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严法师

"

释证严(1937年5月11日-),俗名王锦云,早期法名修参,法名证严,法号慧璋,出家前自号静思,慈济功德会的会众多尊称其为证严上人,又因驻锡在花莲,早期被称为花莲师父,又被称为台湾的德蕾莎修女。台湾台中市清水区人,慈济基金会创办人,皈依师为印顺长老,秉持师命“为佛教,为众生”,1966年于花莲县创立慈济功德会,即慈济基金会之前身。2012年,证严法师受马来西亚槟城州元首封予拿督斯里勋衔。

证严法师静思录_证严法师道场_证严法师讲故事全集_证严法师简介

证严法师静思录_证严法师道场_证严法师讲故事全集_证严法师简介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环境与不断消逝的时间中,随着境界牵引,不知不觉追逐于名利欲乐,却不曾静心思考生命之意义何在。等到垂垂迟暮、死之将至,蓦然回首,才惊觉空过了一生,到头来,再后悔又奈何呢?

圣人之所以超越凡俗,在其心镜清净,清清楚楚映照世出世间种种法,而以觉悟的慈悲怜视众生;一切不为自己,心中没有五欲贪求,唯求众生安乐解脱,人人免于受苦沈沦。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圣哲贤人,其心胸无不是坦荡荡、光朗朗,德馨垂芳更胜星辉寿长。

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出生人间,觉悟后的他行化于恒河两岸,一步一脚印地踏下佛法的足迹,而佛弟子们传承薪火、集结佛经,将佛陀随境应机的珠玑法语广为流传,嘉惠千千万万干渴的心灵。

佛法的精神亘千古而不变,但是真理无形,效用如何端视个人用心与否,所谓信、解、行、证,总要自己能接受,并且发愿实行,在实践中回证真理,才有自助助人的果实可以收获。

身为佛弟子,我们尊重敬爱佛陀,就要虔诚奉行佛的教法,时时将佛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假使我们的思想和佛陀的教法脱离了,行为绝对是越规犯戒而错误的。

当然发心学佛,也要感恩古德祖师们,他们尽形寿探研佛法真义,再将心得留传下来,帮助我们体解真理,才能运用无碍。至于僧团的生活,同样是互相观摩、互相研究、互相磨练,这样佛法就能永住人间。

当今末法时代,最重要的是提高人人的觉性,古人说居安思危,而末法众生烦恼垢重,造成时间的劫浊与空间的紊乱,因为世间混乱、人心不平,所以整个宇宙多灾多难,万物赖以生存的大地也不断遭受破坏。我们研究佛陀所说的《八大人觉经》,正是要觉悟世间的无常,重新调整人人的心态;调和社会成为祥和的互动,人人心平气和,社会祥和平安,人心平,天下就平安。

求天下平安,从培养感恩心做起,对世间苦难抱持如同身受的悲怀,尽己之力拔苦与乐,日日感恩知足,心无贪恋,意不颠倒,这就是最大福。

学佛,学而觉,学就是要了解,了解之后能体悟,就如一般人选择人生的方向,有的人志为人师,既然要当老师,就要先自我充实,涵养人文常识,才能进一步教导别人。同样的,学佛之道,必定要开启慈悲大爱的心,自己付出,也教导别人一起做,自度而度人,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

学佛还要发大乘心,看看分布全球的慈济人,大家都是出于一念发心,将这颗慈悲的种子带到他们的侨居地,播种、耕耘,而后感动更多的人,齐来奉献这分无私的爱。大慈大悲之心无量,所以我们也是学无止境,既然走入佛门,皈依佛,一定要与佛心贴近,佛陀有大慈悲心,我们要学的就是这分慈悲大爱,能够普济众生。

当然,长养慈悲心有种种方法,听经学法只是一个过程。古人说「千里求师,万里求艺」,从前的人限于印刷与交通不便,想要求得佛经的只字片语,或是明白一套完整的道理,着实不容易。但是现代网路资讯发达,要取得佛经并不困难,然而皈依法,最重要的是能「自我受用」,能受用才有觉悟的希望。

所以先学得佛的慈悲,然后往佛法中探讨,得一法而奉拳服膺,我们就终身受用。假使佛法不能用在日常生活,听再多法师讲经,甚至自己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与平时的行为表现两相违背,那么再好的佛法还是没有用啊!

皈依僧,僧是传承佛法火种的人,对一般人接触或了解法理也很重要,我们一方面感恩古德祖师们绍继佛种,一方面对出家的法师们也要恭敬虔诚。出家人,追随诸佛菩萨的芳踪而修行,这种舍亲割爱以利天下的情操很值得尊重,所以在家人敬重出家人这是必然的。

尊师重道,我们的慧命就能增长。出家人在僧团中薰修长养,无论学识或行仪,每一位都有不同的优点,也有不同的修行心得,都值得我们学习。在家的信徒,一定要有尊重出家人的心态,如此才能三宝具足,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

既是学佛,一定要依照法则循序渐进,才是学佛的态度。出家人剃染修行,要有一分使命感,除了上求佛道之外,更进而下化众生。佛陀所说的《八大人觉经》,从第一觉悟开始,就要我们警悟世间无常危脆,人生是苦;觉悟一切的苦患都是起自一念内,内心有了烦恼所以造业不断,变成种种灾祸。

第八觉知也说「生死炽然,苦恼无量」,我们在六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种迷惑而充满烦恼的生命中,的确有无量无边的苦患紧紧压迫,使人喘不过气来。这些苦患要如何断除?唯有修行追求真理,探讨生死的法则,才能掌握生死来去的选择权。

人身难得,我们不愿造恶堕落地狱,也不必求天堂的享乐,只是「常念知足,安贫守道」,而「惟慧是业」;智慧、觉道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在人间,能够看尽人生,透彻生死的苦难,所以能开启内心的慈悲,并以此投入人群去身体力行。

富有者得到教化,成为富中之富的人生;贫穷者得救拔,让他脱离地狱般的痛苦;有心有缘想要学道者,得到用心接引和指导,这就是出家最重要的目标。自觉而觉他,自己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难,还要去救人,就是出家学道者任重道远的承担;切莫悭贪不舍,不肯将佛法的益处和世人分享,否则就失去了出家人的本分。

佛经中有一段故事,说明法布施的重要——

在一个古老的国家,离开城市七里路有一座精舍,住着五百位修行者。其中有一位长老年纪很大了,他已经修行几十年的时间,但是记性很差,所听过的法一下子就忘记了,五百位修行者轮流教他,教了几年,还是连一个偈子都记不住。

老比丘自己也十分懊恼,尽管求法心切,无奈就是不能心领神会。

有一天,国王请诸比丘入城受供,老比丘自卑自怜,觉得这辈子幸得人身,又得闻佛法,为什么就是法不住心,更无法尽出家人的责任,将佛法再传给别人?他愈想愈觉得悲哀,不知不觉走到一棵大树下,想想再活下去也没有意义,干脆吊死在这里,因此拿着绳子就往树上扔。

佛陀知道了,化为树神出来呵责老比丘,他说:「修行者啊!你的身体来自父母,慧命则交托给佛陀,为什么你不珍惜生命,也不顾增长慧命,反而要毁掉自己呢?这是罪大恶极啊!」

老比丘听到树神的呵责,忍不住痛哭起来:「我也想珍惜身体,更珍惜闻佛听法的因缘,可惜我一丁点法理都无法体会。」

正在哀伤懊恼的时候,佛陀已经现在老比丘面前,老比丘非常惊讶,赶紧伏地向佛陀求忏悔。

佛陀就说:「一切都在一念心,可知道你过去生中同样也是出家人,而且具有聪明才智,懂得很多佛法,更领导五百人的僧团。但是你对法的传授很悭吝,贻误了很多人的慧命,所以今生要受愚痴闇钝之报,修行几十年还无法开启明朗的智慧。」

佛陀并说了一段偈语:

自爱身者,慎护所守,希望欲解,学正不寐;

身为第一,常自勉学,利能诲人,不惓则智。

学先自正,然后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

本我所造,后我自受,为恶自更,如刚钻珠。

老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忆起前尘往事,果然自己傲慢不肯传法,难怪今生愚钝,真是自作自受。于是至诚地发露忏悔。佛陀微微一笑:「忏悔则清净,只要你真心忏悔,好好保护生命,就能增长慧命。明天国王设食供养,你可以带着寺内的僧众去应供。」

老比丘还有所迟疑,但是佛陀勉励他拿出信心来!老比丘信心大增,第二天真的带着大众往皇宫应供去了。

年轻的比丘们个个心里怀疑,深怕老比丘受供出丑,但是碍于佛命,也只好跟着入城。

到了皇宫,国王很尊重僧伽,亲自端水让比丘们洗净手足,接着供养丰盛的饮食,供养后并恭敬请法。老比丘坐于上座,神态威仪已与往日大大不同,看起来就令人心生尊重,开口说法更是声如洪钟,响亮清澈,句句法语流入人心,不只是国王欢喜,就连五百位随行者也都敬佩赞叹。

因此,出家人有出家的使命,一般人也有超脱生死苦恼的路要走,「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入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正是《八大人觉经》中所昭示的坦荡大道。请诸位学佛者,无论在家、出家,都要守好自己的本分,自觉觉人、自救救人,这才真正是我们学佛求觉悟的道路,大家要多用心啊!

缘起

生命的大疑问,宁静的境界,心智一片明朗,纷乱的思绪一一安顿于静思中。佛陀是一位大觉者,为迷茫众生示现「八相成道」而成佛。未出家前的他也曾经过和常人一样的人生,同样拥有家庭、父母和妻儿,唯一不同的只是他生长的环境。成佛前的悉达多生于皇宫,贵为太子,不但是国王最大的期待——将来要继承王位执掌国政;也是全国人民希望的寄托。他在幸福的生活中成长,享受最尊贵的待遇,所受的教育和一般平民百姓也有所差异。

但是悉达多太子最与众不同的,并不是他的权势富贵,而是与生俱来对万物的悲悯。一般人总是受了「苦」,才会去探求什么是「乐」,而悉达多太子享尽天下一切福乐,却能深入民间疾苦,发心探究众生苦难之因。

他认为人生而平等,却发现社会上有种族、阶级的分别;又观察到凡夫成日追逐名利,贪恋欲乐随波逐流,不自觉岁月流逝,老病死苦接踵而至。他从生老病死中去体会,感觉到其中尤以亲情最难割舍,而人世间许许多多的烦恼,则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对待。

他不断思考,在静谧的环境中沈思:烦恼从何而来?如何消除烦恼?生老病死如何解脱?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又要如何改变?这是年轻的悉达多太子,对人世间发出的大疑问。

他隐约体悟出人生无常的道理,更感到情爱纠缠的痛苦,因此决意离开富贵享乐的环境,去过修行求道的生活,寻找对治众生迷茫的方法,令众生皆得解脱。最后,他出家了。

修行者悉达多踏上追求真理的道路,经过参访、苦修的漫长旅程,体验不同宗派间的教旨,对每位宗教家、学者他都虚心求教。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苦行者的毅力令人尊重,学者的研究精神也给他很大的震撼,但是对年轻的悉达多来说,尽管有些心得,却觉得还是不究竟。


他决定独自追求天地宇宙的真理,万物有物理,人的身体有生理,人的内心有心理,如何透彻这些万物、生死、心灵烦恼的课题?怎样才能突破迷茫,见到真纯清净的道理?他以坚定的信心独自踏上探寻的路途。

这是佛陀发心求道之前的一段心路历程。之后悉达多太子经过访道、苦修等等尝试,最后在菩提树下证悟,佛法就此生根传扬,开枝散叶广化天下。我们后世学佛的人,有幸浸沐在佛法光辉下,不得不对佛陀礼拜顶戴,感恩佛恩浩荡。

人生,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知足,能知足的人才会快乐;修行也是如此,内心知足即无贪恋,心无贪恋则意不颠倒,所以要懂得感恩。我们尤其要感恩佛,佛陀有感于众生迷茫,发心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理,因而归纳出「三理四相」,世间一切都不离这个原则。

「三理」——物理、生理、心理。「物理」包含成、住、坏、空四相,所以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常住的。人的身体变化称作「生理」,包括生、老、病、死四相,一样是分秒变迁。人的「心理」则有生、住、异、灭四相,一念好心生起,很快的念头又断了;一分感恩心起,很快又转移了,这就是心念的变化。

我们存在成住坏空循环不息的宇宙间,随着生理生老病死的变化,心理也不断在生住异灭中轮回,说来危机四伏、苦难偏多。面对这么多的苦难,分析起来道理很大,名相也很多,于是佛陀慈悲应机逗教,就以八种简单的方式,为我们归纳三理四相之下的八大苦难,使我们了解而警觉,彻悟苦、集、灭、道的真理与实行。

原经翻译者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大师

在讲述这部佛经之前,我们首先要感恩本经的翻译者,就是「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大师。

安世高大师,出身安息国(今伊朗)太子,对佛法十分好乐。老国王过世后,他接掌了王位,但是他认清了人生无常的真理,视荣华富贵如浮云,所以就把王位让给叔叔,自己出家去了。

出家后的安世高大师潜修佛法,在修学有所体会后,更加深他探研佛法的渴望,于是周游列国,辗转因缘下,于东汉(后汉)桓帝建和二年来到洛阳,便在洛阳安住,一方面研习汉文。过了一段时间已通达汉文,故在精研佛法之余,着手中译佛经的工作,总共在中国翻译了二十九部经论,《佛说八大人觉经》即是其中之一,提供后学者莫大的学习资粮。

除了安世高大师翻译之外,明朝蕅益智旭大师并为造论,弘扬传布此经。

释经题

《佛说八大人觉经》

学佛就是志在成佛,所以要虔诚敬重、坚定志愿。坚定志愿的首要条件即是「守时如教」,每天都要守护光阴不虚度,以时间来累积成就一切,如佛所教、惜时精进,这就是守时如教。

佛陀的教法和寺院规矩,我们必定要掌握与奉行,保持心静无杂念,修行看似平淡,实则守时如教的功夫就在这里。

《佛说八大人觉经》,「八」是数字,指的是我们应该了解与觉悟的八大项目,能够了解这八大项目,就不会迷失生活与修行之道。「大人」就是「大士」,也是「菩萨」的意思,就像我们称观世音菩萨为白衣大士;凡是发大心、立大志愿,奉行大道者,就称为大士或大人。「觉」是不迷。所以「八大人觉」,即是八种菩萨应该觉悟的道理。

开经明义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

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学佛,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的条件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成佛了。人生之苦,苦在迷而不觉,若能将自觉之后的心得教育他人,使人人皆从迷茫中醒悟,才是自觉觉他,觉性的教育。

众生心迷心乱,世间就无法产生善的循环,所以心乱则世乱。佛陀是大觉者,他将求法觉悟的心得向人间宣说,对佛陀的教育,愈是智慧高、根机好的人,接受度愈深,研究得也愈透彻。

这部《八大人觉经》,进入经文开宗明义即曰「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常」是不间断,意思是身为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白天或晚上都要精勤不懈,时时诵念这八种修行觉悟的方法,行在菩萨道中,求佛、学佛,觉悟而成佛。

当然,觉悟的方法道理很深,不过安世高大师以浅显简短的文句翻译,让我们容易阅读和背诵,就像很多人喜爱《静思语》,正因为它简短浅白,又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八大人觉经》的内容亦是如此,每一段文字都不长,但是其中蕴含的意义却很深广,我们可以时时记忆与应用,所以「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行住坐卧之间都能背诵。

要知道,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出家,既然已皈依佛,就要时时依教奉行,我们开始探讨《八大人觉经》,此时此刻也该立愿奉行道法,日夜用功不间断。

「至心」就是很虔诚;内心真正虔诚,对佛法一定能感应道交,将佛法深切铭刻于心,这样才叫做至诚。道理常常印在心上,时时运用,即使待人接物间外境时现,都能及时悬崖勒马,一一拆招化解。常听到慈济人说:「实在做得很累,但是师父说『分秒不空过,步步踏实做』,还是不能懈怠,再认真做吧!」日常生活把握分秒,万一心生懈怠,只要想起师父的话,自然又再提起精神,精进向前,这就是因为慈济人能带着虔诚的心处众入群。

慈济人散布在地球各个角落,这一边正在休息,地球另一边的慈济人已经开始一天的付出;等到他们要休息了,这一边又接续着利益人群的工作,如此昼夜轮替不停息,累积出无数动人的故事,谱成一部现代的历史——「慈济大藏经」。

经者,亘千古而不变,以时间来说日夜不停,横向来看则遍布全球,每个慈济人都是把握时间发挥爱心,付出无所求,那种至诚无染的爱,即是发自至诚的心,人人有这分至诚,没有事情完成不了。儒家大师孔子,赞誉学生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我们也是一样,求得教法后再普遍传给别人,依此奉行就能广利群生。

所以慈济人,内心要建立「诚正信实」,自我净化;对外的动作则是「慈悲喜舍」,诚正信实的人生是自爱,对外付出慈悲喜舍就是爱人。这样的自爱爱人,一定是自觉之后才能觉他,这就是我们学佛不能缺乏的至诚。

看看世间多少可爱的人!就像印尼有一群发心付出的企业家,至心虔诚从事慈济志业,他们接受师父的委托,清理印尼黑色心脏的红溪河,拆迁河上违建居民,建设大爱屋使之安身立命。他们相信师父的教育,依照师父的委托完成任务,不但拉近印尼华人与当地人民的距离,更使雅加达亮丽起来。可见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心,至心诚恳,得一善拳拳服膺,这种积极的人生无事不成。

所以说来,学佛、行菩萨,必定要至诚如教修行。《八大人觉经》经文精简浅白,道理却如此奥妙,对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好好铭记在心,勤习背诵不舍昼夜,请大家多用心!

第一觉知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世间无常

佛陀希望我们能时时警觉世间无常,常有这样的觉悟,才能下决心在道业上精进;能够觉悟无常,凡事就不会那么计较、执着,自然减少许多烦恼。

世间无常,二十世纪末的两次大地震,我们记忆犹新,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七日土耳其发生大地震,瞬息间,多少人家破人亡!天人永隔的悲惨景象震惊国际。消息传至台湾,慈济人本着人道、生命平等的精神,立刻联络甫结束科索沃赈灾,即将于马其顿转机回台的小组,改变行程续往土耳其勘灾。

小组人员风尘仆仆踏上土耳其,放眼所见满目疮痍。救人之务刻不容缓,小组人员于勘察后,立即采购床垫等物资展开发放,另一方面则将相片、文字、影像资料传回台湾。惊慑于大自然的威力,感同身受当地人民的苦难,慈济人很快在台湾发起驰援土耳其的募款活动。

那段时间,静思精舍的修行者,同样不分老少全体动员,连我们的猫狗胸前也挂起募款箱,一同投入募集爱心的行列。不只在精舍,所有的慈济人也都动起来,街头巷尾四处劝募,只为了对遥远的土耳其尽一分心。

但是,许多人的爱心被启发了,却也有人对慈济从事国际赈灾不以为然,发出了负面的声音。有人就指着慈济委员的鼻子说:「土耳其在哪里?地震在哪里?你指给我看!」又有人说:「我自己都需要人救济了,为什么台湾不救,要去救国外?」

听到这样的话怎不令人担心!不只担心劝募行动受到阻碍,更担心这股负面的「心力」,可能是一语成谶。要知道,人心善良,所居住的土地就能祥和平安,所以说「福人居福地」;假使这片土地上的人缺乏善心,反而生起恶念,不啻是自我诅咒。

常常跟大家说要自我祝福,如果人人内心都是善与爱,与人互动就有一分关怀,人人相互关怀自然形成善的循环、福的力量,这就是种「福业」。「福业」是一股气,台湾人说「福气、福气」,道理是一样的。

自爱爱人,这就是福,我们经常心存爱念,与人为善,即使无法付出,也要随喜赞叹,人心和合,天时顺畅,才能营造祥瑞福气。但是有的人却逆道而行,不只是见人为善不肯随喜,甚至口出毁谤,阻碍别人发心,如此自障碍他,真是替自己造恶业,恶业共聚,所居的土地怎得祥和?

根据佛经里的描述,现在已经是坏劫时期,器世间不断败坏,如果不赶紧以福业共聚的力量挽狂澜,世间会毁坏得更快。好比大家共乘一艘船,风浪大的时候,除了驾驶人的技术纯熟,坐船的人也不能浮动,大家如果乱动,就会加速船只的翻覆。

同样是一九九九年,在九月二十日那天,有慈济列车回到花莲参访,我借机对他们说明救援土耳其使善业共聚的观念,鼓励人人齐心向善,也警惕人人要有无常观;土耳其发生灾难,同样在这块大地上,台湾不是不可能发生。这是在九月二十日那天所说的话。

孰料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点多,突然间天摇地动,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二千人,同样带来国际震撼。从那时开始,慈济跨出了九二一历史的脚步,以无比沉痛的心情「救台湾」,蓝天白云的身影投入灾区,同时向国际间呼吁爱心捐输,以圆之前大家说「为什么不救台湾」的口业。

感恩全球慈济人,拼进全力在侨居地为台湾展开劝募工作,有的国家碍于法令不得募款,当地慈青就以洗车打工的方式捐出所得。许许多多的感恩事千言难尽,地震灾民「安身、安心、安生」的工作则在大爱中迅速推展。海内外的爱心汇聚起来,很快地,大爱屋盖起来了,不久,五十所希望工程学校一一矗立,一颗颗新芽破土重生。

一念生心动三千,为圆口业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要时常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时间不断在转动,一定要把握住当下生起的这念善,将剎那化为永恒,就能成就福气善业。

国土危脆

世间有没有静止不变的境界?答案是没有。大自然本来就是瞬息万变,光说我们看得到的太阳、月亮、地球,就要不停地互相绕转,一刻不得脱离它的轨道。

至于修行者的心念,每天早上三点多起床,上大殿虔诚课诵,之后念佛、静坐。这个时刻看似静止,其实是我们心自静,身外的环境并没有静止啊!原本阒黑的天空,早课下殿后已经明亮起来,一花、一草、一木的身影如此明朗,这就是不知觉中的变动。

所以佛陀警惕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的确是如此,像是2002年底,印尼亚齐省发生规模七点七地震,可以想象威力多强,还好不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处,否则又是一波大灾难。

接着意大利艾特纳火山爆发,新闻影像上火柱冲天,火势将夜空染成一片血红,似乎要吞噬整个大地。未及一月,义大利中、北部豪雨成灾,同时发生海啸引致海水倒灌,造成严重灾害,闻名全球的「水都」威尼斯,这回也不免望水兴叹。然而义大利南部却传出焚风灾情,风力又热又强,许多树木遭连根拔起,大自然的威力呼风唤雨,人类再强还是无法招架。

这一连串的灾害——地震、火灾、水灾、风灾。为什么会有海啸?是受外海风力或是地震的影响,造成海浪的变异。为什么火山会爆发?就是地热要发散出来,爆发的岩浆接触空气(风)便引发燃烧。至于为什么有地震?

