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学典国学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念佛,是愿望和佛一样丨仁焕法师开示

导读:念佛,是愿望和佛一样丨仁焕法师开示念佛就与佛同在念佛是生命的无量寿,因为一句佛号具足无量寿、无量觉、无量光。这不是让你去想象。一句佛号的...
念佛,是愿望和佛一样丨仁焕法师开示

念佛就与佛同在

念佛是生命的无量寿,因为一句佛号具足无量寿、无量觉、无量光。

这不是让你去想象。一句佛号的本质就是极乐世界,也可以这么讲,一句佛号的终点就是极乐世界。

我们不管在什么环境、时间,它始终都要回归到极乐世界去。

一句佛号就是佛的本身,我们念佛名号就是和佛同在。

佛本身就是无量寿、无量觉、无量光,念佛的作用就是愿自己和佛一样具足无量寿、无量觉、无量光。

这是念佛的理念。

从诸佛菩萨到我们一切众生,都有共同的本愿:

愿望自己的命好,愿望自己有健康的身体,愿望自己有良好的家庭,愿望自己的家庭和睦,愿望自己有良好的生活。

这是心愿,愿望自己有这样的因缘,接下来我们应该找到这方面的答案。

佛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在连有的出家人都不相信,我开始学佛的时候,也不认可这些道理。

后来自己由于业障重,有缘份进入地狱里面去,我就怕了,我就认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

二. 命和人

命和人,命是人的先天,人是命的后天。当我们入胎未成人先有命,然后才成人出生。

所以命好不好那就是老祖宗和父母之德的体现,人好不好是人的后天修养。

后天也可以改变先天,如果一个人能超越父母,超越老祖宗,也是老祖宗的德。

如果一个人后天能成为圆满的人生,那就是后天的修养。

命是先天的种子,人是后天的大地。我们一定要理解到,成为一个人来到世间做什么?

中国的传统来讲,人来到世间就是来光宗耀祖,报答父母的恩德。

于佛教来讲是来消因缘果报,也是在成全因缘果报。什么叫做消因缘果报呢?相当于报恩。

如何成全因缘果报呢?佛教讲的叫做自利利他。自利就是强化自己的生命,利他是引导别人共同走上解脱。佛教的作用以解脱为根本,传统的教育以继承为根本。

佛遍知一切,佛的慈悲如同太阳光遍照一切。

但是当我们眼瞎了,看不见阳光,是阳光的过还是我们眼睛的过呢?

所以要强化生命,让我们能真正看得见阳光普照,不要让眼睛瞎了,所以我们要保持自己眼睛的清净。

三. 眼根耳根清净

为什么人在用功当中要闭上眼睛呢?有一句话“闭目养神”,意思要让自己的眼睛保持清净,没有污染了,不该看的事不要看,不能看的地方不看。

闭上眼睛做一个内观的人,不要外观。

没有修养的人,什么都想看,是非的场面、打架的场面,凡夫非常喜欢看的。没想到,这种场面一者坏自己的眼睛,二者容易遭灾难。

眼睛把所见所闻的境界变成数据输入到我们的头脑里面,

耳朵把听到的好坏的东西也变成数据输入到我们的头脑里面,

最后这些坏的信息数据就变成我们这部电脑的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

到一定的时间了,垃圾文件过量,病毒文件感染,最后就爆发灾难了。

每个人犯罪也好,有灾难也好,为什么讲是有一个股力量在推动?这就是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在推动我们。

如果自己能让眼睛清净,耳朵清净,这样就过滤了不少的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

一个人于表面上很善良,但是后来就变了,变得恶起来,和家人和不来了,和周围也和不来了。

这不是他本人要想做的事情,那是他本人已经作不了主了。有这样一句话:明白人也有糊涂的时候,糊涂人偶然也有明白的时候。

四. 接受佛的软件

佛是觉悟的人,我们念佛,就是接受佛觉悟的软件,输入到我们生命里面去。

愿令佛的觉悟软件成为我们个人的软件,愿令佛无量寿的软件成为我们生命无量寿的软件,这是交命念佛的作用。

六字洪名的功德,六字洪名就是无量寿的软件,就是无量觉的软件,就是无量光的软件。

我们念的目的就是接受这种软件,愿令我们的生命成为无量寿,愿令我们人成为无量觉,愿令我们的生命和人同步成为无量光。

什么是无量光?慈悲成为无量光。慈悲,付出生命普照十方,就成为无量光。

不想付出,光想享受,就没有慈悲,就是私心严重,就一片黑暗。一片黑暗了,自己也没有前途,后代也没有前途。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纯粹的个体,应该认可自己是家庭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国家的公民。

如何做得到位呢?无怨无悔就到位了。

天下有吃亏的事吗?没有!感觉吃亏的人就是有私心,感觉吃亏的人永远吃亏;不感觉吃亏的人就是国家的人,就是社会的人,就是一个民族的人才。

怕吃亏的人连家庭也发展不起来,这种人谈不上为社会做事。

奉献,叫做大方的人;有私心,叫做小气的人。

大方的人就是有修养的人,修养的人从说话、接人待物,方方面面都是大大方方。

小气的人自然跟谁也和不来,跟谁做事也做不行。

所以我们来学佛,就是学会做人,就是做一个大方的人,做一个奉献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

能奉献就是有用,不愿意奉献就是一个无用的人。

念佛灵感的标准 仁焕法师

修行要从心上入手

如何念佛起到作用 仁焕法师

超度必须靠佛 如何超度

定业难转,发心通天地 改变自己就能改变大千

念佛能消宿业,为什么还要忏悔业障呢?

佛法重在实践 仁焕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