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巴大师

"

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钢铸成。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青海湟中区人。

喀巴大师保佑什么_宗喀巴大师是谁的化身_宗喀巴大师五句心咒_喀巴大师简介

喀巴大师保佑什么_宗喀巴大师是谁的化身_宗喀巴大师五句心咒_喀巴大师简介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文图/二指禅掌门

来拉萨之前,除了布达拉宫,我对这里的宗教寺院体系一去所知。

住进拉萨的一个宾馆后,和老板聊天,于是知道了拉萨三大寺哲蚌寺、甘丹寺和色拉寺。

色拉寺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与我们住的宾馆不远,于是决定先去这里看看。

这里有资料上说的周围柳林处处,但满目苍凉依然是主体。寺院后面的大山,裸露着石头,根本没有青色可看。

据说,在在色拉寺修建以前,宗喀巴大师在色拉寺所在地东边山腰上的色拉曲顶小寺里讲经说法,著述立说。

山半腰确实可以看到一个建筑,不知道是不是宗喀巴大师当年的小寺庙。如果是,大师当时的生活应该是清苦的,处在那样的位置,取水应该都很困难。

幸亏有朋友引荐,我们跟着寺里的师父,在寺院转了一圈。该看的都看了,但很多地方,比如大殿,出于礼貌没有拍照。我总觉得,不管到哪里,看到不许拍照的牌子,就不要去拍,即使有朋友跟着,也可能出现尴尬。

师父说,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由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大慈法王释迦益西修建子。并代替宗喀巴在明朝时进京入朝,次年受封大国师,公元1434年,明宣宗封他为大慈法王(藏文绛钦曲结),从此被人尊称为绛钦曲结,他是最早在内地修建格鲁派寺院者,明朝与格鲁派建立关系也是从他开始的。

色拉寺创建后的47年间,有四个扎仓(甲扎仓、仲顶扎仓、堆巴扎仓、麦巴扎仓),每个扎仓各有一名讲闻导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于色拉寺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

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寺院。

【摄于西藏拉萨。文图均为原创,请勿抄袭搬运!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查看更多
西藏“燃灯节”缅怀宗喀巴大师 大昭寺内锣号齐鸣

2011年12月20日晚,西藏拉萨大昭寺内灯光闪烁,人头攒动,锣号齐鸣。是日为藏历十月二十五日,称为“甘丹阿曲”,又名燃灯节,是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圆寂的日子。

宗喀巴本名洛桑扎巴,1357年出生在青海宗喀地方。16岁时从青海到西藏师从萨迦、噶举等教派高僧,潜心修行、精研佛法,15世纪初创建藏传佛教格鲁派,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在甘丹寺圆寂。

傍晚时分,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上桑烟袅袅,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口中念念有声,以转经的方式祝愿祈福。大昭寺金顶四周摆满酥油灯。

益西扎巴20多天前从昌都来拉萨朝佛,每天都到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益西扎巴说,从早上到傍晚,他一共磕了2000多个长头,他祝愿宗喀巴大师能够佑护他和家人平安、幸福。

西藏“燃灯节”缅怀宗喀巴大师 大昭寺内锣号齐鸣


在大昭寺出家20年的喇嘛平措次培说,今天下午在大殿里已经举行了法会念经缅怀,晚上100多名僧人上到屋顶举行灯供,灯供结束后,还会去吃素面疙瘩。

晚上8时许,大昭寺屋顶上6000余盏酥油灯全部点燃,伴随庄严的法号、悠长的锣声,众僧人高声念诵怀念高僧大德时才诵读的《米孜麻》经。大昭寺外信众驻足在寺前,双手合十缅怀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生活的年代,藏传佛教戒律松弛,僧人妄语恶行、怂恿信众为祸的现象层出不穷。为正本清源、剔除流弊,他主导推动了当时藏传佛教改革,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要求僧人严守戒律,并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该教派持戒严格,虽为最晚创立的教派,但此后众多高僧大德系该派僧人。

大昭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拉巴喇嘛在屋顶主持法会。他说,宗喀巴大师作为格鲁派的创始人,在藏传佛教传承、严格戒律以及修行次第方面功德显赫,深为佛教弟子尊敬,举行燃灯节既是缅怀他的功德,更是向大师表达弟子们弘法利众的决心。

...查看更多
跟我去朝圣:宗喀巴大师诞生地 青海塔尔寺
跟我去朝圣:宗喀巴大师诞生地 青海塔尔寺 凤凰网佛教 朝圣 跟我去朝圣 正文 跟我去朝圣:宗喀巴大师诞生地 青海塔尔寺 2010年01月27日 10:17青海旅游【大 中 小】【打印】 共有评论0条

塔尔寺

塔尔寺,藏语称 衮本贤巴寺 ,意为 十万佛弥勒洲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的莲花山,南距西宁市26公里。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 1419年)的诞生圣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塔尔寺历史悠久。相传宗巴大师诞生后,从剪脐带滴血处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都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帮助下,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取名 莲聚塔 ,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此后180年中,此塔多次改建维修,但未形成寺院。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一座。万历五年(1577年),复于塔南侧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一年(1583年),在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指示下,塔尔寺进行扩建,发展迅速,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经四世达赖指示,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式建立显宗学院,开法讲经,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吉祥八塔