有一回,我们的大爱小记者(按:大爱电视台节目之一)去访问地震中心,请教地震成因。中心人员很仔细地为孩子们介绍,告诉他们地震后有的土地会整个隆起来,有时地震前地上会冒出泥浆。小记者就问:「为什么地底下会有液体,泥浆是怎么冒出来的?」

中心人员解释说:「地底下充满土壤、水分和热气,地层受地球板块推挤或断层影响产生震动,泥土和水分就乘着热气冒出来,成为泥浆。」原来如此!古代科学不昌明,于是想象为「地牛翻身」,现代科学让我们了解其中原理,却也更体会国土危脆,有一项因素不调和,就要赔上人命、财产的损失。

谈到地震,不由想起九二一过后,又有另一次地震,在南投的九份二山引发气爆。当时气爆点上有一户人家,是慈济的照顾户,他们的房子随着地气往上冲,并飞了几百公尺远,房子掉下来摔得扭曲变形,很不可思议的,这家人却毫发无伤。另有慈济幕后委员一家人,他们的房子也在滑行几百公尺后获得平安。

但是其它二、三十户人家就没有这般幸运,气爆后,整座山地滑动崩塌,几十户人家全遭活埋。

人生就是这样无常,所以「平安就是福」!

学佛,要内外清楚,不能只沉迷眼前的平安;平安时要懂得感恩,感恩要多付出,人生的价值就在行善。光阴迅速变动,要说「静」,总是心自静,其实心外没有静的境界,所以我们应该把握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无限延伸生命的良能。

四大苦空

每天庸庸碌碌地过日子,对飞逝的时光到底有没有什么感觉呢?

有一天晚上,看到书房的佛像前供了两朵牡丹花,引起我的兴趣,就特别伫立欣赏,盛开的牡丹又美又白,很洁净。但是心念随即又转:愈美的花,盛开的时间愈短,这两朵牡丹又能美丽几天?

结果才三、四天的时间,再从佛桌前走过,其中一朵已经凋谢了,地上、桌上都有好几片花瓣,一下子心里感触很深!

花开、花谢,日出、日落,就像人生的过程,但是每天看着日出日落,看着花开花谢,一般人还是没有感觉,也没有体悟,这就容易庸庸碌碌、空白地过日子。

其实再仔细去分析这朵花,它同样起于一颗种子,以现代的科学观点来看就是「基因」,牡丹的基因,开出来就是牡丹花。它在土地中,地(土壤养分)、水、火(温度)、风(空气)调和了,随着时间慢慢冒出地面,抽枝发芽,开花,最后自然地凋谢。

人也一样,父精母血混合之后就如一颗种子,生命基因构成了,我们就在母胎中开始成形。原本只像一颗露珠,慢慢出现人的形体,有了四肢、五官和内脏,大约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就呱呱坠地来到世间。

花是如此,人亦如此,大地草木无不都是如此,都有这种共通的道理,形体虽然不同,原理却是相同的,同样由基因形成,同样需要四大和合,才能健全平安地长成。

宇宙大地随着时间不断生灭,在垂直的时间与普遍的空间中,无一是「常」。看看我们所居住的台湾,根据研究,一万八千多年前还和大陆相连,后来冰河融化淹没连结的土地,形成台湾海峡,台湾才成为一个岛屿。这就是一个无常!

但是,万物的运转不能有一点偏差,稍微变动就可能导致重大的灾难。一九九八年七月间,大洋洲岛国巴布亚纽几内亚发生巨大海啸,最大的一波海浪以时速三百公里冲击沿岸地区,摧毁至少九个村庄,瞬间夺走两、三千人的生命。

勘灾人员来到这个国家,碧海连天、水天一色,大地一片青翠,人民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祥和安乐,难以想象海啸发生当时,是如何一阵遮天盖地的恐怖景象。所以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四大一不调和,大地万物瞬息毁坏。

谈到「四大苦空」,地、水、火、风是构成万物的四大元素。所有坚质的东西都属于「地大」,大地上有空气(风)、有温度(火),地底下则有水,任何时间都在变动,假使变动过大,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无常的运转下,根本没有永恒的存在,所以万物的本质毕竟是「空」,到头来还是幻灭变迁。

大地看来很坚固,其实也很脆弱。台湾九二一大地震,许多建筑物应声而倒,几年后回想起来,还是一样惊心动魄,尤其南投县境内的九九峰,原本青翠连绵的山头,突然间像脱去了外衣,赤裸裸的黄色丘岳,瞬时一片死寂。原来,雄伟的山脉也是不堪一击!

再看到地震后,有一所学校的运动场竟然拱成一个小山丘;而云林县的山则滑到嘉义县,并造成一座大湖,可知这股自然的力量多大啊!

所以宇宙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调和,四大调和了才能平安。大地是如此,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宇宙是大乾坤,我们的身体是小乾坤,其中一大不调就疾病丛生。

人体的地大包括皮、肉、骨、脉等物。血液、痰、唾、眼泪属水大。腰酸背痛、骨折等是地大不调,就像大地有了伤痕一样。一些血液方面的疾病则起于水大不调,像是慈济的骨髓资料库,就是为了拯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而成立。

骨髓负责人体内的造血功能,是生命的主流,一旦不调立即危及生命。所谓骨髓移植,在基因配对成功后,受髓者需要接受「歼灭疗法」,即是将体内原有的骨髓细胞,无论好坏尽皆消灭,再注入捐髓者健康的骨髓,使好的骨髓细胞在新主人身上正常地运作造血功能。

常说「众生共业」,在骨髓细胞的世界里也是如此,移植前无论好坏都要一起歼灭,等到注入健康骨髓,体内的细胞也要能和平相处,合心运作,才可能得救。小乾坤如此,大乾坤何尝不是这样,唯有人心向善、人人爱护大地,普天下众生才能平安。

合心、和气、互爱、协力,生命共同体的安危,期待人人共同承担,这就是修行者的目标。

五蕴无我

生命的长短万物不一,但是最后同样要凋零、归于尘土,看清楚了,四大假合无不是归于空,所以说「五蕴皆空」。

佛教徒常常都会诵念《般若心经》,其中的「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又作「五阴」,是类聚一切有为法的五种类别;概分为两大部分:色属于四大假合的物质,其它四蕴则是心灵的感受。

眼睛所见的一切称为「色」,无论是黑白、长短等等,包括我们人的身体,都属于色蕴的范围。人体在大自然的境界中,在四大假合的状态下,同样只要一不调和,就「四百四病生」——佛经中以此表达疾病种类繁多。其实现代医学所探讨出的病理,大大超过四百四病,许多看不见的细菌、病毒都会致病,甚至威胁生命。

2002年十一月上旬,有一件令人非常心痛的事,澎湖地区的慈济委员慈诺(张庄桂桑)罹患「溶血性贫血」不治往生。众人哀伤之余,回忆她生前拖着病体,思想却非常健康,仍然尽心尽力做慈济,照顾澎湖离岛上许多独居无依、苦难病痛的众生,并以坚忍的精神带领当地的慈济人,传承爱心良能。

直到往生前,还交代家人为她捐出大体,最后不仅捐赠一对健康的眼角膜,也完成病理解剖、成就医学的心愿。虽然她只活了短短的五十年,但是她的一言一行深刻动人,这出人生大戏演得精彩绝伦,难怪往生前后都有那么多人围绕着她,相信也此生无憾了。

体内的四大不调,造成病与死的痛苦。像东台湾较常见的恙虫病,恙虫的体形只有针尖般大,被咬的人很难发现,病发症状则类似感冒,经验不足的医师也容易忽略,无法对症下药,病情严重的却会要人命。

我们在大爱新闻里,又看到马来西亚有一位患者罹患「象脚病」,一只脚肿成平常人的四、五倍粗,看起来和象脚一模一样。

所以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四大假合的身体时时要受病痛的考验,身体不适更会引发心理的病态,身心饱受煎熬,实在是苦不堪言!

「色蕴」以外,就是受、想、行、识。「受」是感受,有的人虽然身体健康没有病痛,心灵却不安定,看得顺眼的,感受就很欢喜、快乐;假如稍微不顺意,很快就感到锥心裂肺的痛苦,这些都是心的感受。

听到有人生病了,我们会为他感到舍不得,如果是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感受又会更深、更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受,确实很复杂。

接着是「想」,就是想法,想字上面一个相、下面一个心,意思是将形象放在心中,相和心会合起来给我们的感觉,就叫做「想」。比如喜欢的人出了远门,我们就会想念他,时常想起从前相处的情景,又担心他在外地的安危,这就是想;或是与人结怨,心中时时想要报复,这也是想。

有一则新闻,一个女陔子因为和男朋友感情冲突,情绪非常不稳定,看什么人都不顺眼,谁和她说话也都反弹,有一天家人说了她几句,她就把酒精倒在脸上,然后点火燃烧。结果,虽然紧急送医,还是烧得面目全非。

这种情绪的反应,是因为情绪的感受已经深入她的思想,遭受波折时又无法自拔,情关难过,所以做出一辈子后悔的行动,这就是「受」与「想」所引起的烦恼和痛苦。再来是「行」,行是很微细的转动,就像我们生存的时空在不知不觉中变动,天荒地老、海枯石烂,连巨石也在不知觉中化为尘土,这种微细的变化就称为「行」。

人由父母的精血交合而成,在妈妈的肚子里发展成胞胎,由一小点慢慢生长,逐渐有了四肢五官和脏器,直到足月了才离开妈妈的胞胎,出生人间。出生后的形态,从婴孩而幼年、青年,浑然不觉时又从中年而老年,其中的变异微细得令人难以察觉,这就证明天地万物都离不开「行蕴」。

最后是「识」。受是刚感触到时的感受,之后脑海中会浮现这个形象,然后就深入内心再作思考,所以受与想是心灵的造作,之后就会表现在我们待人处事的形态中,一有行动即是造因,业的种子就逐次显现出来。

在行蕴的变动中,人心也随着岁月不断累积执着,因而造作种种善业或恶业,这些善或恶的种子最后收纳于「藏识」中。所以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过去、现在所发出的一切心念或行动,其结果都会收入我们的意识中,又如影随形地影响未来的生生世世。

色、受、想、行、识,除了「色」包括色身、肉体之外,其它四项都是无形的。虽然无形,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占很重要的地位,不只是今生今世主导我们的方向,同时还延续到来生。

于是,令人产生疑问的一点是,明明说「五蕴皆空」,受想行识变异不息,为什么又说它能延续到永恒?其实关键就在瞬间的念头,瞬息之念虽然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常住,但是我们发了善愿如果能够好好把握,依照这个方向去实行,就能使愿心愿力绵延不断。

如同悉达多太子觉悟人生生、老、病、死之苦,启发了内心深处的愿力,因此放弃王宫的享受,往求道、求觉的道路走,也因为有了这个行动,今日我们才有佛法可学,这种心灵的大觉悟发为行动后,即可化剎那为永恒。

常说「把握当下,恒持剎那」,则「瞬间即是永恒」,就像慈济人常存着爱心、感恩心,付出无所求地去做,这分大爱就能永远照拂苦难的人群。

佛法开启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发挥慈悲心,才能拯救世间的苦。要去救苦,必定要先了解道理,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时时警惕,对一切境界了知无常、危脆;体会四大苦空,万物生成都是因缘和合,一旦其中一项失调,它就败坏了;觉悟五蕴无我,凡事不可执着,一切都是虚伪无主,就好像虚拟的世界。

但是,行菩萨道要精进,不能自我解释为「一切都是虚无的、都是空的,何必还要辛苦修行?何必去做救人的工作?反正什么都没有啊!」这就误解了佛法的真义,我们四大假合的色身虽然无常,只要发一念真心,为人间的苦难求觉道,这就是永恒。

所以不要觉得什么都没有,所做的一切都会储存在藏识中,引导我们将来的去向。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道理就在这里,真正的空也就是真正的妙有,大家要好好地思考,多用心!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心念无常,昨天喜欢的人,今天说不定就反目成仇,若是掌握不了心思的变动,一有偏差,就容易做出偏差的行为,其结果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这在现在的社会比比皆是。

发生在美国圣荷西有一个案例,这个家庭的先生是香港人,太太是台湾人,他们带着孩子移民到美国。不料原本向往的生活并不顺遂,工作压力让先生喘不过气,结果意志消沉的他,在枪杀妻子和一对儿女后举枪自杀。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一个案例,个人思想的偏差,却毁灭了一个家庭。

个人的偏差结局如此,假使一国执政者的心思不正,整个国家的人民都要受灾殃。

可记得阿富汗?科索沃或是东埔寨?这几个国家都是因为社会动乱,国家不安,所以人民受尽辛苦。这些地区我们都曾经去帮助过,看到当地人民生活艰困,不禁慨叹:少数人的心思偏离正道,原本安乐的社会就此充斥内战外患,人民流离失所。

所以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人生有许多无法掌握的变动,昨天不是今天,这个时刻绝对不是另外的时刻,一切都是「虚伪无主」,一切都是四大假合,没有固定的相,也没有不变的事实。在如此变动不息、虚幻不实的时空下,一切生灭变异都蕴含着无限苦难。

《金刚经》经文有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生就是这样,如梦、如幻、如水泡,亦如朝露、电光,都非常短暂而易于幻灭,如果把这些虚幻的东西当真,那就很辛苦了。

从前有一位国王很爱他的女儿,什么东西都愿意给这位心爱的小公主。

有一天,小公主陪着国王在水边散步,看到水在流动时,互相挤压激起了水泡,泡泡被阳光一照,现出美丽的七彩颜色。公主看了很欢喜,就对父亲说:「父王,我要这些水泡,您叫人取这些七彩的泡泡,我要放在房间里好好欣赏。」国王就吩咐随从去取水泡。

想想看,水泡一碰就破了,哪有办法拿起来呢!侍卫没办法,公主又要宫女去拿,同样拿不起来,再换大臣去拿,还是拿不起来。公主生气了哭闹个不停,国王很心疼,就拿属下出气,准备开杀戒。

后来一位大臣就向国王提议:「是否贴出告示,征求可以取出水泡的人?」国王无计可施,只好听从大臣的提案,发了一个告示。

其中有一位很有智能的老人,为了避免国王迁怒他人引发杀机,就去撕下告示,士兵便将他带到国王面前。国王很高兴,就对老人说:「只要你能拿起水泡,自然大大有赏。」老人说:「没问题,只要公主肯和我合作,我就拿得起来。」公主听了也很高兴,愿意和老人合作。

老人就对公主说:「请您一起到水边来,挑选您喜欢的水泡,我就能拿上来给您。」然后老人递给公主一根针,请她将选中的水泡挑起来。

公主接过针来,果真聚精会神地弯身挑选水泡,但是每颗水泡一碰到针尖就破了,公主挑了半天,终于没能挑起任何一个。这时老人就说:「公主,您都拿不起来了,别人又怎可能拿得起水泡呢!」小公主若有所悟:「这种东西碰都碰不得,哪有办法要呢!」丢下手上的针,公主放弃了这个虚幻的执着。

一般人的贪着执取,和公主要求水泡的心理不是一样吗?求不得就生出诸般怨恼,甚至伤害自他。人生在世,若不能了解名利、欲望都是「虚伪无主」,身心永远得不到平静。

现在大家都普遍使用电脑,电脑科技也发展到景观合成上,把一个人的相片和各地的风景影像合在一起,就好像那个人实际「到此一游」一样。

从前的人对照相技术已感到不可思议,现在电脑科技更带来许多便利,开启人类宽阔的视野。想想,电脑里面有什么实质的东西呢?没有,只不过是一些电脑程式而已。但是太依赖电脑的结果,也会招来人类的灾难,有一天电脑全部不能运作了,存在电脑里的资料全都消失,人类可能就一无所有了。

如此说来,世间并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愈是依赖它愈是危险,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迷失了,不能将科技作适当的应用。就像之前新闻报导,两个十七岁的孩子在网吧里上网,忽然间倒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急救,原来是两人在网路的世界里浑然忘我,不吃也不睡,最后营养失调脱水,就这样倒下了。

这实在是堕落啊!不仅是青少年,其它年龄层的人也开始沉迷于网路世界,他们无法面对现实,却投入其中游荡,是不是很可悲也很可怕呢?

人生确实是虚幻变迁,在二00二年十一月间,美国密西西比到弗吉尼亚州之间,一早天未亮,忽然刮起超过七十个龙卷风,横扫五大湖、六大州,其中田纳西州灾情最为严重。

另外,靠近俄亥俄州有一座戏院,开头风力不大就照常营业,后来风势增强才紧急疏散观众。才刚将大家疏散出去,一阵风就结结实实地吹过来,连地面上的轿车都被卷到空中,再重重地往戏院屋顶砸下来,灾后现场一片残破,好在观众已经疏散了,要不然真是不堪设想。

世间无常多变化,谁会想到欢欢喜喜地去看戏,却差点遇上无妄之灾。所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人生实在没有什么好计较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事、起心动念中,要照顾好我们的心念,不小心起了烦恼,就赶紧转个念头,不要让偏差的感受主宰不当的行为;面对偏差的埋怨或激动的欢喜,都要冷静下来,去除得失心,不需要太过欢喜,也不必悲观,能够这样,心就能平和。

与人相处,要懂得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定要多多和人结好缘,因为好、坏都是一颗种子,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修行就修在时时心念平和、行为端正,自利也能利益他人。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身体健康顺畅就是人生的福,因为世间万物总是不断生灭变异,到底有什么好追求的?所以此时此刻健康、幸福,更希望我们内心自在,心不自在,外在不断变化,人生一定十分苦恼,而且无法忍耐。

有一则新闻,一位妇女已经怀孕九个月,一时想不开,只留下「对不起,我累了」这几个字,就烧炭自杀了。一尸两命,像这样的人生多无奈啊!不只伤害了自己,连自己腹中的骨肉,也要陪她共赴黄泉,将带给她的家人多大的伤痛呢?

「想不开」只是一个动念,但是发为行为造作,就会形成一颗业的种子。这颗种子已经埋藏在她的业识中,而这样的决定是否就能一了百了?这辈子有烦恼困惑着她,她没有解开,又带着不快乐、怀恨、埋怨的烦恼而去,来生还是没完没了,同样烦恼不停,加上要承受前生自杀的业果,真是业上添业,苦上加苦!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指我们的念头,凡夫经常欲念多、心思又复杂,纠结的心念无法解开,就会产生重重迭迭的罪恶,所以说「心是恶源」,一切行动无不是从心起。

在加拿大温哥华,离市区不远处有一座养猪场,主人涉嫌连续杀害六十三名特种行业女子。警方追纵几年苦无证据,后来才以拥有非法枪枝名义逮捕他,并进入养猪场搜证,挖出十八具尸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原因使他连续杀人?其实还是起于「心」,心思迷乱了,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

心念偏邪,而「形为罪薮」,心念带动行为,罪业即成定局。「形」就是我们的身体,这个身体会去造作很多的业。「薮」是杂草丛生的湖泽,就像泥巴坑一样,所有的脏东西都附着在坑中;一切罪业都是心带动身体去造作,而且累积在意识。

所以我们学佛,时时要将身心照顾好,《静思语》说「修心养性」,能用心修养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风范就是柔和善顺、宠辱不惊。有的人说起话来刻薄尖酸,有修养的人听了常是一笑置之,更能善解包容,所以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总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要肯下功夫,行为自然「随心所欲,不踰矩。」

修行者确实要常常警觉「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如何去感觉,我们的身形就如何表态,若能「如是观察」,则能「渐离生死」;能观察体悟因、缘、果、报形成的原理,就能渐渐脱离生死轮回的宿命。

佛法说「六道轮回」,多数人都希望生天,但是学佛者所冀望的应该是净土。至于净土在哪里?其实心净国土净、净土在人间,天堂也不离人间。最怕的就是掉入阿修罗道,或是饿鬼、地狱、畜生道,这些也都不离开人间;地球上的动物都属于畜生道,有些人一天到晚吵架、对骂,这就是人间的阿修罗;目前的世界,全球上亿人口面临绝粮断食的危机,这些极苦的人生不就是在饿鬼道?更有许多天灾、人祸交逼的地方,众生身心的折磨比地狱尤甚!

世间有多少苦难,很多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一切皆幻化,就算眼前欢喜美好的境界,到底又能把握住多少?所以《八大人觉经》的第一个觉悟就是「世间无常」,没有一件东西、没有一个时刻能停止变动,绝对是无常。

国土也因无常而危脆。我们依止大地而生存,大地就是我们的依报,有福的人报生善处;无福之人则报生在多灾多难、灾祸频仍的国土,人祸的杀戮,牵引干旱、水灾、风灾的肆虐,饥饿、瘟疫痛夺人命,那伤痛的人,几乎来不及哀嚎!

过去生所种的因,使我们不由自主投生在依报之处,因此我常说要感恩,能生在四季如春的台湾。所以在幸福的环境中,要把握机会精进修行,好好观察世间万物的无常,罪恶的结集都是因为人的「心」,体会了这一点,应该下功夫好好修心养性,端正我们的行为,就能慢慢脱离六道轮回的束缚。

心念永远清净,即是在净土中,就不会在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些境界中轮转,永远是一个觉悟的人生。

...查看更多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

道在寻常日用中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修学佛法,主要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染,清净自我的心地。

所谓清净心,即人性本来没有沾染污秽的这分善性——善良的本性。既然本来就是善性,本来就清净,为什么还需要净化呢?又为何有污染与清净的分别呢?

