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下 七 实行菩萨乘法印度毗耶离城里,有位实行菩萨乘法的在家居士,名叫维摩诘,天资颖悟,通达佛法,常用佛法,去做救度众生的工作。有一次,维摩诘居士有病,很多有学问的人,都...
-
六下 六 三类佛教徒的代表佛陀召集弟子们,举行检讨会,根据戒律,来检讨各人的功过得失。 有个弟子名叫须陀的,站出来说:“我从前是个守财奴,视财如命,自从学佛后,完全改...
-
四下 三 合理的家庭经济郁奢迦是个虔诚的佛教青年,有一天,他到祉园精舍,拜见佛陀,问道: “佛陀!在家的佛教徒,要怎样建立正常而合理的家庭经济,使得不会支绌,现生过着...
-
四下 四 布施应有的态度印度王舍城里,有个八岁的女孩子,名叫妙慧,不但长得美丽,而且非常聪明。 有一天,她上灵鹫山,拜见佛陀,提出十个大问题,佛陀一个个地替她解答。 ...
-
六下 八 最伟大的同情心文殊菩萨接受了佛陀的命令,去探问维摩诘居士的病,两个人谈论了一番之后,文殊又问: “居士的病,是由何因而起的呢?” 维摩诘答道:“是由...
-
<三>三无漏学三大。体大、相大、用大。 体大。一切众生心的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毕竟长住。 相大。一切众生心的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
-
<十二>佛的知见佛。佛陀的简称,称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大圣人。有称世尊、慈尊、释迦佛、如来佛等。 佛陀。佛的简称,觉者的意思。 佛身。佛的身体,有法身、报身...
-
<四>四无量心四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四无量心。 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佛恩。 四修。净土宗所立的尊重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 尊重修:又名恭敬...
-
<十>十波罗蜜十善。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十善戒。持十善业道的戒法。 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
-
<六>六度万行六入。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六凡。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因这六者都是...
-
<五>五蕴皆空五行。 1、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 2、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 圣行——是菩萨修习戒定慧三学。 梵行——是菩...
-
<二>二空真如二如:即随缘真如与不变真如。...
-
<七>七菩提分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 般若经所说的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
-
<九>九品莲台九有情居。三界中有情乐住的地方共有九所,叫做九有情居,或九众生居,简称九有或九居,即欲界之人与六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中之无想天、空处、识处...
-
<八>八圣道分八宗。即佛教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轮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八定。色界的四禅定与无色界的四空是,合称为八定。 四禅定是初定、二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