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传播与发展/ 文章正文

承德善陀宗乘之庙与须弥福寿之庙

导读:承德善陀宗乘之庙与须弥福寿之庙承德善陀宗乘之庙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有外八庙,其中气势最雄伟、规模最宏大的一个,为山庄北面的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善陀宗乘之庙与须弥福寿之庙

承德善陀宗乘之庙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有外八庙,其中气势最雄伟、规模最宏大的一个,为山庄北面的普陀宗乘之庙。清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特别是对西藏的政治、思想的统治,采取了“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俗习为治”的民族宗教政策,又因西藏是藏传佛教中心,“藩服皈依之总汇”,所以值乾隆皇帝60大寿和皇太后80大寿,自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动工,至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因仿照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形制所建,故称小布达拉宫。乾隆皇帝亲自撰写《普陀宗乘之庙碑记》,以记建造的经过。正当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之时,明朝末年转牧到伏尔加河下游一带的、原居于新疆北部的厄鲁特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为了摆脱沙俄统治,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冲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险阻,浴血奋战,辗转万里,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渥巴锡赶到承德觐见皇帝,并随皇帝来此庙瞻礼。乾隆十分高兴,再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于两块巨型石碑上,立于普陀宗乘之庙内。普陀宗乘之庙是集藏、汉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范。在总体布局和建筑造型及艺术手法上,追求形似;在利用自然环境,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上,则追求神奇宏伟。整座寺庙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寺庙坐北朝南,庙中的40余座大小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地分布在山坡上,形成极富变化的空间层次,并以明显的中轴线,左右均衡对称地形成几重四合院落,与远山、近水、林风景融为一体。而这些建筑,大体可分前中、后三部分。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为前部分,10米多高的五塔门,中辟3座拱门,上有5座喇嘛塔。

中部建有30来座白台,有的2层,有的3层,有的正方形,有的梯形,也有的曲尺形或凸字形, 还有的白台内自成院落。台上多建有殿堂,作为佛殿或僧房。寺庙东西两侧的罡子殿是白台群的代表。西罡殿中的骑着骡子的吉祥天母像,用1200斤铜铸成。大红台位于后部,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巨大的白台做基座,上筑红台,总体高达40余米,远看大红台为13层,其中4层实用,其余9层是装饰性的梯形盲窗。大红台的正面墙壁中间,自上而下嵌有6个琉璃佛龛,供奉着无量寿佛的坐像,寓意为乾隆的60寿辰祝寿。大红台上端女儿墙的正面和东西两侧,饰以81个黄琉璃佛龛,供奉着80尊无量寿佛,以庆贺皇太后80寿辰。

同时也寓意着“六六大顺,九九归一”。

大红台的顶部,四周有高达三层的群楼,坐落在群楼中间的是大红台顶的主要建筑万法归殿。万法归一殿,飞檐高挑,雕梁画栋,顶覆鎏金鱼鱗状铜瓦,仅殿顶铜瓦鎏金即用头等金叶1000两,装饰可谓十分豪华。而阳光下的大殿金光灿灿,光彩夺目,极为壮观。此殿是乾隆和皇太后举行祝寿朝贺的地方,是乾隆召见渥巴锡的地方,也是喇嘛活佛讲经说法的地方。故此,万法归一殿成为当时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建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位于避暑山庄的北面,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时值乾隆七十寿辰,六世班禅额尔德尼长途跋涉二万余里,从后藏日喀则来承德祝寿。乾隆参照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到北京朝见时,顺治皇帝在德胜门外建造西黄寺供达赖居住的先例,决定仿照六世班禅居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建造须弥福寿之庙,作为班禅讲经下榻的场所。故此又有班禅行宫的称谓。须弥福寿之庙前半部为汉式建筑,有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山门为三拱门,每当皇帝进庙瞻礼,进中拱门(无相门),出东拱门(无作门),谓龙不走回头路。而省都统进庙,进东拱门。西拱门(空门)不常开。碑亭,内立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御制的《须弥福寿之庙》碑,碑上镌刻着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碑文。碑通高8米,宽2.5米,碑身正面四边为十四条龙戏珠,两侧龙戏珠石雕,碑首二龙戏珠。碑座长4米,宽3米,上为石雕赑员,下为“海水江崖”的石墁浮雕。

外八庙中唯独此庙设置烦质,可见其与众不同和乾隆对六世班禅东行的重视。毕竞班禅六世是黄教的宗教领袖之一,他对清政府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西藏地方的政权以及藏、蒙等民族同清政府的关系。故此,乾隆下旨修庙,隆重接待,而且特意学习了藏语,接见班禅时用藏语同其交谈。班禅六世住须弥福寿寺一月有余,乾隆多次接见并宴请。须弥福寿之庙后半部的大红台、吉祥法喜、万法宗源及东西护法台,都是藏式建筑。作为主体建筑的大红台为三层群楼,围绕着“妙高庄严”殿,大红台的平面呈“都罡法式”的“回”字形。大红台的四角,有四座庑殿顶角殿,分别供奉着不动金刚、秽积金刚、手持金刚、马头金刚,这些金刚均为护法神,作忿怒状。而大红台的群楼内,则供奉着七祖佛、药师佛、菩萨释迦牟尼、十六罗汉、四大天王等的佛像。

大红台的中心是妙高庄严殿,殿面阔7间,高3层,六世班禅在这里给乾隆祝寿时讲经,并将从西藏来承德途中为乾隆祈祷祝福的记录送给乾隆,且向乾隆敬献吉祥哈达和礼品。乾隆则把自己身着袈裟的画像及弓箭、金币、金丝袈裟送给班禅,为班禅颁发金册、金印。殿内一层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塑像和“竖三世佛”;二层供奉着释迦牟尼及弟子阿难、迦叶;三层原供奉着药师佛、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但这些塑像毁于文革,现仅存背光、佛座。殿顶为重檐攒尖顶,覆以鱼鳞状鎏金铜瓦。殿脊有八余鎏金铜龙,势欲腾飞。

据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九月的奏销档所记:“……须弥福寿之庙都罡殿楼铜瓦……共需用头等镀金叶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九两八钱五分四厘。”建此庙时正值清代乾隆统治的鼎盛时期,也从中可见乾隆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西藏与中央的关系,而不惜财力。应该说,须弥福寿之庙的总体布局,前后均按中轴线向纵深布置对称建筑的形制,营建了数重院落,保持着传统格局,这与藏式喇嘛庙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有着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