所谓污染心,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人我是非所薰染、薰习,而生起计较的心理,使良善的本性慢慢趋向恶念。

修行的意义,就是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洗炼自我的心地,将已经沾染尘垢的心,用佛陀的甘露法雨洗涤清净;也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之中,时时提起正念,修养自己的言行。

要达到清净的修养,必要「藉事练心」修净因。在人间现实生活中,修学佛法不离三件要事: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是三事,名修净正因。

以关爱子女的心对待双亲

第一是孝养父母。

修学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说「百善孝为先」,修净因、净业的目标,是要达到佛与圣人的境界,但仍然要从做人开始。做人要饮水思源:我的身躯从哪里来?父母如何为我付出爱心,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

回报亲恩就是孝养父母。《论语》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孝养父母,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形态恭敬、殷勤、顺从,不让父母烦恼,这就是孝。

子女让父母操心者,可分为:自我行为和身体二方面。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贡献所长、成就事业。然而,有的子女不懂得安分守己,却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于不正当的行业,困扰自己、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焦急,并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使父母蒙羞,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有的人虽然很孝顺,但却让父母非常操心,为什么呢?因为不懂爱惜生命,毁伤了自己的身体,使得父母为其担忧操心。看看医院那些挂急诊的患者,大部分都让父母非常操心:有和人打架的、有骑飞车去撞到人或被人撞的,这些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肝肠寸断外,还要负担子女打伤人或撞到人等种种心理压力。

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更有为子女罹病而担忧者。例如慈济医院加护病房曾有一位四岁半的孩子,体弱多病又患脑水肿症,目前由他的母亲照顾。这位母亲生有二子,大儿子八岁,健康活泼,小儿子却患脑水肿;为了这个孩子,造成婆婆与先生对她的不谅解,认为是怪胎,她不断受到讽刺、指责,先生更是向外求逃避。最后这对年轻夫妇不得不离婚,大儿子由先生抚养,小儿子由她照顾。

为了这个儿子,除了金钱上的负担外,她还得不眠不休地照料他。有一天,儿子忽然从椅上跌落,被送到慈济医院急救。年轻的妈妈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守在加护病房外,忧心如焚地以泪洗面,那双无助哀伤的眼神,令人看了实在深感同情。

后来,孩子离开加护病房移至普通病房时,我去探望他们母子。母亲因为彻夜未眠,伏在孩子床上睡着了,我走近床边伸手摸摸孩子,这小孩天真无邪又可爱,脸上时时绽露笑容,还伸出两只小手让我摸摸。此时他的母亲醒来抬头看到我,我告诉她:「你看!你的儿子已经清醒了,你的儿子这么可爱,应该不要紧的,你不要伤心啦!」做母亲的看到儿子对着我笑,还伸出手和我玩耍,宽慰地露出了笑脸。

但是,过了一天,孩子又再度昏迷送入加护病房。有位台北的委员告诉我:「这个妈妈非常可怜,为了这个孩子,日不食、夜不睡,都快生病了!」

你们看看,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做父母的要付出多少心血?为了孩子,她宁愿牺牲夫妻之爱,宁愿割舍健康的大儿子,来保护这个多病不幸的小儿子,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曾让父母付出同样的爱来对待我们呢?我们怎么可以不孝养父母呢?「孝」是人的本性啊!

父母爱子女的心是无微不至的,这就是「慈母心」。我们若能以关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孝心」。

有一次慈济发放日,全省各地许多会员回来本会,大家聚集在这里,每个人所提出来的困难,及希望我提供的意见,都离不开「如何使子女专心读书、品学兼优、增长智慧」「如何才能让子女得到真正幸福?」「如何做回向,才能让子女受父母福德的庇护,得到福报」每个人的话题都围绕着子女,大家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却少有为父母尊长造福,将功德回向高堂的。

有位年轻的妇人,因宗教信仰的方式未获家人认同,也提出问题问我。我告诉她:「学佛不可整天跑道场。只顾着自己拜佛、听经,丢置家事而不管,对公婆未克尽孝道,对子女没有付出母爱,如何叫家人不反对?」年轻的妇人回答:「几天前我还寄半斤人参给我的婆婆呢!」

我说:「孝顺不是用半斤人参就能表现的。『孝』,必须以恭敬心来对待父母、公婆,而并非仅提供物质奉养他们——父母不是让我们用『养』的,而是必须以恭敬心孝敬他们。将内心的恭敬形于外就是『顺』,为人子女者应和颜悦色、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欢喜,而不是只供给丰富的物质就叫孝顺。」

只有物资奉养,非孝

现代人所说的孝,往往只限于物质奉养而已,以为把物质拿给父母,让父母不愁吃穿,就算是孝养父母了。反观过去所谓的「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无缺之外,还要晨昏定省,问候尊亲。说任何话,一定要先察颜观色,仔细思量自己说的话,是否令父母欢喜?还是生气?若看到父母的眼神含有怒气,则所说的话到此为止,赶紧转移话题,不令父母生气。

现在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当父母和他说话时,他连回个头看看老人家的脸,都觉得是多余的!甚至很多人为了提高生活水准,离乡背井、远离父母,在外打拚奋斗,以自己的事业、家庭为重,往往忘记了在故乡倚门望子归来的双亲。

现在有很多父母常常往国外跑,为什么要时常出国呢?因为他们把子女送到国外念书。不论是美国、英国,即使路途遥远,他们都不辞辛劳地去探望子女。然而,在台湾本土,从都市到乡村去看看父母,他们却感到路程遥远,而且认为自己的事业要紧,没有空闲时间,若是对子女的爱念,则不会因时空遥远而受阻,每次出门看子女,都是一个月或几十天,而且认为是理所当然、亲情难舍嘛!

所以,如果能用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人性本能的崇高表现,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善心。

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之门,要先学会念佛,因为念佛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为己心」;培养慈悲爱念,也是要从念佛开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门学诸法的重要法门。

而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万善之门——没有孝养父母的心,而想追求佛心,是不可能的事,要修持学习佛心,必须先培养孝养父母的心。所以说「孝心即佛心」——孝养父母之心,就是清净的佛心。舍离「孝」则远离了「佛」,不念父母也无佛可念。这是佛陀教育众生非常强调与重视的一点。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学佛修行者,「孝行即是佛行」,一切孝行无不是修学佛法的行为。由此可体会,孝道与修行是多么密切的事,我们要修行学佛,希望达到与佛同样的境界,必定要先从孝养父母开始。

所以说,「孝」字实为众妙之门,所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皆由「孝」入门。如果没有「孝」,我们的心门就是封闭的——因为欲念及贪、瞋、痴等污染心,障蔽了我们的心门;唯有以孝开启心门,才能真正走入学佛之门。

总之,佛陀所说的教法、所施行的教育,可以说是以「孝」为宗。佛教的一切经典,也是以「孝」为戒——做人要如何守规矩?如何不冒犯众生?必须先从「孝」做起。不犯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成为君子的根本;想做个坦荡荡的君子,必定要从「不犯上」开始做起,渐次便能上敬下爱,不冒犯一切众生。

不念父母,无佛可念

孝,有「在家之孝」与「出家之孝」。

「在家之孝」是指社会人士孝养父母应该力行、持守的事。佛教与儒家皆讲孝道。《论语》中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让父母操心,就是孝。父母对待子女,也难免有特别喜爱或次要的,也有比较不喜欢的,这是凡夫心在所难免——爱子女的心同样也有分别。

以子女而言,如果能得到父母的爱,应该感恩与欢喜;假如与父母比较缘浅,即使我们做得非常辛苦,还被父母厌嫌、责备时,也要做到不怨怼,这就是「爱而不忘、劳而不怨」——父母爱我们时,要心生欢喜,不可忘记父母的恩惠;父母责备我们时,要任劳任怨,绝对不可有怨恨的心理。

历史上有很多孝子,例如舜是古代的圣贤,从小就受母亲百般虐待,但是他一点都不埋怨、记恨,这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而与一般人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对父母一定要尽到一项责任,即是「承顺颜色,以尽孝养」——顺从父母,察颜观色,尽量让父母欢喜、安心,这就是尽孝。如果让父母烦恼、担心、触怒父母,这都是不孝。

父母是子女的模范,希望人人孝顺要及时,以树立将来教育子女的根本礼法。

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

每个人此生的生命是承续着过去生所造的业缘,而成为今世的「报体」(人身)。这一生若家庭很幸福,夫妻、子女都很和睦,是因为过去生结了好缘,这一生再来相互报恩,所以能「亲慈子孝」——为人父母者,尽到抚养子女的责任;为人子女者,能够懂得「反哺之恩」,回报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善尽奉养之孝。这都是过去生所结下的好缘。

千古衣冠共一坵

佛教中称凡夫是「分段生死」——一生只有短短数十年而已,而其中离不开生、老、病、死的过程;凡夫不知道人除了身命以外,还有永生不亡的「慧命」。

世俗人孝顺父母,终究是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只是略尽物质生活上的孝养而已,然而这些物质,父母最后什么也带不走。

真正的孝养父母,应该是增长父母的慧命,不让父母因为这个家而造业;否则到了临命终时,他们所带走的,只是这一生中争斗时所造下的业,而在生命中曾经拥有的物质,却一样也带不走。

出家乃世间的大孝

出家之孝,并非注重物质上的奉养,而是为了增长父母的「慧命」。

我们现在所得人身,是因为与父母有缘,藉由父母而生此肉身。在我们幼小时,父母用心地抚养、教育,让我们得有今天健康的身体,培育正当的思想,能够判断、选择正确的道理,这都拜父母恩德所赐!所以一般人只尽物质之孝,出家人则必须尽一分真性、超凡的慧命之孝。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出家是报七宗八祖之恩」,出家不只可以度过去世的父母及现在生养的恩亲,还可以报未来的父母恩。为什么出家可以报这么多的恩呢?因为佛陀的教法不只教我们如何做人,还教我们如何超凡入圣,迈向成佛之道;他不仅教育我们这一生中要生活得快快乐乐,还教我们解脱自在,以及培育永生不死的慧命,让我们以世间最真、最透彻的道理,照彻过去、现在与未来,不但可以自悟,还可以悟他。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就是早晨若能听到一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毫无遗憾!可见一个人拥有物质享受,并非真正的快乐;真正踏实、快乐,能够救助我们心灵的,唯有「真理」。

孔子追求真理的态度,是如此认真,可谓处世之圣人;处世的圣人都要追求真理了,更何况是想要超越平凡到达圣域的我们,当然更离不开真理了!

白骨如山,历劫亲情

有一次,阿难跟随佛陀外出,行至坟场看到一堆白骨,佛陀就向那堆白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阿难看了觉得奇怪,佛陀乃人天的导师,为什么在坟场上看到一堆骨头,会如此虔诚恭敬呢?

古代印度与中国的葬礼有所不同,在中国,人往生后遗体是用棺木装好再以土掩埋,并立一个墓碑,做为永久纪念,这叫做「埋葬」。而在印度,人若过世则多用「天葬」——他们将死去的人搬到山坡上,任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烂,让鹰鸟吃他的肉、虫蚁啃蚀他的骨头,并且让雨露洗炼成洁净的白骨。他们认为以大自然来洗炼最终的人身,最具生命意义,所以印度古代都用「天葬」处理死者的躯体。

阿难向佛陀提出他的疑问:「佛陀啊!这些白骨与佛有什么关系呢?」佛陀开示:「阿难!这堆积如山的白骨,都是我过去累生累世父母的白骨所累积起来的,不只如此,将来还有更多的白骨,都是我未来的父母。」

在人生道上,人一生有一对父母,这些堆积如山的白骨,都是佛陀过去生的父母所遗留,可见佛陀在人生道上来来回回,从无止尽,不只有过去,更有未来。佛陀的修行,是为了报父母恩而修行的,是为了开导一切众生而成佛的。在天道,天人寿命长、物质丰,所以没有机会学佛;唯有在人间显现出众生的形象、短暂的寿命、污染的情爱,才可以藉境练心,修行成佛。

为报大恩、觉长情,出家人的孝是辞亲割爱——舍弃凡俗短暂的亲缘,扩大心量成为超越过去与未来的觉有情。我常常说,凡夫的情与爱是小我的染爱、小我的迷情;菩萨的情与爱是觉悟、清净的感情。而要达到觉悟、清净、大爱、长情,一定要先割舍小爱、私爱及短暂的情。

信心.毅力与勇气

那么,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到底有什么分别呢?在家人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像一匹未拴缰绳的野马,所行走的路也没有规则可循,可说是随「欲心扩散」,享受人生一切的物质生活,此即在俗染欲之人。

出家是要收摄欲念,约束欲心;就好像为脱缰迷途的野马配上马鞍,有所制约。出家人一定要具足三种条件:

一、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要走入康庄的菩萨道,必须从「信」开始,不只要有「信」,而且是坚定的信。

二、毅力。不仅要信「佛」的道路,还要相信自我坚毅的力量。「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论路有多远,不管我们的能力有多少,总要随分尽力去完成决定走的这条路,此即是「毅力」。

三、勇气。人生的道路,难免会有坎坷不平的时候,但我们一定要有勇气突破人生的历练,肯刻苦耐劳才能达到目标。

随着经济的富裕与繁荣,我们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更应该走入社会,为苦难众生尽一分力量。而修行者更应拿出苦行僧的精神,除了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受社会物欲与名利所引诱,并且还要付出爱心及无私的悲心,扩大清净的感情,去爱护一切众生。若能如此,就可称作现代的修行者、现代的宗教家了!

我们的身躯来自父母,由父母所赐,因此一切举动、造作,无一不是父母的功德。如果我们能藉此身躯造福人群,父母也因此间接得到福德。所以,出家修行者要好好利用时间,恪守本分,做好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决不可被现代社会物欲潮流所牵动或被名利所引诱,要时时刻刻自我警惕。

慈济原是大洪炉

修行就是磨练,藉环境以练心,藉事而养心。欲藉环境修练心性,藉人事修养人生,首先必须经得起磨练。

打铁店里有很多废铁和丢弃的杂铁,想把这些废铁还原再打造成良好的用具,一定要先丢进炽热高焰的洪炉里,经过烈火烧炼、熔化,才能将废铁再还原。但是,并非只将它熔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器具,一定还要经过大铁锤的敲击、打造;经过锤打后,重新丢进洪炉烧炼,然后再取出来敲打。这期间不知道要经过几次的热火,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敲打、锤炼,如此反复不断,才能制造成理想的良器。

佛法有如洪炉;废铁犹如凡夫顽固的心。众生长久以来,轮回在三界六道之中,使清净的本性,不断受到「爱、欲、自私、贪、瞋、痴、慢、疑」等习气的染着。如果想要回复「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心性,一定要经过教育及洗炼。

什么样的教育,可以洗掉污染心呢?佛法——佛陀超凡的智慧,能调伏众生刚强的心。众生的心像长期使用过的废铁,刚强、坚硬又顽固。唯有佛陀大智慧的教育,才能将如此刚强的心洗炼清净。

大部份人听闻佛法之后,都会自省过往的错误,并且想改正。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没多久,却照样存有染着的心,及贪、瞋、痴、慢、疑等种种习气,在日常身行中,依然是计较之心不断。这就像废铁丢入洪炉里烤炼,却没经过敲打、塑造一样,等火的热度退了以后,又还原为本来的废铁,本质一点都没有改变。

因此,除了听闻佛法之外,还要身体力行,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发挥我们的爱心,不畏辛劳地奉献、付出。学佛首重力行、实践,而慈济就是用佛教的精神,力行菩萨道。

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逆境和不如意的事情。曾经有一位从台北回来的委员告诉我:「慈济的委员不好当,责任很重。」我问他:「有多重啊?」他回答:「我每劝募一户参加『慈济』之后,都得保他阖家平安,否则下回再去收善款,就很难了。」他又说:「当然,我希望每一个人参加功德会后都能发欢喜心,也能平安幸福,但是,毕竟人生无常啊!」

他提到,有位热心的会员认为「乐捐就是造福,家里便能平安」,所以全家参加捐款的行列。有一段时间,那会员觉得参加功德会以后,家中不如意的事情一直在改善,现在什么都如意了,她很高兴,所以又发心去劝募别人,总共邀了十几位朋友加入会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征信的名单将她儿子的名字印错了,便非常生气地责问委员;委员到分会查询,结果帐目并没有错。但是这位会员还是怒气难消,见到朋友就诉说此事,她说:「我不是怕钱不见,我怕的是名字不对,佛祖就不认识我,这样一来就没有感应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位委员向会员劝募,请会员发心捐款为慈济医院购置病床。会员说:「好啊!我愿意乐捐。」于是他捐了两张病床的善款。过了一段时间,他打电话向委员询问:「最近我身体不太舒服,可能是乐捐的病床有人躺着,所以我才会生病。」

佛陀有言:「一念动三千」要念念善因,我们做好事,功德是出于一念心、一念的善良,善心一动,就已经播下善因种子了!希望大家不要太执着,我们发心,便是种下善「因」,「无我相」的布施就会有无量功德;若斤斤计较,起贪欲、污染的心,如此纵使有功德,也是非常微小。

所谓「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例如身体产生病痛,怎能说乐捐的病床有人睡,就会生病?也不可因为走路时,自己不小心踢到石头,就认为自己今天做了好事,为什么没有受到保佑,却让石头碍到脚?其实,说不定是你心有「杂念」,正起了——贪、瞋、痴等妄念,心不在焉于是走路踢到石头;待踢到石头后的那一念「痛」,才使你警觉自我本性啊!

希望大家能够拿出「正念」的精神,正确地学佛。

入佛门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人说:「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并不是光念佛号就可以求登西方极乐世界,人若没有「大福德」、「大善根」因缘,绝对无法往生极乐世界。「大福德」就是利益人群,随分随力做好事,随时把握机会去救人;「大善根」就是拿出智慧,以「无我」的精神,为佛教、为众生付出良能。

人生在世,最有意义的就是要利益人群、服务众生,将普天下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将幼小者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年轻同辈者当作自己的手足——视人人为我的手足、亲人与子女,以慈母的心来待人处事。

一个冷酷无情的毒子

现代多数人不知敬爱自己的父母,只会疼惜自己的子女。看看目前的社会,老人问题日益严重,有不少社会人士建议慈济筹建疗养院和养老院,这实在令人痛心,为何有这么多老人无法享受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乐呢?

曾经有位年轻人将母亲送到慈济医院急诊,他母亲因心脏血管破裂,病况相当危急被送入加护病房。医师检查后对我说:「这个病例目前我们无法处理,她必须动心脏手术,需要很多心脏专科医师参与、协助。师父,我们是否尽快将她转送到台北?」慈院以救人为第一!因此我回答:「只要她的家属愿意,我们立刻联络台北的医师,送她到台北救治;至于交通问题,我们可以为她租一架小飞机。」

我们与台北的医师联络好,只要这位患者一到达,随时可以进入手术室开刀。医师又表明她家境困苦,我说:「这是救人的时候,不是谈钱的时候,只要有得救的希望,我们就要全力救治。」医师便与她的家属商量此事,她儿子说:「到台北治疗的医药费我负担不起,即使免费我也没空去照顾!」医师耐心地为他分析:「她才四十五岁,身体其它器官的功能都还不错,现在还来得及救治,若再拖延就药石罔效了!」没想到他却回答:「那么,我将她带回家好了!」医师无法和他达成共识,便说:「那就暂时让她留在加护病房观察吧!」她儿子又说:「她的心脏已经这样了,还住院干嘛?」于是不顾医师喝阻,强行将病人推出加护病房。结果,被推出病房的母亲,乘电梯下楼后便过世了。

看看这个儿子对待母亲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叹!佛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子女,用「慈母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如果子女对待父母,能够像父母对待子女一般,无怨尤地牺牲、奉献,这样温馨的画面将是多么美好啊!令人感慨的是,现在为人子女者,能对父母「承顺颜色,以尽孝养」者,真是越来越少了!

