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焕老和尚

"

释本焕(1907年——2012年),法名心虔。祖籍湖北新洲,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1930年出家,得虚云禅师传法印可为南禅临济宗临济法派第44代传人。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丹霞山别传寺住持,广州光孝寺住持,深圳弘法寺方丈,黄梅四祖寺方丈等。

本焕老和尚开示资料_本焕老和尚法语_本焕老和尚的接班人_本焕老和尚简介

本焕老和尚开示资料_本焕老和尚法语_本焕老和尚的接班人_本焕老和尚简介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居士顶礼。香火燃旺,好生热闹!

世纪为期,人生几何。生寿跨越,朝代更替。往事回首,堪不感言。心浮游离,世事无常。人生戏埸,唯佛是真。

父母生我,养成无报。离尘出家,志在佛门。圣老剃度,法名本焕。宝通受戒,持松加持。高旻道场,四大出离。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来果上师,传吾衣钵。七年长住,足不入俗,禅七八次,生死五七。静坐禅思,日夜持单。坐既不倒,单功精进。


潜行五台,礼拜文殊。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攀缘诸顶,充满欢喜。广济落脚,碧山结茅。广老传法,法侣同修。临济一脉,续佛慧命。国家危亡,民族受辱。抗日救国,义不容辞。上马杀贼,下马念佛。国家与教,既为一体。世与出世,本不分离。周旋日寇,营救志士。续放焰口,超度将士。阅藏三年,掩卷深思。文殊慧广,普贤愿大。刺血为墨,折骨为笔。血书诸经,志在诸行。吾虽出尘,孝道仍守。母病奉药,尽孝为首。燃臂为烛,日夜诵藏。守期七七,焰口百台。愿吾父母,长在西方。六祖南华,香火维系。宗门巨匠,虚老孚望。接法虚老,南华升座。一花五叶,临济独放。法运衰微,殿堂凋零。心佛深植,信仰不改。因果有报,毫厘不爽。晖日绽放,告别铁窗。重归山门,事佛再兴。

改革开放,鼎新革故。国盛民强,佛运再来。山门新声,道埸兴旺。香火不替,人声鼎沸。报恩还愿,祖师安心。别传重光,高坐丹霞。光孝再建,羊城奔走。弘法新立,光辉沙界。四祖正觉,达摩再传。莲开花现,安众尼僧。大雄屹立,南粤放光。佛日重晖,吾教有望。

呜呼,百年人生,莲花一现。恒沙无数,刹那瞬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已出,付诸佛陀。寄吾兄孙,依教奉行。努力精进,克期取证。法门八万,道途多种。自心潜修,得悟唯己。生死体大,努力参究,国兴佛兴,法正教正,爱国爱教,唯在一途。正信佛法,祖师早言。和谐社会,焉有不来。

感恩我佛,赐吾百年。愿以此偈,答谢众生。慈心在怀,悲愿尽张。佛法僧宝,加持众生。国泰平安,众生好运。

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
本焕老和尚跟你说说“随喜功德”到底有什么作用!
本焕老和尚跟你说说“随喜功德”到底有什么作用!


随喜与功德连在一起,叫随喜功德。这是什么意思呢?功德,简单来说就说善事,包括他人以及自己对社会所作的一些好事,也包括他人或者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如说财富的成就、智慧的成就、学问的成就或者技术的成就等等,这些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都可以称之为功德。


随喜功德,就是我们见到别人的这些善举以及成就之后,要发欢喜心,以欢喜心去随喜他人。或者说有人发心去做好事,我们见到之后发欢喜心,去帮助他们成就这些好事,去成就这些功德事业。这就是随喜功德的内涵。


可以说,能否随喜他人的功德,直接关系到我们自己是快乐的,还是烦恼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对于现代人来说,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但是现代人的烦恼却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无休止的攀比造成的。从攀比开始,然后嫉妒,然后绞尽脑汁地去获取,或者去破坏,这是现代人烦恼重、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这些烦恼和压力都是从自心的错误认识开始的。


我们如果能够换一个思维,别人的房子很宽敞、车子很高档,我自己的可能没有人家的那么好,或者说自己暂时还没有,这个没有关系,我们能够随喜别人就行了。当下随喜,当下就是快乐自在。别人有这个东西,还不一定是快乐的,我们当下随喜,当下就快乐。如此,还有何求呢?至于以后有没有,那是以后的事,当下才重要。否则,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然后就产生了一种酸溜溜的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如果这个心态改变不了,那么不管再怎么努力,获得如何多的财富,他始终都不会开心的,因为他总有比不上别人的时候。

本焕老和尚跟你说说“随喜功德”到底有什么作用!

