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虚大师

"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圆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太虚大师全集_太虚大师之功与过_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_太虚大师简介

太虚大师全集_太虚大师之功与过_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_太虚大师简介

太虚大师论素食
太虚大师论素食


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世界佛教徒因生活环境之各殊,亦有肉食者,特皆重在戒杀生耳。例如蒙、藏之喇嘛,禁止畋猎、渔网,而不禁食羊餔牛酪。暹罗、缅甸之僧众,以沿门托钵而资生,故亦不择荤素。印度佛教式微,现今流传系婆罗门教,一般佛徒只重戒杀放生,不禁肉食。唯我中国汉人佛教信徒,戒杀放生,长斋念佛,成为必然之清规,而终身修持。此种美德,已成良善风尚,应发挥而光大之!

夫佛教素食之启示,见于大乘《涅槃经》与《楞伽经》。经典传入中国,至六朝时梁武帝,终身奉行,即逢启告宗庙、天地、社稷、农坛之大典,亦以面制象形祭品,代替太牢三牲血食。于今素菜馆之象形食谱,盖创始于梁武帝。

复次说素食之利益,依科学之观察,约有三种:

一、就动物学之进化论:由下等动物进化至高等动物,由高等动物进化至动物最灵之人类,则此人类与动物原属一体,大自然之胞与,物我同仁,当然不忍加害残杀。故宗教家之言“博爱”,政治家之言“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泛爱众,而亲仁。”此固谓王道仁政,天地大德,要亦我人与动物归原同体也。

二、就卫生学之原理:常人皆以动物之滋养较植物为丰富,实则不然。盖植物受日光雨露而滋长,所含维他命之质素,远胜于动物。而动物之脂肪层多霉菌,且当屠宰临终悲鸣,万重悲呜仇恨哀怨伤感之气质,充溢周身血液脉络、纤维细胞中,食之易致精神肉体之病态。盖乖气愤召,有伤中和之气。唯素食可以却病延年,消除邪念。

三、就经济学之统计:素食发生,乃战时各国被经济封锁,国内粮食大起恐慌。

太虚大师论素食

自此经验,当全国休养生息时,积极提倡素食。足见素食之利益于国家经济。


上述三项,皆就普通常识而言。至于佛教之素食,含义尤深。佛说慈悲,起发于大悲之心。盖一切众生皆系同体,一切群情皆系过去、未来之眷属。生命大流,六道轮回,生生死死,因果相续。一切胎、卵、湿、化之动物,或于过去无量劫中是吾父母、兄弟、妻子,或于未来世为吾六亲眷属。明此因缘,所见众生,当然发亲怜爱愍之心,不忍加以杀害。故戒杀为大乘之根本,素食为修行之必要。归纳而言,则今世之素食者,未必皆佛徒,佛徒未必皆素食。

吾人既证诸科学,了解素食之利益。更应从我佛大悲心流露,提倡素食,终身修持。不仅获得却病健康之幸福,补充国家之经济,且断绝杀机,消弭战祸。“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怨恨厉气所结,乃现悲残之世界。提倡素食,大可以挽救世道人心也。

(录自《太虚大师全书》第六二册)


...查看更多
太虚大师谈近代西方素食的风潮

人生之大问题,曰衣、食、住、行。单论食之一项,吾人自累世来,缺乏合理思想,习成肉食。迨知识渐进,习亦渐改。故素食戒杀,为进化程式中当有之事。吾前曾往德国,于着名之城市,亦遇见素食馆三、四处。某大学附近有规模宏大之素食馆,就食者多该大学之学生。在纽约、巴黎等处,素食之风,亦颇盛行。欧美一致提倡,确是大好现象。考其原由,不外四端:

一、博爱精神:人与禽兽,均是动物,好生恶死,知痛觉痒,曾无有异。况物类愚癡,应加保护,令减痛苦。西人素主保护动物,现更由保护动物而进为素食主义,足征博爱精神,为人类进化之表现也。

二、卫生观念:动物被杀,必发瞋恨,一种毒素随之而生,顷刻间遍满全体。食其肉者必受其害,此从试验证明,不可不信。又生活原素,都含藏在植物中,一入动物体内,即时变坏。食肉养生,近世认为谬见。再据西人考验,人生细胞变换,与食品有直接关系。久食牛肉者,变为牛性而好斗,前次欧战之剧烈,亦为食牛肉之结果云。

三、经济主义:西人以精密之统计法计算,以若干方亩土地畜牧,所获食料可养活十人者。即以此同一之地,种植谷蔬,所获食料,足以养活十五人。故人盡素食,不特令人之经济可节省,国家之经济亦因之而充足矣。