道在寻常日用中

每个人都有一分与佛同等的智慧,想要从凡夫地超脱入佛的境界,一定要先回归清净本性。

我们应该深入体会佛陀的教法,让自己经历洪炉的淬炼,在困厄的环境中,千磨万击,自然可以锻炼出处于困厄环境的自在与坚强,以因应将来面对任何困顿时,皆可迎刃而解。学佛须藉人事环境的磨练,方能造就「凌霜雪而弥坚」的志节。

每月慈济发放日,我们都可以在照顾户身上,看到许多不同人生的真实面貌。社会中虽有苦难的示现,但也有爱心的扶助相互交流,就像在萧瑟寒冷的冬天里,因为有梅花争放,更加点缀世间的美丽。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向菩萨道精进。菩萨道是无止尽的,所谓「倒驾慈航」就是菩萨即使到达目的地成就佛果,仍会再返回世间普济天下苍生;「慈济」的善行也无休止之日,我们要生生世世尽形寿、献身命,学习菩萨「倒驾慈航」的精神,更不可忘生生世世的父母恩。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们要发大愿、行大善,更要时时自我惕厉,珍惜此大福德因缘,让自己接受人事的磨练。

学佛离不开做人,而做人必须从孝养父母开始。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断地为我们付出,而我们的身体乃由父母所赐,若能善用此身付出大爱于一切众生,则父母将能得到人们的赞叹与祝福——「你的孩子很有教养啊!」「他为人群贡献很大,你真是功德无量!」父母也因此而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与快乐,这是精神上的孝养——让父母增长慧命。

佛陀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释迦牟尼佛出世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为什么能升登天道?因为她生了一位造福人群的福子,所以承受这分福缘而往生忉利天。虽然母亲在天道享福,但智慧超凡的佛陀明白,只是让父母亲享福,这样并未完全报答父母恩,因为天福享尽了一样会轮回六道,所以这样的报恩并不究竟。于是,佛陀就在八十岁即将入灭前,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讲说《地藏经》,此经亦称为佛教的「孝经」。佛陀为母亲讲经,是希望她能在福中启慧,能于天道中再超越三界,种下成佛的善因。

这种报恩的方式,又岂是物质的孝养所能比拟的!修行佛法不仅能自度、度父母,同时更能普度一切众生。

在家人对父母的孝养以物质为重,并且只限于一世寿命的生活奉养;而出家人则以慧命为重,慧命才是永生的解脱,所以尽出世之孝,一定要身体力行,以平时的修行和平日的付出来回报一切众生,如此也是报恩于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的父母。

恒顺众生,应机化导

佛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了度众才成佛。今天,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共聚于此修行,难免因不同的观念和生活习惯,而产生各种磨擦与烦恼。一般人遇到这种状况,常常会彼此争执,认为自己的道理比别人充足,于是执意争个我是你非,像这样为了私我而争执,即是世间的凡夫。

学佛的人应该超脱人我是非,对彼此不同的观念及习惯,要以超然的心态看待——如同牛乳倒进水里很快就能溶解混合,又如我们将气息吐露在空气中,很快就能与空气融合一样;学佛者的心,要像虚空及清水一般,能够涵纳一切、顺应众生的习性,契合根机理念善巧地引导众生——先接纳,再感化。

因此,修行者的心念要达到真正超然,应从宽心对待一切众生做起,以爱心及耐心应机善导。那么,经此淬炼,就能超脱凡夫的习气。

佛陀为了救度众生,顺应众生根机,化成与众生相同的身形及相同的生活方式,来人间设教、说法,最后成佛证果。所以,为了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佛教徒必定要修养自我,恒顺一切众生,世间一切人与事,都是我们修行与磨练的对象,只要好好下一番工夫,学习面对境界而努力修行,就能成功。

行兹在兹,念兹在兹

现代人常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修行则是为了「明心见性」,去除心中的无明。日常生活中,须时时刻刻自我观照,去除贪、瞋、痴等杂念,一切行为举止皆要「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以唤醒自性、找回自我。只要心念专注在每个举手投足、开口动舌的当下,训练自己「心行如一」,就能避免常常做出无意识的行动,或因言语行动的疏失所造成之错误。

我们既然想回报父母的恩德,就必须要有佛陀的精神——为众生而修行。修行必须先律己,然后才能律人;「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无论是开口动舌、举手投足,都要非常谨慎。如果我们的生活不能自我规范,行动举止不能自我控制,又将如何去影响他人呢?

广结善缘,视众生如父母

一般人对今生此世的父母要尽物质、尽身形地孝养;出家人更要尽形寿、献身命来孝养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世的父母。现在和我们相处在一起的人,也许曾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而我们今生所结缘的众生,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生中的父母,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因缘,对待每个人要礼敬如父母。

总之,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修养身行,说话、做事都须三思而后行,并且合乎礼仪,让人只要见形闻声,皆能起欢喜心、发善心。若能如此,就是与众生结好缘,也就是回报众生恩,更是广结未来的善缘。

人生道上的罪与福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充实的人生,但什么是充实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应该多多发挥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上看来是付出,其实是心灵上的一大收获。因为在使用时间、生命及良能为利益众生而付出的同时,会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更踏实、更有意义,一点都不会觉得人生过得很空虚,这种盈满的感觉即是幸福。

慈济人日常的举手投足,无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努力!因此,我们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过。《地藏经》中说:「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意即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举手投足无不是业,启口动舌无不是罪。人的一切行为,不离善恶两种业:善业——指身体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恶业——指损害人群、破坏人间的行为,也就是罪。

福与罪皆由人的行为举止产生,而主使人一切举动的就是——心。我们的观念、心念若趋向善的一方,则一切举动便能利益人群;若心念向恶,则一切行为将会破坏人群,对世间造成危害。所以,同样是人的身体动作,却因不同的心念,而产生两种极端不同的结果。

言语谈话也是如此,二、三千年来中国与西方曾出现许多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确的思想、言语来引导大众,利益世间。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圣贤成为众生心灵上的救度者,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从古至今,也有许多用口损害人群、启祸造业者,有句话说:「祸从口出」,同样的道理,罪业也是由口而出。

口能造福人群,也会祸害人间,其中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心念。观念正确,就可以引导大众行于正道上;反之,就会祸害人群。所以学佛要依循正道明师,才能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间。

二.奉事师长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事师应如事佛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孝养父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万善之门,入佛门的初基亦是从「孝」开始。学佛弟子,必须以孝为宗。除了孝养父母外,同时还要尽心奉事师长,因为我们一切的正规、道业,皆从师长的教导而习得,所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立身处事于人间,要做个利益人群的人,发挥人生的良能,一定需要启蒙者的引导;能在学习路上引导、教导我们的人,皆是我们的老师。

过去的人想学门功夫,至少得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学成,而且要拳拳服膺、循循顺从,才能得到师父全心的调教与真传。因此,过去的人相当尊师重道。身为佛弟子,对于引导我们走入善道、洗炼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清净慧命的师长,其恩德又如何言喻呢?

父母生我们只是一生一世,师长开启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的人生,是历过去、接未来,让我们在茫茫六道中,有个正确明白的去向,并使我们的慧命长存。

众生自无始以来,清明的本性即被无明遮蔽,乘着业力而来,又落入六道的业海之中,良知被欲念埋没,犹如处于暗室中,又像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而师父、师长,就是暗室里的一盏明灯,也可以说是苦海中的慈航,开启我们智慧的道路,因此师长的恩惠无异于父母的亲恩。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共业,因为业缘而成为父母子女,这分缘是染缘;而与师长则是净缘。师长启蒙我们,使我们慧命长存,不但助益我们的今生,甚至来生及未来生。他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我们不再沉沦苦海,所以说师长的恩德是无可比拟的!

德丧起于不能尊师重道

所谓「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能够成为庇荫万家的大树,是源自最小的「因」——种子,而渐次硕壮;出家修行人要成为人天的导师,也一样要从尊师重道做起。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说:「师长之德逾于父母,重于乾坤。」又说:「所以弟子事师,不敢慢矣。」他固然是一代明师,但也曾为人弟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佛教一代宗师,正因为他能善尽弟子的本分,做到真正的尊师重道。

然而,尊师重道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似乎已日渐式微!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起因于不能尊师重道。过去师长的一句话重如泰山,现在却轻如鸿毛!道德的沦丧,也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危机。

曾有几位老师与我闲谈时,讲出内心的话后,竟然痛哭流涕,让我深深感慨,人师真是难为啊!现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花费教育家多少的心血?用尽了父母多少的培育与期待?但是教育的功能到底发挥了几分呢?

现在一些学生,对师长不但不懂得恭敬遵从,反而认为师长严格的教导是唠叨,而蔑视师长的苦心;甚至有些学生做错了事,一点都没有悔改之意,依旧理直气壮,不听师长的教诲,也难怪许多老师会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

师之德重于乾坤

出家学道也是一样,千里之途,始于初步。如果轻慢师长,不能真正地尊师,又如何真正重道?忘记了初步,就想趋向千里,如何能找到真正的「道」呢?

过去的大德,将佛教分列宗门派别,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弟子能深入契机法门,专心学道;否则佛法八万四千门,今天走这条,明天走那条,走得心慌、意迷,如何能够深入?求道最重要的就是心安理得,我们既然择师,则必从于师,如此心就能安。若选择此处修行,而心却无法安住于此,「道」又如何能专呢?

所以,不管出家或在俗,法原本是正的,只是人心偏向于末,真正安心于正道的人,绝对没有末法的行径。

开启内心深处的明灯

对于我的师父——上印下顺导师的话,我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全心一志奉持,以师父为我内心深处的明灯。你们若能真正了解我出家到现在的这段心路历程,就能明白我所承传的师教,就是这句话「为佛教,为众生,我将这句话尊为我的人生宗旨。今天的慈济,就是始于这句「为佛教,为众生」的启蒙深因,这不就是「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吗?我拳拳奉事,时刻不敢违离师父的教示,这就是我的宗法——敬师如佛,认为师父开示「为佛教,为众生」的话,就是我终生奉行的佛法。

「千里之路,始于初步」,最初的步伐若走得不稳,恐怕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遗憾!因此大家须警惕戒慎,好好自爱,既然要修行,就要从最根本的「尊师重道」做起。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学佛、修净土,不能离开「孝」这个最根本的条件,除了以孝为宗、以孝为戒外,还要学习「奉事师长」。

学佛之基在重孝尊师

《论语》中有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做人、求学,应从重视孝道,并由遵守「弟」与「子」的礼节做起。父母生我们一生一世的身命,师长却成就我们千秋万世的慧命——《法华经》的「方便品」中,舍利弗所说偈:「佛口所生子」,意思是说父母生养我们的是血肉身躯,佛陀则以「口」宣法度众,成就众生慧命,师长亦是如此;师长是我们慧命的孕育者,所谓「千里之路,始于初步」——几千里的道路,必定要从第一步开始;学习也是如此,不管多高深的学问,还是源于师长的启蒙。所以,平常待人处事或求学,必定要时刻抱持谦让、恭敬的心。

莲池大师曾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师长之德重于乾坤,所以弟子奉事师长不敢轻慢。」佛教公案中,有佛陀为求法而「舍全身,求半偈」的故事;佛陀《本生经》里亦有很多类似这种舍身求法,为法忘躯的实例;又如「腰石负舂以继祖」的惠能大师,在学佛求道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他的生活几乎都是在柴房、磨坊里度过,每天舂米、砍柴,任劳任怨地做各种粗活。普通人修行到「任劳」容易,但要做到「任怨」就比较困难了!后来他继承了禅宗六祖之位,实实在在是由自身的德行修习而来,可谓是「重道」的模范。

此外,也有为了求法而「投火聚以证菩提」的公案,如《华严经》中「入法界品」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曾经参访一位观火入道的觉悟者,隔火向他请法,这位善知识说:「你既然要求法、问法,却不敢经过这个火坑,哪有办法求得法呢?」于是善财童子便纵身投火。这些都是亲身力行证得菩提的实例。

现在学佛的人,有些只是自我修学而不能身体力行化导众生;真正尊师重道的要法,除了自我修德外,更要锻炼勇猛、坚定、精进的心,以身体力行利益众生。经中舍利弗曾说:「终身奉道,非报师恩。」也就是说,即使一生一世守在法里,尚不足以报答如来之恩,一定要「行菩萨道」,才能真正报如来之恩。

以清净面貌建立新人生

很多事情让我感触良深!曾经有一位在歌厅演唱的年轻小姐,由其姐姐和一位委员陪同来看我,她第一次见到我,便痛哭流涕,之后我回花莲时,她也跟着回到精舍住了几天。

过去的她,在舞台上被许多人捧得很红,海内外到处作秀。她身处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里,样样精通;来到精舍后,她感悟过去的日子实在是颠倒迷茫的人生——在精舍里,每个人抱着虔诚的心,无所求地为人群奉献,这种毫无掩饰的人性「真」与「诚」的情感流露,让她非常感动!

以前的她,完全不能体会佛陀所说的「人生之苦」,直到参与慈济志工的服务后,看到医院许多真切的无常、苦难示现,这些苦、空、无常,让她了解人生苦谛,也开始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她深感自己应该及时舍弃过去之非,从未来之是。于是毅然发心喜舍一百万元整捐作慈济基金:但她告诉我目前手头不方便,因为过去赚钱虽然很容易,可是在抽烟、打牌中,却也轻易地把钱就花光了。我告诉她:「只要有这分善心,可以慢慢来。」但她回答我:「不能慢!人生无常,今天我还有能力时,就得赶快做!」结果她回到台北后,便立刻将景美的一间店面卖掉,并把这笔善款送到本会。

从那时起她每天都来体会慈济精神。她努力改掉过去傲慢的态度与生活习气,诚恳地待人处事;她的改变,让周遭的人也一起感受到她的亲切、真诚与美丽——过去她虽然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夺目,穿着最新流行的服饰,却得不到人们真正的喜爱;而最近两、三个月来,她卸掉浓妆、换上朴素的衣饰,时时刻刻带着亲切的微笑,反而带给大家亲切和真诚的感受。后来她的同事和她一起来看我,并为她作见证:「我很感动,也很惊讶!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转变?由于好奇,所以特地来见师父。」

事隔不久,她又来看我。她伸出手说:「师父,您看看我的手!我深深记得到精舍交善款时,师父的眼睛曾仔细地注视我的指甲,虽然师父没有作任何评语,但我心里明白,这就是我虚浮的一面。所以回家后,我马上将指甲剪短,把指甲油抹掉。」

这就是尊师,也是重道!我并没有训示她任何话,可是她认为师父的眼神就是教导的方针。所以她在言语动作中用心观察,以尊重、信受的态度来奉行师训,精进实践菩萨道。

佛法并非只能从师父在讲台上的开示中获得,像这位小姐即是因为透过自己的省悟,更进一步亲身力行与修持,心、行时时刻刻不离教法,才能逐渐让人感动、敬服!所以,学佛不仅用耳朵听,还要用心观察,为人师者的一举一动,时时都在教导弟子。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时时奉守师教,就是时时行道。

耳闻目视莫非教育

耳之所闻,目之所视,无不是教育,但仍需慎重的判别所听所见的事。莲池大师说:「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我们一定要谨慎选择良师,求得正见。要如何选择良师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外在言语动作,就断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应该仔细观察一个人行动后面的动机、目的,长期观察其言行,甚至看他独处时能否守规如仪?因为大部份的人在公共场所都能自我约束警惕,但在自我独处时便会松懈下来,因此「君子慎其独」,君子在独处时会更加谨慎小心自己的举止。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好高骛远,不知「道即在眼前」。所以,千里之路重在审慎这最初、最近的第一步,求师之道亦是如此。

我们要身体力行,修己善群,不可故步自封;若只是一味地追求佛理,而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接受人事的历练,又如何能真正回归清净的本性呢?现在很多人只求理不求事,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做人能成功是因为能顺应事理,若违逆事理则容易导致失败。所以,能在人生道上通行无碍即是顺理;若在人生道上行不通,人与人之间都无法融洽、和顺、遵守礼节,那还谈什么「道理」呢?

确立学习的目标方针

不论学佛修行或做人修养,皆要尊师重道。若对师长欠缺尊重恭敬的心理,也就等于轻忽了自己向上学习的精神。

学习必须有方针,先确定自己要学习的,然后慎重地选择引导我们达到目标的教导者。各行各业都有专精擅长的师傅,例如对裁缝有兴趣者,确立目标、方向后,就要寻找一位手工精细、裁剪高明的裁缝师当老师,才能学得一手好的裁缝技术。否则,若想学裁缝,却找一位木匠师傅,那又有何用呢?所以,择师在于己志,既然找到自己需要的师长,就要必恭必敬、贯注精神,认真学好这门功夫。

假如希望师傅能将毕生所学的功夫倾囊相授,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认真、用心,并且尊重师傅。如此,师傅才会不遗余力地将所有的技艺传授给弟子。如果弟子对师傅的态度轻慢,对所学的功夫不认真,即使多有涵养的师傅也会失望,最后弟子当然无法学得精湛的技艺。

学佛也是一样,佛陀的智慧超越世人所知,佛陀的教化是应众生需求而因材施教。为了教导众生了解佛陀所悟得的教理,古德乃将佛法分科别门,区分成各宗派别,修行者确立自己的目标方针,然后选择自己依止的宗门,一门深入。

总之,学佛最重要的是必须尊师重道,要依从佛陀所说的教法身体力行,不能只在口头论诵;虽然起而行总是比坐而言困难,但不付诸行动,就好像是进入药店看药材,而未将良药放进口中服用,如此,身心的病根本无法治愈。尽管「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众生的病一定要对症施药。修行即是如此,知道道理不难,然而要真正身体力行,就不太容易了!

社会上有许多进修研习的机会,出家修行与在社会中修学毕竟不同。出家修行没有文凭,且不仅只听讲、学习而已,而是为了收摄本性,将潜藏内在的良知启发出来,并且将良能展现;不管身心经历多大的磨练和考验,都能有始有终地坚持到底!

出世投师,须求正见

莲池大师曾说:「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参访请益,莫附邪宗。」起步需有人引导,因此不能没有师长;但我们请教法师或有修持、有学德的人,一定要非常注意他是否具有正知正见?听经时也要仔细选择真正能引导我们正确方向的人,绝对不可人云亦云,否则很容易附和邪宗——影直则以直为实,影曲则以曲为实;如此根本无法分辨本体形态究竟是曲是直,甚至误以为二者皆对。

身为佛教徒,要懂得运用智慧,因应时代力行佛法。有一则日本的小故事说:德川时代,日本天皇的大权完全被德川幕府的将军所执掌,有位江吉将军可说是当时日本的执政者,天皇只不过是傀儡而已。这位将军的母亲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但却无正见。

古时候的人重男轻女,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妻室,因为大房(第一位妻子)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是男孩,所以将妻室中第一位出生的男孩立为父位继承人。江吉的母亲是第二房妻子,一心想生个男孩,因此她不断拜佛。后来经由某宗派的师父引导她祈求生男育儿的方法,她果真如愿生下一子,自己也由偏房高升正位;而她的儿子江吉长大后,也成了将军的继承人。

江吉的母亲不断灌输他一个观念:「妈妈就是因供奉某宗门,才有今日的福报,你也应该虔信这个宗门。」江吉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深受母亲的影响,所以也非常虔诚信奉。他长大成人后,继承将军的权位,为了事业以致晚婚方得一子;他的儿子在大家欢喜庆贺下诞生后,却不辛夭折了!为人父母者当然心痛欲碎,而老来得孙的祖母更是哀恸不已!

江吉将军想尽办法安慰母亲,都无法减轻母亲的悲伤。最后,他只好请自己虔诚信奉的两位大师入宫劝慰母亲。其中一位大师告诉她:「你儿子过去生中多造杀业,因此招致你孙子短命,你们要多放生。还有你的儿子肖狗,若他想要官运亨通、掌握大权,唯有多护狗。总之,除了放生、护生外,还要对狗特别礼遇。」

江吉将军听了母亲和法师的话,便下令江户(德川幕府所在地)所有的百姓——不准吃鱼吃肉,不准杀生,对狗要礼遇,不仅不能杀狗,甚至要尊称狗先生、狗阁下,而且要让狗住华贵的狗屋,穿绸缎制的狗服。那个时代的人民大多家徒四壁,衣不蔽体,生活非常困苦,到处有饿殍。但是江吉对庶黎苍生却没有一点体恤、关怀的心念;反之,有人杀生,便施以严刑酷罚。

护生当然是善意,但是过于偏爱牲畜而无爱护生民之心,就是太执着了!

由此故事可知,一位佛教徒不仅是要有虔诚的心,且除了慈悲外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判断,否则自己抉择错误,还误导了众生。故知「正知正见」对学佛者的重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参学求法,除了根本上要尊师、重道,同时还要秉持正知正见,才不致有所偏差。

人生苦短,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今日既过,生命亦随之减少一天;要时时自我反省过去不正确的观念、行为或思想,是否随着岁月消逝、寿命减损而日益减少呢?修行就是要日日精进,将过去错误的观念,一天天地修正减少,并将正确的观念充实增加,如此慧命才能增长。

佛教所蕴涵的教育,是人生最活泼、最实在的教育,是我们人伦、教育、文化的前导者。学佛,也应顺应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潮流。今日社会教育普及,学识智力水准提高,不同于古代的生活背景,若仍停留在一般的民间信仰——「人家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这就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旨。

择师要正确,用心要专注

在五浊恶世中学法,就是学习让心不受染着,而且能以超脱常人的智慧看待人、事、物;然而想要真正超俗,一定要有正见。

参学求法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以免产生偏差,否则,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随众人云亦云,今天听这个法有道理,就开始用心于此;明天听那个法不错,又开始用心于彼;每天都处于开始学习的阶段,则永远停留在第一步而无法再往前迈进。所以选择必须正确,心念一定要专注,有了正确的选择,就要认真付诸行动。

德蕾莎修女为苦难众生付出的感人事迹,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她投注一生的时间,以悲天悯人的慈爱心照顾病苦垂危苍生,让他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尊严,这是她终身所奉行的宗旨。她伟大的爱心与胸怀,就是菩萨精神的表现。

大家都是抱着救济贫病众生的心来到慈济,慈济志业与德蕾莎修女的博爱精神其实是相同的。慈济人以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精神为依皈,这是我们一生的理想。大家要尽全心、尽本分地珍惜把握人生,身体力行爱一切众生,这就是慈济人的正念。

慎选依止之师

修行要依循自己所选择的宗旨、志向,如果宗旨一偏,目标就差矣!人生几何?能有多少日子任我们蹉跎?所以,学佛修行除了宗旨、观念必须正确外,最要紧的就是慎择明师。

莲池大师曾经开示择师之道——「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知正见;参访请益,莫附邪宗;要明罪福之因,审辨正邪之利;正则成佛,邪则成魔;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子择师善者而从之。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

这段文字是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我们一生中有多少个日子、多长的寿命让我们样样学习呢?所以,择善依从,专心正念才是修行的宗旨。

罪福不离身口意

学佛最主要就是要「明罪福之因」——明辨何者是罪业?何者是福业?

造罪或造福,都不离「身、口、意」三业:「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瞋、痴,这些都是罪业的因。

能爱护生灵、不杀不淫,亲手遍布施,身体力行、爱护一切众生,生活守节无污染,这就是「身」的净业之因。至于「口」的净因,则是时时劝导、调和众生的是非纷争,令其去除恶念,趋向善道,这就是口的净业。若心能不贪求,常生施舍心;不生瞋怨,时时有慈悲、柔和、善顺的心念;不痴妄,时时向正确的道路行进,所谓「形正影端」,能心存正念,则身行必定端正,这就是「意」的净业。所以,要时时培养慈悲、喜舍、正念的心,这就是「福业」,修行的关键也在于此。

学佛能否邪正分明,在于「审辨」——仔细谨慎地分别邪正。身、口、意若正,则能成佛;三业若不正则成魔;也就是说修行的观念正确,则一切动作、行为皆正;观念一偏差,则一切动作都是邪行、邪思,落入魔业。因此,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因」是由观念、心念、心田中所培养,种下正因则成佛,种下邪因则成魔。所以,学佛发心必定要非常慎重!修行者若能改正过去的陋习、错误的观念,行于正道,则能达到成佛、证菩提的目标;反之,如果不能舍弃陋习、修正自我偏执,到最后学佛不成反成魔。

吾爱吾师,当择善而从

「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为太子,因为体悟到人间生老病死的苦,而舍弃荣华富贵离开皇宫。最初在外的五年,他到处参访婆罗门教,后来觉得此非解脱之道,所以立即舍弃。所以,同样的我们求师问道所依止的人,如果言论、行为不能合于人生正道,就应该再寻找正确的明师。

「子择师善者而从之」——佛弟子应该好好选择真正的正道、至道之师,并终生奉行正法。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地教导我们如何选择师长、如何尊重师道,并且教诲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最后才能「就有道而正焉」。入世的教育都如此尊师重道、如此慎择师长,更何况是出世修行的人?