所以说,个人的心态和思维习惯,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的根本。



...查看更多
本焕老和尚给弟子布置的功课
本焕老和尚给弟子布置的功课

——本焕老和尚是如何培养训练印顺大和尚的?

“他把你所有的信心、所有的自尊都给击得粉碎!”

众所周知,印顺大和尚在出家前只是在武汉对佛教并无特别信仰的的一位“普通”男青年,本焕老和尚经过半年多的劝化,让他出家,并成为衣钵弟子。那么印顺法师出家后,本焕老和尚是如何训练他的呢?刚才末学看到了印顺大和尚一段翔实的回忆:

“当年我是为老和尚出家的,如果不是对老和尚有绝对的信心,我也不可能走上今天这条路。”采访中,印顺大和尚还追忆了他与老和尚结缘相处的故事。其中让他终生难忘的,是老和尚的“严厉”。

出家后的印顺大和尚在老和尚身边当侍者,照顾他的生活和处理日常事务。每天早上3点钟老和尚起床时,印顺大和尚也要跟着起来。“给老和尚端水洗脸水稍微倒多了一点点,他就会很生气,就会骂我,说‘这么浪费,下辈子让你生到一个没水的地方去’。他老人家吃饭,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汤也是要喝完的。很多人都喜欢和老和尚吃饭,也怕和老和尚吃饭。”印顺大和尚说。

老和尚每天晚上休息以后,印顺大和尚都要整理总结他一天的生活,至晚上12点才睡觉,于是很难在3点钟时醒来。这时,老和尚就会拎着一个半米长的棍杖到他住的房间里,对着他“啪啪啪”抽完就走。起来伺候老和尚洗漱完之后,印顺大和尚就坐在他身边诵经,稍一犯困,老和尚看都不看一眼,拿棍杖“啪”的就打到印顺大和尚的脸上。“所以,在他老人家身边诵经,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心无旁骛。”印顺大和尚说。

刚出家那几年,印顺大和尚除了每天处理日常事务,还要完成老和尚布置的功课:每天早上300拜,晚上300拜,一天十遍《普贤行愿品》,一千遍《大悲咒》,每个月还要背一部经书!(末学注:以上每天念诵功课约43万字,加上早晚课与拜佛,不可能有空闲时间了)“当时我经常觉得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感觉一头栽下去就起不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说《普贤行愿品》可以12分钟诵一遍,老和尚说他10分钟可以诵一遍,我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10分钟能诵一遍了,老和尚则说他可以8分钟,等到我可以8分钟诵一遍了,老和尚又说他可以7分钟。我从8分钟到7分钟诵一遍,一共诵了三年,就为了快这一分钟。”印顺大和尚说,第一年是背“净土五经”、“禅宗七经”,都很短,背起来很容易。

第二年正月初八,师父拿给他一本10万7千个字的经书《法华经》让他背,印顺大和尚说这本书太厚,背不了。老和尚就问他,“你是不是答应我每个月背一部经书啊?”印顺大和尚说,“是的,答应了,但是这部经字太多了,太长了。”老和尚于是说,“你把僧衣脱了,回家算了,不要穿这个衣服来骗人骗己!”

诵完经之后,印顺大和尚接着要再去拜一个小时佛。如果早上300拜没拜够,上殿回来,老和尚一定会问他:“今天上殿怎么样呢?”

“很好。”

“拜佛情况怎么样呢?”

“很好。”

“300拜都完成了吗?”

“完成了。”

“真的吗?”

“真的。”

“没有骗人吧?”

“没有。”

但老和尚此时就会笑眯眯地递给印顺大和尚一根香,说跪香去吧,因为你并没有完成,骗了他。

印顺大和尚说,自己刚出家那会,老和尚总交代一些你没有任何可能完成的事,他只告诉你“你去做吧”。当你想尽一切办法、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完成了,兴高采烈地告诉他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把这事忘干净了。每天你做事,老和尚永远说你是不对的,总是错的。他把你所有的信心、所有的自尊都给击得粉碎!

“当时真有一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连痛苦、绝望的念头都生不起来。后来我才理解,这是师父治我们凡夫‘我执我慢’习气的一种训练——他把你以前头脑中建立的东西击得粉碎,然后把你真正的信心、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自信,从内心深处训练出来。”

印顺大和尚说,“有一天老和尚骂我的时候,我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老和尚就问‘我骂你,你那么高兴做什么?’我说‘师父,你骂我是为我好,还是为我坏啊?