太虚大师谈近代西方素食的风潮


四、佛教所阐:佛教在二千年前,已劝人戒杀茹素,如《楞伽经》等所说尤切。佛教来中国已久,故素食戒杀之风,吾国为盛。但佛教所阐,不盡为人、畜平等,并显因果轮回。如《楞严经》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死相续,轮转无已。故今日之相吞相杀者,安知非前生之父母眷属?只隔世成异,不复相认耳!更有进者,佛教度生,重在感化,凡遇含识,应生慈悲,勿令惊扰。古代高僧,每能驯服猛虎,并非虚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非古圣贤之仁慈感化,安能臻此!实则禽兽食人,亦由心力感召。此有加害之心,故彼有残杀之意。心力不可思议,信然!

旧时见解,以素食为佛教之迷信。现代思想,谓素食为人生之真理,以素食为比较合乎理性也。以人类同为动物,自当互相爱护。至人类之所以嗜肉,西人从生物原理推之,良以人类由野兽递变进化而成,旧时习性未忘致然耳。语虽深刻,然亦足以表肉食之为不人道矣。总之,思想愈进步,佛法亦愈昌明,此必然之势也。今日诸君久听弗倦,诚为难得。愿于佛法能深信勿疑,则发扬光阐,吾国前途幸甚!世界前途幸甚!

...查看更多
太虚大师:佛教与素食
太虚大师:佛教与素食

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世界佛教徒因生活环境之各殊,亦有肉食者,特皆重在杀生耳。例如蒙、藏之喇嘛,禁止畋猎渔网,而不禁食羊餔牛酪。暹罗、缅甸之僧众,以沿门托钵而资生,故亦不择荤素。印度佛教式微,现今流传系婆罗门教;一般佛徒,只重戒杀放生,不禁肉食。惟我中国汉人佛教信徒,戒杀放生,长斋念佛,成为必然之清规,而终身修持。此种美德,已成良善风尚,应发挥而光大之!

夫佛教素食之启示,见于大乘涅槃经与楞伽经。经典传入中国,至六朝时梁武帝终身奉行。即逢启告宗庙、天地、社稷、农坛之大典,亦以面制象形祭品,代替太牢三牲血食。于今素菜馆之象形食谱,盖创始于梁武帝。

复次、说素食之利益,依科学之观察,约有三种:

一、就动物学之进化论:由下等动物进化至高等动物,由高等动物进化至动物最灵之人类,则此人类与动物原属一体,大自然之胞与,物我同仁,当然不忍加害残杀。故宗教家之言博爱,政治家之言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泛爱众,而亲仁”。此固谓王道仁政,天地大德,要亦我人与动物归原同体也。

二、就卫生学之原理:常人皆以动物之滋养较植物为丰富,实则不然。盖植物受日光雨露而滋长,所含维他命之质素,远胜于动物。

太虚大师:佛教与素食

而动物之脂肪层多霉菌,且当屠宰临终悲鸣,万重悲呜仇恨哀怨伤感之气质,充溢周身血液脉胳纤维细胞中,食之易致精神肉体之病态。盖乖气愤召,有伤中和之气。惟素食可以却病延年,消除邪念。三、就经济学之统计:素食发生,乃战时各国被经济封锁,国内粮食大起恐慌。


自此经验,当全国休养生息时,积极提倡素食,足见素食之利益于国家经济。

上述三项,皆就普通常识而言。至于佛教之素食,含义尤深。佛说慈悲,起发于大悲之心。盖一切众生皆系同体,一切群情皆系过去未来之眷属。生命大流,六道轮回,生生死死,因果相续。一切胎、卵、湿、化之动物,或于过去无量劫中是吾父母兄弟妻子,或于未来世为吾六亲眷属。明此因缘,所见众生,当然发亲怜爱愍之心,不忍加以杀害。故戒杀为大乘之根本,素食为修行之必要。归纳而言,则今世之素食者,未必皆佛徒,佛徒未必皆素食。

吾人既证诸科学,了解素食之利益,更应从我佛大悲心流露,提倡素食,终身修持,不仅获得却病健康之幸福,补充国家之经济,且断绝杀机,消弭战祸。“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怨恨厉气所结,乃现悲残之世界。提倡素食,大可以挽救世道人心也。

(见正信六卷十四期)


...查看更多
太虚大师:佛教高僧大德的素食观
太虚大师:佛教高僧大德的素食观


人类与动物原属一体,大自然之胞与,物我同仁,当然不忍加害残杀。故宗教家之言博爱,政治家之言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泛爱众,而亲仁”。此固谓王道仁政,天地大德,要亦我人与动物归原同体也。