「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释迦牟尼佛在无数过去生、无量劫以前,即不断地出现人间、不断地以身行示法,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如何选择师长、如何舍身为人。佛陀时时刻刻现身于人间,可惜凡夫肉眼无法看见如来真法身。孔子与佛陀都是显现于世间的古圣先哲,他们的行谊一直流传至今。今人为何不能效法圣人之节,追从圣人之迹呢?

我们不妨仔细观察周遭人的言行举止,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大家必须好好用心分别。

悟得正道,一生依止

灵源禅师曾引先哲的言论教导后学:「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既守,行之更为难;今当行时,其难又过于悟守。盖悟守者精进坚卓,勉在己躬而已;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损己益他为任。若心不等、誓不坚,则损益倒置,使堕为流俗阿师。是宜祗畏。」

「学道,悟之为难」——是说要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精粹,实在不简单!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听到一句真理,深加体悟,并且心与理合一,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遗憾!一般人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髓呢?所谓「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时时刻刻行于斯。」能够早晚时时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合于道理,就是真正体悟道理的真髓了。

我创办「慈济功德会」的目的,就是「为佛教,为众生」,这是我遵从师教所体悟的真理,也是我一生依止与遵循的法则;然而要真正体会为什么要「为佛教,为众生」,必须先体会人生的真谛,能体会就叫做「悟」。

「既悟,守之为难」——要一生一世固守所悟得的道理,热心不退、恒心不减地坚持下去,实在很难啊!不过,在慈济这个团体里,以精舍常住众为例,他们任劳任怨,为了志业工作而默默奉献毫无怨言,这就是「守」;工作同仁以「志业」的精神投入「职业」,不计较时间、工作分量,专心致志奉献一己之力,这也是「守」——守其职志。至于慈济委员呢?慈济志业创办以来,每月增加不少委员,他们不是三个月、五个月短时期的发心,而是持恒常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为慈济的济贫教富工作努力,这也叫做「守」。他们能够体会佛陀的慈悲、体会慈济志业的深远意义,因此身体力行此志愿,这就是「悟而守之」。

甘愿做,欢喜受

「既守,行之更为难」——守持善法后,要进一步力行时,也是很困难!

然而,慈济人长期不断地为志业努力奋斗,不管风霜雨露,不论烈日酷阳,一样奔走于长街陋巷。这股精神与毅力,让很多困难的事迎刃而解,这就是菩萨精神的发扬。只要甘愿做的事,即使再困难艰鉅,都能欢喜信受、乐意奉行;如果是不情愿做的,即使再轻松也觉得困难。

「今当行时,其难又过于悟守。盖悟守者精进坚卓,勉在己躬而已」——修行者当其开始将所悟得的善法付诸实行的那一刻,才深深觉得比悟道、守道更加困难!因为这是从自我勉励进一步到力行实践的阶段。能够一生洁身守志,将身戒规矩守好,坚定心念,不要一曝十寒、朝秦暮楚,三天精进而七天懈怠;这也都只是「勉在己躬而已」——勉励自己亲身做到而已;虽然做到身体力行,却也只是独善其身而已。

在慈济世界里,大家应该感到很欣慰。每个人持守「难行能行」的志节,那么一切的「难」,似乎都不再是困难!

贯彻利益众生的誓愿

「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损己益他为任」——修行的人,要立下誓愿,以平等心、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可认为「我会做的,你不会做」而心生骄傲。这种利益群生的任务不只到死为止,佛教有「倒驾慈航」的说法,不仅要一生一世不改变心志,还要有来生再续未竟志业的誓愿,再回娑婆世界续任济助苍生的工作。

有人问我:「师父,你以后会往生极乐世界吗?「我毫不考虑地回答:「我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再转生为人,因为人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这种以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为责任的誓愿,而且坚持贯彻,永不改变心志!

「若心不等、誓不坚,则损益倒置,便堕为流俗阿师。是宜祗畏。——若无平等心、誓愿不坚定,一心以利益自己为前提,则容易颠倒是非损害他人;只要一念心颠倒,行为就颠倒了。所以说「是宜祗畏」——种正因则得正果,终至成佛;若种邪因,就会走入偏邪的魔道成为魔。对于这种因果循环,应该心生警惕啊!

在学佛路上悟守与力行,虽然世人以为困难,但修行之人如果能择师而行、择善而从,事事勇猛精进,那么一切则不以为难。

事师应如事佛

选择一位良师,对我们的修行目标影响很大!一个人的见解和修行方向若正确,则能达到成佛的目标;若选择上有所偏差,被误导入邪知、行于邪行,那么,尽管你很努力、用功,所达到的只是魔的境界。所以,选择良师一定要很谨慎。

学佛路上,有难得遇佛、难闻正法等八种障碍,叫做「八难处」。天福再大,亦难免六道轮回,不如人间得闻佛法、得修解脱道。学佛不是要求长寿,而是为了「来去自如」——三界六道中,何处与我有缘、何处需要我,我便发愿前去,缘尽我也了无牵挂地离开,这叫「来去自如」;该来之时我就来,该去之时我便去,不受到「缘」的束缚,也不受到「缘」的阻碍,既不受阻碍也不受缠缚,这就是解脱。

学佛最主要的目的,即是能发挥自己的良能。众生需要我们,我们就应众生之需,发挥自己的良能,此即真正的学佛,也就是佛陀来人间设教说法的目的。所以,学佛不可附于邪宗;若附于邪宗,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修行,终究落入魔的境界。

世智辩聪难为道

孔子教导弟子要择善者而从之,莲池大师也说:「子择师善者而从之。过去的人大部份都能尊师重道,对于师长的教法拳拳服膺;反观现在,放眼天下,世智辩聪的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说自己聪明、见识广博,世间之事无所不知,口头上的论调也很高,但是他又真正能做到多少呢?满口喊着制度、原则的人,究竟自己能不能成为组织中真正最负责的人?负起应尽的责任?实在是个问号!

现在的人多数都是世智辩聪者,只限于口头上的论调,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体悟道理,进而身体力行。难怪灵源大师慨叹:古时圣贤皆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恭敬精神尊师重道,而现在能体悟的人不多,能守道的人更少,而能守持正道又能身体力行的人,更少之又少!

二祖立雪为求师

佛陀教法延续至今已二千多年,二千多年的历程实在很长!随着人事的演变、人们思想的偏差,而将佛陀的正法不断变易,不但佛法的原意走样,连人们心理上接受的程度也不同。现居末法时代,邪思横行,人的思想变迁,佛陀的正法也被曲解!不免有邪思邪见者喊着佛法的口号到处讲经,使听经的人失去正确的准绳。此即末法,亦是法的偏差。

佛陀教法是真正千古不变的,所以叫做「经」——纵直之线,没有偏差;不管经过几千年,绝对不会改变,但是后人将它引用偏差,导致教导上也产生偏差;因此,我们择师要非常谨慎,师长的脚步若有差错,我们难免也跟着错了!

总之,真正的修行,绝对不可亲近思想偏差的邪宗邪师,所以莲池大师苦口婆心地交代我们「择师」不可不慎!

如果尚未寻得人间适用的正法,灵源大师也告诉我们:「但存正念,终得明师」,只要心中存有正念,自然可以遇到明师。「要了大缘,甚莫容易。」真正有心学道,了脱生死、体悟佛法的人,要抱持着「明师难求」的心,决不可有轻视、以为容易的心理。如此,才可以真正得到悟道、守道、行道、得道的功德。

现在有不少人怀着这样的心理:「我来此处求访明师、想要出家,你好像不鼓励我,也不太理睬我。既然如此,这个时代到处都有师父,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不收我作弟子,别处还有很多人想要我呢!」

现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是这种心态,过去的人就不是这样。如果是对心目中所尊重的师父,不仅恭敬求法,甚至喜舍身命,用最诚敬的心意来感动明师。例如禅宗的二祖慧可禅师,为了求一句真理,可以七天七夜站立于雪中,任风雪飘飞、冰霜冻寒,雪没及膝,仍然矗立等待,只为了向达摩祖师请示一事——「如何是我本来的面目?」为了觅求一位明师,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真正的恭敬心,谨慎地追随指导我们的明师。

弟子事师如事佛

「是故弟子事师,即同事佛也。」——师父如同现代的世尊,弟子奉事师长,应该像敬佛礼佛一样。我们为什么尊敬佛陀?因为佛陀教导我们、造就我们的慧命,依照其教法实行,可以得到慧命的解脱,所以我们敬重佛陀。但是佛陀已经过世了,你跪在佛像面前求他、问他,他也无法作答;你做错事,他也不能指正你。然而,在生活周遭却有一位真正的活佛——师长,为什么不懂得去礼敬呢?心中有疑问,师长可以帮你解惑;有错误,师长会帮你修正;日常生活可以依照师长的戒法规则实行,这不正是「现在的活佛」吗?

修行人更应如此!弟子应该事师如事佛,遵守师规——出门前先告假,入门后赶紧销假,免得让师父担忧;师父要出门时应该送驾,入门时应该接驾。出入威仪规矩,是宗教中不可轻忽之处!

现在的人就不如此了!入座的时候,自认为「我先进来就先坐下,师父站着也没关系,反正是自己的师父嘛!熟不拘礼。」要出去就出去,要回来就回来,认为「反正这里是自己的常住」,要出门的时候才说:「师父!我要到某处去。」私下以为:「我已经穿戴整齐,你非答应不可!因为我不出门不行,跟你讲一声已经很好了。」

过去的弟子不是这样,有事情要出门,自己不敢做决定,必先请示师父的意思,而且非常遵守时间回来。现在有些为人弟子的,甚至只吩咐别人说:「你跟师父说一下,我出门去了,」到了远地才又打电话回来:「你跟师父说,我几天后才要回家。」相形之下,似乎师父连朋友都不如;既然目中无师,心中哪有「道」的存在呢?事师应该如同事佛啊!

四事供养焉辞劳

所谓「四事供养,莫敢辞劳。」——四事是衣、食、住、行。衣着方面,冬天时体念师长有没有暖和的衣服;夏天到了,关心师长有没有薄凉的衣服,事师像侍奉父母一样的体贴开心。食呢?关心师父吃得下否?吃得饱吗?营养丰富吗?生病时是否服药了?尽力做到饮食汤药的侍奉。此外,师长睡的地方是否温暖?出门时行动是否方便?总之,对师长的衣食住行,身为弟子者必须要真正用心!

为师长服务,并非供给他许多物质上的享受;金钱与物质对一个有修行的人而言,一点也不发生作用。为人弟子者应该身体力行,以谨慎的态度恭敬礼遇师父,这样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查看更多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科系出路的好坏;求职时也会在乎收入的多寡,升迁的快慢。当一切标准都被量化时,心中的尺度就如一把弹簧秤,时时评量着所获得的报酬,一旦弹性疲乏,人生准则即顿失依止。

在追求效率之下,人与人或人与事的接触、变化,都在瞬息之间;还有更多人因面对丰富多元、快速变迁的社会,而行为处事却有太多模糊的标准,以致于无所适从。要如何在快速短暂的时间中,应对进退都能表现得体,展露个人风范?这需要长期的人文修养,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出与人和谐、对事圆融的态度。

现代人在物质满足之余,常向内心寻求、探讨,于是一些心灵改革的呼声,坊间盛行的心灵系列书籍,大众传媒上的座谈,处处都在说明现代人多么渴望寻求心灵的解梏,找到一条心灵的出口。

佛陀的教化是最佳的心灵导引,以《佛说四十二章经》而言,它是取自佛陀说法中的精要法语。平时,佛陀说法会观机逗教,又多所取譬,所以经文较长;而《四十二章经》文字虽短,意义却很深远,可谓言简意赅,又易于诵读、理解;全经四十二个章节中,已涵盖了佛法中的主要精髓,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是进入浩瀚佛法的一个最佳入门。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经可说是另一部《论语》,除了能帮助建立个人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外,更能提醒、教导修学者种种精神层面的观想。比如第十九章中,佛言:观天地,念无常;观世界,念无常;观灵觉,即菩提。从天地而世界而灵觉,以浅显渐进的说法,表达出无常的真理,足以让我们从文字中心领神会到那无垠的真理境界。

释尊在西元前六世纪创立佛教,直到西汉时方传入中国,到后汉明帝时(公元六十七年左右),特命大臣到西域(印度)寻求佛法,数年后以白马驮负佛像、经书返回洛阳,并礼请迦叶摩腾(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前来翻译。《四十二章经》就是最早期翻译的佛经之一,也是中国官方正式翻译佛经之始。

汉明帝因礼敬佛教,不仅遣使西域求法,在迎佛经回洛阳时,特兴建一座白马寺,供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等高僧在此专心译经,以后,「寺」便成为佛教殿堂的专有名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对佛法的渴求,以及敬重佛法的虔诚。

在粗略了解《四十二章经》传入与翻译的背景后,我们知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鼎盛时期之一,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也会影响译者译经的写作,综观全经,朴实而不失优美的经文,将佛陀的教法,精辟地一一道来,让学佛者更容易亲近佛法,进而启人智慧,引人行善精进。

本经一开始便明白讲述苦、集、灭、道四大真理,这是修行者修学的基础,也是人生历程中的本质真谛。其中大部分的经文所讲的去恶行善观念,与中国儒家思想非常相近,但佛法更透彻之处在于深入精神层面,有系统的由内在思惟至外在行为,都能清楚指明方向,以引导大众自行化他。

首章清楚说明修行的次第,二、三章主要针对出家众而言,四章以后便普及于一般人的修行方针。而朴实浅白的文丰,佛陀生动的譬喻,反复不同层面的谆谆教诲,都在教导我们如何观照自心,进而付诸行为如何去恶修善,发挥自己生命的良能,并且明白指示一条直趋光明、清净的道路,让大众循正路而行,以达清净安乐的境界。

证严上人于民国五十五年创立慈济功德会即致力宣扬——将佛法落实于生活中,上人常言:「经者,道也:道者,路也。」并从慈善志业开始,济贫教富努力不懈。为了让弟子们能解行并进,所以在民国六十年代,对静思精舍常住众及慈济委员、会员讲述本经大意,当时的社会环境还很单纯,慈济功德会所接触的层面尚仅及于慈善,在文中上人浅显的语意、轻柔的口吻,流露着慈悲的心怀,谆谆讲解着每一个篇章,宣扬着「自净其意、欢喜布施、利益自他」的思想。

而今慈济之路已历经三十四年,再看看遍及全球的慈济人跟随着上人的脚步,踏踏实实地力行菩萨道,上至名流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能在这里欢喜付出、增长福慧。在慈济世界中,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颗颗无私的爱心,随着志业的发展传遍了五湖四海,而心中谨守的是上人的话:「多用心!做就对了!」一如经中所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正是佛法实践者的一个贴切注解。

慈济人在无私付出之时,也能遵守上人所定的慈济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吸烟(不吸毒嚼槟榔)、不赌博、不瞋恚(调和声色)、不违规(遵守规则)、不忘本(孝顺父母)。这是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变迁而立下的规范,也许有人觉得在如此诡谲多变的社会,要完全守住这十戒实在很难,但是:「有愿就有力。」心中既已立定志向,何难之有?更何况这些规则正是保护自身的清凉法,理应时时自我勉励警策。

阅读佛经需要一颗虔敬之心,但虔诚并不是将它供上佛桌熏香礼拜而已,更要虔诚体会、实践力行。佛陀于《四十二草经》中阐述、教导大众如何从行、住、坐、卧中趋向正道。而证严上人细腻的解说,贴切的诠释,更将本经与现代大众拉近了距离,盼能与阅经读者相互勉励,并分享法喜、同沾法益。

经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每一部经典的开始都有「序分」,序分中包括六种证信序,也就是六种成就。普通经文,一开始都会提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众若干人俱」这就是六成就,即主成就、众成就、处成就、时成就、闻成就、信成就。在这段经文里则稍有差异,法轮是「信」成就、成道已是「时」成就、世尊是「主」成就、鹿野苑是「处」成就、憍陈如等是「闻」成就,复有比丘是「众」成就。

《四十二章经》是从佛一生说法中,撷取重要的经句,来作为启导佛门修行者的道粮。它的文字虽短,意义却很深远。本经是阿难尊者所集,译者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

「世尊成道已」,「世尊」是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诞生于人间,他出生于印度的迦毘罗卫国。「尊」尊贵、荣华之意。他原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父亲净饭王年过四十岁才生下他,取名为悉达多。太子出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

悉达多太子一出生即被预言长大后,将成为一位大觉者,使得净饭王十分烦恼!他绞尽脑汁,提供太子种种的生活享受,但是这些并未使一个有觉性的人迷失。一般世俗人所说的快乐,在太子眼里都是痛苦的根源。因此,他从小即有一种寂静的德行,故名为释迦牟尼,也就是寂静能仁的意思。

太子长大后,在一次出游中,一位婆罗门教修行者如闲云野鹤般崇高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了他,也启发了他修行的念头。又在另一次出游中,看到生、老、病、死的苦,而深深体会人生的苦、空、无常,更加强他想修行以透彻个中真理的决心。

除此之外,当时印度社会四姓阶级分得很清楚,他也想打破这种不平等的阶级观念,以解脱众生的苦。于是,就在十九岁那年的某一夜,离开皇宫踏上修行之路。以一位年轻太子,在当时那种优渥的环境中,居然能舍得下、看得破,实在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是在受了痛苦、压迫之后,才想要争取自由,而这位年轻的太子却是在富贵、五欲中看开了世间一切,这是圣人和凡夫的不同处。

离开皇宫之后,太子以五年的时间参访,遍访全印度的修道者。但是,那些婆罗门的教理,并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五年之后,他进入苦行林修苦行。

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悉达多太子深深觉得:这种苦行并无法成就般若,只是徒然折磨了身体,而智慧应该是在身体有适度的调养时启发出来的。因为身体虚弱,也会影响智慧的增长,可见苦行是偏道而非中道。

于是,他走出苦行林,来到伽耶山,选择一棵大树,在树下石座上铺草为座,在禅坐之前发愿道:「在这金刚座上,若不能透彻宇宙真理成等正觉,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离此座!」

到十二月八日天将亮时,修行者!悉达多在静思中慢慢张开眼睛,目光忽然与一颗星星接触,星星的光透入他的心,剎那间,一切的烦恼完全消失,心地一片静寂清澄,净光明亮、照见了宇宙大地一切真相。此时,他心光一闪,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于是,决定将佛法推广于民间,实践济世的心愿。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佛透彻宇宙的真理、成道后,他思惟着:该用什么方法来度化众生?如何观机逗教,使大家都能悟入佛的境界?众生本具佛性,只因被「欲念」污染,而失去清净的本性;要使众生恢复本来的面目、转凡入圣,首先就要离欲知足,不动无明贪念,如此,则能「寂静」清明,这是最殊胜的心灵境界。

「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修行要使心清净,必须先降伏魔道,也就是降伏内心的烦恼,觉性朗耀照彻寰宇万物,理与心会——成等正觉。佛成道后,便前往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他们原是当初净饭王派来劝太子回心转意的五位大臣,后来反而跟随太子在苦行林中修行;太子走出苦行林之后,他们才转往鹿野苑修行。

「四谛法」就是苦、集、灭、道,它是佛教的基础。不要以为「四谛法」是小乘法,其实它是大乘法的基础。佛陀首先让我们知道人世间之所以有「苦」,苦的原因是「集」种种的疑惑而衍生痴念,造业受苦,要「灭」苦的因,就必须修行于「道」。「轮」是轮送、转化的意思,将佛法像轮子一样,输送到弟子的心中;也像车轮一样,碾碎众生的烦恼。

佛初转法轮时,阿若憍陈如先悟道证果,其余四人则是在三转法轮时先后悟道,证小乘果位。佛教在此时才具足三宝!佛宝、法宝(四谛法)、僧宝(五比丘)。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五比丘成就道果后,佛就开始步上说法的旅程。他带着第一批度化的五位比丘,依次向外度化。第二批接受度化的是耶舍及他的朋友等五十人:然后是三迦叶僧团的一千人,迦叶三兄弟是婆罗门教的领导者。他们都在听了佛的教法之后,皈依佛陀门下。

另外,舍利弗和目犍连也是婆罗门教的领导者,他们被马胜比丘的庄严相所感动而皈依佛陀座下。因此,佛在四十九年的说法期间,到处都有弟子跟随于身边。有许多弟子心中常有疑问,都一一得到佛的释疑:大家在佛的教导下,也都一一开悟了。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这是表示僧团对佛的恭敬。尊师重道是修行成功之本;不论学什么或在任何考验、磨练的情况下,都要尊师重道,这是本段经文最重要的地方。因此,只要依四谛法门修行,就能打稳基础,进而逐渐达到佛的境界。

经文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为什么要「辞亲出家」?为了「识心达本」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又如何识心达本呢?必须「解无为法」。何谓「无为法」?就是涅盘寂静的境界。凡夫常常心猿意马、烦恼缚心,这是虚假的「污染心」:而修行人为了清净自性心、识心达本,因此出家修行。

在「百法」(注)中,前九十四法都是有所作为的「有为法」,有形有相之法即无常,也都是「虚假的污染心」。唯有最终之涅盘,是本有的、真心不作为的境界,因此称作「无为法」。出家就是为了探究本来的面目,进而证入涅盘寂静的境界,如此,才能名副其实称作「沙门」;否则,就是「假出家」——出了世俗家,又入烦恼家。