本焕老和尚给弟子布置的功课

’他说‘我当然是为你好。’我说‘是啊,你为我好,我为什么不高兴呢?’他说‘这下麻烦了,以后挂个老虎在你面前都没用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骂过我。”



...查看更多
本焕老和尚:一个字浓缩佛法精华!
本焕老和尚:一个字浓缩佛法精华!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说法十九年,三藏十二部,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行字。“行”是最最重要的。大家想一想,行有世间的行,也有出世间的行,有好的行,也有坏的行,我们从凡夫到圣人也是行,我们从圣人到成佛,还是行。离开了行,什么事都做不成。

从无量劫到今天,我们已经离开了家很远很远,很久很久,现在我们想回家,还是靠行。不行则不能到家。佛陀所讲的一切法,都是为了让我们去行,佛陀所讲的一切经,都是我们去行所依的路。所谓“经者,径也”。

我们要回家,必须有路,有了路还必须去行。佛法就是我们回家的路,现在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沿这条路走下去,就有回家的希望,想一想看,这个行重不重要?要不要紧?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不辞辛苦,跑了坐,坐了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一个“行”字!

因为我们要回家,要了生脱死,所以我们要行。我们做任何事情,想达到任何目标,都要靠行。不行即不能成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行。

本焕老和尚:一个字浓缩佛法精华!

利益众生是行,培福修慧也是行。声闻、辟支、缘觉这些圣人,受了记还要行。


行了做什么?就是去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我们要想获得像佛一样的圆满福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去脚踏实地地行,认认真真地培福修慧。

大家想一想,我们做哪一件事不需要行呢?不要说我们今天是为了无上解脱,为了了生脱死,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有哪一桩事情不靠行就能成功?

我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行,才能获得成功。像我们回家,了生脱死这样的出世间的大事情,更是离不开严格的行。不去用功地行,就想成佛作祖,那是痴人说梦。

成佛作祖不是想来的,是行来的。既是出了家,就应当好好发心,从今天开始,生生世世都要行,时时刻刻都要行。几时有行,几时成功。几时不行,几时就不能成功。

早行早回家,迟行迟回家,不行就永远回不了家。行贵在坚持,贵在不间断。不能说今天行了明天就不行,此时行了彼时就不行,在禅堂里行了,出了禅堂就不行,在寺里行了,到家里就不行。

修行人,如果想把功夫用好,要时时刻刻和在在处处行,白天行,晚上也行,坐着行,走着也行,醒着行,梦中也行,那才是好的。总之,几时没有到家,几时都要行;几时没有成佛,几时都要行;即使将来成佛了,为了教化众生,还得行。

行是主要的。几时行,几时就能到家。这好比回家的一条路,这一条路是我们要行的,不管是坐飞机来行,还是坐火车、汽车来行,还是一步步地走路来行,总之得行。

当然行不是盲目的,得有一个目标,有个路线,要依正知正见来行。没有正知正见去行,行了也回不了家,有时会越行离家越远的。古人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一个人用功,得有一双“择法眼”,要有所选择,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今天这样行,明天那样行,邪知邪见重,像这样子用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

所以,我们用功之前,先要树立起正知正见,依此去行,才能到家。若没有正知见,那你这一行不但不能到家,说不定行到地狱中去了还不自知哩。

因此,我们大家在用功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地选择,选择好正道之后,就要好好地脚踏实地地去行。至于说什么时候到家,那就不用问了。

路走完了,自然就会到家的。若一天到晚想到家,只这个“想到家”,便成了妄想,是错误的。为什么?想生死是妄想,想成佛呢,还是妄想。要知道,了生脱死、成佛作祖,这些都不是想来的,到了时候,功夫一到,它就会自自然然来的。所以,我们不必去想,只一心地用功就行了。对我们用功的人来讲,有心去想,就成了妄想,就成了障道因缘。

因此,我希望大家在用功的时候,放下一切,既不去想生死,也不去想成佛,只管认真用功,到了时候,水到渠成,自自然然就会成功。各位想一想,不用功夫,整天打妄想,打闲岔,能成佛吗?想是想不到的。你的功夫没有用到,路没有走完,想成功可能吗?不可能的。

能不能开悟,能不能到家,这个不关你的年龄大小,功夫到了,十岁、二十岁就能到家,功夫不到,就是八十、九十还不能到家。六祖年纪轻轻就开悟了,为什么?他功夫到家了,只要一推门,门就开了,就进去了。我们现在到家了吗?没有,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没有动步,离家还远得很。


...查看更多
结语

本焕老和尚眼中只有众生,心中只有众生,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早离苦。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