不食肉,杀念乃除;能除杀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灾厉自无。于是人生仁寿,皆可期于贤圣,世界清净,永能保其安乐。

因不食肉而不杀害动物之生命,亦即以之卫他物之生也。进德者不徒自进其德,因不食肉而损减残杀之兽性,增高仁爱之人格,亦即以之进他人之德也。

吾人既证诸科学,了解素食之利益,更应从我佛大悲心流露,提倡素食,终身修持。不仅获得袪病健康之幸福,补充国家之经济,且断绝杀机,消弭战祸。

有情肉身皆淫欲生,全身血肉皆淫欲种,人若食之增长欲,因欲故愈贪食肉,因食肉故愈贪欲,遂令人身变成畜身!愈淫愈杀,愈杀愈淫,妄杀妄死,乱淫乱生,生死死生,不获解脱。

素食发生,乃战时各国被经济封锁,国内粮食大起恐慌。自此经验,当全国休养生息时,积极提倡素食,足见素食之利益于国家经济。

常人皆以动物之滋养较植物为丰富,实则不然。盖植物受日光雨露而滋长,所含维他命之质素,远胜于动物。而动物之脂肪层多霉菌,且当屠宰临终悲鸣,万重悲鸣仇恨哀怨伤感之气质,充溢周身血液脉络纤维细胞中,食之易致精神肉体之病态。盖乖气愤召,有伤中和之气。惟素食可以袪病延年,消除邪念。

广钦老和尚

我们不懂佛法因果,为了一己的贪欲,想吃肉就任意宰杀,你看,当我们在杀那些动物时,它们也知道死苦,哀哀而鸣,而这哀鸣就是怨恨,杀了它,我们就与它结下冤业,将来冤冤相报,生生相杀,永脱不出生死轮回。

世人为五欲所迷,想吃好的,杀生滋养身体,殊不知吃的是自己的肉,吃人家一斤,一定要还十六两,这是逃也逃不掉的。就是这样一生皆在还债、讨债,死死生生永远跳不出轮回的圈子,况且所吃的是以前父母的肉,于心何忍?

戒经中告诉我们,不可伤害一切有情众生,不可杀害生命,要我们去遵守,而在我们功夫能力尚不能持得很清净,完全不伤害到生命时,我们必须持“不故杀”的原则,否则便有过失。

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随着习俗恣意宰杀啖食,你杀他一命,来日必还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业。

印光大师

凡学佛之人,有一必须注意之事即切戒食荤,因食荤能增杀机。人与一切动物同生天地之间,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恶业因缘,致形体大相殊异。若今世汝吃它,来世它又吃汝,怨怨相报,将世世杀机无有已时。果能人人茹素,即可培养其慈悲心而免杀机。否则纵能念佛,而仍图口腹之乐,大食荤腥,亦能得学佛之利益几何哉!

星云大师

吃素的不只是人,像牛、马、大象、骆驼这些动物也都吃素,这些动物不但力量大,并且有耐力,所以吃素不但能使心变得柔软、充满仁慈,又能增加耐力、体力,吃素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圣严法师

事实上,肉食既伤慈悲,也的确有损健康,所以大乘经典如《梵网经》、《楞严经》等都强调素食,严禁肉食。

圆瑛大师

世之杀生者,乃恃强欺弱,恣意杀害畜类,怀恨在心,终图报复;望勿贪口头滋味,而与畜生结下累世冤家。古云:“杀生直以自杀。”请味斯言,痛改前非。

佛制戒律,第一戒杀,凡有命者,不得故杀,应生孝顺心、慈悲心;佛说此言,诚为大孝,佛以孝为戒,信不诬也。

岂知杀生庆生,因果相反,为祝自己长寿,竟令畜生夭寿;为庆自己一子生,竟令畜生多子死。凡有仁心,岂忍为之耶?

印顺法师

不杀生,为佛教处世利生的根本法则。

弘一大师

昔日杀牛

太虚大师:佛教高僧大德的素食观

、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而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莲池大师

戮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言,凶心、惨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处?”

证严法师

素食是卫生、营养、安全的饮食文化,一来培养慈悲心,二来是为身体健康。

出家人当然是素食,在家人若能人人自爱,也就是爱他;爱其他的动物,不忍食众生肉,这就是在培养爱心,长养慈悲。所以,素食称作精进料理,就是要人清净身心。

能有愈多人素食,对身体无害,对环境有益,可以帮助清净大地、清净水源,能使气候回归自然,又能减少杀生、杀业。集合这么多好处的饮食方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更多
结语

鼓励学僧要以振兴佛教、昌明佛法为己任,养成刻苦耐劳的体魄和清苦淡泊的志愿,为兴教献身而勇猛精进。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