「沙门」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之意。佛陀说:真正的出家是要发大心、辞去世情难断之爱,出离世俗家而入如来家;真正要能称作出家人,必须达到「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如此,烦恼去除了,才能住于涅盘的境界,这也是修行最要紧的。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如何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呢?佛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无非是要我们持戒,去恶近善、行四谛法,向上精「进」求法、恶业停「止」,使得修行者心地、戒体皆清净,这就是「进止清净」。

「为四真道行」,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是修行的基础,无论大、小乘的教法都离不开它。在《涅盘经》中,佛陀入灭之前曾对弟子们开示:「我昔与汝等,不见四圣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意即「我和你们在过去久远生中,就是因为没有体悟四圣谛的道理,才会流转于生死的大苦海中。」

我们若能真正理解、体会四圣谛,就能了脱生死。一般人因为不知「苦」,才会陷于食欲之中而集种种烦恼生死因缘;因此,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凡夫由于不知「集」为苦因,所以不知发心修「道」,也无法断离生死,体解「灭」的道理。所以佛陀在四十九年的说法中,始终不离「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教法;纵使在临终前的一刻,也一再地讲述,由此可知,四圣谛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好好地体证四真道行;若能和四真道行契合,就能成就阿罗汉果。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已达不生灭的境界,他已断了六道中的「分段生死」,证得小乘最高的果位,能飞行变化,六神通具足,而且有旷劫的寿命(即寿命很长)。为什么阿罗汉寿命长呢?因为他心灵清净、寂静,所以不必再受六道中的分段生死之苦。「住动天地」,是指时间非常长久。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阿罗汉下面的位阶就是「阿那含」,译为「不来」或云「不还」,它是第三果,即不再到欲界受生。证阿那含的修行者寿终后,灵神超生十九天,就能证阿罗汉果。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阿那含下面是「斯陀含」,译为「一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是证第二果的修行人,在他生命周期的寿命里,必须分段生死、再一来一返,即得证阿罗汉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接下来「须陀洹」是初果,译「入流」或「逆流」,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逆流者为逆生死暴流,已断见惑入初圣位。需再经过七次的生死往返,才能证得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修行,首先就要断爱欲。佛陀深知众生的病源,最严重的就是「爱欲」,因此,他所说的种种教法,无非是要我们断除爱欲。爱欲是三界六道轮回的种子(因);断了爱欲这个「因」,就不会有三界轮回的「果」。

人的爱欲如同四肢,一旦断除就无法四处奔走;同理,爱欲若能断除,自然不会再来受生,心就能处于寂静的状态而不再起烦恼。所谓「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无明一起,便会产生三细(微细的心思烦恼),进而衍生贪瞋痴等三毒;接着「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贪执也会现前。如此一来,我们生生世世都将无法见「真谛」而在三界六道中痛苦地轮转不已。

如何才能见真谛、超脱苦海呢?佛陀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出家的目的,是要「识心达本」,找出自己本来的面目。凡夫往往会迷失自我,忘了本来的面目;为了找回真心,我们一定要了解「无为法」——无所执着、无所作为,亦即真如佛性,以证入清净安乐的涅盘境界。

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入涅盘的境界呢?要常行持守二百五十戒,以保持心性、戒体的清净。戒体就如「白绸布」一样,必须好好地守护;纵使仅仅沾染一点污垢,戒体也就毁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才能常保戒体清净。

若能常保心与戒体的清净,戒定慧就无时无刻不生;戒定慧一产生,对四圣谛的真理便能了彻,要成就阿罗汉道也就不困难了。不过,我们修行是希望能超越阿罗汉、力行菩萨道,而菩萨行同样必须以四圣谛为基础,兼行六度万行。所以,修行的第一要务仍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如此,我们才能认清本来的面目。

注:「百法」,唯识家将一切有为、无为诸法,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与无为法等五大类,总括为一百种法。

第二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有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陀说,出家「沙门」,要断欲去爱才能「识自心源」认识自心的本体。「心源」指如来本性,也就是真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自性,所以,人的本性和佛性一样,只因被一念无明蒙蔽而爱欲、烦恼丛生。每个人都有家,家者「枷」也,出家即是为了脱离这个枷锁,而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我们要了达佛陀的深理,解悟无为的本性与涅盘清净的妙境。「悟」是觉的意思,证是身体力行。修行是要真正去体悟,例如:我们现在觉得盘坐后,脚会痛或修行辛苦,是因为「我」和「身」还系缚着(我的身躯绑住我的心),而这些都是功夫还不到家,所以才会感到痛苦;若是修到真正顺心的境界时,也就是达到身心解脱、轻安自在的境界,这就能够「行道」了;那时,我们的身心自然了无挂碍,也就一切无难事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佛陀的心法、教理,是「无所得」也是「无所求」的,是原本就存在的无为法,不是造作的;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本性,无须向外追求。《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我们的自性和佛陀是平等的;既然是心、众生与佛平等,那还要修什么呢?又有什么好「得」的呢?其实,众生的心地,就像被一层雾所遮蔽的镜子,所要下的功夫是要拭除雾气;只要雾气一除、镜面光洁,自然能照彻外面的景色,而不染着镜里的物质,所以说「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只要内心有所觉悟、体会,声色货利等等外境,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到了「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境界,心就不会有所执着而造下恶业。《金刚经》有云:「如筏喻者」,学习佛法就像乘坐竹筏一样,是要将人由此岸载到彼岸。一旦渡过河流,就要舍弃竹筏上岸,不要执着在那竹筏上。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对正法尚且不可执着,何况是邪法?我们要依教奉行,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体会佛陀所说的法,执着而不知变通,就像到岸之后,却仍坐在竹筏上不愿舍离,将永远无法登上彼岸。

所以「心不系道」是指心不要被「道」所束缚,也就是不执着。我们修行要像走路一样前脚走,后脚就要放:这样才能继续前进。而且,心不但不系道,也要不「结业」。我们要断惑,因为有迷惑才会造业,如果能够断欲去爱,就不会结业了。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如果能修证到无分别的根本智,也就能「无念无作」。所以,我们要依循佛陀的教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修行,并藉由事相来端正威仪。所以,要依靠「戒」来护持我们的戒体,若能守戒清净,就像一张干净洁白、一尘不染的白纸。当我们的心达到本源的时候,也就是「无念无作」、学成功夫了。

学习事物,一定要全神贯注;一旦熟悉了,自然能够运用自如。就如驾驶飞机、车子一样,之前一定要专心学习、了解车子或飞机的复杂性能,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而不会惶恐。有些人连搭飞机都感到害怕;但是,飞行员熟悉驾驶原理,所以能得心应手。

我们修行也一样,在还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专心一志地学习、体会真理。若能达到最高的程度,就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的境界。

而「不历诸位」,是指不用再一果位、一果位地进阶,也就是「顿觉」。只要我们心静气平,那就是本来面目,也是真体会。根机锐利的人,就能够「闻一知十」。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赞叹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子贡)闻一以知二。」同样是由孔子教授道理,弟子们也同时听闻,不过,子贡却说:夫子讲一分道理,我可以理解两分,而颜回却可以了解十分,这就是对智识所体悟的强弱之别。

但是,就一般修行人而言,都必须一步步渐次地修行,才能断除三界的「惑」。因为三界众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欲爱,所以佛陀要我们先断欲去爱,才能断一切烦恼。修行若要识心达本,就要去除爱欲,还要断除对一切物质的贪欲,也就是断除「四惑」及「五惑」的烦恼。

何谓「四住地烦恼」?第一是「见一切住地烦恼」,也就是三界的「见惑」。三界众生容易因眼睛所见的色相而起迷惑。譬如:虚空有色吗?虚空本来就没有颜色,但阴雨的天空是灰色的,到了晴天万里无云时变成蓝色,晚上又变成黑色。同样的天空,究竟哪一种颜色才是本色?其实,这只是地球自转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罢了!哪里有所谓天的颜色呢?

佛陀的眼光能够透视宇宙的真谛,众生的见解却是颠倒的、无法透视清楚:众生所见的往往都是不正确、有差别的,所以容易生疑惑,这就是「一切见住地惑」,又称作「见惑」。

第二住地烦恼,是「欲爱住地烦恼」。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欲界,也是五趣杂居地。欲界众生最大的烦恼是「思惑」,而思想最大的烦恼还是不离淫欲,这就是爱欲的烦恼。凡夫所造的业,大多是由爱欲的贪念产生。

第三是「色界住地烦恼」。色界虽然已经没有淫欲,但是还有色身、宫殿存在,还有物质享受的爱乐;既然有爱乐便有烦恼,所以称为「色住地烦恼」。

第四是「无色界住地烦恼」,是有爱着的烦恼。这时已经没有色(物质)、也没有方位之分,但还有精神、思想的存在。人的痛苦,大部分来自物质;到了无色界的境界,则已无身体的病痛。为什么能达到没病苦的境界呢?这完全依赖禅定之功。然而,是不是完全断除烦恼了呢?还没有,因为分段生死未断,也就是还有少部分的烦恼,还有爱着。

然而,要断除烦恼,光是断除「四住地烦恼」还不够,一定要连「五住地烦恼」(即无明烦恼)也一并断除。若五住地烦恼也断除了,才能真正到达清净、涅盘、无为的境界。

所以,修行首先要「断欲去爱,识自心源」,把欲爱断除而回归本来的面目,如此,便可证入「无为」的境界。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因为前一章经文中提到:「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有些学佛者因而取「理」舍「事」、不肯实修,认为:既然佛性人人皆有,只要心不执着、业就除了,还需要修行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人之所以必须「修行」,是因为我们的心地已经受到污染,所以要用「法」来抹拭,心地才能发光;若不抹、不拭,将永远透不出光明、永远处在黑暗中。纵使我们有成佛的本质,不修行仍然得不到法益。就像矿山所蕴含的金玉,如果没有经过探采、切磨,也无法显露本质的光明。因此,为了防止修行人的偏见、曲解,所以本章特意破除前一章执理废事的「自障碍」,教我们修学佛法要事理圆融。

「剃除须发,而为沙门」,须是男众的胡须。一般人大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貌,古代印度男人多数蓄须发,其中被装饰最多的就是头发,将大半时光耗在头发的梳理上,这无非是爱美的心与虚荣心,也是凡人「心结」的源头。

而学佛的人,必须争取时光,若是剃除须发,不但节省时间,也能去除污染;因为头发几天不洗就会气味难闻。所以,学佛的人要去除身的污染,首先要将虚荣的染着心去除;而出家众超越在家人之处,就是能将世间人最重视、最难去除的须发剃除,这也是难舍能舍、大勇猛心的表现。剃除须发后才可称为「沙门」,这是佛教一般修行人的标志。

「受道法者,去世资财」,既然起勇猛心现出家相,就应下决心修学正法和规则。人之所以会起无明惑、造业,不外乎由「欲」而起;而最大的贪欲就在财与色。所以修学佛法,首先必须去除心欲。

「乞求取足」修行人仍必须有资生的物质来维持生命;但是不必为它过于辛劳,适中即可。佛在世时,出家人每天要外出托钵,不可囤积粮食;托满一钵的食物,吃饱维持身体健康应没问题。因此,钵也叫「应量器」;修行人要知足,足够就好了。只要能延续生命,就能精进修学佛法。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闲云野鹤的生活,对出家人而言是很容易的事。佛在世时,为了去除人生的昏忙,制定比丘们日中一食,以解决维生的一餐——中饭,而且出家人生活很简单,只要一钵饭就饱了。一般人就不同了!他们所以会忙忙碌碌、造业不断,也是为了食、睡、住;不但吃饭、应酬应接不暇,席开一桌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也照样吃,这就是「不应量」。过去的出家人住的也很简单,只要找到一棵树、在树下打坐,养精神就可以了;而现在的人住高楼大厦,又非常讲究内部装潢,但有的人仍不满足。

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心,洗除过去生的坏习惯,不要再有虚幻的追求;要少欲知足——食只求饱,住能安稳,安于无求无欲、淡泊清净的境界。心能平静就是道法;反之,便无法接受道法。心要能平静,首先要去除世俗的爱欲情染。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愚蔽就是愚痴染着,遮蔽本性而不得见道。

人的本性与佛一样,但是,为什么释尊已经「成佛」,而我们仍是「众生」呢?因为佛有「清净智」,而我们却有「愚蔽」。为什么会愚蔽呢?因为有了爱欲;爱欲若能去除,愚昧、染着也能去除,这就能达到修学佛道的境界。

修行要自我庄重、爱惜自己的佛性,否则永远只是「众生」。纵然有起惑或染爱之心,也要很谨慎断除,不要再有错误行为的造作,如果任由爱欲心吞噬自己,愚蔽的业就会愈造愈重。

然而,要出家容易吗?日本有一位学者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有位好乐布施的善人,非常护持佛法,经常供养出家众。有一天,他忽然因急病而昏迷不醒。在昏迷中,他感到自己的神识脱离了身体,轻飘飘地来到阎罗殿。阎王告诉他:「虽然你的阳寿已尽,不过,由于你在世间修了善业,所以还可以再回人间去做人。」他一听要再做人,就一直摇手说:「我不要再做人了。」阎王就说:「做人并不容易!一定要在世间做过善事才能投胎做人。你为什么不要呢?」善人就说:「做人固然很好,但却容易造业而堕入三恶道,所以我不要再做人。」

阎王说:「那让你生天好吗?」善人回答:「我也不要生天。因为天福享尽后,同样要堕落的。」阎王问:「那么你究竟要去哪里呢?」善人想一想说:「我想到人间做出家人。」阎王说:「出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在世间所做的善业,还不够资格出家。」于是善人又说:「既然要行大清净善业才能出家,我做不成大法师,那做个火头僧我也甘愿!」

阎王回答:「就算你只想在炉灶边做个烧柴、煮饭的火头僧,你所行的善业也不够呀!这样好了,让你再到人间做个百家富(一个人享有一百户人家的富足),你可以再继续行善而成为千家富!」

可是,这位善人仍觉得百家富、干家富不及一个火头僧,因此再三地请求阎王让他如愿。

佛法难闻今已闻,菩萨道难行,而我们现在已行在菩萨道上,要时时刻刻庄重自己、守住本分,爱惜本具的佛性,好好接受佛陀的教法,才不辜负这么好的修学因缘。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佛陀说,众生大都离不开十种善、恶的行为,一般说的十善,反之便是十恶。

究竟有哪「十事」呢?即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指杀生、窃盗、邪淫,这是由「身」体所造作的不净行,所以称为「身三恶」。「口四」者,即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开口动舌的四种业。「意三」者,包括贪欲、瞋恚、愚痴三类,都是由「心」起念、造作的烦恼。所谓的善恶,都是依身、口、意这三业而造作的。何谓善?顺理行事就是善;亦即顺道理、顺仁义道德;反之,若违背人伦道德便是恶。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身、口、意三业「十事」,若是不顺圣道、不合理,则称为「十恶行」;反之,若能止恶,则称作「十善行」。所以,善与恶虽是两项名称,却同样是心的作用。我们要行善、为恶都易如反掌,差别就在「止」和「行」,我们要止恶、行善。

止是制止,制止自己的恶念和恶行、不恼害他人;至于行,则是修行圣德,发心利益他人、安顿一切众生。所以,身口意三业可以成就圣道;反之,也能使人们堕入恶道。

再举例说明,例如:身三业中的「杀业」是违背慈悲、残忍的行为:人们要止杀,进而行放生(注)的善。所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惧死贪生;我们有佛性,众生也有。所以,我们要止杀、培养大慈悲心,亦即培养恻隐心、怜悯心。

「盗」就是窃盗。心有贪念,就会生起窃盗的意念而强取或偷盗不义之财。我们不但不贪、不偷、不盗取他人的东西,还要进一步行布施,这就是止盗行施的善。

「淫」,是指男女媾合,是一切众生生死的根源。出家人要戒淫,修清净梵行;若能守身洁净,就是善行。至于在家居士,则守「不邪淫戒」,对于夫妻之外的不清净缘,千万不可触犯。这就是防止身的三恶业,成就身的三善业。

又如口业,我们要「止妄言」。开口动舌和一个人的人格与气质息息相关,若是口无遮拦,不但害己也伤人。妄言就是不守信、讲话不实在、不负责,经常指空言有、指有言空,会使他人对你产生不良的观感。身为佛弟子,信念一定要很坚固,要止妄言而说诚实语。

「止两舌」。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冲突,大都由于误会而产生。所谓「一人吐虚,万人传实」,在口舌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容易使人产生误会。我们除了要戒除两舌,也要对发生误会的两方,施以「和合利益语」;不但不能煽风点火,还要居中调解,使一切众生起和合心、团结一致。一个再强大的团体,如果成员中有人犯了「两舌」的毛病,就会产生很大的波折。此时,若是遇到具足善行、善念的人,他就可以发挥协调的功能,使团队成为一个利益社会、强而有力的和合团体。

「止恶口」。开口若尽说些粗鲁不雅的话或是骂人,都称为恶口。我们平时不但要止恶口,更要修「柔和爱语」的善口业。修学佛法的人,要时时让人感受到柔美、优雅的气质,这必定要止恶口。

「止绮语」。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尽说奉承讨好的话,言是而心非,也会误人害己。学佛者应该讲真实话,坦诚不虚、温言柔语,以美化自他人生。

注:所谓「放生」,并非只是买动物来放生,而是要「护生」爱惜生命及物命;若能更进一步「放人生」,放开心胸、发善愿助人,即是尊重生命。例如盖医院救人,一人得救,往往使一个家庭得救,可减少家庭、社会问题。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有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常闻人有十善、也有十恶,十善与十恶是一体两面。若是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就成为十恶;反之,精进向道就成为十善。本章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迁善。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古圣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是凡夫,往往易犯过失;而大部分的过失,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习气所造作的。过去不好的习惯自己可能并不察觉,也不懂得反省悔过;如今得遇善知识的指引,就要赶紧改过。停止造恶的心行。《八大人觉经》中有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的源头若不断除,那么心的造作将会招感业力,罪恶也就源源不绝地发生。

「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我们的妄心若是不顿息、断除,罪就会来赴身,到最后罪业就会像水流入大海般,愈造愈深,自己也将愈陷愈深。

「若人有过,自解其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有些人到寺院时心地清净,回家后却又造作恶业。因此,这段经文,教我们「改要彻底改、知要彻底知、停要彻底停、行要彻底行」。总之,要提起真切的心,认真力行。人没有不犯错的,但是要能「知过必改」。

不要以为小恶无罪,须知点滴的造作都是罪业;如何才能消灭罪业呢?要从自心开始。我们若能空掉烦恼,业才会消。所谓「心空」是指内心很清净,这必须经过彻底的忏悔,并将心欲完全扫除,如此,过去所造作的业自然就清除了。

譬如将小小的芥菜子撒在土里,如果肥料充足,日后便能长成一棵大芥菜:同理,即使犯小罪,也是受报无尽,点点滴滴累积起来,仍是不可小觑。俗话说:「知过必改,方是大丈夫。」若能改恶行善,罪业才会消灭。

「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就以人最常患的感冒而言,只要发汗、吃药就能减少病痛;同样的,我们若犯错了,也要勇于面对现实、至心忏悔。若是覆藏过失,就像泥土覆盖种子一样,会很快地发芽;种子若和泥土隔绝,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败坏了。因此,肯「认错」改过就好比隔绝种子跟泥土,时间一久,不好的习惯自然会逐步导正,使恶习消除。

人心的造作就像种子一般,播下好的种子,即能结成好的果实;若播下坏的种子(不好的念头),善门就难入了。而且,我们所行的若是善少恶多,善果也就很难发育,所以要实时消除恶种(不善念),把握机会勤播善种。修行也一样,要培养善念;只要恶念一除,自然就不会造作恶业。

一般人行大恶的少,大都是小恶不断(不好的习气);若要说是善人,生活习惯又不是很好,这就像感冒患者,只要喝喝热姜汤、发过汗就好了。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起居、语默动静中,要好好的护持本心,不要等到罪业造成了,才后悔莫及!若能如此,不论遭遇什么业力,都能重业轻受,勇于承担。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有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前两章,旨在警惕修行人要能止恶行善、改过迁善。但是,目前的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明争暗斗已见惯不怪,看到善人反而少见多怪。因此,行善之人多半会遭遇障碍,更何况发心深入佛门、修学佛法的人,往往会被视为「怪异不群」。

这一章所谓的「恶人」,并非专指十恶不赦约人,而是包括无法理解宗教教理,与人伦道德背道而驰的人。他们认为五欲之乐是人生理所当然的享受,摒除娱乐是不对的。

譬如,有一位在某机关上班的在家居士,平时很认真地听闻佛法,而且拳拳服膺、力行佛道。可是他的同事都视他为怪人,经常有意无意地当着他的面讲些粗俗不堪的话,还炫耀着吃喝嫖赌等不正当的事,并且嘲讽他。他曾向我说:「师父呀!学佛真的很难,周围的人常常说我是怪人、逃避现实!」我告诉他:「不必理睬这些。我们是佛教徒,要运用智慧,以本身的修养来感化对方。」诸如此类,也是很多信徒遭遇到的阻碍之一。由此可知,周围知见不正的人很多。

所谓「闻善」,是听到善的道理;而知见不正的人听到有人要修行善法或遵循道理依教奉行,就会常常以种种的绮言、淫语来扰乱,想挑起修行人的欲心——扰乱他的心思。

「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关闭心门、止息心念,避免和「境」对应;对方若是态度不好,我们也不可起瞋心或是恶言相向,应以旁观者自处。平时看到有人在骂人,我们不会生气:但被骂的若是自己,又有心接受它,就会生气了!所以面对逆境时,要实时关闭心门,心不要接纳恶人扰乱的境界,而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发脾气或指责对方了,如此自能轻安。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有人态度不好、背道而驰,纵然他是有意来找麻烦,只要我们不在意他的态度,就能轻安若无其事;而恶人本身并不快乐,因为他见人行善即心生厌烦、起抗拒心而与好人格格不入,甚至甘心与恶人为伴,因此会招来很多痛苦。

修行若能坚决志向、直心向道,就有勇气突破万难;纵使恶人想障碍或毁谤行善的人,最后反而会自招恶报,而行善者的道业也同样会有成就。被毁谤的人如果不在意它,并且保持风度;旁观者反而会赞叹被骂而不瞋的人,对于恶人的扰乱则无好感,甚至会引起公愤。所以,骂人的人,其实是自己受到损失。

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境界自然会消灭;但若随顺世俗就会卷入社会的漩涡。所以,不论周遭的环境如何,都不可被温言巧语或粗言恶语扰乱,迷失了我们的道心,一定要好好护持善念。

有些人发心修行向道时,朋友就用尽方法引诱,邀他游玩、看电影、登山等等来阻碍他的道心;恶劣的态度容易防范,柔软的感情则很难防。修行人不论遭遇强硬或柔和的形态,都应好好顾守道心,不要被诱引误导!

