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传播与发展/ 文章正文

悟显法师:持戒的重要性

导读:悟显法师:持戒的重要性 悟显法师讲述/持戒的重要性 佛门常常讲:「因戒得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是修无漏业的基础次第。有戒才能得定,而定能起照,所以说能发慧。 把水比喻作你的心...
悟显法师:持戒的重要性

悟显法师讲述/持戒的重要性

佛门常常讲:「因戒得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是修无漏业的基础次第。有戒才能得定,而定能起照,所以说能发慧。

把水比喻作你的心,风是妄想,水面有波浪,就比喻成心不定。如果没风,水上自然无波,这心自然定下来,就能够起照用,照万物,这就是发慧。发慧最重要是在于戒,戒的基础在事相上就是五戒,这五戒「杀、盗、淫、妄、酒」,学佛人要能够受持五戒。

第一条不杀生。一切有命不得故杀,故杀是故意杀。故意杀就犯杀业,连不小心杀也都要忏悔。

第二条不偷盗。无论你用合法的或非法的行为,占人家便宜,使人家生命或财产受损失,都不可以,这就是盗戒。如果是盗世间、盗国家的,到时候要还整个国家。盗一个人的,就要还这个人。盗常住物,盗三宝物,这个罪过是无量无边。要是盗十方三宝,就结罪十方。佛在经上讲,你犯五逆罪,佛能救,教你忏悔盗戒;但若是你盗十方僧物,佛就没有办法救你,所以要小心,千万不要犯,犯了一定要发忏悔心。一般人不会刻意去犯,都是不小心误犯居多。如果是故意犯的,那这个罪障很难忏掉。

第三条不邪淫。在家五戒是夫妻可以正淫,但夫妻以外的淫行则不可以。出家人是根本不淫,这些应该都没有问题。所谓淫心,淫心从何而起?从「能所相待」才妄有淫念,所以说是心随境转,一定要能够降伏得住。要知道一切法皆是虚妄的,不是实有的,根本无实有的境界可以吸引你。没有「所」,怎么会有「能」?所以就这样把淫欲念头给破掉,这观念要常常使用,不然境界现前,仍旧是颠倒。

第四条不妄语。这是最容易犯的,我常听到:「有工作,难免要打个妄语。」大家都有工作,既然你学了佛,要能够守这条戒,这条戒不守,小妄语会打成大妄语,大妄语就不好了。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由小渐大,最后果报不可思议,将来果报够你受的。

第五条不饮酒。不要去喝酒,因为喝了之后,容易犯前面的四条戒。酒还可以做其他解释,凡是让你心散乱、颠倒的都是酒。不光是指你们喝的啤酒、红酒之类的。凡是让你心地发狂的、颠倒的,不论是人、事、物,都可以看作是酒,这是事相。因戒得定,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叫三聚净戒。有受过菩萨戒的同修就很清楚,第一个是「摄善法戒」,第二个是「摄律仪戒」,第三个是「饶益有情戒」。一切的善法,我们都要发愿学,一切恶法都要断除,一切律仪都要持守,能够不毁犯,能够随顺各地的风俗习惯,这个是摄律仪戒。众生有缘想要了解佛法,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忙,我们要发菩提心,饶益有情。所有的戒律不出这三条总纲领。做到三聚净戒,你的心才真能够定得下来,没有对待,没有恶念。

戒定慧三学太重要,绝不能够忽略,尤其是戒律,狭义的指的就是五戒、八关斋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八十四条戒。广义的是指众生本来就具足如来上品的戒德,这是称性的。戒还可以当作是教诫,人家看到我们有过失,教我们、喝斥我们,我们要很欢喜接受,要存感恩的心,想到有人可以告诉我、可以教我。绝不要心生傲慢,善言难入,不愿意接受,这就损失了能够改过向善的机会,能够提升道业的机缘。如果你遇到有人肯讲你,你要把他当善知识,可是他所说的,一定要和经典相应才行,不要心很坚固、很傲慢,想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是什么学历,你在世间才赚多少钱?」千万不要这样想,这是把世间的意念夹杂在修行当中。

也不要想:「你才初学,怎么懂得方便善巧?」千万不要这样想。看对方年纪,看修学的年资,这都不对。要看你自己有没有犯过失?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即使是小孩、即使是初学跟我们讲、提醒我们,我们也要欢喜,要感谢他。善财童子去参学,有一位年纪比他小,但是德行比他高,他也是恭敬礼拜,绕无数匝,他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你去参学,第一、见一切善知识皆是如来,就是要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应作如是想。你不要看对方年纪,不要看他在世间的财富权势如何,或是他在佛法上懂得什么,或是他在佛教中拿到什么学历,这些都不管,因为佛法是讲修行。所以,佛陀对我们的教诫一定要听,善知识对我们的开导要虚心接受,当然这开示要如法,不是没有宗旨的乱听,这就不属于戒。所以戒要受持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受持得好,心对境界时就不会起心动念、能不分别执着,这就是定。

所以,三学是一如的,是不分别而能常起分别。永嘉大师讲的:「分别亦非意。

」对于境界你能够了知无生,又能够随机教化众生,心不随境转,这就发慧了。所以,这三学是一体,不是拆开来学的,如果不了达,只有从戒转成定,再转成慧。如果你知道三学是一如的,就没有所谓先戒后定再发慧的渐次。所以,受戒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我不受戒,就没有过失。

戒有分性戒跟遮戒。性戒是指只要违背你的真如本性,哪怕你没有受戒,动个念头都算犯。遮戒,是有受才有犯,才算是犯戒。当然你受戒有受戒的功德,持戒有持戒的功德,破戒有破戒的罪报,所以,一定要发心持戒,真的很好,可以防非止恶,让我们不敢胡作非为。

所谓「失去戒珠易入魔。」要是没有基本的要求规范,你修学很难成就,不会得定,不会发无生之慧。这个定不是世间的四襌八定,而是你本性的寂灭,又叫「首楞严大定」翻成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坚固」。你能了知一切法的本性是寂灭的,你就能得定。戒定慧三学,一般都是从戒去入手,所以,一定要恳心来学习,要仔细检点,尤其听到人家说我们过失,或是背后讲我们坏话,你不要一听就不高兴,要听听看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改过,这都是善知识在教导我们,要生欢喜心。若是上了年纪,还有人肯跟我们讲真话,有人肯得罪我们,那真是太好了。要懂得珍惜并希望大家能够发心学习。

~~出处:《认识大乘佛教》一书。悟显法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