历史上,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达赖喇嘛和第六、九、十世班禅大师均曾驻锡塔尔寺。历代中央王朝亦对它十分重视,自清康乾以来,多次赐赠匾额、法器、佛像、经卷、佛塔等。该寺有阿嘉、赛赤、拉科、色多、香萨、西纳、却西等活佛系统,清代被封为呼图克图或诺们汗,尊崇极重。全国解放后,塔尔寺受到重点保护,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历年拨款修葺,益为辉煌壮观。现塔尔寺占地六百余亩,建筑九千三百余间,殿堂25座,主要建筑物有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如意宝塔等,该寺设有显宗、密宗、医明、时轮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放大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大金瓦殿

由于塔尔寺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文物极为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历代法器、佛像珍奇庄严,令人叹为不止。

跟我去朝圣:宗喀巴大师诞生地 青海塔尔寺

大金瓦殿以镏金瓦铺顶,殿内建有高达13米的大灵塔,初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1642年重建为纯银作底,镀以黄金,用各种珍宝装饰的宝塔。殿内还供奉着青藏高原历辈高僧的灵骨塔、佛牙和舍利子。该寺的绘画(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誉为 艺术三绝 。寺中珍藏历代刻印佛经数万部,其中双金银、珍宝合汁书写的《甘珠儿》、《丹珠儿》、《宗喀巴师徒三人全集》等尤为珍贵。该寺重要植物为白旃檀树。塔尔寺现由寺院管理委员会总理全寺寺务,目前共有寺僧二百余户,阿嘉、却藏、色多、却西、嘉雅、米纳、扎西、本布尔等活佛十余名。


【头条】:拉萨大昭寺举行大经杆换经幡活动 喜迎藏历新年

【观点】:我国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禅茶一味】: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素食】:圆白菜的食疗作用及治疗功能

【朝圣】:跟我去朝圣:宗喀巴大师诞生地 青海塔尔寺

【佛艺】:千手观音: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缩影

【一日禅】:把感情放哪里 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觉悟】:李商隐的佛缘 深透义理薰修了悟人生无常

【众生】:影星汤唯之父在港办 佛缘 画展

【两岸】:闻法华轻烦恼 法鼓山将举办除夕闻钟声祈福法会情

【心灵物语】:老人与驴面对危险的不同决策

【图片】:大成就者米拉日巴的五位秘密空行母

【书店】:增福吉祥的开运之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常识】:浴佛是怎么回事

【法讯】:江苏太仓同觉寺将举行烧头香祈福法会

...查看更多
通讯: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塔尔寺迎来“燃灯日”
通讯: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塔尔寺迎来“燃灯日”

落日熔金之时,塔尔寺内已显摩肩接踵之势,四方信众耳听心受《宗喀巴大师祈请颂》,手执酥油灯盏,次第走向大金瓦殿,迎来每岁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今年为12月6日,较西藏晚一天)的“燃灯日”。

“燃灯日”藏语称之为“噶丹阿曲”,为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成佛之日。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系“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诞生地,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

19时30分许,“燃灯日”灯供仪式从僧俗信众指尖引燃灯盏间启幕,彼时低沉的法号、法螺、诵经声伴着数万盏酥油灯亮起延绵而来,供奉宗喀巴大师之大金瓦殿光明殊胜,法相庄严。

“因为13在藏族人心目中是个吉祥的数字,与宗喀巴大师所描绘极乐世界所对应。”如意八塔前身着时髦藏装的斗格措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民族传统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祈福。”

斗格措一行3人,当日早晨“踏”即将“满岁”的兰新高铁而来,“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藏族人来说,周末朝佛似乎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身心都能(得到)满足。”

酥油灯盏火光于寒风中蹁跹,阿卡(藏传佛教僧人)们纷纷撩起袈裟遮挡,发现熄灭的灯盏时,及时点燃,“周而复始”。

通讯: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塔尔寺迎来“燃灯日”

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等但凡能点灯的地方均被酥油灯盏所占据,擢发难数。


“去年在西安广仁寺的‘燃灯日’上与塔尔寺僧人丹增结识并成为佛友,互相加了微信,今年收到邀请能来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参加‘燃灯日’,是无上殊胜的事情。”汉传佛教弟子妙善来自陕西商洛大云寺,“佛教同出一门,虽因历史文化传承主修不一,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始终未变,僧众皆为佛子,因此没有间隙。”

夜色愈渐浓重,高原冬日寒意却未“侵扰”四方信众的虔诚,一盏盏金色杯盏整齐摆放成一字、宝塔、时轮等状,五间殿广场前人们或拨弄念珠、或曳动转经筒、或双手合十闭目祈福,朗朗诵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来自青海贵南县茫曲镇的“90后”藏族小伙完德加一边在微信朋友圈中不间断“直播”着“燃灯日”盛况,一边分享着诸如阿尼玛卿、羊兄乐园等藏汉双语微信公众平台里关于燃灯节的仪轨和佛语。“我想自己分享出去的善知识和‘燃灯日’里的祥瑞照片也能为自己的朋友带去福气。”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曾传辉研究,宗喀巴大师生活的年代,藏传佛教戒律松弛,为正本清源、剔除流弊,宗喀巴大师主导推动当时藏传佛教改革,如今燃灯日在纪念大师同时,亦发挥着警醒僧人严持戒律、传承智慧之效用。(完)

...查看更多
结语

他经常给别人讲经说法,当时他已经能讲17部经典,包括大乘显宗各派的代表著作,而且不会发生混乱和遗漏。人们对此非常钦佩,认为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达到的,宗喀巴的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