由此可知,若不是具备大智慧、大丈夫心、有气魄的人,无法固守心志断恶行善。由于社会太过浊恶,只要意志稍微薄弱,就很容易被诱向迷途,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有坚决的智力与意志。

古人说:「如明镜中现于丑容,彼容自丑,镜何丑哉?」譬如明镜中,映照出一张很丑陋的面孔,这是不是镜面丑呢?不是,而是镜子照映的境丑;一旦丑陋的面孔或境界离开后,镜子立刻恢复它原来的明净。

所以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心镜所照映的只是一幕幕景象而已;一旦景象或镜子离开,两者就互不相干了。

因此,不论外境如何,我们要时时善自谨慎、反观自省:自己的道心、善念够不够?必须远离扰乱的境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人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令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难。慎勿为恶。


佛在世时,为了行道也曾遭人毁谤,但是,佛陀默然不作回应。当我们被人责骂、毁谤时,该如何应对呢?要保持「默然」的态度,不要作回应:等对方骂完,要能够依然心平气和,修养的功夫才算到家。

世间事都是相对的——与恶相对立才会起纷争,若是恶与善相对,斗争的机会就比较少。所以当我们面对恶人时,一定要用善的态度对待他,这样恶终究会停止。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如果你要送东西给我,而我不接受,你是不是会将这个礼物再拿回去呢?是啊!礼物送人而对方不收,当然是自己再拿回来。同样的道理,「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你恶口毁谤我,我的心并不纳受这种恶念,这分恶业将来还是由你自己承受,灾祸仍是会归还到你身上。

「犹响应声,影之随行,终无免难」,如深谷应声回响,声则自物体发出来的。比如说讲话,大家不过是听到声音而已,源头仍在喉咙、嘴巴;又像人的影子,人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所以自己作恶,果报还是由自己来承受。

因此我们「慎勿为恶」,不要做坏事,凡事要谨慎啊!在学佛的路上,我们往往会受到背道而行的人所毁骂,虽然如此,仍然要「以善待恶、以德报怨」,是非自然会消除;如果我们「以怨报怨」,那冤冤相报何时了?

由此可知;我们不要把恶行加在别人的身上。面对恶人,我们要守持好自己的本分,守善待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小心谨慎,不可为恶,骂别人等于是在骂自己,没有修养的人才会说是非。所以,我们凡事要放大心量,不要起恶念。

