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群法师

"

济群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

济群法师讲解_济群法师法门_济群法师道次第讲解_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讲解_济群法师法门_济群法师道次第讲解_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学佛问答 十六
济群法师学佛问答 十六


问:如何才能持好戒?心中不善的刹那闪念,是否属于犯戒?怎么调整?
答:首先做到行为的清净,语言的清净,进而通过修学佛法,了解心的运作规律和调心之道,就能做到心念的清净。单纯的不善念头是不算犯戒的。

问:现在学佛很流行,但多数人不知道持戒,或不愿意持戒,怎么纠正这个观念?
答:很多人把持戒视为约束,所以会心生抗拒。其实,持戒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面对诱惑时的自制、自律的能力。

问:家里最近出现很多小蟑螂,请问有什么办法请走它们而不伤害性命呢?
答:搞好环境卫生,然后以慈悲心和它们沟通。

问:如何处理学佛修行和工作生活的关系?
答:学佛首先是帮助我们转变观念,观念调整了,就能把佛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不是打成两截。

问:我是一个执著而真诚的人,但在结交朋友时,为什么受到伤害的总是我?
答:执著就是苦因。真正能够伤害你的,正是这个执著,而不是其他人,其他事,那些不过是助缘而已。

问:面对生活中的烦恼矛盾,心情受到干扰时,应该怎么做?
答:让心变得强大,你就不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处变而不惊。

问:如果只是平凡人,没有修习佛法,会得善终吗?
答:即使没有修习佛法,只要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会得善终。

问: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看您的新微博,后来又在网上收看您的讲座,非常欢喜。上个月,我在附近皈依了,该如何安排修习,才能更加精进?
答:初学佛,应该常念三皈依,真正对三宝具足信心了,才有可能继续精进。

济群法师学佛问答 十六

此处有修习皈依的仪轨: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6685


问: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亲近善知识?
答:具备作为弟子的素质,《道次第》中归纳为:质直、具慧、求法义。我在《菩提大道》一书中有详细介绍,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6403

问:能否推荐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的书籍或录音?
答:我有一本《心经的人生智慧》。此外,也有不少关于《心经》的讲座音像,http://www.jiqun.com/dispdir.php? >

问:弘法艰巨吗?
答:干着就是了,没什么艰巨不艰巨的。


...查看更多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是什么?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是什么?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济群法师答: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恭敬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可见,人生各种结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重视因上的努力。

但多数人只在乎结果,为了得到某种利益,甚至不择手段,造下各种恶因。当这些恶因成熟时,便悔之晚矣。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呢?菩萨认识到因果的原理,看到众生的不幸,看到三恶道的悲惨,所以对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都会特别谨慎。因为他深深知道,不良的心行必定结出苦果。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是什么?


因此,以佛法智慧看待人生,告诉我们必须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缘具足,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因缘还不具足,还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相反,把结果看得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结果永远都不可能出现。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同时也说明,当我们有了某种成就,这种结果也是众缘和合,是无常的,同时也不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不要太执著,那只会带来痛苦。随缘也能让我们面对成功时有一份平常心。成功时不会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失败了也不会有挫折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查看更多
济群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
济群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

济群法师答:都摄六根,不是说要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塞起来,关键是在于正念的培养。比如思维轮回的痛苦,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将心调整到位之后,再专注于佛号,就能在内心形成强大的正念。这种正念一旦稳定,自然形成相续的作用。这不是要嘴巴不停地念,因为你还要吃饭,还要睡觉,怎么相续?

济群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

所以相续的是正念,是心与佛号的相应。当然,在正念尚未形成之前,确实不容易做到净念相继。因为心念是无常的,时有时无,时断时续,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查看更多
济群法师: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
济群法师: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


问: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破了戒,对戒体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体的,必须通过相关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体。此外,也有不必通过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时具足的“定共戒”,成就无漏圣道时具足的“道共戒”。但从凡夫境界来说,惟有通过受戒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体。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来比较简单,其实严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处处充满考验。为慎重起见,在家居士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没有一点把握,也没有彻底改造自己的决心,之后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

济群法师: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

犯戒主要指犯轻戒,而破戒则是犯重戒。如杀人就是犯重罪,会失去戒体,就像茶杯落地后摔成碎片,无法修补得完好如初。而犯轻戒的话,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后还能继续使用。所以,犯了轻戒可通过忏悔弥补,这是对治犯戒的有效途径,所谓“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一旦犯了重戒,则会失去戒体。



...查看更多
结语

作为一个出家人,主业就是内修和外弘。内修,即通过修行完成生命自身的觉醒和解脱;外弘,即帮助大众达到同样的目标。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