:人人都忘不了钱,也忘不了吃饭,如此将想钱与想吃饭的心,变成想佛,什么也是阿弥陀佛之所变化。这样默而识之,不说而心里有印象,就是忆佛。大家必须将忆佛念佛这二句弄明白,就能得到莫大的利益。
以上的内容就先关于如何修净土法门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的去修行,就能够往生于西方净土世界,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查看更多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