...查看更多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的价值是自爱、爱人,而非私爱和痴情。 3、不踰越做人的规矩,人生就会海阔天空。 4、肯付出就是造福,不执着就是智慧。 5、受人批评,应感恩对方。 6、修行,就是要知道做人的目标。 7、付出并不是为了功德,而是本份。 8、真正的宗教,是强调智慧与大爱的人性教育、社会教育。 9、对父母尽孝,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10、一切人事都是磨炼,要磨得‘亮’,不要磨得‘痛’。 11、多用心体会人生一切的无常,烦恼很快就能断除。 12、莫让批评的话,让我们失去热心。 13、莫让甜言蜜语,迷失我们的方向。 14、要学习听任何话,都保持欢喜。 15、佛陀妙法无处不在,应在人群中体会、力行。 16、时时好心,时时平安;日日造福,日日有福。 17、爱,就是生命中的力量。 18、平安即是福。 19、心就写在脸上。 20、陪父母要欢喜而不是烦。 21、听话要小心、用心,不能用猜的。 22、爱不是口号,要身体力行。 23、解脱烦恼,要用大慈悲心、真包容心。 24、人我是非是修行的工具。 25、空过时日是最大的损失。 26、心健康则日日快乐。 27、要拔人生的苦,唯有行菩萨道。 28、自‘悲门’入,才能启开‘慧门’。 29、仁者即勇者,有仁爱之心,能激发勇勐之力。 30、修慧就是要去除烦恼,要去除烦恼必须扩大爱心。 31、在人群中磨炼、修持,将人我是非转化成教育。 32、有慈悲心就会有柔和的态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烦恼。 33、有慈悲周切的心,才真正具有菩萨的精神。 34、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35、时时抱着造福人群的人,就是在救自己。 36、有救人的人,才是真正自救的人生。 37、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 38、为众生来人间是菩萨,为自己来人间是凡夫。 39、感恩可以打开我们的心结,并且启发我们的悲心。 40、心安则地灵──人生若平安,住宅也会吉祥。 41、从事教职者,应期许自己做一位教‘人’的人师,而非教‘书’的经师。 42、善用力气的人,不急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勐不弛;一志向前、坚定不移,终可达到目标。 43、行忍辱的人,就是一个最坚强的人。 44、‘愿’、‘力’并行,才能满‘愿’。 45、成功的起点,在愿心的开启。 46、皈依的目的,在知道人生的方向。 47、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48、遗失现在,就会后悔过去。 49、用不分别的心去爱每一个人,就是平等。 50、‘有’则惜福,‘无’则知足。 51、专业有雄心,不要有野心。 52、增一分感恩心,即减一分猜疑心。 53、心中有爱,才会人见人爱。 54、真正自爱的人,不会与人计较。 55、布施如播种,以欢喜心滋润,种子才会发芽。 56、没有人扯后腿,练不出腿劲。 57、修行道场就在生活中。 58、心有戒律,行为自然纯真。 59、及时行善最美。 60、心要净化,不要情绪化。 61、‘贪、嗔、痴’不除,则慈悲不生,智慧不成。 62、缩小欲念,扩大爱心,就能过得快乐、自在。 63、心生感恩,是良知的开启,也是踏出人生良能的第一步。 64、人生‘惜福’,才能‘幸福’。 65、心静即是禅,心禅即是定。 66、处世为人,实干优于能干,和气胜过争气。 67、人人都以‘慈’‘忍’实施于家庭、于一切众生,人间便会长久散发‘透澈的爱’的光芒。 68、每一天我都觉得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因为以感恩之心来生活,即使多么辛苦都觉得非常快乐。 69、真正的佛教徒,不只是一直拜佛念经,而是凡事用心,做人要慈悲。 70、多做好事,才能开阔心灵的天地。 71、先合作再分工,分工要和心,和心才有力量。 72、能伤在人身,痛在己心,就是走在菩萨道上。 73、时间,是成就一切的资本。 74、行善及时,才能此生无憾。 75、只要肯做,不怕做不到,要多用心啊! 76、自小培养爱心,长大就不易有偏差行为,而制造社会问题。 77、要如何才能人人心安呢?必须要有充满爱的大环境,人人相互关心。 78、能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是很有福的! 79、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怕我们不去做。 80、为人子女者要善体亲心、要自爱,才能真正回报父母恩。 81、不轻视小善、不纵容小恶,福德智慧才能与时俱增。 82、要身体力行,才是真学佛者、真修行者。 83、学佛最重要的是顾好心念、断除烦恼。 84、家庭成员即使宗教信仰不同,也应互相尊重。 85、对己有信心,才能成就一切功德。 86、做事踏实,心就稳;心稳,路就稳。 87、时时感恩,处处感恩,人人感恩,事事感恩。 88、多做但不要多想,身体可以劳动,但心不要浮动。 89、无私为人付出中,才能解脱自己的烦恼。 90、用爱化碍──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碍。 91、人心向善,即能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92、人心健康,社会就健康;社会健康,家家就幸福。 93、慈心不能缺乏亲善的态度,智慧不能缺乏谦虚。 94、要达成理想有三个要诀:有志、有诚、有恒。 95、愈是流汗付出,心灵的收获愈是丰盈。 96、不断地付出就是在造福,面对人事就是在修慧’,若能福慧双具,就是慧命增长。 97、志业精神无上、下班,分秒不离义务。 98、造福人群,就是为自己造福。 99、佛教精神是宁己劳碌,他人享受。 100、勇往直前为人服务,就是幸福。 101、十方三世一切佛,依愿力行,依行成佛。 102、我们要感恩过去,珍惜现在,展望于未来。 103、能尽力守本分的人,就是能肯定自己的人。 104、不断发挥生命功能,才是活着的人生。 105、待人处世,要如圆月明亮柔和,不要如烈日刺眼。 106、以感恩心处人事,持之以恒,必能日日欢喜自在。 107、把握当下,就是用心。 108、心中欢喜,处处好风水。 109、每一天都是作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110、以平常心看事待人,自然生活从容。 111、能‘舍’,才能认清自己,不致迷失。 112、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我反而应兴起一分感谢的心理,感谢他们给我修行的境界。 113、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而善的。 114、逆境在佛教中称为‘增上缘’,碰到逆境来,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115、天下的米一个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个人做不尽,同样的,一个人也无法建立天下的功。 116、众生心病,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即成忧愁。 117、人都是求‘有’,什么叫‘有’呢?有就是烦恼。 118、去贪就简,可使心灵得到无比的宁静与解脱。 119、不要把病痛看得太严重,有烦恼心在,即无法解脱。 120、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 121、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担当不下去。 122、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 123、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转换为爱,如此,这个世间将更臻完美。 124、退一步、让一步来成全别人,即是修养,即是修行。 125、众生相即有众生见。 126、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 127、善要即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128、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 129、任何事都是从一个决心,一个种子开始 130、热心易发,恒心难持;光说不练,则无法体悟真理,实践道法。 131、一个人没办法自我教育的时候,他也就不再能接受别人的教育;他的成长其实已停止了。 132、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造口业,也不要把能行动的身体用在吃喝玩乐,耽恋物欲。 133、凡事对机即是好。 134、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 135、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青天。 136、恒心早起即是锻炼殷勤不懈的功夫之一。 137、一个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138、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理都是吉祥的。 139、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 140、心随境转,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141、用宁静的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大地众生声。 142、人际关系是最难为的一篇文章。事事要无我、无执,方可好好作下去。 143、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一分虔诚的爱心。 144、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为修养原是个人的行为。 145、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亦如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146、忏悔是心灵的告白,也可以说是精神污染的大扫除。 147、人生这段路并不很长,但确实不好走,所以必须步步谨慎,切莫迷了路,走错了方向。 148、一句不恰当的话,就会使人产生排斥的心。话要讲得恰到好处,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201、人心净化,才能过平安的日子。 202、善业凝聚就不会有天灾、人祸,没有天灾人祸,家家才能幸福。 203、人生是长是短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对不对,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确,就不会迷茫烦恼地度过一生。 204、平时下功夫去除心中的恶念,努力培养善念,把自己的心照顾好。 205、做人若不守本分,不发挥人生良能,为群众服务,人格就有所欠缺。 206、净化人心,必须带动人人转私情为大爱,转私欲为喜舍之心。 207、将爱心延伸得更远一些,把爱的道路铺得更长一点。 208、父母是孩子的‘模’,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言行举止。 209、从事教育工作就好像园丁种树一样,必须要有耐心、爱心,且必定要有‘尽心尽力付出、完全不求回报’的无私喜舍之心。 210、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我们有心、有爱,就懂得如何付出。 211、只要日常生活中,具备‘慈悲喜舍’的精神,就是人间活佛。 212、只要有疼惜自然资源的心,人间就会减少很多天灾,也能免除很多人祸。 213、不管是爱人或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214、每一秒钟都踏踏实实地为人间、为社会付出,让每一天都充满希望。 215、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行中有爱。 216、有形的物质给别人,无形的福气给自己。 217、人人心安,自然平安。 218、既然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只有;把握现在才是最踏实的。 219、不要怕人多、事多──可以人事多,但不要是非多。 220、不在是非对错里起烦恼,就是将人事当教育;若因此而起烦恼,就是将人事当是非。 221、懂得爱物才会爱人,要先清除心的污染,做好心灵环保,才能做好大地的环保。 222、人生就是来来去去,身体的使用权要用得够本,才不枉照顾身体一世,若为了这副身体而与人计较,又得到什么? 223、人若没有好好地反省思过,很容易就受到外境刺激而妄动。 224、对于无常的人生,能不执着来去、生死,就能回归天真本性,生活才能安然自在无烦恼。 225、;布施转悭贪;以;慈悲转嗔恨;以;智慧转愚痴。 226、当人夸赞时,不觉得高兴,只认为是应该做的;而受人辱骂时,也不会生气。如此不起心动念、不动不静,就是;平常心。 227、人唯有缩小自己,放大别人,才能走入人心。 228、人因有得失心,而经常患得患失。‘有’的人害怕失去,‘无’的人常想着如何获取,所以有烦恼。 229、时时与人结好缘,任何时候都要让人起欢喜心。 230、要过很可爱的人生,就要自己先去爱人。 231、内心若不调和,身体行动就不会和气,待人接物时就易发生冲突。 232、烦恼并非出在别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烦恼从心起,也要从心消除。 233、以简单的道理与人相处,日子就会很好过。若太复杂,就会惹来满心烦恼。 234、过去所有人我是非的烦恼,此时要放下、除去,赶快建立新观念,就是‘简单就好’。 235、困难不在自己,在别人;障碍不在别人,在自己。最怕的是自己障碍自己。 236、能守住本分,扮演好角色,才是真正成功而伟大的人生。 237、若能转变自己的观念──并把握因缘、放开心情努力做下去,生命就在无形中改变了。 238、人生来来去去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将心照顾好;来时尽本分,去时了无遗憾,人生就有价值。 239、所谓‘落地皆兄弟’,人类彼此互为亲人,应相互友爱,不要有分别心。 240、尊重生命,是所有人皆应具备的人生态度。 241、以‘真’、‘诚’、‘纯’与人交心,合心。 242、食衣住行谨慎端庄,是生活的功夫,也是生活的文化。 243、做人圆融,事情才能圆满,人事圆满,就表示自己真懂道理。 244、若肯用心于日常生活中,则语默动静无一不是教化。 245、发心容易,恒心难持,就因为难,所以才叫修行。 246、修行主要就在改掉自己的习气;从别人身上可以看见,改掉习气是多困难的事。 247、太过聪明就会常计较,就有得失的心态,也因此凡事无法忍耐。 248、所谓超越凡夫心,即是彼此要相互关怀疼惜,不要随境转而退道心。 249、不要只为口欲而惶恐,应该要提起悲悯心、付出爱心来疼惜动物,并尊重一切生命。 250、世间事放不下,常有‘此事无我不行’的牵挂,也是烦恼。 251、人事圆融,了无牵挂;随顺因缘,死时无惧,就是真正的了生脱死。 252、用心扫除烦恼,照顾好清净的心,就能发挥生命本能的无限力量。 253、理想要放在远方,脚步要落实现在。 254、既然人生如戏,何不扮演一个人见人欢喜的角色。 255、带动人人做好人、行好事,创造善与爱的循环,社会才能安定。 256、多付出一分爱、多说一句安慰的话,就是在他人心中种下一个善缘。 257、心中有真诚的情感,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才能贴切且入木三分。 258、帮助苦难众生得安乐,心灵自然清朗安详。 259、世间事难得十全十美,心胸要开阔才经得起任何磨炼。 260、只要是发自真诚的爱,不论布施多寡都是有心人。 261、正确原则要坚守,但行事不能尖锐而伤害别人。 262、精纯钢铁源于烈火洪炉不断冶炼,超卓品格来自勇于接受人事磨炼。 263、世间万物是善、是恶、是美、是丑,关键在于自己一念心。 264、美化人心要靠人生教育,也就是宗教教化。 265、慈济是菩萨道场,我们的心态必定要调整得无私无我。 266、有感恩就有感动,有感动就有一股推动的力量。 267、在人事间钻牛角尖,苦不堪言。 268、‘心’就是道场。 269、带人要带心。 270、自爱,才能得到人生的幸福。 271、‘菩萨’就在人人心内。 272、要忙忙碌碌做菩萨,不要庸庸碌碌过日子。 273、多做多得,福慧双修;少做多失,福慧双休。 274、健康平安时,正是行善的好机会。 275、空出心,装得更多;用心体会更多,心更柔软爱更多。 276、能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即是福中之福人。 277、平凡的心就是好心,好心就是无分别的心,无分别的心就是直心。 278、人人共同承担起大时代使命,世间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279、面对杂音,要以智慧对治,烦恼只会污染自己的心。 280、用心为人群付出,辛苦难免,但爱的力量会牵引我们不断往前迈进。 281、人生的价值,贵在为工作而生活;若为生活而工作,是很无奈且容易疲倦的人生。 282、拜佛,不如敬活佛;以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283、成长不只在于身体、年龄,最重要的是智慧、对他人的感恩、尊敬,以及对社会付出的爱。 284、经历无常遽变,更应自我提醒,好好发挥生命的使用权。 285、用感恩的心送走过去,用虔诚的心迎接未来。 286、恩身体健康,能够发挥人身良能;感恩在多灾多难的时代,能够天天平安。 287、事不论大小,只要用心去做,都会得到尊重与敬爱。 288、不是什么都不理就叫无争,而是要与人合心、和气、互爱、协力。 289、对生命要尊重但不要执着;尊重是好好运用人生的价值,执着就会烦恼、痛苦。 290、信己无私,信人有爱,爱的脚步才能持续向前。 291、将每一天都当作过年,就会天天相互祝福,天天精进不懈。 292、逝去的岁月,追悔无益,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293、不好的习气就像病毒感染心灵,会严重折伤慧命。 294、防堵‘社会风气病毒’,最有效的疫苗就是‘爱’。 295、社会乱,源于人心不知足。 296、行善是本分、付出无所求,不执着‘善有善报’,自然轻安自在。 297、人要做‘抗体’,不要做‘病毒’。 298、教育好一个学生,进而影响他的家庭,就是成功的教育。 299、媒体是民众的智慧眼,负有文化与教育的使命。 300、真正的幸福不是钱多、名大、位高,而是健康的感情、健康的身体。 301、有智慧的感情,才能永永远远。 302、人事的艰难是智慧的磨刀石,勇气与毅力也因之而生。 303、人的本性清澈如水晶,烦恼就像灰尘,遮蔽了心的明净。 304、医疗技术固然重要,做人的美好艺术更不能忽视。 305、伤心却不灰心,坚持理想与道德勇气。 306、学校有书香气,才能陶铸知书达礼的好学生。 307、修行必经人事锤炼,就如铜要用粗砂来磨,才能光可鉴人。 308、爱学生,同时能得到学生的敬意,才是成功的老师。 309、能够大舍,是因为心中有大慈、大悲。 310、温室里的兰花,不若野地里的小花小草拥有强韧的生命力。 311、以真诚的心服务奉献,不只自爱,更要将爱扩及他人。 312、付出,才能有爱与感恩的互动。 313、爱无价--无形的爱与心力,不能以‘数量’计算。 314、超越迷情小爱,才能爱得一方心无挂碍,一方解脱自在。 315、因为多了‘大爱’‘感恩’两根筋,所以慈济人能‘为所应为’,而非‘为所欲为’。 316、每个现实人生,都是一堂生命教育。 317、每一粒小小的种子,都可能长成一棵结实累累的大树。 318、面对他人的不是,从不动怒做到不动心,就会轻安自在。 319、凡夫心如处黑暗长夜,不知该往何方;慈济人内心明亮,菩萨道朗朗在前。 320、人生的价值,在于真诚的爱人与被爱。 321、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孩子长大后自然懂得为社会付出。 323、守本分、尽本事,做自己的主人。 324、用最虔诚、敬重的心,来面对每一天的人事物。 325、好事要大家一起做,才有力量互相感动。 401、时间留不住、推不去,人生路要瞄准方向、踏稳步伐,才能平安有意义。 402、装上充电器,让心中充满慈悲,进而生出源源不绝的喜舍力量。 403、将不断向外看的眼睛,以及不断对外境起分别、执着的心,用来反观自照,就能看澹生死。 404、无明要用智慧来拔除,嗔恨要用慈悲来对治。 405、用爱做滤网,付出无所求,滤净自私、贪欲后的清水之爱,是慧命的泉源。 406、引流人文汇长河,萃取仁善为史鉴。 407、教育就像种树,从小种起,树根才能和土壤紧密结合;树有多大,根就能延伸多长。 408、无过被人批评,要感恩他成就我们‘受辱不嗔’;有过遭人指责,也要感恩他使我们及时改过。 409、执爱财物,仍不免黄土一坏;爱人与被爱,才是丰富人生。 410、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 411、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412、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生。 413、未来的成就完全是在掌握分秒中造就出来,;未来也是由;现在累积而成。 414、人生无常,人命只在呼吸间,一秒间过不了关,生命就结束了。所以,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415、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416、‘慈悲’的含义---慈遍无缘,悲至同体,于蠢动含灵,无微不至;而‘博爱’却只限于人类。 417、‘慈心’不能缺乏亲善的态度;‘智慧’不能缺乏谦虚的涵养。 418、解除人间的灾难,一定要从改善人心做起 419、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 420、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 421、即使已达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 422、争,只能‘为善竞争’、‘与时日竞争’。 423、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424、忏悔则清净,清净则能去除烦恼。 425、人因自觉而成长,人因自满而堕落。 426、人最难看得见的,就是自己 427、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开口动舌、举手投足无不是罪。 428、只要肯用心去想、用心去修、用心去做,就没有不能成功的事。 429、人要克服难,不要被难克服。 430、理与事之间需要的是人,理圆、事圆则人圆 431、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432、分秒不空过,步步踏实做 433、何谓真理?理事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理。 434、勇于配合的人,是有能力的人;善于领导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435、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则,不要牵强应酬;常去应酬,往往度不到对方,反而会被拖下水。 436、做事要有赤子之心、骆驼的耐力、狮子的勇勐 437、改善自己就是自救,影响别人就是救人。 438、人缘并不在于色身,而在于气质。 439、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 440、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来成就。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见。 441、修行贵在身体力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442、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443、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去除。 444、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培养来的才是真的。 445、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会为自己招来无穷的痛苦。 446、世间的物质本来是为人所用,但不知足者因欠缺智慧,竟沦为‘被物所用’。 447、知足,生活才会富乐安稳。 448、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小小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449、学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灵安住,智慧增长。 450、知足的人,心量开阔;心量开阔,对人对事就不会计较。 451、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 452、人生的价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没有价值。 453、礼佛是为了训练我们的恒心、耐心、清凉心,也是去除傲慢、陶冶自我身心的课程。 454、教法不必听太多,若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就能启发真正的善根。 455、‘皈’是反黑归白、舍弃黑暗投向光明之意。 456、佛法很简单,只要去除贪、嗔、痴三毒,就可以明心见性。 457、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 458、直心即道场。 459、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60、双手健全却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是没有手的人。 461、什么都没做,就是空过的人生;若能不断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462、真正的解脱是在众缘中付出而得,也是在众缘的烦恼中解脱。 463、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 464、只要能张开眼睛,每一天都是我的新生之日,都是我做人的开始。 465、一言为重,千言无用。言重则信重,信重则有大用。 466、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来待人处事,人事无不轻安。 467、做事,一定要秉持‘诚’与‘正’的原则;而待人,则要用‘宽’与‘柔’的态度。 468、人性之美,莫过于诚;人性之贵,莫过于信。 469、人生因为有责任而踏实,逃避责任就是虚度人生。 470、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 472、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须先得理;理得心安,即合家平安。 473、没有患得之心,就没有患失之苦。 474、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分力量,负起一切责任。 475、即使自己只是一根小螺丝钉,也要注意有没有锁上、锁紧,以便充分发挥功能。 476、心中时时保持正念,任何时间、方位都是吉祥的。 477、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尽管条条道路通长安,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478、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 479、人的心地就像一亩田,若没有播下好的种子,也长不出好的果实来。 480、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 482、身体上的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病了。 483 、十分病,有三分是身病,其余七分是心病。 484、人的观念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会错误。 485、心善即天堂,心恶即地狱。 486、心迷就会苦,心悟就自在。 487、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以成就。 488、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引发别人的心灯。 489、聪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490、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491、舍得,有智慧的人能舍,能‘舍’就能‘得’,得到无限的快乐。 492、人都是因为太聪明了,分别的事多,矛盾也多,才会执着想不开。 493、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494、每天的人事物,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经,除了可增长我们的智慧,又可藉外境将心修练得如如不动。 495、智慧由定而生,若能心专念一,从事入理,即能产生智慧。 496、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 497、有些人常常起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的接受。 498、一理通,万理彻。 499、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的。 500、‘道’不是在文字上求,应在日常的人事中磨出‘定力’,由‘定’而产生‘慧’。 501、‘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 502、人生多欲为苦---人常被‘欲’所牵引造业。 503、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即成忧愁。 504、人都因为有一个‘我’作中心,才有烦恼,所以要将‘我’看澹些。 505、人生有烦恼,皆源贪、嗔、痴三毒所引起。 506、烦恼就像一条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触动它,蛇就会咬人。 507、人人本有清净纯真的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而遮蔽了。 508、不先培养‘爱心’和‘耐心’,则佛道难成。 509、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 510、以亲切的爱心去关怀别人,这分爱心便是造福的种子。 511、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 512、听话、说话要完整,不要只拣前一句、后一句,合起来刚好尖尖的刺进人心。 513、人与人相处,都是以声色互相对待。讲话是声,态度是色,因此与人讲话要轻言细语,态度要微笑宽柔。 514、充满爱心的人最幸福! 515、话语秤起来不重,但稍一不慎,却会重重地压到别人的心。 516、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 517、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缘,一旦因缘消逝,想做就来不及了! 518、皱眉和微笑都是一个动作表情,何不微笑? 519、人应时时‘居安思危’,莫等‘危时方思安’。 520、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521、最平澹的日子,心里最安定。 522、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着和乐的日子。 523、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 524、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钟即消一分灾。 525、心开运就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526、在逆流中要有毅力,不要随波逐流、旋转而去。 527、面对业力不要埋怨,要用宽谅和乐的心来代替埋怨。 528、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 529、健康时,多做善事,多造善因福果铺好人生健康之道。 530、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无能的事,只怕---不肯。 531、苦干象征毅力和耐力,要成就大业,必须拥有苦干的精神。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532、不管路有多远、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都能随分随力 601、能施与的人,比受施的人更有福。 602、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唯有不断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 603、心安即是福,能做即是福,欢喜即是福,心宽即是福。 604、真正的布施,除了无欲无求,还要有感恩心。 605、舍去眼前的烦恼,才能当下拥有慈悲的法喜。 606、如何达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养‘喜舍’之心,方达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 607、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 608、多一分付出,就能多一分成就。 609、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 610、发心要发在脚底上,不是发在口中,只说不行。 611、社会的进步不是用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612、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力行,等于是空话;再好的事,如果不按正理而行,难以竟其功。 613、没做坏事是人的本分,心好却不付诸行动,等于没做一样。 614、境转,心不转。 615、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 616、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 617、付出劳力又欢喜,便叫做‘喜舍’。 618、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于缩小自己。 619、人能‘和’,则是非不生。 620、要培养一分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621、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但有时却比有声更为深刻。 622、有事就有烦恼,若要做事,就必须先下决心——绝对不怕烦恼。 623、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错,犯错就容易失败。 624、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自己起烦恼,对外困扰他人。 625、人穷,志不能穷;富有,志更要富。 626、不要担心载重,只要把稳方向盘,任何车都能开。 627、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练。 628、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 629、讲好话,存好心,常怀感恩心。 630、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好话要多说,是非不要提。 631、人多力大福就大。 632、无量功德是在日积月累中,分毫累积聚集而成。 633、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634、对别人不要计较,对自己要好好检讨。 635、勿随心所欲,要随心受教育。 636、要端端正正,不要嘻嘻哈哈; 要谨谨慎慎,不要随随便便。 637、手心向下是救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 638、种树不忘护树,放生不如护生。 639、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640、宁做一个尽力做事而被批评的人,不做一个不做事只爱批评的人。 641、要成就自己,必得先成就别人。 642、听到好话要感恩,听到坏话要善解。 643、心平静,当下就是净土。 644、心中长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645、甘愿做,欢喜受。 646、业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 647、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会沾到两三滴。 648、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并不难。 649、有时当思无时苦,好天要积雨来粮。 650、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651、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所造成的。 652、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653、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654、合心为善,和气付出,互爱赞叹,伸手协力。 655、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656、平安是福,快乐是慧。 657、好事我们要响应,坏事我们要叫停。 658、爱我所能,不要爱我所爱。 659、做该做的是智慧,做不该做的是愚痴。 670、莫因方便而随便,因随便而生是非。 671、勤俭会成功,奢怠会失败。 672、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673、爱护身边物,惜福且知足。 674、学点头,学低头,不要学拳头。 675、物质欲望往下比,精神道德往上提。 676、简单就是美,合宜就庄严 677、利己损人是聪明,利人利己是智慧。 678、外界的魔不可怕,心中之魔才可畏。 679、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680、我们要克服困难,不要被困难克服。 681、心不难,事就不难。 682、世间若无苦难,怎能觉悟人生是苦而要求解脱?所有苦难,都是使我们慧命增长的道粮。 683、教育学生必定要有耐心,就如滴水在石头上,只要一点一滴持续不断,再硬的石头也会吸进水的。 684、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所造成的。 685、爱别人如爱自己,将我心比他心。 686、对学生要爱之深、‘教’之切,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687、要将凡夫心转向圣人心,最重要是要‘慈悲喜舍’。 688、精进──即是持续发恒常心。 689、穷时志不穷,富时志更富。 690、要为成功多用心,不要为失败找藉口。 691、信我们所做,做我们所信。 692、做事踏实心就稳,心稳路就稳。 693、忍一口气海阔天空,争一口气祸事临头。 694、做一个能包容的人,不要做一个被包容的人。 695、天天发好愿,时时做好事。 696、愿要宏大,志要恒久。 697、凡事要细心、用心,但不要疑心。 698、心念转,幸福就来。 699、有缘的人说话,句句是真理;无缘的人说话,句句是是非。 700、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 701、心中有戒,行中纯真。 702、临事需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 703、就怕不起步,不怕不进步。 704、‘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无’有‘无’的解脱。 705、人,彼此之间‘用智慧来辅导,用爱心来宽谅’,相互疼惜,共成道业。 706、修行要事事问自己。 707、‘四神汤’清心开脾,‘四物汤’补气滋养;长久服用,必然天天开心,活力十足! 708、用智慧来善解,用慈悲心来包容。 709、用欢喜心去付出,用感恩心去投入。 710、只要秉持光明正大的心理,抱着诚正的态度待人接物,则天下无难事。 711、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712、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爱,又烘托了;理。 713、世间苦,做人亦苦,但做人是成圣成佛唯一的道路。 714、社会改变不是用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715、人人付出大爱,耕耘心灵的福田;不仅当下得到快乐,也是未来人生的福慧资粮。 716、大爱的心犹如一朵清净的莲花,不论在任何环境都能散发清香。 717、水能随方就圆。我们与任何人之间的情与爱,也要像水一样,随缘平等对待。 718、有生必有死,把握当下造福社会,才能凸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719、生命不在长与短,最重要的在于如何运用、发挥真正的价值。 720、孤僻、自闭的心灵,需要充分的爱来调和。 721、要耕耘心田先要付出爱,如同凿井,让内心深处那股清净的爱不断地涌现,就是一股清泉。 722、唯有真情、大爱之清流,才能澹化举世污秽之浊流。 723、在最需要的时刻,轻轻的一分爱,就有很大的安抚力量。 724、‘大爱’出于开阔的心胸,没有空间的界限,也没有时间的限制。 725、只要心中有爱,世间没有做不到的事,也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726、时间是短暂的,但心中真诚的爱却是永恒的。 727、人生不要迷于私爱、私利。要谈利,就要利益众生;要说爱,就要包容地球。 728、人能碍事,也能用爱解决事。 729、即使身体有病,仍应让一切顺其自然,病发就休息,病好就做事,不让时光白白熘走。 730、工作繁重时就看看烛火;生命好比燃烧中的蜡烛,时时消耗,却时时给人光明。 731、时间毫不容情地消逝,每一秒都须珍惜,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才不会辜负人生的旅途! 732、世界不圆满,所以我们要弥补这分欠缺;时间不停留,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 733、过年时,恭喜人家长了一岁;事实上是又少了一年可用,我们是否已真正好好利用这一年了? 734、早晨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静坐时,要反省昨天的过失,观照今天的行为。 735、我们要将时间看成钻石般宝贵,用有限的时间使贫困的人得救,使烦恼的人自在。 736、若斤斤计较一周要有一、两天的休息,还不如计较 -- 如何把握每一秒去充实自己。 737、与人计较,不如与时间计较。‘现在’虽然短暂,但是,把握时机却可以开创成功的人生。 738、盛年不重来,昨日清晨已不是今天此时,时光不为任何人停留,一定要好好把握。 739、成长需要时间,只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努力,才有收获;做任何事都不能妄想一步登天。 740、若能利用时间,多发挥生命的良能,帮助一切众生,才能让生命更踏实,更有意义。 741、生老病死、人生无常是由时间的轮转所带来,但也因为时间的轮转,才能累积人生的成就。 742、日子过得很快,每过一天生命就减少一天,大家可曾仔细反省,已增长多少善业? 743、一个月中,吃饭的时间吃了三天、睡觉睡了十天;这样一来,能真正发挥‘做人的功能’还剩几天? 744、‘少年易学老难成’;时光稍纵即逝,若不趁年轻时学习,等到年纪老迈,往往就时不我予了。 745、世界不会因为少了谁就无法运转;但是,如果不能善用时间好好做事,辜负的是自己的生命。 746、以我们的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分分秒秒间什么在生长?什么在消灭?这就是行蕴的迁变。 801、一善破千灾。业是自己造的,不要盲目地以为花钱可以消灾,真心忏悔才能改善命运。 802、人生苦短,必须善用有限的生命,将每日之事完成,才能在菩萨道上精进不懈。 803、不论物质生活多丰富,欲念若是无穷无尽,则苦恼亦无穷无尽。 804、在安乐幸福的日子里,要为贫困不幸的众生多设想,这也是多种善因、多积福德。 805、佛教徒的本色是不怕辛苦,积极投入人间服务、勇敢突破万难,就是藉事修行。 806、是否经常说些不诚恳的话讨人欢心?是否常把男女情爱、美色名利当话题?这都是绮语、不好的口业。 807、能用的东西不要随便丢弃,丢掉了不但制造垃圾,还要花钱添购,是双重的浪费。 808、如何消灾?做人要守本分,欢喜接受磨练。学佛不是求佛,灾靠自己消;福靠自己造。 809、对喜爱的人,要以智慧斩断强烈的占有欲;对不喜爱的人,要以善解的心去体谅。 810、心存善念时,头脑会产生好的荷尔蒙,能排除癌细胞;心存恶念时,则分泌有毒的荷尔蒙。 811、生病时就想:自己是在消除过去的业障,痛苦一分就消除一分的业,所以应该欢喜接受。 812、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地新陈代谢,毫不停息;人难道不该效法它,分分秒秒多活动、多进修? 813、人比其他生物幸福得多,可以听到佛法、见到世间疾苦,启发我们的道心。 814、龟兔赛跑中,兔子虽然快,却没有乌龟的志愿,能抱持毅力向前走,最后一定会达到目标。 815、人的通病是容易膨胀自己,要缩小自己却很难,所以,人还是要结实点,不要虚胖。 816、人的通病是容易膨胀自己,要缩小自己却很难,所以,人还是要结实点,不要虚胖。 817、老师要‘舍’出时间、智慧倾囊相授,把自己的学问传给下一代,如此,社会才会‘得’到人才。 818、修行人要有‘植树者’的精神才能成功。不管是否吃得到果实,总是可以给后人乘凉。 819、修行,不在与人比赛、起竞争之心;重要的是磨练自己的耐心、定力,以及宽阔的胸怀。 820、人生之旅如登山,往上爬时非常辛苦;一旦到了顶峰,居高临下,就会发现风景非常美丽,不虚此行。 821、人的通病是容易膨胀自己,要缩小自己却很难,所以,人还是要结实点,不要虚胖。 822、人要成就菩萨道,就像凋塑佛像,要经过熔铸锤炼,才有一尊庄严的佛像。 823、讲话时,心在嘴上;开门时,心在手上;走路时,心在脚上。这样就不会说错话,做错事,走错路。 824、人间的苦难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众生的苦,使我们生起警惕心、感恩心和精进心。 825、双眼虽小,却看得到很大的空间,为什么我们的心不能宽广些,装进整个宇宙呢? 826、以柔软心接受佛法,则收获丰富;抱着刚强的心听法,就会觉得每句话都如利箭穿心。 827、施予的人比接受的人有能力,所以,不要一直希望别人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828、多接触人事,多一分历练,就多增长智慧,不要怕日常生活中的人事,它可以磨练我们的心志。 829、人有生老病死的生命,也有永久的精神慧命,我们要利用无常的生命,追求永恒的慧命。 830、天寒地冻时,火可以取暖,但是太靠近却会被烫伤;放不下身外之物,就像放不下手上的热铁一般。 831、修行并非脱离人群或逃避现实,关心众生是否能脱离苦海,远比自己是否得到解脱重要。 832、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虽说因果分明,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未来的仍可以改变。 833、只要用心,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只要立志救人,人间就是菩萨的训练场所。 834、一个人能守本分,持守五百条戒律也不觉得多;不守本分,即使只有五条戒律也会嫌太多。 835、时时注意自己所说的话,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众生、开导人心,使人解开烦恼。 836、播种后,水分、土壤、阳光、空气都要恰到好处,唯有适当的因缘,种子才能发芽成长。 837、人体内的细胞,分秒都在生灭,就像地球一样、分秒不停地转动,只是我们毫无感觉。 838、无心往坏处想的人,听任何话都会成为好话;有心于是非的人,好话也会惹是非。 839、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伏在心中的疑念。无法控制自己,却被心中的鬼控制的人最可悲。 840、对所爱的可以全心付出,对所恶的却希望他受到挫折,太执着于人我之分,只会造成人事纷扰。 841、得到时要惜福,平时则要知足,精神世界才能自由自在,没有烦恼。 842、心思太杂乱就会痛苦,我们应该事过无痕;未来的事不要想太多,过去的事不要留太多。 843、心中自在,则地上的沙石都像金沙宝地,一草一木也都像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树。 844、不要封闭自己,要别人爱你,就要打开心胸,先去关怀别人,有付出才有回应。 845、有人强调‘追求才有进步’,但也因为追求无止尽的欲望,造成人间的痛苦与争夺。 846、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仇人还厉害,因此要常常有所警惕,不要被自己打败了。 847、做慈善志业外,还要检点自己的内在,要让自己像竹子一样的有节操,内心有空间包容别人。 848、先点亮自己的心,才能引燃别人的心灯;人要真诚、苦干、包容、慈悲,才能领导别人。 849只有在人间才能修得正果,过去所有的佛并非往生后才成佛,而是在人间成佛。 950、新年打扫叫做除旧布新,是为了求新、求好、求干净;事实上,每天都要求新、求好、求干净。 851、平常就该把心训练得很安定,时时充满善念,即使有任何灾难来临,我们都可以安然无恙。 852、只要把所有的病痛、困难、烦恼,当作人生的‘再充电’,欢喜接受各种考验,痛苦自然会消失。 853、有时候一句戏言,也可能造下不可收拾的后果,我们讲话怎能不小心谨慎呢? 854、注意别人的缺点,是在心里自我制造垃圾;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见自己内心的垃圾。 855、我们应好好培养自己的气质,不要一味地争面子,争来的全是假的,唯有以恒常心培养才是真功夫。 856、‘人心不足蛇吞象’,学佛就是要学知足;知足才会惜福,惜福会再造福,人生才有真幸福。 857、布施有三种:给衣食欠缺的人物资,给心灵空虚的人智慧,给恐惧不安的人安宁。 858、修行人的心境要像鸟飞过白云,鱼跃出水面一般,不为消失的事物烦心,让心灵安详自在。 859、微笑,是一分爱的表达;如同月亮般柔和的笑容,不但照亮自己的心地,也照亮家庭、社会。 860、虚名就如过眼云烟,得不到别人真心的敬仰爱戴,汲汲追求名声利益有什么用呢? 861、能看澹自己是般若,证得般若就能自在;太看重自己是执着,一有执着就会烦恼。 862、君子肚量大,能逆来顺受,所以气足而圆;小人脾气大,常咄咄逼人,最后气尽而衰。 863、想要使社会祥和,造福人群是唯一的法门;目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亟需大家同心合作。 864、阿弥陀佛是佛号,也是一句好话,意思是健康、快乐、长寿;念佛,就是祝福自己健康快乐。 865、简单,最讨人喜欢;小孩的心就是这么单纯,不论有什么事都直接反应,过后也不萦绕于心。 866、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若是有钱而无心,也无法获得布施的喜悦和功德。 867、一般人常说,要争一口气;其实真正有功夫的人,是能够把这口气咽下去,并且消化掉。 868、为工作而生活,清净澹泊。如果我们拼命想求得回报,只会引起痛苦。 869、在大树下乘凉的人,比冷气房中的人更惬意;因为心满意足,一草一木都是美景。 870、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大家都是边学边做;要相信自己会更好,不要被挫折击倒。 871、懂得理论不困难,要能做到事理圆融就比较难;研究佛学容易,要学佛就不大简单! 872、若有人一见到我们,或一听到名字,就能很欢喜,这就是彼此长久累积的善缘。 873、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懂得感恩惜福,反而时常怨天尤人,这就是一种自我诅咒。 874、只想得到却不肯付出的人,就像在银行开户后,一直提款却没有储蓄,终有透支的时候。 875、嘴巴说得很好听,却没有付诸行动的人,就像一朵颜色美丽的花,却没有香味。 876、登山很辛苦,但喜爱登山的人却不觉得苦。登山的过程虽然坎坷,却令人感到步步踏实。 877、修行的目的是度化众生;若自己心胸狭窄,连自己都度不了,如何去爱别人、度别人。 878、所谓独立,不是孤僻或独来独往,而是能自己动手做的就自己来,不去麻烦别人。 879、做环保可以修行;因为必须放下身段才能做环保,而放下身段就是一种修行。 880、海螺自己不会发出声音,必须用心吹它,才能发出各种美妙的音乐,凡事都要多用心。 881、有些人太爱自己,舍不得付出自己的体力;有的人太轻视自己,忽略了身体可以做很多事。 882、在家人常因拥有名利权势、放纵七情六欲,因此而有许多烦恼与困惑。 883、团体中,不要向不好的人看齐,要向有德行的人学习,自己的品格才会不断增长。 884、修行,不但要护心,还要护口,不只心要忍耐,也不能口出恶言。 885、做好事是本分,不要惦记做了多少好事,该有多少回报,这样不但不会快乐,还会徒增烦恼。 886、将山河大地都容纳在心里,心就能包含所有的境界,而不会受外界影响。 887、百分之八十的习气都能改正者,可称得上是优等生;而人人都有佛性,应该做到一百分。 888、贪心一起,就会与人计较、比较;比不上别人就会生气,一生气便会失去智慧、理智。 889、爱我们的人,才会在我们做错时,当面指出缺点,我们应该欢喜接受,并且诚心改善。 890、无所求的爱,无法计算,所以叫做‘无量大爱’。只有不自私的人。


...查看更多
结语

证严法师坚持“一不赶经忏,二不做法会,三不化缘”,便手工制作毛衣、饲料袋、婴儿鞋等自筹财源生活。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